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概说
- 交通路线
- 长安与丝绸之路
- 从长安到罗马——汉唐丝路全程探行纪实上
- 从长安到罗马——汉唐丝路全程探行纪实下
- 海上丝路史话
- 丝绸之路史研究
- 早期丝绸之路探微
- 早期丝绸之路文献研究
- 中西丝路文化史
- 沧桑大美丝绸之路
- 传播友谊的丝绸之路
- 路途漫漫丝貂情——明清东北亚丝绸之路研究
- 世界的中国——丝绸之路
- 丝绸之路
- 丝绸之路寻找失落的世界遗产
- 丝绸之路2000年
- 丝绸之路——从西安至帕米尔
- 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报告2014
- 丝绸之路考古十五讲
- 丝绸之路——神秘古国
- 丝绸之路——沿线城镇的兴衰
- 丝绸之路在中国
- 丝路景观
- 丝路起点长安
- 丝路文化新聚焦
- 丝路之光——创新思维与科技创新实践
- 中国丝绸之路交通史
- 中华文明史话-敦煌史话
- 中国·北海合浦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理论研讨会论文集
- 丝绸之路
- 丝绸之路新史
- 西域考古文存
- 丝绸之路的起源
第五节 驿运制度与丝路运输
作者:中国公路交通史编审委员会
朱元璋在位期间,厘定和充实驿站和驿运制度,实施“以法治驿”,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都起了很大作用。由于厘定和充实了驿道、驿站制度,使丝路交通畅通,商业运输又呈现繁荣。明代丝路运输主要包括茶、盐和域外贸易,以及救灾赈济物资运输等。
一、驿道、驿站和驿运制度
明代疆域,东北到鄂霍次克海和外兴安岭以北及鄂嫩河一带,北到大漠,西北到今新疆广西南到云南、西藏,南到南海诸岛,东到大海,包括台湾及其附近岛屿。在这辽阔的疆域内,驿道和驿站纵横交错,星罗棋布。明代的驿运归兵部“车驾清吏司”,地方驿制各由“提刑按察使司”主管,既管粮储、屯田、驻军,又管驿运、水利、抚民等事务。州、县驿站设有驿丞,递运所设大使或副使,急递铺由州、县直接管理。驿运机构的建立和驿制的完善以及“以法治驿”的实施,对促进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正月二十六,颁布诏令,兴驿、定驿律,经过不断修订补充,立法垂宪,奠定了明代驿制的基础。驿道和水陆驿站遍及全国。两京、十三布政使司在洪武年间就统管驿站1936处,驿道长14.38万里(7.19万公里)。以后经过整顿,到宣德年间还有驿站1357处,驿道总长9万里(4.5万公里),还设急递铺1.5万所,特别是边疆地区驿制设施更加齐全。在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这一线上,先后设置了“九边”,派兵驻守,形成了边防驿道,其中在西北同丝绸之路相连接,或相重线路就有4条:即宁夏、固原、甘凉、西宁大边驿道(见图77),计长4220里(2110余公里),沿路按40~60里(20~30公里)的间距设立驿站,并视运输任务的大小,地理位置情况,配备驿运设施和驿运人员,不少有驿站的地方还设有递运所、急递铺等机构。
丝绸之路沿线上的驿站,仅以陕西境内潼关至甘肃境内嘉峪关一段为例,其分布情况是:这段驿道长3500里(1750公里),其中潼关至西安府间290里(145公里),设6个驿站,7个递运所;西安府至长武县390里(195公里),设7个驿站,8个递运所;从长武县至平凉府410里(205公里),设6个驿站;平凉府至金城800里(400公里),设11个驿站;从金城至嘉峪关1600里(800余公里),设31个驿站。驿道还有烽燧信息联络设施,5里(2.5公里)一墩,10里(5公里)一大墩,30里(15公里)一堡城,又与县城、州(或府)城连为一线。墩即是烟墩。堡往往有城墙围绕,也称作城堡。有些堡内也有烽火台,把驻防和通讯结合起来。烽火台与烟墩都有兵卒昼夜守望。如遇急要事端或入关使节、商贾可及时按烽燧品位夜间点火,日间施烟,通报到县、州军事或行政机关,然后以同样方式回答。
驿站的驿舍建筑,颇似衙署,有厅堂、仪门、驻节堂、穿堂、后堂、鼓楼、厢户、耳房、库房、厨房、马厩房等。沿边地区的驿站,筑有城池或堡寨,作为守御之用。驿站“铺陈管支,俱照马出办”。差使分上、中、下三等,马和铺陈亦分上、中、下三等,铺陈包括床褥、缎被、枕、席、帐、手巾、浴巾等生活用品。管理驿站的官员称“驿丞”,“典邮传迎送之事。凡舟车、夫马、稟糗、庖馔、绸帐,视使客之品秋,仆夫之多寡,而谨供应之。”[1]驿夫,也称驿卒,包括马夫、水夫、轿夫、车夫、驴夫、馆夫、厨夫、门夫、库夫、斗级等等,各司其职。其中的斗级是负责仓库保卫工作的,还有防夫主管驿站安全,分工和职责之范围与军队管理无异。凡重要驿站,配备马80匹、60匹、30匹不等,一般驿站配备马20匹、10匹、5匹不等。还配备转运的车辆、牛、驴等。有的递运所转运任务大,配备的牛、车就很多,如陕西潼关递运所、华阴递运所、罗文桥递运所各有牛200头。沿边递运所,有的全由军卒充役。以宁夏沿边驿道上从事驿运的军卒为例,即达1600人。
还有担负特殊任务的驿站。为了加强与西藏的交往,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在甘州——西宁两卫间设置驿站。永乐十三年(公元1415年),又派杨三保入藏,“与阐教、护教、赞善三王及川卜、川藏等,共修驿站,诸未复者尽复之,自是道路毕通,使臣往还数万里,无虑寇盗矣。”[1]这样,西藏地方的官、僧及商贾,就可经今青海,甘肃进入甘州或东至西安府再东去京师,或西去肃州,再西去西域诸地。
明代,对使用驿站设施都有严格的管理制度。不仅规定了范围,而且有期限的要求。如使驿规定:赍擎诏旨及奉旨差遣者;亲王进袭奉贺及差奏事者;各蕃属使臣之进贺及回国者;文武百官到任在千五百里以上者;职官病故,其尸体及家属回乡者等。上述人员使驿者凭“符信”(凭证),并经各地官府验办方可使用驿站设备。期限要求,如甘肃境内的秦州卫到北京3320里(1660公里),经55个驿站,限110天到达。
二、丝路运输
明代,西北边疆驻军的军粮统筹调运任务繁重,对丝路运输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到明朝中期,商品经济和商业运输有很大的发展,其中官营商销运输的货源主要有盐、茶叶、丝、绸、布和部分手工业产品。在中西贸易方面,明王朝对西方人给予许多优惠政策,因此,通过丝绸之路出入的商品数量仍然很大。
明代,在中亚和欧洲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中原和西域等地也因商品生产的发展,出现了遍及各地的各类商品市场,有力地促进了商品交换。就西北而言,兰州、银川、西安府,还有甘肃的河州、凉州、肃州、新疆的哈密、火州、吐鲁番、别失八里、于阗、柳城、叶尔羌等地,都出现了经济贸易或物资交换市场,是西北各民族贸易中心所在地。这些市场的出现,促进了商品交换,商业运输尤其茶叶运输随之繁忙起来。
茶叶是丝路运输的主要物资。“茶也者,东南所有,西北所无。”[2]“川陕四路所出茶比东南十不及一。”[3]“茶马互市”所销茶叶,除陕西紫阳茶运距较近外,其余产于湖南的茯茶、四川的砖茶、云南的沱茶运距都很远,多从各路运至汉中,经西安、天水、再运至平凉、兰州、临夏、西宁、张掖及今新疆等地销售。洪武、永乐年间,仅今甘肃境内的4个茶马司岁运茶50万公斤。运往新疆、甘肃、青海、宁夏的茶叶,多以铁木大车、皮筏等工具转运,也有驮运。明初,川陕(今四川、陕西汉中)茶从汉中、雅州和沪州运入。军夫挑运每挑约20公斤,如“四川运茶八十四万三千零六十斤至陕西界,陕西倩军人运各司,用军夫二万一千零七十余名。”[4]弘治元年(公元1488年)召川陕商纳米中茶运,交茶司40%,商人自有60%。弘治十六年(公元1504年)订商人买引运茶交茶司三分之一。正德时,以一半给商人作运价自卖,一半为官茶入库,沿以为例。汉川茶少价高,湖南茶多价低,商人持文凭多贩私茶。万历二十三年(公元1595年)规定先运汉茶,后湖茶。以汉湖茶并行,官茶商茶同市。虽定先开官茶后商茶办法,但“茶司居民,窃易蕃马以待商贩,岁无虚日。”[5]上等马匹尽归商人,茶司只能得其中下。召商中茶,“商私课茶悉聚于三茶司(洮州、河州、西宁)”。平均每年运输官、商茶约50万公斤。由于西宁茶马司的贡马与增纳马多,商人领引亦多,“西司只在五千上下”[6],约25万斤。西北茶贵而马价廉,由于茶叶绕道转运,路途遥远,运费高昂且费时又费事。
食盐是明代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制定盐法,课以重税,限制运输,指定销区,成为地方官府的定制。军用盐引,源于延绥、宁夏、固原、甘肃四边纳两浙、两淮、山东、长芦等地,所产之盐,运距更加遥远;民用盐引,主要来源于宁夏惠安堡、花马池的池盐;青海、新疆的青盐和蒙盐,还有甘肃漳县、礼县的井盐。食盐是一项大宗货物,是丝路运输的又一主要物资。食盐运输主要靠畜驮和人背,还有车拉、骆驼、马、驴等驮畜。
经丝绸之路沿线各地区的商业贸易也较前兴旺。互市的货物增多,不仅局限于丝、茶、盐、马等,铁器、布匹、毛皮、烟丝等日用品也日益增多,所以手工业产品的运输量也加大,从事贸易和运输者的“商帮”出现,少则几百多则数千的骆驼和骡马。明代有山西帮、山东帮、陕西帮等,还有到蒙古、莫斯科的商队叫“骆驼帮”。丝绸之路沿线的今洛阳、潼关、西安、兰州、银川、西宁和武威、哈密等地商帮活动也随着东西贸易的发展,商队络绎不绝,“商旅往来,轮轴辐辏,盛极一时。”[7]据今甘肃靖远县境内石门黄河渡口处一座碑铭记载,过往黄河渡口的商贾涉及到山陕两省七府、三州、三十余县的商号,多达180余家。索桥南十余里的哈斯吉(蒙语为“玉”之意)一地,过往山陕货物云集在此,有大车店18处,仅店费就“日收斗金”。据明人吕大用的《建设水泉堡碑记》载:“边商之飞星运转,边商之蚁攘蜂熙,咸予此假道托宿,迎送奔驰者苦无宁日”。当时的凉州城(今甘肃武威)既是贸易集散中心,又是中转站,有些货物由凉州中转西去出嘉峪关运往西域各地。民间流传有“拉不完的西安,填不满的凉州”来形容贸易集散的庞大。经丝绸之路沿线的运输量之大由此可见一斑。
经丝绸之路沿线的贡道运输线路主要有两条:一条是由西域入嘉峪关,经甘凉大边驿道进入中原。另一条是从西藏拉萨出发,经柴达木西路穿越河西到京城,或经西宁、兰州进入中原。还有一部分贡队,常由玉树出洮岷道进入中原。贡队通行的季节,为避免内地夏季高温暑热和多雨泥泞的困难,多在秋季就道,冬季入贡。如《宣德实录》记载的25次西藏贡队到达时间24次,其中9月2次,10月6次,11月4次,12月11次,3月1次,贡使多在10至12月之间。经哈密,入嘉峪关东运的货物有马、驼、玉石、刀、兽、皮、珊瑚、琥珀、金钢钻之类。出嘉峪关,西运的货物主要有丝绸、茶叶、大黄、麝香、珍珠、瓷器、棉花、棉布、夏布、颜料、纸张、砂糖、干姜、药饵、乌梅、皂白矾、花毯、果品等。
赈济运输,系指经过丝绸之路运往新疆的救灾赈济物资。天顺八年(公元1464年)六月,哈密忠顺王母累奏:“为癿加思兰所侵,禾苗无种,乞赐赈济。”[8]明廷当即“给哈密大小麦种子一百石。”[8]成化十一年(公元1475年)正月,哈密遭遇荒年,民众缺衣少穿,没有粮食、种子,度日困难。哈密遣使通款,乞衣、粮、种子。巡抚右副御史朱英等,因情况紧急,“恐奏报延久,不能猝济,已发布三百匹、粮五百石赈之。”[8]对因灾荒而流入内地的西域民众,明廷也给予妥善安置。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是时哈密已大残,余众千余人走入塞。守臣抚存之,岁给耕种,多五百石,少百石。”[9]这些救济物资从陕、甘一带启运,或车载、或畜驮,经长途跋涉,千里迢迢,运到哈密,并及时送到灾民手中。这说明,明代新疆各族人民与汉族地区的民众交往是频繁的、友谊是深厚的。
参考文献
[1]《明史·职官志》
[2]《文献通考》
[3]《宋史·食货志》
[4]明《名臣奏议》
[5]《明史·食货志四》
[6]《西宁府新志》
[7]《靖远县新志》
[8]《明宪宗实录》
[9]《玄览堂丛书》续编《荒徼通考》
中国丝绸之路交通史/中国公路交通史编审委员会 编著.-北京: 中国公路交通出版社,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