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其他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吐蕃对敦煌的统治与经营——渐趋衰退的敦煌艺术

作者:刘进宝



  “安史之乱”以后,唐王朝一蹶不振。中国封建社会也由强盛走向衰弱。与这种形势相一致,敦煌莫高窟艺术也从其顶峰滑落下来。
  吐蕃占领敦煌后,为了巩固其统治,也任用汉人和其他少数民族的上层为各级官吏,利用敦煌世家豪族统治沙州地方,到后期甚至将敦煌地方的部分政权、军权和税收管理权也都交给了豪强大族,从而使吐蕃的统治得以维持60余年。①
  吐蕃奴隶主很信佛,可黎可足赞普等在敦煌大兴佛事,广度僧尼,当时仅3万人的沙州便有上千僧尼;在吐蕃统治者的扶持下,寺院经济也空前繁荣,当时有十六大寺、十七大寺之称。这些寺院和内地一样,都有寺户和土地,不受官府管辖,享有种种特权。吐蕃奴隶主还把僧侣的地位抬得很高,甚至让一些高僧直接参与政事。如悟真的师父洪*(上巧下言),吐蕃时代就是“知释门都法律兼摄行教授”;张议潮女婿李明振的叔父僧妙牟常在吐蕃赞普左右参与政事,兼“临坛供奉”。此时期敦煌的名僧辈出,如一直留在敦煌的长安高僧昙旷,传授禅宗的摩诃衍,做了“蕃大德”的法成、悟真等,都与洪*(上巧下言)样,是当地有名的高僧。同时,吐蕃统治者还遣使到长安,“求沙门之善讲者”至蕃地讲经。“至是(建中二年),遣僧良琇、文素二人行,每人岁一更之”②。吐蕃统治者曾不断向中原求取佛经,加以翻译,如名僧摩诃衍就曾将许多汉藏文佛经相互翻译,流行于当时。
  由于吐蕃统治者的崇佛,再加上在吐蕃统治下,敦煌躲过了会昌灭佛(公元844~845年),致使莫高窟艺术不仅未遭破坏,反而不断发展。现存吐蕃时期新开的洞窟48个,并有重修前期的洞窟18个,共66窟。其中有明确建窟纪年的洞窟只有两个,即365窟和231窟。第365窟旧称七佛堂,为沙门洪*(上巧下言)于公元832~844年所建。231窟为阴嘉政于公元839年所建。通过对这些洞窟的分析、探讨,可以明显地看到,此时的莫高窟已失去了盛唐时期那种气势和光彩,艺术水平也渐趋衰落。
  吐蕃统治时期的佛教艺术,在与唐前期一脉相承的大前提下打上了自己的印记。如在壁画中,根据佛经需要,凡有“国王”出场的地方,吐蕃赞普就会在侍从的前呼后拥下站在“大王、小王”之前,159、231、237窟维摩诘像下面的听法图,158窟大涅槃像北壁的举哀图都是如此。从内容方面看,凡是唐前期的题材,吐蕃时期一样不少,同时又出现了一些新的经变画。
  吐蕃时期壁画的特点是经变画增多,如《大方便佛报恩经变》、《天请问经变》、《报父母恩重经变》等。这时的经变画,虽然种类增多,但已走向程式化,画面堆砌,一味想表现经变画的热闹场景,实际效果反而单调乏味。盛唐的活泼气氛与那些身躯高大的菩萨行列都在壁画中消失了。每种经变的布局基本相似,也可说完全一样;通壁大画已很少见,而是一壁画几幅经变,因此一窟可画好几种经变,最多可达15种(85窟)。
  吐蕃时期的彩塑被毁较多,只有在离地面20多米高崖上的几个窟保存较好,尤其是158窟全长16米的释迦牟尼涅槃像保存很好。佛面呈一种舒适的睡态,毫无痛苦地“右胁而卧”,进入不生不死的佛教最高的理想境界。其艺术造型也很卓越,脸庞丰腴,比例适度,通肩袈裟的衣纹随身体的起伏而变化,圆润流畅。这在敦煌大型彩塑佛像中也是很有代表性的。而整个158窟,又是以壁画和彩塑相结合的方式,显示了敦煌《涅槃变》的最高水平。在大卧佛背后墙上,西壁画诸天龙诸学人等举哀,南壁画十大弟子举哀;由于人物身份不同,其形象、动态和神情也各有特点,无一雷同,它描绘了许多具有个性和独特内心世界的人物群像;同时,如此丰富多彩的艺术场面,又完全服务于一个统一的主题、需要;众人的狂热悲痛与卧佛的沉静安详形成了鲜明对照,相辅相成,表现了佛入涅槃的崇高境界。整个洞窟则反映了“涅槃为乐”这一中心思想。③
  ① 史苇湘:《关于敦煌莫高窟内容总录》,载《敦煌莫高窟内容总录》附录,文物出版社,1982。
  ② 《唐会要》卷97《吐蕃》。
  ③ 段文杰:《敦煌石窟艺术论集·唐代后期的莫高窟艺术》,甘肃人民出版杜,1988。
  

丝绸之路敦煌研究/刘进宝著.—乌鲁木齐: 新疆人民出版社, 2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