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概说
- 交通路线
- 长安与丝绸之路
- 从长安到罗马——汉唐丝路全程探行纪实上
- 从长安到罗马——汉唐丝路全程探行纪实下
- 海上丝路史话
- 丝绸之路史研究
- 早期丝绸之路探微
- 早期丝绸之路文献研究
- 中西丝路文化史
- 沧桑大美丝绸之路
- 传播友谊的丝绸之路
- 路途漫漫丝貂情——明清东北亚丝绸之路研究
- 世界的中国——丝绸之路
- 丝绸之路
- 丝绸之路寻找失落的世界遗产
- 丝绸之路2000年
- 丝绸之路——从西安至帕米尔
- 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报告2014
- 丝绸之路考古十五讲
- 丝绸之路——神秘古国
- 丝绸之路——沿线城镇的兴衰
- 丝绸之路在中国
- 丝路景观
- 丝路起点长安
- 丝路文化新聚焦
- 丝路之光——创新思维与科技创新实践
- 中国丝绸之路交通史
- 中华文明史话-敦煌史话
- 中国·北海合浦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理论研讨会论文集
- 丝绸之路
- 丝绸之路新史
- 西域考古文存
- 丝绸之路的起源
第二节 明代通往西北和中亚的道路
作者:中国公路交通史编审委员会
洪武、永乐年间,明朝曾多次派遣官员,出使帖木耳撒马尔罕等中亚国家,促进了与中亚各国的交往和西北边境贸易。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明廷派给事傅安、郭骥率1500人,携带大批礼物到达哈烈(今阿富汗赫拉特)。永乐八年(公元1410年),又派都指挥使白阿尔忻台到撒马尔罕等中亚各地。永乐十二年(公元1414年),明廷又命吏部员外郎陈诚、中官李达、户部主事李暹等出使哈烈,次年9月回到北京,历时1年零9个月。陈诚于永乐年间先后5次出使西域,著有《西域行程记》、《西域番国志》,记述了所经丝绸之路的具体线路,西域、中亚各地的风土人情以及生产和社会等情况。
明代,中原通往西北和中亚道路的起点为北京,时称“西道”,就是丝绸之路。其走向为:从京师(今北京)出发,经河北保定、河南彰德(今安阳)、到洛阳,再过函谷关、三门峡进入今陕西省,越陕西潼关,经临潼,到达西安府。再从西安府西行有南北两条线路:北路从西安府出发,西行至兴平,折向咸阳北行经乾州、邠州(今陕西省彬县)、泾州(今甘肃省泾川县)到平凉府;然后,从平凉府出发西北行,再经隆德、静宁、会宁、安定(今定西)、金县(今榆中)至今兰州。这条线路必须翻越的六盘山,道路艰险。从宜德七年(公元1432年)开始,从平凉府到固原南的开城向西北,经固原、海原、干盐池至迭烈逊堡过黄河,然后直达凉州(今甘肃武威);南路从西安府出发,经兴平、武功至凤翔府,然后折向宝鸡,经秦州(今甘肃天水)、巩昌府(今甘肃陇西)、安定到达兰州。
从兰州西行又分南北两条道路:南道,从兰州出发,南行经河州(今甘肃临夏市),由炳灵寺过黄河西行经碾伯所(今青海省乐都县)、西宁卫、丹噶尔、乌兰、香德,至格尔木,然后折向北行,到达今新疆的若羌,再经于阗(今新疆和田)、鸭儿看(今莎车)、可失哈尔(今喀什)、俺的干(今乌兹别克斯坦的安集延)、忽氈(今亦称苦盏,即今塔吉克斯坦列宁纳巴德),到达撒马尔罕,由可失哈尔南越葱岭(今塔什库尔干),可通往印度或伊朗;北道从兰州西北行,经庄浪卫(今甘肃永登)、古浪所到达凉州卫。再循甘凉道至河西走廊的甘州和肃州,再西行经安西(今甘肃安西县)、星星峡等地进入今新疆自治区内,再西行经哈密、吐鲁番等地可至失哈尔同南道相接。
明朝在甘肃嘉峪关与新疆哈密之间,建立了“关西七卫”,即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设曲先卫(今青海格尔木市西北芒崖镇附近)、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设安定卫(今甘肃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南)、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设赤斤蒙古卫(今甘肃玉门市西北赤金堡)、洪武三十年(公元1397年)设罕东卫、成化十五年(公元1479年)设罕东左卫①、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设沙州卫(今甘肃敦煌市)、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设哈密卫。“而哈密最西,东去肃州,西至吐鲁番,各千五百里。北数百里抵瓦剌,以天山为界,授其头目马哈麻火只目等指挥,分居苦峪城。凡西域入贡,悉道哈密译上,亦汉武遗事也。”[1]关西七卫的设置,保障丝路交通畅通,促进了中原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陈诚一行从陕西行都司出发,经肃州卫远使哈烈的史实,表明了明代前期丝绸之路的通畅情况。陈诚在《西域行程记》中详细记载了他们所走的线路和行程,其线路是:永乐十二年(公元1414年)正月十三日,从肃州起程,西出嘉峪关,经赤斤卫、卜隆吉(今甘肃安西县),进入哈密卫(在今新疆哈密),到吐鲁番。在吐鲁番便分为南北两路,陈诚等人走天山南麓,由吐鲁番向西南过托克逊西行,西去巴音布鲁克地区,沿空格斯河(今巩乃斯河)到伊宁(即今新疆伊宁市)附近渡伊犁河,再向南过爽塔石(即今善塔石,在吉尔吉斯坦东部)山口,沿亦息渴尔海子(即今伊塞湖,在吉尔吉斯斯坦境内)南岸西行,到养夷城(哈萨克斯坦江布尔),又向西南到赛兰城、塔什干城,过锡尔河,经撒马尔罕、渴石,出铁门,过阿姆河,经马里(在今土库曼斯坦境内),到达哈烈城。哈烈在撒马尔罕西南3000里(1500公里)处。陈诚等人走的线路基本上是丝路新北道,特殊之处是没有沿天山北麓西行到伊犁,而是从托克逊进入天山腹地的巴音布鲁克草原,再沿巩乃斯河西上越天山达坂到伊犁,然后又从塔拉斯向西南,进入中亚地区。“陈诚、李暹成功的出使西域,不仅又一次开通了中亚的丝绸之路,而且为以后东西道路交通的发展,积累了经验。”[2]
①永乐、宣德年间(公元1403~1435年)罕东部落相继越过祁连山,迁至今肃州西南的玉门、安西、敦煌一带。至成化十五年(公元1479年),罕东部落的奄章一支,因部落间仇杀,迁徙至沙州(今甘肃敦煌市)一带放牧。沙州卫往东迁,又设置罕东左卫(令敦熄市西)。
参考文献
[1]《明史纪事本末·复兴哈密》
[2]《新疆古代道路交通史》人民交通出版社1992年5月第一版第115~116页
中国丝绸之路交通史/中国公路交通史编审委员会 编著.-北京: 中国公路交通出版社,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