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其他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汉金城郡乌亭逆水、涧水考

作者:王宗元



 
  《汉书·地理志》金城郡条记有:
  允吾,乌亭逆水出参街谷,东至枝阳入湟。莽曰修远。
  浩亹,浩亹水出西塞外,东至允吾入湟水。莽曰兴武。
  令居,涧水出西北塞外,至县西南,入郑伯津。莽曰罕虏。
  临羌,北则湟水所出,东至允吾入河。
  河关,河水行塞外,东北入塞内,至章武入海,过郡十六,行九千四百里。
  文中允吾、浩亹、枝阳、令居、临羌、河关,都是金城郡的辖县,允吾为金城郡治所。
  按《地理志》之说,湟水发源于临羌县北,东流至允吾县入黄河。湟水的支流乌亭逆水,发源于参街谷,东流至枝阳入湟水。湟水支流浩亹水,发源于浩亹县西,东至允吾入湟水。涧水出令居西北塞外,至县西南入郑伯津。郑伯津又是湟水上的一段渡口,故乌亭逆水、浩亹水、涧水都是湟水的支流。北魏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以《汉书·地理志》为基础,以黄河水系为脉络,对这段湟水及其支流、沿途所经县城、文化古迹,都作了较多的记载。《水经注》记有:
  湟水又东与閤门河合,即浩亹河也。出西塞外,东入塞……閤门河又东径浩亹县故城南,王莽改曰兴武矣。……又东流注入湟水。故《地理志》曰:浩亹水东至允吾入湟水。湟水又东径允吾县北为郑伯津,与涧水合。水出令居县西北塞外,南流径其县故城西。汉武帝元鼎二年置,王莽之罕虏也。又南径永登亭西,历黑石谷南流,注郑伯津。
  湟水又东径允街县故城南,汉宣帝神爵二年置,王莽之修远亭也。县有龙泉,出允街谷,泉眼之中,水文成交龙,或试挠破之.寻平成龙。畜生将饮者,皆畏避而走,谓之龙泉,下入湟水。
  湟水又东径枝阳县,逆水注之。水出允吾县之参街谷,东南流径街亭城南。又东南径阳非亭北,又东南径广武城西,故广武都尉治。……逆水又东径,枝阳县故城南,东南入于湟水。《地理志》曰:逆水出允吾,东至枝阳入湟。
  湟水又东流,注于金城河,即积石之黄河也。
  《汉书·地理志》和《水经注》的记载,为我们研究这一地区的历史和历史地理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但是,正如班固和郦道元所讲:“先王之迹既远,地名又数改易”①,这里又是“华戎代袭,郭邑空倾,川流戕改,殊名异目,世乃不同”②的地区。因此《地理志》和《水经注》所录,也存在较大的问题,尤其是乌亭逆水和涧水,水系脉络混乱,所记县城地望不明,给后世研究这一地区的历史带来很大的困难。本文根据历史记载、考古发现和自然地理实际,对乌亭逆水和涧水加以考证,对其水系脉络提出一些看法,供史学界参考。
  二
  为了便于说明问题,我们按《地理志》和《水经注》所述,绘制了《湟水下游水系示意图》,并将其与现今《黄河兰州段水系图》进行对比,不难看出,两者相去甚远。《水经注》和《地理志》都是将浩亹水、乌亭逆水、涧水、龙泉水作为湟水的支流,在湟水下游北岸注入湟水,但现今这段湟水根本不存在这么多的支流注入。
  湟水在青海省民和县会巴州沟河后,东南流,经青海省民和县和甘肃省兰州市红古区及永靖县之间,至兰州市西固区的达川,注入黄河。这段湟水长约57公里,南岸有民和县的巴州沟、汉水沟、隆治沟注入(隆治沟口的下川口村,有的学者认为是汉金城郡治允吾县的治所)。湟水北岸除源远流长的大通河外,其他牛克沟、倒水沟、三条沟、直沟、柴家台沟、脑海沟、大沙沟等,都是间歇性的小河沟,水量小,矿化度高,水质差,无法利用;有的河沟终年干涸,只有暴雨时,才有水流通过。这些河流都是流经祁连山东延余脉被黄土覆盖后形成的黄土山梁沟壑区,海拔大都在2000米以上,黄土山梁多在2300米以上,山大沟深,沟谷纵横,平地很少,气候干旱,土壤贫瘠,属永登县七山乡和苦水乡的一部分,是永登县最贫穷的地区。这些小河沟不是《地理志》中的乌亭逆水、涧水和浩亹水。这里也没有任何汉代城堡的遗址。
  湟水下游虽然河谷宽阔,水量充沛,二、四级阶地发育较好,但这两级阶地分别高出河床25米、40米,古代无法将湟水引上阶地发展灌溉农业;加上丝绸之路和湟中古道都未经过本区,所以直到20世纪50年代,这里的经济还十分落后,农民靠种沙田维持生活。因此,湟水下游河谷北岸广大地区,由于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古代不可能在这里设置郡县,考古工作者至今也未发现有汉代城堡和墓葬群的遗存,汉代的令居、浩亹、允街、枝阳等县也不在这里。
  大通河是湟水的最大支流,源于青海省沙果那穆吉木岭,东流经大通、门源二县,汇集大通山和冷龙岭山区的众多支流,水量大增。再东南流,过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入永登县地,逐渐转向南流,经连城、河桥二镇,过窑街,出享堂峡,注入湟水。全长560公里,流域面积1.51万平方公里,年径流量28.2亿立方米,远大于湟水民和站17.7亿立方米的年径流量。大通河连城以上,属山区性河流,河谷狭窄,水流湍急,海拔高,气候寒冷。连城以下至窑街之间,河谷岔地开阔,二级阶地发育完整,河谷平坦,土壤肥沃,年平均气温7.2℃,年降水量400毫米,无霜期140天左右,大通河水量充足,引水便利,为汉代设置郡县,移民屯垦,发展农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因此,史学界一致认为今天的大通河,就是《地理志》中的浩亹水。汉浩亹县当在今河桥镇一带。
  从《黄河兰州段水系图》上还可以看出,黄河由湟水入河处至桑园峡之间,南岸有西柳沟、寺儿沟、金沟、黄峪沟、西果园沟、雷坛河等小河沟注入,北岸有庄浪河、咸水河、李麻沙沟、朱家井沟、深沟、大沙沟等注入。这些河沟,除庄浪河外,都是间歇性的小河沟,河谷短小狭窄,水量少,矿化度高,不能饮用和灌溉。因此,它们不是乌亭逆水。这一区间只有庄浪河最大,它是仅次于湟水的黄河的一级支流。庄浪河发源于天祝藏族自治县西北的冷龙岭,东南流,汇集了雷公山、乌鞘岭、毛毛山、马牙雪山之间的众多支流,至岔口驿以下入永登县。再东南流,经永登县城,过柳树、大同、龙泉、红城、苦水等乡镇,至兰州市西固区河口镇入黄河。全长180公里,流域面积4000多平方公里,年径流量1.99亿立方米。庄浪河河谷宽阔平直,是古代通往河西的交通要道。古丝绸之路,今兰新铁路和公路312国道,都通过这里。河谷之中,土地平坦,土壤肥沃,光照充足,引水便利,为古代设郡置县、移民屯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因此,从自然地理条件和水系分布大势来看,庄浪河就是汉代的乌亭逆水和涧水,汉令居、允街、枝阳三县也都在庄浪河河谷之中。
  “庄浪”藏语意为野牛,庄浪河即野牛河。庄浪之名始见于《元史》;至元元年(1264年)以庄浪之名置庄浪县。庄浪河之名则始见于明代,《读史方舆纪要》、《明史·地理志》中均记有:“分水岭,在卫(庄浪卫)西百五十里,岭峤有泉,南流为庄浪河,北为古浪河。”但这两部书又错误地记有:“又南有大河,与庄浪河台,北流经卫西,入于沙漠。”这说明直到明末清初,对这里水系的脉络仍然不清楚。
  清代由于有了康熙年间实测的《皇舆全图》,对这一地区水系脉络有了准确的绘制,因此齐召南的《水道提纲》、赵尔巽等的《清史稿·地理志》、安维峻的《甘肃新通志·山川》、张国常的《重修皋兰县志》和民国时的《甘肃通志稿》等书,对庄浪河的源流、流向、沿途所经之地、最后的尾闾,都作了正确的记载,但是,诸书均未说明乌亭逆水和涧水的位置。
  清代出现了对《水经注》考究的郦学热潮,先后出版了不少有关《水经注》的版本,如全祖望的《五校水经注》、赵一清的《水经注释》、戴震的《殿本水经注》、王先谦的《合校水经注》及杨守敬和熊会贞的《水经注疏》等。这些学者潜心考证,旁征博引,补其阙漏,删其妄增,正其臆改,使《水经注》恢复了原貌。但他们受“注不破经,疏不破注”传统思想的束缚,对《水经注》中的一些错误未加纠正,有些还尽其附会之说。例如杨守敬和熊会贞在其绘制的《水经注图》中,是以《皇舆全图》为底图,但仍错误地依《水经注》之说,给湟水北岸加上涧水和龙泉水,另外虽将逆水之名标在庄浪河上,但又错误地将其改绘成注入湟水。对这种与自然地理实际情况不符的情况,他们认为是陵谷的变迁、河流的改道所致。但是,山川地形大势,能在一两千年间发生这样巨大的变化吗?
  三
  《汉书·地理志》中说,乌亭逆水流经枝阳,涧水流经令居。因此,只要我们弄清令居和枝阳的位置,乌亭逆水和涧水的流向和归宿问题,自然就清楚了。
  令居县建置于元鼎二年(前115年),是西汉王朝在黄河以西设置的第一个县,③也是汉王朝向河西进军的桥头堡。《史记·平准书》曰:“数万人发三河以西骑击西羌,又数万人度河筑令居。”《汉书·张骞传》亦曰:“汉始筑令居以西,初置酒泉郡,以通西北国”。颜师古注引臣瓒曰:“令居,县名也,属金城。筑塞西至酒泉也。”这些记载说明,汉渡河后设令居县,并从令居开始筑长城,西至酒泉。近年来考古工作者已经证实,汉长城是从今永登县咸水河口开始,沿河向北,经东山乡折向红城镇东部的塌墩子,再北至龙泉乡的大波沟,又向西沿庄浪河谷东部的山梁蜿蜒北上,经大同乡、柳树乡、城关镇、中堡镇、武胜驿,入天祝藏族自治县,再向北跨越乌鞘岭,过古浪县,入河西走廊。这一事实说明,汉长城是从今永登县开始的,今永登县就是汉代的令居县。汉筑塞(长城)时,今永登县境只没令居一县,这时还无允街、枝阳二县,也无金城郡的建置,故史籍只记令居一县。
  汉长城在今永登县境内大都是位于庄浪河以东的山梁上,其目的在于保护庄浪河谷这条重要的交通要道和河谷中的屯田。庄浪河谷以天祝和永登之间的峡谷为界,分为上下两段。上段在天祝藏族自治县内,海拨大都在2200~3000米,气候寒冷,生长期短,是一片良好的天然草原,古代是羌人放牧之地。下段在今永登县内,河谷逐渐展开,尤其是永登县城至野狐城之间,长约45公里,宽为2~4公里,海拔1700~2000米,年平均气温6℃左右,无霜期约140天,年降水量只有290毫米,气候比较干旱。但河谷之中阶地平坦,宽整,便于引水,有利于发展灌溉农业。因此:“汉度河自朔方以西至令居,往往通渠置田官,吏卒五六万人,稍蚕食,地接匈奴。”④令居屯田的发展,使它成为向河西和湟中进军的基地。《汉书·武帝纪》载,元鼎六年(前111年)秋,“匈河将军赵破奴出令居,皆二千里,不见虏而还”。《汉书·赵充国传》载,汉宣帝时,湟中羌人“渡湟水,郡县不能禁”,“攻城邑,杀长吏,安国以骑都尉将骑三千屯备羌,至浩亹,为虏所击,失亡车重兵器甚众。安国引还,至令居”。这条史料,不仅说明令居是向湟中进军的基地,而且也说明令居与浩亹不可能同在今大通河谷之中,令居应在浩亹后方的今庄浪河谷之中。
  《嘉庆一统志》和《永登县志》⑤载,永登县的建置沿革为:西汉在县境设令居、枝阳、允街、浩亹四县,属金城郡。东汉因之。西晋时有令居、允街、浩亹三县,前凉张寔“分金城之令居、枝阳二县,又立永登县,合三县立广武郡”⑥。东晋十六国时,县境先后为前凉、前秦、后秦、后凉、南凉、北凉所据,县的建置混乱。南北朝时,北魏在县境只设广武县,属广武郡。隋开皇初改广武为邑次,“寻改为广武,后又改为邑次。大业初改为允吾”⑦。大业六年(610年)又改为会宁县。唐武德三年(620年),重置广武县,乾元二年(759年),又改广武县为金城县。宋初仍为广武县,属金城郡。后为西夏地。元至元元年(1264年),置庄浪县,明洪武五年(1372年)改为庄浪卫,清雍正三年(1725年)改为平番县,民国十七年改平番为永登至今。
  永登县的建置沿革说明,今永登县是从广武县演变来的,而广武县又是张寔分金城之令居、枝阳二县成立的。因此,今永登县城不是汉令居县城,就是汉枝阳县城。《旧唐书·地理志》载:“兰州:广武,汉枝阳县,属金城郡。张骏置广武郡。”《元和郡县图志》载:“兰州:广武县,中下。南至州二百二十五里。本汉枝阳县地,前凉张骏三年分晋兴置广武郡。”说明广武县是汉枝阳县,它在唐兰州北225里。按此距离计算,汉枝阳县城正好是今永登县城所在地。
  但是,《水经注》中却说:
  湟水又东径枝阳县,逆水注之。水出允吾县之参街谷,东南流径街亭城南。又东南径阳非亭北,又东南径广武城西,故广武都尉治。……逆水又东径枝阳县故城南,东南入于湟水。《地理志》曰:逆水出允吾,东至枝阳入湟。
  这段记载,首先说明广武城和枝阳故城不是同一城址,广武城就是前凉所置、北魏因之的广武县城,而枝阳县故城则是汉枝阳县城。其次还说明广武城在逆水上游,汉枝阳故城在逆水下游。《水经注》为当代之作,其记载应该是符合实际的,因此广武城不是汉枝阳县城,而是汉令居县城,今永登县城必然是汉令居县城无疑。
  汉令居县城(即今永登县城)其所以能够延续至今,与其地理位置有密切的关系。永登县城位于庄浪河下游河谷盆地的北端、天祝与永登之间庄浪河峡谷段以南,是农牧区的分界处,是保卫令居屯田的门户;这里不仅是通往河西四郡的交通要道,而且也是去湟中的咽喉之地。由永登县城西过庄浪河,沿庄浪河支流大沙沟向西南,经通远驿,再顺大通河支流牌楼沟而下,至河桥驿(汉浩亹县治),渡大通河(汉浩亹河),入青海省民和县境,过冰沟驿、老鸦关驿,至乐都(碾伯)。这条路在兰青铁路和甘青公路未通车前,一直是兰州去西宁的主要道路。汉义渠安国就是经这条道路由浩亹退还令居的。今永登县城周围,也是永登县汉墓分布最多、最集中之地。在城南有满城汉墓群,城西有大沙沟汉墓群,城北有汪家湾汉墓群,都可以证明,今永登县城是汉代的一座古城。
  永登县城,就是汉令居县城、前凉的广武县城即广武郡的治所,也是唐代的广武县城。这一点至关重要,它是搞清涧水、逆水及龙泉水位置的关键。《水经注》载:
  湟水又东……与涧水合,水出令居县西北塞外,南流径其县故城(汉令居县治所)西,汉武帝元鼎二年(前115年)置,王莽之罕虏也。又南径永登亭西,历黑石谷,南流,注郑伯津。
  湟水又东径枝阳县,逆水注之。水出允吾县之参街谷,东南流径街亭城南,又东南径阳非亭北,又东南径广武城西,故广武都尉治。……逆水又东径枝阳县故城南,东南入于湟水。
  这些记述,首先说明涧水径令居县故城西,逆水径广武城西,而广武城和令居县故城本为一地,即今永登县城,这样涧水和逆水也应是同一条河流,它就是今天的庄浪河。庄浪河流经永登县城西,也正好符合涧水“径令居县故城西”和“逆水径广武城西”的记载。这里之所以称令居县治为故城,是因为北魏时令居县已改为广武县,故称汉令居县城为令居县故城。其次《水经注》中有逆水先“东南径广武城西”,后“又东径枝阳县故城南”。说明广武城在逆水的上游,枝阳县故城在下游,因此汉枝阳县的治所应在今永登县城以南,距黄河不远的庄浪河沿岸。杨守敬、董祐诚等认为汉枝阳县治所“当在今庄浪厅南”⑧,即今苦水乡境内。这里的枝阳县故城,就是汉枝阳县的治所,因北魏时废枝阳县,故称其为故城。
  《水经注》曰:“湟水又东径允街县故城南,汉宣帝神爵二年(前60年)置,王莽之修远亭也。县有龙泉,出允街谷。”这里的允街县、允街谷和龙泉的地理位置,也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董祐诚认为《水经注》“逆水出允吾县之参街谷”中的“允吾当作允街,允吾在湟水南,不得越允街、令居诸县有逆水源。《太平寰宇记》所引亦误。盖由允吾、允街相近,王莽又并改曰修远,故《汉志》错误入允吾下,后人遂据以误改耳。汉代未有广武县。今平番西南迤北至县西北,皆当汉允街地,庄浪厅则枝阳地也,参街谷疑亦允街谷之误”⑨。董祐诚的看法是正确的,允吾县位于湟水南岸,逆水不可能从允吾县跨越湟水,翻越山岭而到达庄浪河谷地。因此逆水所出的允吾应改为允街,允吾县的参街谷也应改为允街谷,因为同一县境的一段河谷,应该名称相同。允街谷与参街谷为同一段河谷,逆水所出的参街谷,必然也是龙泉所出的允街谷,因此龙泉和允街县也应在逆水沿岸,即也在今庄浪河谷之中。
  《水经注》曰:“允街县,汉宣帝神爵二年置,王莽之修远亭也。”赵释曰:“一清案《汉志》无亭字,然莽改允街为修远,则宜有亭字,以别于郡治(允吾县)。今《汉志》有脱文,当以《水经》补之。”⑩这就是说王莽时改允街县为修远亭。故《读史方舆纪要》曰:“允街城亦称街亭城,在卫(庄浪卫)南,后凉所置城也。晋隆安初,秃发乌孤自广武取后凉金城,吕光遣窦苟伐之,战于街亭,大败”。《水经注》载:“水出允吾(街)县之参(允)街谷,东南流径街亭城南”。这里的街亭,即王莽的允街亭,汉的允街县。
  允街县的位置,《读史方舆纪要》说在“庄浪卫(今永登县城)之南”,但《水经注》又说:“东南流径街亭城南……又东南径广武城(今永登县城)西。”允街城又在永登城北。《水经注》云:“县有龙泉,出允街谷。”因此弄清龙泉的地理位置之后,允街县和允街谷的地望也就清楚了。
  地质工作者已经查明,在今永登县庄浪河谷满城至野狐城之间,有一长约40公里、宽6~8公里、面积260平方公里的马家坪向斜构造,地下储存有丰富的承压水(也称自流水),含水层由上新世砾卵石层构成,顶板埋深50~150米,在龙泉寺一带庄浪河谷的一、二、三级阶地上,承压水头可高出地面15~30米,水头沿裂缝上升,出露地表形成了上升泉。泉水矿化度小于1克/升,水质好,可以饮用和灌溉。据乾隆十四年《五凉考治六德集全志·平番县志·平番县水利图说》载:平番县有“灵泉,城西南二十里。深一尺,阔三尺,冬夏不涸,为一方祷雨之处。灌溉观音渠地四顷三亩三分”;“转轮寺泉,城南三十里。官道旁,水最清洁,入河”;“衍谷泉,城南四十里。有数泉聚,水深一尺,阔五尺,青寺堡一带灌田三顷有余”。《永登县志》载:“龙泉,在县南龙泉寺乡境内,泉二,直径各八尺,如龙点睛。”(11)上述灵泉在今柳树乡西南,观音渠在大同乡西北;转轮泉在大同乡北;衍谷泉即今大同乡南的泉水沟,青寺堡在大同乡南;龙泉在龙泉寺乡北,距县城约30里。这些泉中,哪个是《水经注》中的龙泉,现在还无法肯定,但这段庄浪河谷是永登县境内泉眼最多、水量最大,水质最好的地区,因此它应该是《水经注》中的允街谷,龙泉水所出的地区。传说允街城就在这段河谷之中,今红城镇古城湾,仍存在古城遗址一座。
  四
  结论:《汉书·地理志》和《水经注》中的涧水、乌亭逆水,是今庄浪河不同河段的称谓,它是直接注入黄河的,是黄河水系的一级支流。庄浪河上游,源于汉令居(今永登县)西北羌人居住的塞外(祁连山)地区,南流经令居县城西,即北魏时的广武县城、广武郡的治所,今永登县城。又东南,经允街县的允街谷(也称参街谷),有龙泉水注入。再东南,经允街县故城,也称街亭,它可能也是前凉所置的永登县城,北魏时废永登县后称为永登亭,在今永登红城镇境内。从允街开始,庄浪河的下游,称为逆水。再东南流,经汉枝阳县故城(在今永登县苦水乡境内),南注黄河。
  班固《汉书·地理志》是“采获旧闻,考迹《诗》《书》,推表山川”写成的,所以郦道元说“《地理志》所录,简而不周”。但郦道元《水经注》也因“绵古芒昧,华戎代袭,郭邑空倾,川流戕改,殊名异目,世乃不同,川渠隐显,书图自负,或乱流而摄诡号,或直绝而生通称”的原因,而存在不少问题。但是正如颜师古所说:“后之学者,因而祖述,曾不考其谬论,莫能寻其根本”,以致误讹相袭,未能纠正。
  ①《汉书》卷28下《地理志》,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543页。
  ②郦道元:《水经注》原《序》,卢文弨借臧琳钞校绛云楼宋本。
  ③据《水经注》和《汉书·地理志》
  ④《汉书》卷94上《匈奴传》,第3743页。
  ⑤永登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永登县志》,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7年。
  ⑥《晋书》卷14《地理志》,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434页。
  ⑦《隋书》卷29《地理上》,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815页。
  ⑧杨守敬《水经注图》、王先谦《台校水经注》。
  ⑨王先谦《合校水经注》允吾县注。
  ⑩王先谦《合校水经注》逆水条。
  (11)《永登县志稿》,抄本,1953年修。

丝绸之路研究:交通与文化/田澍,何玉红主编.-兰州: 甘肃文化出版社, 20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