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数据库首页 文物古迹篇 文化科技篇 地理环境篇 道路交通篇 经贸文化篇 民族宗教篇 方言习俗篇 丝路人物篇 研究文献库
数据库介绍 丝路概说 一带一路 在线视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丝路概说> 中国丝绸之路交通史

第七章 丝路交通的变迁

作者:中国公路交通史编审委员会


  (公元1368年~1644年)
  元末,朱元璋领导农民起义军推翻了元朝,建立了明朝。明初,建都南京,后迁都北京。自公元1368年至1644年,共经16帝,历时276年。明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相对稳定和统一的封建朝代。
  明初,明廷采取奖励垦荒、广开屯田、兴修水利、改换税制等办法,恢复和大力发展国内经济,所有这些措施都有利于农业的发展。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手工业也随之发展。明代的丝织业、棉纺织业、制瓷业、制盐业、制糖业以及矿冶、炼铁、火器、造船、建筑、玻璃、印刷等先后发展起来。明初随着奖励垦荒、广开屯田办法的实施,经过开发江南地区逐步成为桑蚕、缫丝业的生产基地,其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丝织品质量提高,花色品种增多,为丝绸贸易提供了足量的商品。
  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又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于是商业繁荣,在江南先后形成了许多城镇,如苏州、徽州,并产生了一些资本主义行业萌芽。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明代航海事业应运而生,明朝以南京、北京为中心,建立起水陆交通,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开创了中国航海史的先河,标志着海上丝绸之路兴起。尽管如此,传统的丝路交通仍不乏其光辉。明代继承元代遗规维护边疆的稳定,完善驿运制度,保障丝绸之路畅通,通过丝绸之路同中亚等地仍然进行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正如《明史·西域》载“站驿相通,道路无雍,远国之人,咸得其济”。但是,同两汉、隋唐、元代相比,丝路交通无论从经济贸易、文化交流的范围和广度,或是线路的长度、沿路设施,通畅条件、运输量等方面,都大大缩减了。所有这些都是丝路交通衰退和变迁的象征。但是,到明代后期,欧洲一些国家渐渐进入工业革命时期,航海事业有了进一步发展。而在这个时期,西北边疆又发生政治纷争、军事行动,致使传统的丝路交通环境恶化,而国际商贸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向欧洲。所以由丝绸之路沿线进行的长途物资运输和商贾往来逐渐减少,陆上丝路交通进一步衰退。但是,地区间、民间的交往和局部贸易仍然绵延不断。
  

中国丝绸之路交通史/中国公路交通史编审委员会 编著.-北京: 中国公路交通出版社,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