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钱币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辽宋金朝输入丝绸之路诸国的货币

作者:黄志刚





  五代辽宋金时期,辽、宋、金朝等因国力有限,虽未能对丝绸之路中段进行全面的直接控制,但伴随着两地间以贡赐贸易为主要形式的商业贸易的发展,以及广泛的互市活动,辽、北宋以及金朝所铸造的货币大量进入丝绸之路沿线诸国的货币流通领域。
  丝绸之路诸国与辽、宋两地之间频繁的商贸往来,致使两地的金、银、铜等金属货币大量外流,最终不得不下令限制或禁止金、银、铜等金属的流出。如北宋西北边界附近内属之戎民,“多赍货帛于秦、阶州易铜钱出塞,销铸为器。乃诏吏民阑出铜钱百已上论罪,至五贯以上送阙下”①。又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正月甲戌(1008年2月21日),“时京城金银价贵。上以问权三司使丁谓,谓言:为西戎回鹘所市入蕃。乙亥(2月22日),下诏约束之。”②又如《辽史·食货志》载,清宁(1055~1065年)中,“诏禁诸路不得货铜铁,以防私铸,又禁铜铁卖入回鹘,法益严矣”。
  自近代以来,新疆各地出土发现了很多北宋钱币和金朝钱币,为当时中原内地与新疆各地之间商贸往来的盛况提供了很好的例证。
  近代以来,新疆地区所出钱币,以英国人斯坦因所获数量最多,多达数百枚,其中有太平通宝、至道元宝、景德元宝、祥符通宝、天禧通宝、天圣通宝,景祐元宝、熙宁元宝、……直到崇宁、大观、政和、宣和等北宋各个皇帝在位时期的年号钱。发现地点则有和田约特干、阿克斯比尔、策勒达玛沟、乌尊塔地、皮山杭桂牙、吐鲁番哈喇和卓等遗址。③日本人大谷光瑞、橘瑞超等人在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所获文物中有北宋祥符、大观等年号钱币35枚。我国著名考古学家黄文弼先生在叶城发现北宋钱币近百枚,计有:天禧通宝、景祐元宝、皇宋通宝、熙宁重宝、元丰通宝、祥符通宝、崇宁重宝等多种。1980年又在阿图什出土数枚北宋钱币,计有:景德元宝、天圣元宝、皇宋通宝、熙宁元宝、政和通宝等。④因辽朝本身就缺少供流通使用的铸币,前期甚至一度出现易物贸易,所以至今新疆地区很少有辽朝铸币出土。但是辽朝大量使用北宋钱币,因此新疆出土的众多北宋钱币中应不乏有从辽朝境内传入的。
  此外,在新疆北部的博乐、奇台、木垒等地出土了许多金朝钱币,计有:正隆元宝、大定通宝、泰和通宝等。⑤正隆为海陵王在位期间(1149~1161年)所使用的最后一个年号,前后共有六年时间。大定为海陵王的继任者金世宗在位时(1161~1189年)使用的年号,前后长达二十九年。泰和是金世宗的继任者金章宗(1190~1208年在位)所使用的最后一个年号,前后计八年。海陵王迁都开封后,自金世宗即位至金章宗辞世,前后约五十年的时间,是金朝历史上政治最为稳定、经济最为繁荣的盛世时期,史称“大定明昌之治”。诗人元好问称南湖先生“生于天会初,历大定、明昌、泰和,优游于太平和乐之世者五十年”⑥,所指即是这一盛世时期。
  金朝铸钱始于海陵王时期。“金初用辽、宋旧钱,天会末,虽刘豫‘阜昌元宝’、‘阜昌重宝’亦用之”,海陵王贞元二年(1154年)迁都开封之后,“正隆二年(1157年),历四十余岁,始议鼓铸”,正隆三年二月,“中都置钱监二,东曰宝源,西曰宝丰。京兆置监一。曰利用。三监铸钱,文曰‘正隆通宝’,轻重如宋小平钱,而肉好字文峻整过之,与旧钱通用”;大定十八年(1178年),金世宗于代州立监铸钱,“其钱文曰‘大定通宝’,字文肉好又胜正隆之制,世传其钱料微用银云。十九年,始铸至万六千余贯。二十年,诏先以五千进呈,而后命与旧钱并用”⑦。所谓旧钱,指的是唐宋以来的中原历代铸币,但主要是北宋铸币。这主要是由于金朝境内铜矿资源较少,从而限制了金朝铸币的发行量。所以至今金朝铸币出土发现的数量相对较少。而今新疆所出土的金朝钱币,应赖当年奔波往来于中原内地与西域之间的回鹘商人之功。
  ①《宋史》,卷180,《食货志·钱币》。
  ②〔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点校本,第3册,1521页,北京,中华书局,1980。
  ③AurelStein.AncientKhotan(《古代和田》,Oxford,1907),InnermostAsia(《亚洲腹部》,Oxford,1928.)等书图版和钱币目录。转引自张忠山主编:《中国丝绸之路货币》,67页,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9。
  ④蒋其祥:《新疆黑汗朝钱币》,59页,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0。
  ⑤《新疆钱币》图册编辑委员会:《新疆钱币》,10~11页,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1;香港,香港文化教育出版社,1991。
  ⑥《遗山集》,卷5,《南湖先生雪景乘骡图》,转引自李锡厚、白滨:《辽西夏金史》,251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⑦《金史》,卷48,《食货志三·钱币》。

丝绸之路货币研究/黄志刚主编.-乌鲁木齐: 新疆人民出版社, 2010;西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