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数据库首页 文物古迹篇 文化科技篇 地理环境篇 道路交通篇 经贸文化篇 民族宗教篇 方言习俗篇 丝路人物篇 研究文献库
数据库介绍 丝路概说 一带一路 在线视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丝路概说> 早期丝绸之路探微

《那先比丘经》中的“大秦国”和“阿荔散”考

作者:杨共乐








  《那先比丘经》是唯一在正藏之外被尊奉为绝对权威的佛教经典,最早的中文译本大约出现于我国的东晋(317—420)时期。此经主要记录了那先(Nagasena)比丘和弥兰王之间的一些对话,其中有一段这样写道:
  那先问王:王本生何国?王言:我本生大秦国,国名阿荔散。那先问王:阿荔散去是间几里?王言:去是二千由旬①,合八万里。那先问王:曾颇于此遥念本国中事不?王言:然恒念本国中事耳。那先言:王试复更念本国中事,曾有所作为者。王言:我即念已。那先言:王行八万里,反复何以疾?王言:善哉,善哉!
  此外,在另一处又有“北方大秦国名沙竭。……其王弥兰以正法治国”等方面的记载。
  这两段话文字虽短,但里面保存了两个非常重要的地理概念,一是“大秦国”;二是“阿荔散”。合理确定这两个地名的内涵和位置是中外学术界一直追求的重要目标。
  对于汉译《那先比丘经》中“大秦国”和“阿荔散”,我国学者都有过相当的研究。但一般认为,《那先比丘经》中的“大秦国”是指罗马帝国。②然而,笔者经过多年的研究,却发现这里的“大秦国”与人们常说的罗马帝国毫无关系,它是指巴克特里亚·希腊人在中亚所建立的国家。对此,笔者有非常过硬的证据。
  首先,《那先比丘经》中记载的两位主人公那先和弥兰都生长在中亚和北印度一带。那先是印度人,弥兰是梵文“Milin-dra”或巴利语“Milinda”的音译,从希腊语“Menander”或“Menandros”转化而来。弥兰是一位国王,但他并非生长于西方的希腊罗马,而是生长在中亚的巴克特里亚,是中亚巴克特里亚·希腊人的国王。对此,西方古典作家斯特拉波等说得非常清楚。斯特拉波曾在《地理学》中这样写道:
  由于巴克特里亚地区的富饶膏腴,领导巴克特里亚暴动的希腊人变得相当强大,他们既成了阿里亚那(Ariana)地区的主人,又成了印度的主人。正如阿特米塔·阿波罗多鲁斯(Apollodorus of Artemita)所言:由巴克特里亚·希腊人尤其是弥兰(Menander)征服的部落远远超过了亚历山大(至少是弥兰逐渐向东越过了希巴尼斯[Hypanis]远至伊毛斯[Imaus]地区)。这些部落中有些为弥兰亲自征服,其余的皆为巴克特里亚国王优提德摩斯(Euthvde-mus)之子德米特里一世(Demetrius)所征服。他们不但占有帕塔莱那(Patalena),而且也占有苏劳斯图斯(Suraost-us)和西吉底斯(Sigerdis)王国的海岸部分。总之,阿波罗多鲁斯说:巴克特里亚那(Bactriaba)不光是整个阿里亚那的装饰,而更值得注意的是,他们还将他们的帝国扩张至赛里斯(Seres)和富里尼(Phryni)。③
  特罗古斯也提到过阿波罗多鲁斯和弥兰的丰功伟绩。④而另一位古典作家普鲁塔克则更在其《治国箴言》中指出:
  当一位名叫弥兰的巴克特里亚好国王死于军营的时候,他治下的许多城市照例进行葬礼。但在处理其遗骸时,各城之间引起了激烈的竞争。后来,诸城艰难地达成协议,决定平分全部骨灰,并将其带回诸城本地以造碑纪念。⑤
  此外,我们还在印度北部发现了弥兰时期发行的大量货币,它们大部分分布于喀布尔地区、印度河中、上流以及联合省西部地区。在这些货币中主要刻有以下两种希腊铭文和一种佉卢铭文。
  BAΣIΛEΩΣ ΔIKAIOΓ MENANΔPOΓ,其意是:执法者弥兰国王;(见图1)
  BAΣIΛEΩΣ ΣΩTHPOΣ MENANΔPOΓ,其意是:救世主弥兰国王;(见图2)
  MAHARAJASA DHARMIKASA MENANDRASA,其意是:公正的弥兰大王。其中MAHARAJASA一字就来自印度人对国王的称呼。⑥(见图3)
  大量刻有弥兰名字的货币在中亚和印度河领域的发现确实也表明,弥兰这位中亚希腊人的国王曾经统治过这一地区。
  总之,无论是希腊罗马人的记载,还是现已出土的货币资料都说明,有一位弥兰国王,他是中亚希腊人,他的统治区域主要包括中亚的巴克特里亚和北印度一带。由此我们完全可以得出结论,《那先比丘经》里所说的弥兰国王的出生地和统治国——“大秦国”显然不可能是罗马帝国。
  其次,现存的另一与汉译《那先比丘经》相近的巴利文本《弥兰王问经》(Milindapanha)为我们解开“大秦国”之谜提供了极好的条件。在巴利文中,我们也发现了本文开头提到的那段对话,但非常遗憾的是没有找到“大秦国”的对应字。不过,在巴利文本中确实也多处指出,弥兰是萨竭那(Sagala)的国王,他生于亚历山大里亚岛的卡拉西村(Kalasi),从这里到萨竭那的距离为200由旬。而萨竭那又是臾那(Yona)人的城市。在弥兰出行的时候,总是有500名臾那人陪伴。⑦这些信息都非常清晰地告诉我们:汉译《那先比丘经》中的“大秦国”是指Yona即Yavana统治的国家。而Yavana一字来自希腊文“Ionia”,是印度和中亚人对巴克特里亚·希腊人的特称。⑧所以汉译《那先比丘经》中的“大秦国”不可能是罗马帝国,而显然是指在中亚的巴克特里亚·希腊王国。
  至于《那先比丘经》里提到的“我本生大秦国,国名阿荔散”这句话中的“阿荔散”,国内外学者大多同意法国汉学家伯希和的观点,认为:这里的“阿荔散”是指埃及之亚历山大里亚城,而不是远东的亚历山大里亚城。⑨建立这种观点的主要理由是汉译《那先比丘经》中的一句话,即“阿荔散”离当地(指萨竭那)的距离是二千由旬,合8万里。
  应该说,“阿荔散”是亚历山大里亚的对译,这不成问题。因为在巴利文本《弥兰王问经》中有其对应的字Alisanda。虽然我们现在还无法确定Alisanda的具体位置,但可以肯定这里的“阿荔散”不可能是指埃及的亚历山大里亚城。理由很简单:汉译《那先比丘经》把“阿荔散”离当地的距离翻译错了。因为据巴利文本《弥兰王问经》记载:“阿荔散”是一个岛,离当地(指萨竭那)的距离是2百由旬,而不是2千由旬。⑩更为重要的是,巴利文本《弥兰王问经》明文指出:萨竭那城距中亚的罽宾(Kashmira)只有12由旬。(11)所以这个“阿荔散”一定是在南亚北部的中亚。至于它是指印度的亚历山大里亚(Alexandria in India),还是指高加索的亚历山大里亚(Alexandria in Cau-caso),还是指其他的、附近的亚历山大里亚,则还需作更深入的研究。(12)
  此外,从时间上说,《那先比丘经》中的“大秦国”也不可能是罗马帝国,“阿荔散”也不可能是埃及的亚历山大里亚。因为希腊人弥兰统治巴克特里亚的时间大约是在公元前150至前130年之间。(13)在这一时间段,埃及的亚历山大里亚虽已存在,但它是埃及托勒密王朝统治下的一个城市。只有到公元前30年以后,罗马人才完全控制了埃及的亚历山大里亚。这就是说,只有到这个时候,埃及的亚历山大里亚才真正成为罗马帝国的一部分。
  “大秦国”和“阿荔散”是中外关系史上格外引人注意的国际性重大问题之一。对汉译《那先比丘经》中“大秦国”位置的确定以及对“阿荔散”位置的大致确定应当说具有相当重要的学术意义,它不仅大大加深了我们对中亚历史的了解,而且也为我们进一步解决中亚历史上的其他疑难问题,如希腊文明在中亚地区的传播和消亡等,提供了极好的条件。这也是笔者感到非常欣慰的。
  ① 由旬(Yojana),又译由延、俞旬、瑜缮那,玄奘在其《大唐西游记》中将其译为逾缮那,为古印度路程的计算单位。关于其确切的长度,史书记载不一。《注维摩经》卷六记载:“肇曰:由旬,天竺里数名也。上由旬60里,中由旬50里,下由旬40里也。”翻译《那先比丘经》的作者显然是把由旬的长度定为40里。
  ② 余太山:《塞种史研究》,195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参见张星烺:《中西交通史料汇编》,46页,北京,中华书局,1977。A.L.巴沙姆主编:《印度文化史》,641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③ Strabo,Geography,11,11.后人考证,这里说的帕塔莱那是指信德(今巴基斯坦印度河三角洲),苏劳斯图斯即今印度卡提阿瓦尔半岛的南部。西吉底斯则在信德与苏劳斯图斯之间的沿海地区。也参见王治来:《中亚史纲》,77页。
  ④ Justinus,Epitoma Historicarum Philippicarum Pompei Tro-gi,Prologi,41.
  ⑤ Plutarch,Percepts of Statecraft,821.
  ⑥ A.K.Narain,The Indo-Greeks,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0,图版Ⅱ。
  ⑦ Milindapanha,The Pali Text,edited by V.Trenekner,Lon-don,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1928,pp.1-4、82-83.
  ⑧ 参见拙文:《<普曜经>中的“大秦书”考》,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
  ⑨ 参见冯承钧译:《西域南海史地考证译丛》第2卷,35页。张星烺:《中西交通史料汇编》,46页,北京,中华书局,1977。
  ⑩ Milindapanha,The Pail Text,p.82.
  (11) Milindapanha,The Pail Text,p.83.
  (12) 根据罗马学者普鲁塔克的说法,亚历山大统治亚历山大帝国期间共建立了70个新亚历山大里亚城。参见Plutarch,Moralia,On the Fortune or the Virtue of Alexander,I,5。
  (13) Simon Hornblower and Antony Spawforth ed.,The Oxford Classical Dictionary,p.957.
  

早期丝绸之路探微/杨共乐著.-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