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其他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敦煌文献的发现——藏经洞——洪*(上巧下言)影窟

作者:刘进宝





  敦煌藏经洞,即莫高窟第17窟。由于在该窟发现了约5万卷文献而得名,并震动世界。然而藏经洞的情况如何?其封闭于何时?原因何在?百年来中外学者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讨,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洪*(上巧下言)其人,正史中少有记载。根据P.4640《吴僧统碑》、P.2913《大唐敦煌译经三藏吴和尚邈真赞》和敦煌研究院藏《唐敕河西都僧统洪*(上巧下言)告身碑》及其他有关资料,可略知其生平。
  洪*(上巧下言),俗姓吴,即吴和尚、吴僧统。祖籍不详,但并非敦煌旧族。其父吴绪芝,曾任建康军使,后戍军甘、肃两州之间。吐蕃占领凉州后,河西节度使杨休明移镇沙州,并于唐代宗大历元年(公元766年)发建康军戍镇沙州。吴绪芝及其子也随军移驻敦煌。
  唐德宗建中二年(公元781年),吐蕃攻占沙州,吴绪芝隐居不出,“糜践公门”、“曲肱处于仁里”,拒不出任吐蕃官职。*(上巧下言)之长兄滔,早逝。次兄季连,曾任“试太子家令”,后辞官归里,笃信佛教。
  洪*(上巧下言)“童子出家”,以“约法化人,盛于佛事”。由于其悉心研读汉经梵典,兼习番文藏语,成为出色的译经僧,故被吐蕃赞普委任为“知释门都法律兼摄行教授”十数年,后又“迁知释门教授”,主持译场寺院中贵族子弟学校的文化教育及其他宗教事务工作。
  洪*(上巧下言)虽“栖心释氏”,但终不负父辈之众望,积极参加敦煌人民的抗蕃斗争。张议潮大中起事后,即遣弟子悟真随议潮所派入朝使同赴长安。唐宣宗赞其“惟孝与忠,斯谓兼美”,于大中五年(公元851年)敕授洪*(上巧下言)为“京城内外临坛供奉大德”及“河西释门都僧统知沙州僧正法律三学教主”,赐紫衣及各色信物,并亲示诏书,勉辞委婉、问慰“夏热”,恩宠殊异。①
  唐懿宗咸通三年(公元862年),洪*(上巧下言)“掷钵腾飞”,逝于沙州。洪*(上巧下言)去世后,其下属僧徒或吴姓本家,改寺庙“廩室”(存放粮食的地方)为影堂(洪*(上巧下言)的纪念室)。这个影堂就是敦煌研究院今编第17窟,即藏经洞。
  藏经洞是凿于第16窟甬道北壁上的一个小窟。它面积不大,窟内地面近于方形,地面四边的长度是:东壁2.75米,北壁2.84米,西壁2.65米,南壁2.83米。由于四壁向窟内略倾,故四壁顶部的长度较地面处为短:东壁2.49米,北壁2.55米,西壁2.57米,南壁2.46米。各壁的高度也略有参差。窟内除去低坛占去的空间不计外,它可利用的空间只有19立方米略多一点。
  藏经洞原为洪*(上巧下言)的纪念室,自然有一番布置。首先是塑了一尊洪*(上巧下言)的真容,然后在北壁中部画有两棵枝叶交接的菩提树。东侧树枝上悬挂一个净水瓶,西侧树枝上挂着一个挎带。树东侧画比丘尼一身,着袈裟,双手捧持绘有对凤图案的团扇一柄。树西侧画执杖的侍女。壁画中的物品和人物与僧人生活和供奉僧人有关。
  西壁壁龛内嵌有石碑一通,即洪*(上巧下言)告身敕牒碑。1900年发现藏经洞时,此碑即在窟内,斯坦因、伯希和劫经时碑尚立于该窟,后被王道士移至第16窟甬道南壁。1964年,敦煌文物研究所复将此碑移入藏经洞,嵌于壁龛原处。碑高1.5米,宽70厘米。碑文三段,从上而下是:洪*(上巧下言)告身、敕牒诏书、敕赐衣物录本。
  藏经洞塑洪*(上巧下言)像,画有关他的生活场面壁画,文前特别注明:“当家告身依本镌石”和“诏书本”,就在于显示唐王朝对洪*(上巧下言)的器重和褒奖,“庶使万岁千秋不朽不坏”,以作永久性纪念。②
  ① 李永宁:《敦煌莫高窟碑文录及有关问题(一)》,载《敦煌研究》试刊第1期,甘肃人民出版社,1982。
  ② 李永宁:《敦煌莫高窟碑文录及有关问题(一)》。
  

丝绸之路敦煌研究/刘进宝著.—乌鲁木齐: 新疆人民出版社, 2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