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其他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敦煌莫高窟的创建——莫高窟北区考古的新发现

作者:刘进宝


  敦煌莫高窟是一座集壁画、雕塑、建筑于一体的石窟,保存至今的石窟崖面还有1700多米。这1700余米的石窟崖面,按照莫高窟石窟的分布情况被划分为南北两区。以原敦煌文物研究所编号的第1窟为界,第1窟及其以南为南区,第1窟以北为北区。我们以前所说及参观的莫高窟实际上只是南区,南区崖面长1000余米,保存着已公布(包括《敦煌莫高窟内容总录》刊布)莫高窟492个洞窟中的487个。北区的崖面长700多米,也有洞窟数百个,其中只有5个石窟编了号,即第461~465号窟。北区的这5个窟与南区的487个窟就构成了一般出版物和参观解说中所说的莫高窟492个窟。而北区的其他洞窟因大多都没有壁画或塑像,似乎没有多大价值,所以很少被人提及。敦煌文物研究所既未进行编号,也没有对其记录,因此在有关莫高窟的出版物中,除了前述第461~465号窟外,北区的绝大多数洞窟也就很少有人提及,几乎被遗忘了。
  鸣沙山上的莫高窟,与三危山遥遥相望。大泉河在流经鸣沙、三危两山时,由于受地形的影响,在莫高窟前形成了宽窄不一的河床,南区的河床约宽50~60米,北区的河床约宽60~100米。另外,由于地面和河流,河床等各种因素,使南区和北区的窟前也不相同,南区有高出现河床1~4米、宽30~200米的一、二级阶地,这样就有效地保护了南区的下层洞窟,未被洪水冲刷破坏。但同样位于大泉河左岸的北区就没有这样幸运了,因为没有阶地,长期以来,大泉河的河水就一直冲刷着洞窟所在的崖壁,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修建北区防洪大堤为止。
  北区崖面除个别地段由于地质原因没有开凿洞窟外,其他地段都有石窟。北区洞窟的分布情况也和南区差不多,即彼此上下相接,左右毗邻,状如蜂巢。最密集处崖面的洞窟上下可达五层或六层。但是千百年来,由于自然和人为的破坏,莫高窟北区崖面的状况及石窟内部已遭受了巨大的破坏。自然因素主要是大泉河水的泛滥、骤降的暴雨以及突发的地震,而洪水和暴雨对崖壁的冲刷是造成北区洞窟崩塌的根本原因。人为的因素则主要是外国探险家和国人的乱挖乱掘。
  莫高窟的北区石窟,早在20世纪40年代,即敦煌艺术研究所时期,史岩曾将分布在鸣沙山长达1700余米崖面的石窟,由南到北划为11段,其中1~8段在南区,9~11段在北区。在70年代的敦煌文物研究所时期,为了保护北区高层石窟免遭游人的破坏,对从底层洞窟顶部通往高层洞窟的8个供上下用的过道洞进行了封堵,从而使高层洞窟内的壁画和文物得以较好的保存。到了80年代的敦煌研究院时期,在北区石窟前20~30米处修建了长数百米、高1.5~1.8米、顶宽4米的防洪大堤和高1.9米的金属防护栏,同时还沿防洪大堤内侧进行绿化,这样就对北区崖面进行了有效的保护。
  虽然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敦煌研究院及其前身的各个时期都曾对莫高窟的北区石窟有所关注,但从未进行过科学的考古发掘。因此,北区石窟的崖面上到底有多少洞窟?其石窟形制有何特征?这些石窟的用途是什么?在整个莫高窟石窟群中,北区洞窟的地位如何?又属于什么时代?这许多问题都是学术界所关注并迫切需要给予解答的。
  正是为了揭开莫高窟北区石窟之谜,经报请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敦煌研究院石窟考古研究所的专业人员在彭金章研究员的主持下,从1988年6月下旬开始,到1995年11月底,用了7年多的时间,对莫高窟北区进行了6次发掘。
  经过发掘,在北区崖面共发现洞窟243个,再加上以前已经编号的5个窟,即第461~465窟,北区崖面共有洞窟248个。在发掘完毕后,还仿照南区的编号方式,对北区石窟新发现的243个洞窟进行了编号。其编号是依据洞窟在崖面的高低,统一由南到北,再由北向南,由下而上呈“S”形往复编号。
  莫高窟北区石窟考古发掘结束后,由彭金章、王建军主持编写了发掘报告——《敦煌莫高窟北区石窟》。考古报告共分三卷,其中第一卷包括B1~B94窟,共计94个洞窟,由文物出版社于2000年出版;第二卷包括B95~B156窟以及第462窟、第465窟,共计64个洞窟;第三卷包括B157~B243窟以及第461窟、第463窟、第464窟,共计90个洞窟。第二、三卷由文物出版社于2004年出版。
  《敦煌莫高窟北区石窟》的编写原则是:不论是石窟形制、内部结构,还是发掘的遗迹、出土的遗物,都务求详尽,以便为学术界提供完整的研究资料。每个窟基本上都由位置、发掘、形制、出土遗物、时代和性质几部分组成,有的窟更详细,如第一卷所载B47窟中,除以上各部分外,还刊布了该窟出土的汉文文书22件、西夏文残片2件、回鹘文文书1件以及织物、瓷器、剪纸等。
  据唐代石碑记载,莫高窟共有窟龛千余。北区考古新发现洞窟243个,如果再加上原编号的492个,总数就有735个了,这与唐代石碑的记载就比较接近了。
  以前普遍认为,北区都是画工窟或塑匠窟,是画工、塑匠在开凿石窟时的生活窟。本次考古发现,北区石窟全为僧人所用,是僧众生活、修禅、死后瘗埋的地方,而与画工、塑匠无关,画工、塑匠也没有在这里生活过。
  北区的石窟,根据性质共分为六类:第一类,禅窟。里面既无灶、无烟道,又无用火痕迹,是僧人修禅专用的,共有82个窟。第二类,僧房窟。里面有炕、有灶、有烟道、有灯龛,相对宽敞,是僧人日常生活所用,共有50个窟。第三类,僧房窟附设禅窟。这类窟同时具备生活、修禅两种功能,一般情况是一个室内有炕、有灶、有用火的痕迹,另外一个室内却无灶也无用火痕迹,但却有禅床,这类石窟共有5个。第四类,瘗窟,是埋葬僧人骨灰、遗骨、遗体用的,共有25个窟。第五类,廪窟,是用来储藏物品的。这类窟面积较小,有土坯砌成的储藏槽,共发现2个。第六类,礼佛窟。里面有壁画或塑像,是僧俗举行佛事活动用的,这次发现2个这类窟洞。以上六类石窟共计166个,另外还有72个窟因为塌毁而无法判断,有3个窟因未开凿完毕而没有派上用场,还有2个石窟的性质目前还没有确定。
  北区石窟按六类性质的划分,破解了困扰学术界多年的历史之谜。北区石窟是莫高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南区石窟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
  莫高窟北区考古,出土的文物也很丰富:铁器、铜器、木器、陶器、瓷器等,都与日常生活和佛事活动有关;棉、麻、毛、丝织品、绣品等纺织品花样多;汉文、藏文、梵文、西夏文、回鹘文、叙利亚文、八思巴文等文献则异彩纷呈,其中有些是国内外仅存的,有些是在当地首次发现的。西夏文《碎金》、《地藏菩萨本愿经》等都是孤本,汉文的《排字韵五》是久已失传的古佚本。28枚西夏铁币的出土,则是甘肃河西地区的一次大丰收。48枚回鹘文木活字重见天日,丰富了我们对少数民族活字印刷的认识,1枚波斯萨珊朝卑路斯王时期铸造的银币,成了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物证,填补了当地的一项空白。所有这些发现,对全面了解莫高窟开凿的历史,促进敦煌学的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
  

丝绸之路敦煌研究/刘进宝著.—乌鲁木齐: 新疆人民出版社, 2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