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义军时期的敦煌——归义军政权的建立
作者:刘进宝
自从张议潮于大中二年率众起义,驱逐吐蕃后,便在敦煌建立了以汉人为主的政权。大中五年(公元851年)唐王朝在敦煌置归义军,任张议潮为归义军节度使。从此,直到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年)为西夏所灭,除张承奉一度称金山国和敦煌国外,瓜、沙归义军在张、曹两世家的统治下,共存在了180余年。
第一节 归义军政权的建立
张议潮,甘肃敦煌(沙州)人,其父张谦逸官至工部尚书。张议潮出生时,吐蕃已占领了敦煌。由于他亲身经历了吐蕃的残暴统治,在青少年时代便忧国爱民。他有感于吐蕃统治下民不聊生的凋敝景象,深深同情人民的疾苦,十分崇敬在平定“安史之乱”中被宦官边令诚陷害的著名将领封常清,曾亲笔抄写过《封常清谢死表闻》。宪宗元和十年(公元815年),17岁的张议潮曾抄下一首《无名歌》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天下沸腾积年岁,米到千钱人失计。
附郭种得二顷田,磨折不充十一税。
……
舞女庭前厌酒肉,不知百姓饿眠宿。
君不见城外空墙框,将军只是栽花竹。
君看城外恓惶处,段段芋花如柳絮。
海燕衔泥欲作巢,空堂无人却飞去。
在以后的岁月里,张议潮时刻在考虑着出路问题。
唐武宗会昌二年(公元842年),吐蕃赞普郎达玛遇刺身亡。达磨无子,佞臣立其妃綝氏3岁的侄儿乞离胡为赞普,许多人都不服,甚至离叛,从而导致了吐蕃国内的大乱。吐蕃本部称作“邦金洛”的奴隶平民也乘机起义。藏文史书说,这次起义“初发难于康,寝而及于全藏,喻如一鸟飞腾、百鸟影从。四方骚然,天下大乱”①。吐蕃原洛门川讨击使尚恐热(即论恐热)亦叛,并篡夺了吐蕃大权,自称为宰相,与鄯州节度使尚婢婢为争权夺利自相残杀,更加深了河西人民的灾难。尚恐热“大掠河西鄯、廓等八州,杀其丁壮,劓刖其羸老及妇人,以槊贯婴儿为戏,焚其室庐,五千里间,赤地殆尽”②。尚恐热在河西的暴虐行径,不仅激起了河西人民的极大愤慨,而且还使他的部下怨望不平,“皆欲图之”③。正在这时,吐蕃国内灾荒连年,“人饥疫,死者相枕藉”,河陇各地吐蕃守将思想混乱,兵防空虚。唐王朝乘此机会决心收复河湟地区。会昌四年(公元844年)三月,“朝廷以回鹘衰微,吐蕃内乱,议复河、湟四镇十八州”④。大中元年(公元847年)五月,河东节度使王宰率代北诸军于盐州大败尚恐热。次年12月,风翔节度使崔珙奏“破吐蕃,克清水”⑤,并一举收复了原州(宁夏固原)、石门等六关和威州(宁夏中卫县)、扶州(甘肃文县西)。唐王朝的军事胜利给河陇人民带来了希望和鼓舞,也为张议潮起义提供了有利的时机。据敦煌文献《张淮深碑》载:张议潮“论兵讲剑,蕴习武经,得孙武、白起之精,见韬钤之骨髓。……知吐蕃之运尽,誓心归国,决心无疑”,便举起了起义大旗。
张议潮在沙州(敦煌)起义,是有深刻的社会原因的。自大历元年(公元766年)河西节度杨休明由凉州徙镇沙州后,汉族军民也纷纷来到敦煌,沙州遂成为当时河西地区汉人的聚集地。当吐蕃攻取沙州时,沙州人民坚持斗争,固守达11年之久。后因弹尽粮绝,才在“毋徙它境”的条件下出城投降。这样就使沙州的汉人得以聚存,并将唐朝的思想文化、风俗民情等延续下来,这就是张议潮首举义旗的社会基础。
张议潮沙州起义其骨干力量来自三个方面:第一,敦煌的名门望族。如张氏、索氏、李氏等,都是沙州一带举足轻重的家族,在起义和收复河西的过程中,他们立下了汗马功劳。第二,释门教首及僧徒。如洪*(上巧下言)虽在吐蕃“知释门都法律兼摄行教授”,但他“远怀故国,愿被皇风”,所以尽力帮助张议潮收复沙州。敦煌乃中西交通要冲,佛教极为兴盛,教徒数量庞大,释门教首及僧徒在百姓中有一定的影响力。第三,豪杰义士。如副使安景旻、部落使阎英达等都是当地豪杰。⑥
张议潮正是在这些人的鼎力相助下,才明确提出了“归国”的口号,并广泛地组织、团结了各方面的力量。当条件成熟时,他毅然“募兵”集众,发动起义。大中二年(公元848年)“帅众被甲噪于州门,唐人皆应之,吐蕃守将惊走,义潮遂摄州事”⑦。当然,张议潮起义并非像《通鉴》记载的这样简单、容易,而是经过浴血奋战,并采取了许多战略战术,如“启武侯之八阵,纵烧牛之策”,才“破吐蕃之围”。在短兵相接之际,“白刃交锋,横尸遍野,残烬星散,雾卷南奔”⑧。经过一场血肉鏖战后,一举收复了沙州。据《张淮深碑》载:“敦煌、晋昌收复已讫。时当大中二载,题笺修表,纡道驰函(原注:沙州既破吐蕃,大中二载遂差押衙高进达等驰表函入长安城,已献天子),上达天闻。”唐宣宗听到这一喜讯后,竟情不自禁地欣然赞叹:“关西出将,岂虚也哉。”
当张议潮收复沙州时,河西其他州县仍在吐蕃统治之下。为了及时向唐王朝告捷,并确保表文送到长安,张议潮派遣了十队使者,携带十份同样的表文,分十路赴长安。其中还有由和尚组成的一支,这是因为吐蕃奴隶主也信奉佛教,和尚借游方化缘,易于通行。敦煌莫高窟的大和尚悟真就是当时的信使之一,因为他送信有功,被唐王朝于大中五年五月二十一日封为“京城临坛大德”。在十队使者中,只有走东北道的一路,经过千辛万苦,才在天德军(在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防御使李丕的协助下,于大中四年抵京。在这两年中,张议潮一方面把沙州作为根据地,整饬军队,发展生产,“缮甲兵,耕且战”。另一方面继续进军,和吐蕃奴隶主展开了进一步的斗争,到大中五年(公元851年)又相继收复了邻近的肃、甘、伊等州。为了实现“归国”之目的,张议潮于大中五年八月又派其兄张议谭和州人李明达、李明振,押衙吴安正等29人奉11州(瓜、沙、伊、西、甘、肃、兰、鄯、河、岷、廓)图籍入长安告捷。至此,除凉州而外,陷于吐蕃近百年之久的河西故地复归唐王朝所有。
唐宣宗接到瓜、沙11州图籍和张议潮的捷报后,特下诏表扬张议潮等人的忠勇和功勋,诏令说:张议潮“抗忠臣之丹心,折昆夷之长角。窦融河西之故事,见于盛时,李陵教射之奇兵,无非义旅”⑨。11月,唐王朝于沙州建立归义军,统领瓜、沙11州,授张议潮归义军节度使、11州观察使。
随着瓜、沙、肃、甘诸州的收复及沙州归义军的建立,吐蕃军队节节败退,最后集中于姑臧(即凉州)。凉州是北朝、隋唐以来的河西重镇,唐朝前期一直是横断吐蕃和突厥的河西节度使所在地。吐蕃统治时期,又是统辖河西东部的大军镇驻地。如果凉州仍在吐蕃手里,张议潮对河西东部及陇右数郡的控制就是一句空话。因此,张议潮为了有效地控制河陇,便从大中十二年八月(公元858年)开始了他东征凉州吐蕃的壮举。⑩经过三年的努力,到咸通二年(公元861年),张议潮终于率蕃汉兵7000人一举攻克了凉州。《张淮深碑》记其事曰:
姑臧虽众,勍寇坚营。忽见神兵动地而至,无心掉战,有意逃形,奔投星宿岭南,苟偷生于海畔,我军乘胜逼逐,虏群畜以川量;掠其郊野,兵粮足而有剩。生擒数百,使乞命于戈前,魁首斩腰,僵尸染于蓁莽。
张议潮收复凉州后,即表奏朝廷。于是,“河陇陷没百余年,至是悉复故地”(11)。咸通四年(公元863年)唐王朝复置凉州节度使,统领凉、洮、西、鄯、河、临六州,治所在凉州,由张议潮兼领凉州节度使。从此,河西走廊又畅通无阻,这对于加强西北与中原地区的政治联系和中外经济、文化交流起了积极作用。
张议潮收复河西及归义军政权的建立,并非意味着唐王朝有效地控制了河西地区。自从“安史之乱”后,唐王朝政治腐败,国力衰微,除置军设使,并以官爵羁縻张议潮外,已没有经营河西的军事能力了。史称张议潮以瓜、沙等“十一州来归,而宣(宗)、懿(宗)德微,不暇疆理,惟名存有司而已”(12)。而归义军节度使张议潮,其身兼节度、管内观察、营田支度等使,握有军事、行政、财经大权,经营河西地区的重任也自然历史地落在于他的肩上,并为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当时,河西地区的形势十分复杂:南面的吐蕃还在伺机卷土重来,北面的回鹘也在觊觎着河西这块富庶之地。另外,吐蕃的奴部嗢末,自“论恐热作乱,奴多无主,遂相纠合为部落,散在甘、肃、瓜、沙、河、渭、岷、廓、叠、宕之间,吐蕃微弱者反依附之”(13)。他们纠合在一起,大肆劫掠河西各地。
张议潮清醒地认识到当时河西的险恶处境。他不得不在没有唐王朝帮助的情况下,领导河西人民与这些少数民族统治者进行长期的斗争。《张议潮变文》直接记述了大中十年至十一年间的三次战役:第一次是吐谷浑王进犯沙州,张议潮出兵讨伐,乘胜追击,并大获全胜。“诸川吐蕃兵马还来劫掠沙州。奸人探得事宜,星夜来报仆射(即张议潮):‘吐浑王集诸川蕃贼欲来侵凌抄掠,其吐蕃至今尚未齐集。’仆射闻吐浑王反乱,即乃点兵,凿凶门而出,取西南上把疾路进军。……其贼不敢拒敌,即乃奔走。仆射遂号令三军,便须追逐。……决战一阵,蕃军大败。……生口细小等活捉三百余人,收夺得驼马牛羊二千头匹,然后唱《大阵乐》而归军幕”。第二次是纳职县回鹘、吐蕃抄掠伊州,张议潮统兵讨伐,大获全胜。《变文》说:“敦煌北一千里镇伊州城西有纳职县,其时回鹘及吐浑居住在彼,频来抄劫伊州,俘虏人物,侵夺畜牧,曾无暂安。仆射乃于大中十年六月六日,亲统甲兵,诣彼击逐伐除。不经旬日中间,即至纳职城。贼等不虞汉兵忽到,都无准备之心。……回鹘大败……收夺驼马之类一万头匹。我军大胜,匹骑不输。遂即收兵,即望沙州而返”。第三次是叛乱回鹘劫夺唐朝册立回鹘使王端章,张议潮闻知大怒。由于下文残缺不全,不知结局如何。《变文》说:“大唐差册立回鹘使御史中丞王瑞(端)章持节而赴单于……行至雪山南畔,遇逢背逆回鹘一千余骑,当被劫夺国册及诸敕信。……仆射闻言,心生大怒,准备出兵征讨”。由此可知,张议潮为了抵御周边少数民族统治者的骚扰、劫掠,仍然进行着非常艰巨的斗争。《张议潮变文》中所说议潮“朝朝秣马,日日练兵,以备凶奴,不曾暂暇”,就是当时实际情况的真实反映。
咸通七年(公元866年)十月,“拓跋怀光以五百骑人廓州,生擒论恐热,先刖其足,数而斩之,传首京师”(14)。其余众逃奔秦州,途中又遭到尚延心的袭击,“吐蕃自是衰绝”。河陇肃清,使唐王朝无西顾之忧。至此,河西地区初步形成了统一局面,“西尽伊吾,东接灵武,得地四千余里,户口百万之家,六郡山河,宛然而旧”(15)。唐王朝的势力已达陇右诸地。
正是张议潮领导的沙州起义及其战果的不断扩大,河西地区才得以克复,使“百年左衽,复为冠裳;十郡遗黎,悉出汤火”(16)。对于张议潮在河西重振大唐声威的业绩,人们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四方犷悍,却通好而求和;八表来宾,到阶前而拜舞。北方猃狁,款少骏之駃蹄,南土蕃浑,献昆岗之白璧”(17)。堪称英雄盖世之功!
张议潮收复河西及其战果的不断扩大,对唐王朝来说既喜且忧,喜的是陷于吐蕃百年之久的河陇地区复归唐王朝所有;忧的是在唐末藩镇割据、内弱外强的形势下,唐王朝怕张议潮及其张氏家族尾大不掉,成为与唐廷抗衡的第二个“吐蕃”。因此唐王朝便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阻止张议潮势力的扩张。如在张议潮起义不久,其兄张议谭便“先身入质,表为国之输忠,葵心向阳,俾上帝之诚信”(18),以“人质”的方式留在了长安。咸通八年(公元867年),69岁的张议潮也“束身归阙”,留居京师,和其兄长一样,成了唐朝廷的变相人质。
张议潮入朝时,将河西归义军事务总委其侄张淮深管理。唐朝廷任命议潮为左神武统军,晋官司徒,职列金吾,并赐给田地宅第,可以说给了很高的礼遇,其目的显然是把张议潮留在京师。咸通十三年八月张议潮卒于长安,享年74岁。
① 刘立千编译:《续藏史鉴》,成都华西大学,1945。转引自陈守忠:《八世纪后期至十一世纪前期河西历史述论》,见氏著《河陇史地考述》,68页,甘肃人民出版社,2007。
② 《通鉴》卷249唐宣宗大中四年九月条。
③ 《新唐书》卷216《吐蕃传下》。
④ 《通鉴》卷247唐武宗会昌四年三月条。
⑤ 《通鉴》卷248唐宣宗大中二年十二月条。
⑥ 谭蝉雪:《统一河西的功臣——张议潮》,载《文史知识》,1988(8)。
⑦ 《通鉴》卷249唐宣宗大中五年正月条,8044页。
⑧ S.6161+S.3329+S.11564+S.6973+P.2762《张淮深碑》。
⑨ 杜牧:《樊川文集》卷20《沙州专使押衙吴安正等二十九人授官制》,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⑩ 荣新江:《初期沙州归义军与唐中央朝廷之关系》,载黄约瑟、刘健明编:《隋唐史论集》,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1993。
(11) 《通鉴》卷249唐宣宗大中五年十一月条引《考异》。
(12) 《新唐书》卷40《地理志四》。
(13) 《通鉴》卷250唐懿宗咸通三年。
(14) 《通鉴》卷250唐懿宗咸通七年十月条。
(15) 敦煌写本《张淮深碑》。
(16) 罗振玉:《补唐书张议潮传》,载兰州大学编:《敦煌学论文选》,1983。
(17) 敦煌写本《张淮深碑》。
(18) 敦煌写本《张淮深碑》。
丝绸之路敦煌研究/刘进宝著.—乌鲁木齐: 新疆人民出版社, 2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