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数据库首页 文物古迹篇 文化科技篇 地理环境篇 道路交通篇 经贸文化篇 民族宗教篇 方言习俗篇 丝路人物篇 研究文献库
数据库介绍 丝路概说 一带一路 在线视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丝路概说> 中国丝绸之路交通史

第三节 丝绸之路沿线上的桥梁和渡口

作者:中国公路交通史编审委员会



  北宋时,丝绸之路自开封西经洛阳至长安永兴军的线路,基本上沿隋唐两京大驿道走向:由长安西去,北宋初期(公元960~1001年)走灵州道;西夏攻陷灵州以后至取甘州前(公元1002年~1027年),改走渭州道,即经吐蕃唃厮啰所控制的兰州、青唐城,西北向出大斗拔谷至张掖;西夏取河西走廊,灭甘州回鹘及瓜沙归义军后(公元1028~1227年),改走丝路青唐道。青唐道由关陇南道出秦州,经古渭寨(今甘肃陇西)通远军,熙州(今甘肃临洮)、河州、湟州(今青海民和上川口)、宗哥城(今青海乐都大小古城)至青唐城(宋先称鄯州,后改西宁州)后,再西出柴达木盆地,沿吐谷浑故道西接鄯善,由西域南道从于阗等地西去。沿线主要在黄河上置渡口、修有桥梁,以保丝绸之路的通畅。南宋以后,宋、金、西夏对青唐道黄河上的桥梁、渡口仍在不断争夺,力求将丝绸之路归入其势力范围以内。
  一、桥梁
  熙宁元年(公元1068年),宋开工兴建汴京虹桥的同时,王韶又上《平戎策》,建议招抚西北各族部落,以求全面恢复丝绸之路东段南、北、中各道,并开始修建了部分桥梁。
  (一)汴京虹桥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绘制的汴京虹桥,是北宋时期丝绸之路上桥梁建筑的代表。据考证,汴京虹桥建成于熙宁元年(公元1068年),毁于北宋末年,历时约60余年。文献记载,汴河“自水门外七里,至西水门外,河上有桥十三。从东水门外七里曰虹桥。其桥无柱,皆以巨木虚架,饰以丹艧,宛如长虹。”[1]绘图与文字相符。虹桥是一座单跨等边折线形的木结构拱桥(见图62)。从桥栏杆上的23根竖柱计算,桥的跨径近25米,净跨20米左右,拱矢约5米,桥宽约8米,离水面净高5.6~6米,桥下净空足可行船。虹桥亦称飞桥。
  虹桥的主拱是由6节拱肋互相搭架,并搁于另两拱肋交错处的横木上,横木与拱肋上下两面均加工成平面,使纵横主件平面接触,加强了结构的稳固性。节点处使用铁件,把上下椽拱肋结成一体,具有纵横连结的作用。横木除了起支撑的作用外,在载荷上也起着力的分配作用。横木顶端都钉上了木板,饰以虎头,以防雨水浸蚀。从桥的底面可以看见最外面一根拱肋,然后是每两根一组,用绳捆扎。这样一组一组排比下去,上面钉上横向桥面,装上栏杆,铺上路面,便构成了完整的桥梁。桥的下部是用方石砌筑的桥台,方石间以铁铆拉连。桥台筑有厢壁,厢壁上设有过道,便于船工拉纤。过道上设置栏杆共43隅,四柱都固定在拱肋上,这样既加固了桥身,又保护了纤工们的安全。
  汴京虹桥是在王韶向宋神宗上《平戎策》三篇的同时建成的。虹桥建成后,沟通了沿丝路东段南线向熙、河、湟、鄯诸州的交通。西方拂菻、大食、于阗等国使者,电多经丝路青唐道来东京进献,或进行商业贸易;江、淮、济地区大量丝绸等生产、生活资料,亦通过虹桥陆路或运河航道运至汴京后,再向西方输出。汴京虹桥的建成,为丝路交通的通达做出了一大贡献。
  (二)洛阳天津桥 宋太祖建隆二年(公元961年),西京留守向拱,重修了洛阳天津桥。这座桥以巨石作基址,石缝用腰铁连接,使桥更加坚固。为此,宋太祖赵匡胤专门下诏书进行表彰。宋仁宗天圣七年(公元1024年),钱惟演作河南通判时,重建了天津桥南北两岸的四个桥亭。北岸的两个桥亭叫“就日”,南岸的两个桥亭叫“朝宗”。宋徽宗政和四年(公元1114年),京西路计度在重修天津桥前,向宋徽宗写了奏章,并呈送“彩画天津桥三样制修砌图二本一册”,徽宗“诏依第二桥样修建”。
  (三)会州莎桥和甘州黑河桥 西夏为便利丝路交通,于今靖远境内黄河上修建莎桥。“靖远在兰(州)东,元昊据灵夏,于地置会州,俘桥于河,以通甘肃。”[2]莎桥遗址在今靖远城北70里(35公里)水泉乡黄莎湾村,因为浮桥附近多莎草(多年生草本植物),故名莎桥。嘉定十五年(公元1222年),西夏“调浮桥通兵,以窥延”[3]即是。西夏乾佑七年(公元1176年),西夏曾在河西走廊建甘州黑河桥,西夏仁宗亲著《黑河建桥敕碑》以纪其事[2]。
  (四)金城关浮桥 宋神宗元丰四年(公元1081年),以李宪为统帅,自陕西、河东兵分五路攻西夏,并约青唐董毡出兵相助。在董毡遣阿里骨助攻下,李宪攻取西夏所控制的兰州地区,并复筑兰州城,请建为统帅府。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四月,“修复金城关,系就浮桥。”[3]金城关,在今兰州黄河铁桥西二里处。自兰州出金城关,即由丝路东段关陇中道西行,经安宁、秦王川可去庄浪,直达河西走廊。金城关位于黄河北岸,是一座傍山临水,气势雄伟的关口,始建于汉,隋唐因之,宋又重修。北宋在修复金城关的同时,在关附近又架设了浮桥,但因以后被西夏占据,且河西走廊未复,故恢复丝路东段关陇中、北二道的计划终未能实现。渡金城关浮桥西去青唐道也未能通达。
  (五)京玉关浮桥 宋哲宗元符二年(公元1099年)纳王赡取青唐之策,先命熙河兰会路经略使孙路,于“喀罗川口作桥筑城,断西域与吐蕃相通道。”[4]喀罗川口即庄浪河口,简称河口。桥址在今兰州西关堡西面的巴珍旺,即把拶宗,故又名把拶桥。所筑城即青石峡西平关,亦名京玉关,所建浮桥也称京玉关浮桥。由京玉关渡黄河,沿湟水西进直达邈川的湟川,道路平坦,可节省运输费用,唃厮啰初兴时,即由青唐经宗哥、兰州、会州、渭州等地沿丝路东段关陇中道可达汴京。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王厚、童贯再取青唐,命高水年自熙州北出京玉关,即由丝路东段关陇南道上的熙州,北至兰州,再沿青唐道中线渡京玉关浮桥西进。喀罗亦作斫龙,庄浪亦作啅啰。西夏啅啰和南军司即在庄浪河谷(在今甘肃永登)。自京玉关浮桥渡黄河,沿庄浪河谷亦可迳通凉州(今甘肃武威),即由丝路东段关陇中道通河西走廊。
  (六)安乡关浮桥 王韶于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三月克复河州后,为了军事上的需要,即沿丝路东段关陇南道由熙州至河州的青唐道上,修复道路,架设桥梁,先修建洮河浮桥,又赐名永通桥,后架设河州安乡城黄河渡口浮桥。至元符二年(公元1099年)王赡取青唐时,“遂筑安乡关,夹河立堡,以护浮梁,通湟水漕运,商旅负贩入湟者,始络绎于道。”[5]安乡关即凤林关(今甘肃永靖县唵哥集一带,现已没入刘家峡水库区),位于炳灵寺东北15里的黄河南岸,故又名炳灵寺桥,但与西秦所建炳灵寺飞桥不在一个桥位上。嘉定九年(公元1216年),西夏曾修复炳灵寺飞桥,但被金人焚毁。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王厚再取青唐道时,即由安乡关浮桥渡过黄河,直取邈川湟州城。王厚循丝路青唐道南线到达湟州城下时,“会高永年等军于城东坂上。”[6]高永年已由丝路青唐道中线先期到达湟州,并占据城东高坂(今青海民和上川口城东的高山头)。湟州“城周七里,东倚高山,北临宗河(湟水)桥(约今公路大桥处),西入省章峡(老鸦峡,即湟峡)。”[7]说明湟州城北湟水上吐蕃也建有桥梁。
  (七)大通城飞桥 北宋收复熙河地区以后,青唐吐蕃董毡曾一度联西夏抗北宋。元祐二年(公元1087年)四月,阿里骨遣大首领鬼章驻兵常家山,分筑洮州(今甘肃临潭)为两城,并跨洮河建飞桥,进逼河州。六月,宋遣游师雄讨伐鬼章,“攻讲朱城,断黄河飞梁,青唐十万众不得渡”[8],遂擒鬼章。讲朱城又作嘉木卓城,后更名为大通城,亦名达南城,为今循化查汗都斯。吐蕃时期,由熙州起始的青唐道即走上渡,在讲朱城过黄河飞桥,经廓州至青唐。北宋收复河湟后,在安乡关过黄河浮桥,经湟州至青唐。
  在青唐道下渡,自西秦建炳灵寺飞桥以来,历代重修改建,以迄中唐,皆以炳灵寺飞桥为主渡。吐蕃入据河陇以后,炳灵寺飞桥未再修复,故改走上渡大通城(唐称盐泉城,置镇西军)飞桥。论恐热、尚婢婢大战时,尚婢婢扼守盐泉城河桥,论恐热又在上游达化县境另建河梁渡师,北宋为取溪哥城,刘仲武又将达化河桥修复,“帅师渡河”,“收积石军”[9](今青海贵德东古城)。因达化桥偏西,不在青唐道上,刘涣出使唃厮啰,也由青唐道上的大通城飞桥过河。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王厚收湟州后,复回师河南,西进至大通城,羌人焚桥遁去,王厚试图再修桥济渡,因被流矢(箭)所伤未修成。崇宁四年(公元1105年),廓州大首领洛施军令结等又相继叛宋,焚大通桥以自守。宋军入青唐,多走下渡安乡关浮桥,吐蕃入河州,多走上渡大通城飞桥,上下二渡同等重要。政和六年(公元1116年),宋又在古骨龙(今青海门源朱古地区)筑城,置震武军,于浩门河上架设浮桥,名震武军浮桥。
  二、渡口
  北宋时期,在丝绸之路上改渡为桥,大大方便了道路运输,但随着北宋王室的南迁和战乱频仍,不少桥梁毁于兵燹后,再变桥为渡,如洛阳天津桥等被金人焚毁后,在洛河又出现了洛阳渡,“咸阳古渡几千年”,即就是建桥后,渡口仍在。唯黄河上游自会州以西,金与西夏以河为界,分割疆域后,各自以黄河为天然屏障,并严密防守,道路不畅,运输不便。嘉定九年(公元1216年),西夏在河州来羌城(城在安乡关西35公里)界的黄河上,利用西秦炳灵寺飞桥的原址,修建飞桥一座,欲渡兵攻金,立即被金人焚毁。在西夏境内的黄河上共有渡口24处,其中主要的有乌兰津和金城津。据《西夏天盛律令》记载:西夏境内黄河上共有24个渡口,并列有渡名,对照其他史籍记载,重要的渡口有5个,自北而南为:定远渡(在今宁夏平罗县姚伏镇东);怀州渡又称顺化渡,即今横城古渡,是西夏自兴庆府通辽、金直道所必经之渡口;吕渡,位于灵武东北,为西夏国信驿道经保安入关中的渡口;郭家渡,在蔚茹川入黄河下游今中宁县境内,过河后为应理州属地,自此走丝路东段关陇北线可直达凉州;金城津(在今兰州市,当时也在西夏控制之内)。西夏渡口多为木船,也有个别的筏渡,在不便设渡的地方,多以浑脱代船作为渡运工具。《宋史·苏辙传》说:“河北道近岁为羊浑脱,动以千计”。据此可见,羊浑脱使用范围之大了。
  参考文献
  [1]《东京梦华录》
  [2]《陇右金石录》
  [3]《西夏书事》
  [4]《续资治通鉴长编》
  [5]《宋史·姚雄传》
  [6]汪藻《青唐录》
  [7]李远《青唐录》
  [8]《宋史·游师雄传》
  [9]《宋史·刘仲武传》
  

中国丝绸之路交通史/中国公路交通史编审委员会 编著.-北京: 中国公路交通出版社,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