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数据库首页 文物古迹篇 文化科技篇 地理环境篇 道路交通篇 经贸文化篇 民族宗教篇 方言习俗篇 丝路人物篇 研究文献库
数据库介绍 丝路概说 一带一路 在线视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丝路概说> 世界的中国——丝绸之路

【第六章】传播和平与友谊的使者

作者:沈济时












  千百年来,在古老的丝绸之路上,响动着清脆的驼铃,那是满载贡物的使节千里迢迢地传送着和平与友谊;也出现过彩旗飘飘、宝船巍巍的远航船队,那是“四海一家、以怀远人”的帝王想建立一个“协和万邦,恩泽广被”的海外朝贡体系。假如用电影手法把时间的长河压缩,那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将是一幅既惊心动魂,又令人神往的通使友谊画卷。
  据历史记载,张骞奉汉武之命,出使月氏,是丝路使者第一人。他作为西汉王朝的使节,穿越戈擘大漠,冰山雪谷,跋涉万里,出生入死,历尽重重艰险,为发展汉朝与西域各国的友好关系,开通丝绸之路,传播中西文明贡献了毕生精力。班超从41岁出使西域,以“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英雄气概,二通西域,在丝路上奋斗了整整30年,为维护丝路的安全,保卫祖国的边疆和发展汉朝和西域各兄弟民族的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的贡献。甘英出使大秦、条支,将丝路延伸至地中海,成了中国第一个到达地中海东岸的使者。他们是丝路上最杰出的使者,他们架通的友谊之桥,沟通了黄河流域与中亚、南亚以及欧洲的联系,同时也为缔结各民族的中华民族建立了历史功勋。他们的名字已和丝绸之路紧紧地联在了一起。有关他们的事迹,前文已有详述,这里不再赘叙。
  除了他们3人外,一千多年来,丝绸之路上中外使者“相望于道”,从来没有间断过。他们不仅给西方运去了丝绸、铁器、瓷器等中国货物,为中国送来了骏马、狮子、驼鸟、独角兽、赤绿玻璃等西方珍奇宝物,而且更重要的是它为打破隔阂,增加了解,沟通感情起了重要作用。史籍上留下较为详细记载的使节不多,通过这些记载,我们可以看到他们为维护丝路畅通,增进民族团结和各国人民的友谊所作出的贡献。
  汉代最勇敢的使者,除了班超外,当数傅介子。傅介子,汉朝北地郡义渠县(今甘肃宁县西北)人,行伍出身,累官至监令。公元前77年(汉昭帝元凤四年)他自告奋勇要求出使大宛。朝廷同意了他的要求,并命令他顺路对勾结匈奴、杀害汉朝使节的楼兰、龟兹两国进行谴责和教训。
  傅介子沿丝路西行到楼兰、龟兹后,当面揭露了两国勾结匈奴,为其充当间谍,传递情报及攻杀汉使的罪行。两国国王表面上认了错,暗地里仍在同匈奴勾结。傅介子回到汉地后,向大将军霍光汇报了这一情况,表示愿冒险去刺杀两国国王,以此来慑服其他国家。霍光认为龟兹路途过于遥远,要求傅介子先在楼兰试一试他的设想。
  于是,傅介子带领士卒,再次西行。到了楼兰后,楼兰国王安国对傅介子很冷淡。傅介子表面上毫不介意,带领人马继续西行,快到楼兰西部边界时,故意对国王派来的翻译说:“本来,汉朝派我拿着大量金币、丝绸来,要分赐给各国,既然你们国王无心接受这些礼物,我就去送给西边那些国家。”说着,拿出大量金币给翻译看。翻译立即回报安国,安国一听说有赐,赶忙来见使者。傅介子请国王一起饮酒,顺便拿出各种礼物让国王欣赏。两人你斟我酌,渐渐进入酒酣耳热之际。傅介子对国王说:“汉朝天子派我来,还有些机密,要我只告诉你一个人。”国王就站起来,跟随傅介子来到帐幕内,闭门正要听机密,只见傅介子举起宝剑,奋力向他刺来,霎时间,刀尖刺进国王胸部,国王当即倒毙。楼兰国的大臣们,觉察发生变故,一哄而起,东奔西逃。傅介子大喝一声,镇住众人,说:“你们国王辜负了汉朝的期望,罪恶累累,皇帝派我来,正是要诛杀他,另立王弟尉屠耆为王。汉朝大兵马上就要来到,你们谁也不准乱动,要是动一下,就将你们国家彻底灭亡!”随后,割下国王的头,带回汉朝,到朝廷报喜。汉昭帝听后非常高兴,为此特下诏书,称赞傅介子的行为是“以直报怨,不兴师劳众而成大功”。
  傅介子不费一兵一卒刺杀匈奴帮凶楼兰国王,圆满完成了汉王朝交给他的使命。他的大无畏精神征服了西域各国,从此,西域丝路出现了一派和平景象。
  唐代最引人注目的使节是王玄策。他三次出使印度,为古代中印关系揭开了新的一页。
  王玄策第一次出使印度,与玄奘有关。公元640年印度戒日王从玄奘处了解到唐朝情况后,遂于641年后两次派使者至长安。643年,唐太宗为加强中印联系,派遣卫尉丞李义表为正使,以融州黄水县令王玄策为副使组成一个22人使团。他们沿着文成公主刚打开的丝路新道,从长安出发,经兰州、西宁、拉萨,再入尼泊尔、印度。戒日王非常高兴,亲派大臣至郊外迎接。使团入城时全城焚香夹道,极其隆重。645年使团至王舍城,登耆阇崛山,凿石为铭,接着又至摩诃菩提寺立碑记事。随行的画师宋法智临摹了菩提树下的佛像,以后带回京都,大家都竞相临摹。使团巡礼佛迹后,回国复命。戒日王又遣使向唐太宗献火珠、郁金香、菩提树等。同时东印度迦摩缕波国国王童子王打听到中国佛教传入前,有道教经典流传,就要求唐朝将道教经籍译成梵文送给他们。李义表回国报告了唐太宗,唐太宗即命玄奘等将《道德经》译成梵文。
  王玄策第二次是以正使的身份去印度的。646年唐太宗以当时为右卫率府长史的王玄策为正使,以蒋师仁为副使,组成一个使团,仍沿吐蕃道进入印度。这时,戒日王已死,国中大乱。戒日王的臣下那优帝阿罗那顺篡位,自立为王,发兵拒绝王玄策入境。王玄策从骑只有30来人,寡不敌众,全部被抓了起来。他们收到的各国的礼物也被抢劫一空。王玄策乘夜逃出,跑到吐蕃的西南,发信向邻国借兵。吐蕃的松赞干布发精锐部队1200人,尼伯罗(今尼泊尔)也发7000骑兵援助王玄策。王率领这两支军队来到中天竺国城,连战3天,阿罗那顺弃城逃走,被王活捉。其间东印度的迦摩缕波国童子王曾送牛马3万及弓、刀等兵器支援王玄策。后又送给唐朝不少珍奇异物。王玄策向童子王献上梵文《道德经》和老子像,童子王极为重视。据称东印度和恒河流域以后许多习俗和礼仪染上道教的风气,就与此事有关。648年,王玄策等押着阿罗那顺回国。回到长安后,唐太宗大为高兴,加封王玄策为朝散大夫。
  657年,王玄策第三次出使印度。这次出使不见于正史,只在《法苑珠林》等书中留下零星资料。王玄策此行的任务之一是往印度送佛袈裟。659年王玄策一行来到婆栗阇国,国王曾命人表演杂技魔术招待他们。660年王玄策又至摩诃菩提寺,寺主戒龙召集大会欢迎,并赠送了象牙佛塔等许多东西给使团。661年春,王玄策等来到迦毕试,在古王寺取佛顶骨一片,后带回长安宫内供养。
  王玄策回到唐朝后曾写过一本《中天竺行记》,有10卷,可惜已经失传,只有668年道世编撰的《法苑珠林》中引用了若干条。要是这本书传世的话,其价值当不在玄奘《大唐西域记》之下。
  王玄策三次出使印度,加强了中国与印度和南亚各国的联系。他向印度等国传播的道教基本理论和礼仪,为弘扬国威,沟通中印文化作出了贡献。
  唐宋以后,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往来的东西使节逐渐增多。其中最著名的代表是明初的郑和。
  郑和(137l—1435),本姓马,云南昆阳州(今云南晋阳)人,回族,因跟随明成祖朱棣起兵有功,赐姓郑。1405年,他奉明成祖之命,率62艘船只,27000多人,从太仓刘家港出发,遍访南洋群岛的爪哇、苏门答腊、锡金等地,至印度的古里而返,共2年3个月。此后,自1408年至1433年,他又先后6次远航,历时28年之久,航程遍及越南、暹罗、马来半岛、印度、波斯、阿拉伯以及非洲东岸的索马里等,共30余国。
  郑和七下西洋,意义重大。首先是大大加强了明王朝同亚、非各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联系与交流,扩大了明王朝的影响和地位。郑和下西洋后,许多国家国王和使节纷纷来华,亲睹中华的富强繁荣。据统计,永乐一朝(1403—1424)就有46个国家和地区先后有239次由海路前来“朝贡”,其中渤泥(今文莱)、满剌加(今马来西亚马六甲)、苏禄(今菲律宾苏禄群岛)、古麻剌朗(今菲律宾棉兰老岛)4国先后有7个国王来过中国,亚非各国与中国的交流,可谓盛况空前。其次是加强了各国人民的了解与友谊。郑和船队是一支传播和平与友谊的船队。因此它所到之处,均受到了当地人民的欢迎。这在与郑和同行的马欢、费信和巩珍的著作中有大量反映。至今为止,东南亚地区还有大量的三宝港、三宝庙、三宝塔、三宝洞、三宝井等纪念郑和的地名。郑和在这些国家已成为中华文明的象征。而中国人民则通过马欢的《瀛涯胜览》、费信的《星槎胜览》、巩珍的《西洋番国志》等书,了解了亚非各国的风土人情。
  从以上列举的一些使臣的情况,我们可以看到频繁的使臣往来密切了中国和丝绸之路沿途各国政治上的关系。随着政治关系的发展,又加强了中外各国之间经济和文化的交流。正是中外使臣建立的友谊纽带,才将中国和世界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丝绸之路/沈济时.-上海:中华书局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