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数据库首页 文物古迹篇 文化科技篇 地理环境篇 道路交通篇 经贸文化篇 民族宗教篇 方言习俗篇 丝路人物篇 研究文献库
数据库介绍 丝路概说 一带一路 在线视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丝路概说> 中国丝绸之路交通史

第四节 长城和嘉峪关的修筑与边防驿道的开辟

作者:中国公路交通史编审委员会





  明朝建立后,蒙古贵族不断南下,威胁明朝北部边境,同时,在东北又有女真的兴起。为了防御蒙古、女真等游牧民族的南进,朱元璋采纳了安徽休宁人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修整和连接北方长城,加强了对北方的防务。同时,在河西走廊的中部构筑了嘉峪关等一大批关隘要塞。还在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的边塞要地,设置军政合一的卫所,主管军事防务和屯垦;在辽东、蓟州、宣府、大同、太原、延绥(今陕西榆林)、宁夏(今银川)、固原、甘州(今甘肃张掖)等九镇,分派大将统兵守御,统称“九边”。成化十年(公元1474年),又设延绥、宁夏、甘肃三边总制。“三边”是陕西都司所辖重镇,由于防务和军事运输需要,明朝廷致力于“三边”的驿站设置和驿道改善,并采取就近屯田措施,解决粮草供给问题。当时边防的巩固、农业的发展均依赖于道路交通的开拓。
  一、长城接修和沿域道路
  中国的万里长城,“上下三千年,纵横万余里”,气势的雄伟,工程的艰巨,历史的悠久,实属罕见。明代长城东起丹东附近的鸭绿江畔,西至嘉峪关祁连山下,长约1.34万里(约6700公里)。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开始修筑,到万历初年(公元1573年),历时200余年,才基本完成,而一些个别城堡关城,一直到明末还在修筑。明代把长城沿线划分成九个防守区段,称为“九边”,每边设镇,配有镇守官员总兵,谓之九边重镇。嘉靖三十年(公元1551年),在北京的西北部,又增设了昌镇和真保镇,构成了九边十一镇的防御体系布局。
  辽东镇总兵驻广宁(今辽宁北镇),管辖的长城东起鸭绿江畔的江沿台,西至山海关(一说锥子山南的吾名口台),全长2000余里(1000公里)。正统二年(公元1437年)始筑辽东长城。到了成化十五年(公元1479年)还在修筑辽东长城的东端自开原抵鸭绿江畔的长城。弘治十五年(公元1502年),张鼐主持修筑自山海关至开原叆阳堡的长城,长1000余里(500余公里)。
  蓟镇总兵驻三屯宫(今河北蓟县西),管辖的长城东起山海关,西至慕田峪(今北京怀柔县境),全长3760余里(1880余公里)。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开始筑山海关等处长城。弘治十一年(公元1498年),洪钟主持修筑自山海关,经古北口,抵居庸关的长城1000里(500余公里)。隆庆三年至万历元年(公元1569年至1573年),谭*(左纟右立)、戚继光主持修筑空心敌台长城。
  为了加强明朝都城北京和帝陵(今明十三陵)的防务,从原蓟镇中增设了昌镇总兵驻昌平,管辖的长城东起慕田峪,西至紫金关,全长460里(230公里)。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朱元璋就派大将军徐达修筑居庸关等处长城。永乐十年(公元1412年),自长安岭起,至洗马林堡(今河北万全县西)筑石垣深壕堑。弘治十七年(公元1504年)吴一贯规划创建八达岭城及长城680丈。正德十年(公元1515年),王琼主持增筑八达岭城及长城680丈。正德十年(公元1515年),王琼主持增筑八达岭长城,东至黄花镇驴儿驼,西至镇边城,长130余里(65.5公里)。嘉靖二十二年(公元1543年),王代主持修南山路长城,西起八达岭羊头山,东至四海冶火焰山,长160里(80公里)。嘉靖二十九年(公元1550年)前后,翁万达主持筑中路长城2000余里(1000公里),其中东路起四海冶镇南墩,至靖安堡长140余里(71.5公里),北路起滴水崖,西北而西经独石口,南至龙门尽界,与东路长城相接,共长700里(350公里)。
  真保镇,总兵驻保定,是为加强京都北京的安全而增设的。管辖的长城北起紫金关,南至故关,全长780里(390公里)。
  宣府镇,总兵驻宣化,管辖的长城东起居庸关,西至西洋河(今大同东北),全长1022里(511公里)。嘉靖二十四年(公元1545年),宣大总督翁万达拟定长城施工方案,自阳和口暗门至宣府西阳河界之镇口台,长约140里(70公里)。嘉靖二十六年(公元1547年)二月至次年三月,宣府镇全面整治长城,起西路西阳河,经中、北二路,抵东路永宁四海冶,长1023里(511.5公里)。
  大同镇总兵驻大同,管辖的长城东起镇口台(今山西天镇东北),西至丫角山(今山西偏关东北),全长670里(335公里)。《明世宗实录》载:大同长城“起西路丫角山,逶迤而东北,历中、北二路,抵东路之西阳河镇口台,实六百四十七里”。
  太原镇也称山西镇,总兵驻偏关。根据《明世宗实录》记载:嘉靖二十四年(公元1545年),翁万达论及三关(偏关、雁门关、平型关)时说:“山西起保德州黄河畔,逶迤而东历偏头关抵老营堡尽境,实二百五十四里……山西老营堡转南而东,历宁武、雁门、北楼、至平型关尽境,约八百里。”
  延绥镇也称榆林镇,总兵驻榆林,管辖的长城东起黄甫川(今陕西府谷境内),西至花马池(在今宁夏盐池县),全长1710里(885公里)。延绥长城分为“大边”和“二边”。大边长城为主干防线,东起河边墩,西达延宁墩,长1200里(600公里);二边即复线,长1750里(875公里)。榆林长城从成化元年(公元1465年)开始,至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还在修筑,或用砖包砌。
  宁夏镇,总兵驻银川。管辖的长城东起大盐池,西至兰州,全长约2000余里(1000余公里)。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兵部尚书兼陕西都尉史王琼主持修筑宁夏北长城30余里(15公里)。
  固原镇,总兵驻固原。管辖的长城东起靖边与榆林长城相接,西至皋兰与甘肃镇长城相接,全长约1000余里(500公里)。另一说,东起饶阳堡西界,西至洮州卫峪口石崖,长达3000余里(1500公里)。万历二十三年(公元1595年)后,修东北自喜鹊沟,西南达大狼沟墩,长560余里(280公里)。万历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东起喜鹊沟,西至双墩,又448里(224公里)。总长度1850里(925公里)。
  甘肃镇,总兵驻张掖。管辖的长城东起皋兰(今兰州),西至嘉峪关祁连山下,长1600里(800公里)。万历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兵部尚书、三边总督李汶给皇帝奏文中说:“查得自凉(今甘肃武威)之泗水(今甘肃古浪泗水)以至靖(今甘肃靖远)之索桥(今甘肃景泰黄河边),横亘不过四百里许……勘得自镇番(今甘肃民勤)以至中卫,烽燧相望,迄今旧址犹存……仍旧自永安(红山峡永安索桥)历皋兰,渡河逾庄浪(今甘肃永登)以至凉,则一千五百里。舍此四百里不守,而欲守一千五百里之边,果孰难而孰易。”[1]当年沿汉长城遗迹,筑永安索桥起,经裴家营、大靖,至古浪土门子长城200里(100公里)(见图74)是河西走廊现存的一段明代长城。《武备志》云:“东自松疆阿坝岭起,抵临洮双墩子界,西至嘉峪关一千八百余里。”[2]
  嘉峪关是明长城的西端终点。肃州西长城即“嘉峪关南北延长西向之长城也”。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大学士翟銮行边,与兵备道李涵建筑,南自讨赖河,北尽石关儿,共长三十里。”[3]实际南入祁连山,即卯来泉堡西“可过肠子沟红泉墩,长城所自起也”[4],此说红泉墩是长城终止点。
  明长城防御工程,还包括镇城、路城、卫所城、关城、堡城、城墙、城台、敌台、烽火台等不同的等级,其数量庞大,无法计算,它们相互联系,相互配合,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防御工程体系。
  明代在修筑长城及其他庞大工程时,动用人力、车辆繁多,也要增辟一些新的道路。弘治十六(公元1503年)五月,甘肃总兵都督刘胜《奏备边四事》之三说:“甘肃一带孤悬,河外前镇巡议:自庄浪接宁夏冈子墩起,至肃州嘉峪关讨赖河止,于筑边墙总二千六百七十八里,连增移墩台,首末须三年告完。该用人夫九万。今陕西所属卫所除马队外见在步队并杂差旗军止一万六千余人。乞量于腹里起备人夫三五万,各委州县佐贰管领布按二司委堂上官同本边分守守备等官提督修筑。”[5]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都御史杨一清仅仅是负责修复宁夏东长城就调集民夫9万人。嘉靖十九年(公元1540年),为了修筑贺兰山中段的赤木关,仅水车就新造100辆之多,修长城时人车行走,还要给修筑长城的人和边防官兵运送军需,这就形成了边防道路。
  榆林镇东西两侧自从修筑了长城以后,外侧“深沟高垒”,内侧的深沟成为甬道形的交通大道。由府谷县北的黄甫川至榆林东为东路,称“神木道”,长590里(295公里)。自双山堡至榆木镇西侧的龙州堡为中路,称“榆木道”,长490里(245公里)。自龙州堡至定边堡为西路,称“靖边道”,长440里(220公里)。沿长城的军道还有通各关隘、堡塞、烽火台的道路。南从庆阳府通往安边营的军道,从庆阳府出发,经业乐镇,元城沿东河川北上,入陕西界,自北行经铁角城、赵官人掌、田百户城、张木匠台、木头儿,过石涝池堡,到达安边营。
  宁夏东、西、西南长城的内侧,全有重要道路。东道有宁绥车路,即宁夏通包头的大车道。宁夏境内200里(100公里),由宁夏城向北,经李刚堡、姚伏堡、平罗城、黄渠桥、石嘴山,北行30里(15公里)入内蒙境,然后经河拐子、稗子地、磴口等地至包头。东路还有宁夏至定边车路,由宁夏城向东渡黄河,经横城、红山堡、清水营、兴武营、花马池,进入陕西界到定边,长360里(180公里)。西路、西南路有到固原的固宁大车道,由固原向北,经三营、李旺、同心共270里(135公里),再经宁安堡、渠口、大坝、王宏等地至宁夏城、兰宁等大车道也属沿长城走向的道路。
  修筑长城时还留有暗门孔道,道路从中穿过,是长城内外联系的通道。长城沿线有多少暗门,就有相同数目的道路穿过长城。宁夏内边有萌城暗门,有灵州通长安的驿道穿过稍西的下马关暗门,还有贯穿宁夏中、南部的大道通过,中卫县大边上的暗门,素有“兰(兰州)、靖(靖远)孔道”之称。
  固原大边线路和甘凉大边线路,大部路段都在长城内侧,沿长城西去方向而同行,既安全又供应充足,无恐惧感。甘凉大边路线,即是明代丝路东段陇右线和河西线路的主要干线。
  二、丝路交通要冲——嘉峪关
  嘉峪关雄踞河西走廊中部和西部的交汇处,南望祁连,雪山巍峨万仞;北通沙漠,紫塞广袤千里;西接戈壁,瀚海万顷;东仰华夏,绿洲田连阡陌,自古就是丝路交通的要冲;南倚白雪皑皑的祁连山,北枕遥望焰焰的黑山,中扼东西道路交通要道的咽喉,素有“边陲锁钥”、“长城主宰”之称。
  嘉峪关以其地势险要和战略地位重要,宋元以前“有关无城”。西汉在列亭障酒泉以西时,在黑山下的石关峡内设“玉门”,辟悬崖绝壁,凭险而设关,又有“石门”,或“玉石障”之称。西汉,现嘉峪关市境属酒泉郡天*(左阝右衣)县,东汉改置延寿县。“延寿县在郡西,金山在其东,至玉石障,亦是汉遮虏障也。”[6]金山即今黑山,金山以东的玉石障,恰是今石关峡。唐设“石牌关”。五代设“天门关”。由肃州“渡金河,西百里出天门关,又西百里(应四百里)出玉门关,经吐蕃界。”[7]天门关“故址盖在嘉峪关外黑山湖左右,大道旧址在黑山下也。”[8]据此,天门关关址应在石关峡西部的峪谷。宋初,玉门关从唐玉门关(今安西县双塔堡)东移200里(100公里),设在今嘉峪关市的石关峡。北宋乾德四年(公元966,年)诏遣行勤等157人赴西域求法,其中之一沙门行记中有:“灵州西行二十日至甘州,是汗王。又西行五日至肃州,又西行一日至玉门关”。[9]的记载。唐初僧人道宣“从凉州西而少北四百七里至甘州,又西四百里至肃州,又西少北七十五里故玉门关,关在南北山间。”[10]这些记载,既指出了肃州至玉门关的行程、里程,又指出了玉门关的地形特征。石关峡正好在南嘉峪山、北黑山之间。明代万里长城西端直修至祁连山下的红泉堡被称为“天下雄关”的嘉峪关,坐落在嘉峪山西麓(见图75)。
  嘉峪关是“初有水而后置关,有关而后建楼,有楼而后筑城,长城筑而后关可守也。”[11]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征西大将军宋国公冯胜率兵进入河西走廊,沿途巡视,发现嘉峪山西麓依山傍水。它南北两山对峙,中有高岗,居高临下,便于设防。山下又有:“九眼泉”,“冬夏澄清,碧波不竭。以极西边关,有此涌泉,不惟民资所生,具有沃田数顷,盖磨其上,天之所以惠边民”。于是,在高岗“筑土城,周二百二十丈。”[12]弘治八年(公元1495年),“兵备道副使李端澄构大楼以壮观,望之四达。”[13]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肃州兵备副宪李端澄又监修内城东西二大楼,竣工后“环而视之,则崇墉屹屹,绵直与祁连并峙;重关叠叠,周密较阳玉(阳关、玉门关)尤严”。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尚书翟銮巡边上疏说:“嘉峪关最临边境,为河西第一隘口,墙壕淤损,宜加修葺”,并奏请在壕内立边墙(即长城),按2.5公里设一墩,以为保障。他的奏议获准,便将关城加高,于当年和次年添筑了肃州西长城,即嘉峪关南北两翼的长城。
  明代,由于嘉峪关南北两翼修筑了长城,所以丝绸之路在嘉峪关的南、北、中三条通道全部隔绝,并在原山口筑烽火台,驻兵把守不再通行,只剩有必须经过嘉峪关城的一条通道。
  嘉峪关由外城、罗城、瓮城和内城组成。远望,楼阁纵横,城堞林立,森严壁垒;近看,只见城下道道重关,层层设防,形成城内有城,城外有壕,重关重城的并守之势。关城的布局非常严密,关的本身设了两重关,在西面还添筑了罗城,城墙用砖包砌。关口在城西,门上楼台三层三檐木结构关楼屹立广漠,气势雄伟。关门“以武营把总总司启闭,掌锁钥,飏旗鸣炮,日凡三次,声威甚壮。以文员巡检盘诘,异言异服出入最为严禁。”[12]
  内城是关城的心脏部位,军事、行政部门、兵营、库房、夷厂皆在此正方形中。内城设东西二门,东门额刻“光化门”意为旭日东升,普照大地,借喻皇恩浩荡。西门额刻“柔远门”,意为明朝对关外民族实行怀柔政策,安抚、安定边疆地区。内城东西二楼与关楼在一个中轴线上,三层三檐木结构,“望之四达,足壮伟观,百里之外,了然在目”。
  内城有东西瓮城回护,劈门南向,更增添了关城幽深肃穆的气势。西瓮城门楣题刻“会极”。会,相会亲善之意。极,即极边,指西极,也就是西域。意为从西域来的诸侯、官宦、商旅,亲善友好地在这里相会。东瓮城门楣题刻“朝宗”。“春见曰朝,夏见曰宗,望故土而相会也。”[14]这里指西域诸侯或地方官员,从西域而来,去朝见皇帝。
  外城墙环绕关城东、南、北三面,黄土夯筑。其西端与罗城相接,罗城南端又与长城连为一体,其东北也与长城相接。东部沿岩岗边缘筑墙,形成一宽阔的广场,嘉峪驿就驻在此广场内。驿站租赁民房数十间,有驿马32匹,牛5头,车5辆,驿兵20人,驿夫5人。
  嘉峪关是明代丝绸之路上的交通要冲。每年从西域来朝贡方国、部族或商队有70~80个之多,都须入关进入中原。关两只有道路一条,出口经大草滩、双井子堡、回回堡、赤金峡、哈密等,进入西域,东去经安远寨、丁家坝到肃州,或经野麻湾堡、新城堡、果园到肃州两条道。嘉峪关曾出现过“远人熏化来,款关无虚夕”和“洪散入版图,五十余属国”[15]的景象。
  中亚行旅对关塞有以下一段记载:“近关处有连山(指祁连山),崎岖危险,不通行人。仅此一隘,可以通行。国王(指明廷)遣兵驻之。商贾至者,皆须报告运载何物,自何方来,人数若干。报完后,王之卫士,日间则举烟,夜间则纵火以为号。传至另一望塔(指烽火台),以次沿途传而至王都。传报迅速,不数时即可竣事,若用他法,则或须数日之久也,王亦举烟火以回答。商人或全许入境,或仅半数,或全不许入境也。若许入境,则由关隘起身后,皆有引路人指导前行,每日有站可停。站中衣食之价皆甚廉平。”[16]由此可见关守之严格了。
  西域各地和各国使团、商队、僧侣、游人以及明廷出使各国的使节、使团来往不绝,相望于道。嘉峪关作为丝绸之路上的关口,接待任务十分繁重。以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8月26日)为例:帖木儿帝国国王弥儿柴沙哈鲁,遣沙的火者,率其儿子亲王,即弥儿柴贝桑格儿算端阿合马、火都盖耶素丁为随员,前往明都北京任大使,到达嘉峪关。当日验证接待的使者、商人共510人。随员火者盖耶素丁遵王命,记载沿途情形,并写成《沙哈鲁遣使中国记》,书中记载了当日嘉峪驿驻守官员宴请使者的盛况:“八月二十六日(公历)驻守边境将士宴请使者。所食丰羊美,几比王侯。大使皆坐于将士之左手。契丹国以左手为尊,谓人心亦在左也。大使面前有两桌。第一桌上,置肉、鸡及干果等。第二桌上,置饼、糕、馒首及人工制成之花球。其原料皆为纸与丝绸,作工精致。其他客人面前,各有一桌。面前空中,悬有大鼓一具。鼓之前,有大会堂,满布锦旗及银磁制成之杯碟等。两旁有戏场,设备周密,扮演巧妙,有中国达官一人,起至各客座前,举杯劝酒。饮毕,自篮中取出人造花一朵,置于客之帽中。全亭自远望之,几如一玫瑰花坛也。有幼童,服华丽之衣侍酒。端送盆碟,碟中有榛、枣、胡桃、酸咸菜等。每样分别置于碟内。达官既劝酒后,侍童亦来,献碟于客,俾客可自由取碟中果实而食也。有童男衣妇人之服,面涂红白,演剧跳舞于客前。又有人扮诸兽,亦来舞跃。最巧妙者,为仙鹤一只,音乐作,则点其首,似知音者。其形与真无异,观者莫不赞赏。吾人第一次所见中国筵宴,可以称为盛会矣”。
  三、边防驿道的开辟
  明代的驿站有水马驿、递运所、急递铺三套机构,各司其事。水马驿设于京都以外交通要道,专为递运旅客,飞报军情;递运所是专门运送军需物资和贡品的运输系统;急递铺是专门传送官方文书的机构。
  明代对驿制很重视。朱元璋称帝不久,即颁诏令,设置“各处水马站及递运所、急递铺。”[17]强调,“驿传所以传命而达四方之政,虽殊方绝域不可无也。”[17]同时,“以法治驿”,洪武二十六(公元1393年)颁布《应合给驿条例》,榜谕天下,大小官员“不得擅乘驿传船马,违者罪之”,执法也很严。违反规定,擅乘驿传者,一定治罪,就连驸马都尉欧阳伦走私茶叶,骚扰驿递,也被赐死。永乐时仍严法治驿,“惟机重务,以符验给驿,余并禁止。”[18](见图76)正统时,驿政出现了征收驿银,累害于民,敲诈勒索,营私舞弊等弊端。于是嘉靖、万历年间,对驿制进行了清理,促进了驿制的发展,驿道、驿站遍布全国。据景泰七年(公元1456年)成书的《宇通志》记载,从太祖(朱元璋)开国到宣德(朱瞻基)67年间(公元1368~1435年),为明代全盛时期,全国共设驿站1357处,约60里(30公里)至80里(40公里)置一驿,驿道总里程不下9万里(4.5万公里)。
  西安府通往边防的主要驿道有四条:一条是西安府至甘州府的甘凉大边驿道,即丝路干道长2645里(1322.5公里),再西400里(200公里)达肃州卫,再西可达西域;一条是西安府通往庆阳府的大边驿道;一条是西安府通往固原镇的驿道;一条是兰州通往西宁的驿道。
  西安府至甘州大边驿道,由西安府治东南的京兆驿出发,经咸阳渭水驿西北行,经店张马驿至乾州威胜驿,再西北行,经永寿县永安驿、邠州新平驿至长武县宜禄驿。驿道至长武县后,向北分出一条支路,60里(30公里)至宁州东南境的政平驿,西北行经宁州城内的彭原马驿、合水县境的华池驿,达于庆阳府城内的弘化驿,然后经环县、灵州至宁夏镇;由长武西去,80里(40公里)至泾州东60里(30公里)的瓦云驿,又西50里(25公里)至泾州城内的安定驿,再西60里(30公里)至镇原县东南90里(45公里)的白水驿,复西70里(35公里)至平凉府城内的高平驿。驿道至平凉府后,分出一支折北行,经瓦亭驿至固原州城内的永宁驿。
  从平凉府西行的西安府到甘州府大边驿道,经隆德、静宁、会宁、安定(今定西)、金县(今榆中)至兰州。然后,沿甘凉大边线路西北行。东起兰州,经沙井、苦水、靖边(今甘肃古浪)至凉州(今甘肃武威)。凉州北行经三岔、黑水等14个驿站,820里(410公里)至镇番卫(今甘肃民勤)。凉州西行,经怀远、沙河、永昌、水泉、石峡、新河、山丹至甘州。西安府至甘州的大边驿道上的驿站还兼有政治、军事、商业贸易等各种作用。
  甘凉驿道继续西行,从甘州出发,过沙河、抚彝、黑泉、深沟、临水、肃州共17个驿站,465里(232.5公里)至嘉峪关的嘉峪驿。这段驿道属甘凉大边线路的一段,总长1750里(875公里),共设31个驿站。
  宁夏大边驿道,东起定边营(今定边县),经花马池、兴武营、清水营、红山堡、横城至银川过黄河,全长360里(180公里)。由宁夏城(今银川)出发向南,经叶盛堡、曲沟堡、广武、石空寺、中卫、长流水、甘塘水、营盘水,再40里(20公里)入甘肃的青崖子,然后经一条山、打拉牌、沙河井、山字墩、水阜河至金城,全长1120里(560公里)。
  固原大边驿道,由盐池和定边交界的饶阳起,东入陕西榆林,和延绥大边相接,长628里(314公里),西经同心、靖远、金城和甘凉大边驿道相接,长962里(481公里)。
  西宁大边驿道,自庄浪(今永登)西南行,40里(20公里)通远驿,60里(30公里)塘坊,20里(10公里)大通河桥驿,渡大通河西行50里(25公里)水沟驿,西南行40里(20公里)至老鸦驿,西行50里(25公里)碾伯嘉顺驿,60里(30公里)平稳驿,西行40里(20公里)到小峡,30里(15公里)至西宁卫,总长390里(195公里)。
  在《沙哈鲁遣使中国记》中,记载了肃州至北京沿途驿站的情形:“由肃州至汗八里(即北京)全途驿馆,共有九十九所。每晚不独赐给饭食,并有役人、床铺、被褥等供用也。各驿内,有马驴四五十匹,皆毕饰,以备旅客之用。又轿车五六十辆,每辆需十二人荷之,始得行。管马之幼童,名拔夫(即马夫);管驴者,谓之驴夫;管车者谓之车夫……各驿皆有羊、鹅、鸡、米、面、蜜、酒、醴、蒜、盐、葱、菜蔬以供食。每至一城,大使等皆蒙赐宴。政厅所在地曰都森,宴会皆在该处举行。宴会时,辄虚设皇帝宝座于厅内。座前有帘帐,障蔽宝座。座前地上,有毯铺地,极为华丽。中国官吏及大使,皆坐毯上。其余诸人,则排列而立于后”。
  四、沿长城九边线路上的军粮运输
  明代沿九边十一镇,长约1.34万里(约6700公里),全线配备防守官兵97.66万人。明长城各镇管辖范围和官兵名额时有变化,边防人马配备数额随其形势需要也有增有减。长城沿边驻扎这么多的官兵,吃、穿、用、行、军事装备数量就很大,于是促进了沿边军事运输的迅速发展。
  嘉靖年间(公元1522~1566年),宁夏镇共编制马步军7.03万多人,年需调入军粮13万余石,固原镇驻军3.36万多人,年需调入军粮22万多石。这就是说,每年从陕西布政使司调入军粮总计35万石。《皇明九边考》说:“本州(固原州)发用军饷,原系陕西所属州、县起运粮草”。使用的这输工具,《明史·食货志》说是“九边之地,输粮大率以车”,所以西安府经平凉府通往陕西镇、宁夏镇的道路是能通行车马的大车道。
  榆林有输粮于边的粮道。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九月,巡抚都御吏余子俊上疏:“寇自成化五年以来,相继犯边,累次调兵战守,陕西、山西、河南供馈浩繁”。其中晋地(今山西省)输粮道是晋北的粮食由保德州过黄河入府谷县,再沿长城内的军道运往神木、榆林,称为“北路粮道”;晋中的粮食由汾州经永宁州过黄河运入吴堡县,再由吴堡经绥德州,米脂县运抵榆林镇,称为“中路粮道”;晋南的粮食由山西河津运入陕西韩城,然后北运,称为“南路粮道”。
  安边营至庆阳府也有一粮道,自旧安边营南行,穿过“大边”,经三山堡,饶阳水堡南去环县(在今甘肃省),然后到达庆阳府。饶阳水堡位于榆林镇(今陕西省)和宁夏镇辖地接界处,二镇边事,均有环、庆驻军治理。陕西都指挥使司在此设仓储粮,以备当地驻军和过境军需。饶阳水堡“设在腹里,东抵三山堡,西南抵固原红德城,北抵定边营,有‘大边’可倚,唯聚粮饷以备本镇并邻镇固原、花马池(宁夏后卫)往来主客兵马支用。”[19]
  宁夏镇每年由陕西布政使司调入军粮13.34万石,草16.12万多束(捆),本镇军事屯垦自给军粮17.60万石,饲草23.02万束。固原镇每年由陕西布政使司调入军粮22.55万石,草28.32多万束。总计军粮53万余石,饲草67万余束。仅此两项,已经超过民用大宗货物的食盐运量(最高时69万石),其余30余万石军粮系由“陕西所属各州县起运”。此外,还有军衣、军械。如遇重要军事所需,修筑长城,军事物资的运量又比平时多出数倍,所以,宁夏镇长城内侧的道路运输十分繁忙。“宁夏镇至花马池三百余里,运粮者循边而行,骡驮、车挽、昼夜不绝。”[20]嘉靖八年(公元1529年),仅七、八两月,就从宁夏平原沿长城内侧运往花马池的麦豆即达2.6万石之多。
  洪武末年,河西走廊甘凉大边沿线驻军3.55万人,年需军粮12.78万石(每石按75公斤计算,约958.5万多公斤)。即使屯田有了收益,也不能完全自给,也有部分军粮从陕西等地运入。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甘肃镇有屯粮21.34万石,还岁派军粮31.66多万石,每年都要从陕西关中地区调运大批粮食往甘州、凉州、山丹、永昌各卫。虽然早在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军士就下屯耕种,但到洪武二十九年(公元1396年)仍然是“供给粮储惟借内地转运。”[21]永乐时,河东巩昌、临洮府运粮到甘州民夫,“皆陆行负荷及载以牛驴,中途民疲畜死,所输者少而所耗者多。”[22]洪武时“旧例边储皆收盐粮及趱运供凉州卫,商人运米二斗至仓,官给盐一引。”[21]宣德以后,军屯破坏,屯地抛荒,屯粮锐减,“屯运不足,渐取于民运。民运不足,又仰给于京运。”[23]各边“京运”(太仓库银)有固定数额,又叫“年例”。京运始于正统年间,开始时数量不大,以后逐渐增多。弘治、正德间为43万两,其中宁夏4万两,延绥3万两,甘肃16万两。早在永乐初年,朱棣就准甘肃总兵朱晟之请,“无分官民,令于甘肃卫仓中纳淮浙盐粮。”[22]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甘肃镇纳盐引两淮67500引,两浙54680引,山东9840引,长芦17980引。京运63333两,是用于粮盐款的。两淮盐每引6钱,两浙盐4钱,山东盐1.5钱,长芦盐2.5钱。陕西省粮原价每石2.5钱,嘉靖初“每石八九钱”。这么大数量的盐引要从山东以及江南运入甘肃,运距更远,运输任务十分繁重。
  明代,每年都要从陕西关中地区调运大批粮食,运往甘州、凉州、山丹、永昌各卫。起初,这些粮食的运输线路一般走平凉、隆德、兰州之路,要翻越六盘山的蝎晰岭,十分艰苦。宣德七年(公元1432年)采纳了陕西参政杨善的建议,改走迭烈孙(今甘肃靖远县境内)黄河道即从开城县(今固原南开城乡)向西北,经固原、海原、干盐池至迭烈孙堡过黄河,然后至凉州、山丹、甘州等地。这条道路不但平坦易行,而且较原路近500里(250公里)。
  参考文献
  [1]李汶:《计处松山善后事宜疏》
  [2]《武备志》
  [3]《重修肃州新志》
  [4]梁珍:《秦边纪略》
  [5]刘胜:《秦备边四事》《五边典则》卷一五
  [6]《太平寰宇记》引《十三州志》语
  [7]后晋高居诲:《使于阗记》
  [8]陶葆廉:《辛卯侍行记》
  [9]《西天路竞》
  [10]道宣:《释迦方志》
  [11]《大明会典》
  [12]《敦煌杂抄》
  [13]《肃州新志》
  [14]《周礼春官·大宗伯》
  [15]徐养量:《嘉峪关漫记》
  [16]《白斯拜克记土耳其游客之谈话》
  [17]《洪武实录》
  [18]《永乐实录》
  [19]《边政考·要害》
  [20]王琼《北虏事迹》载《金声玉振集》
  [21]《明太祖实录》
  [22]《明太宗实录》
  [23]《明神宗实录》
  

中国丝绸之路交通史/中国公路交通史编审委员会 编著.-北京: 中国公路交通出版社,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