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数据库首页 文物古迹篇 文化科技篇 地理环境篇 道路交通篇 经贸文化篇 民族宗教篇 方言习俗篇 丝路人物篇 研究文献库
数据库介绍 丝路概说 一带一路 在线视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丝路概说> 丝绸之路在中国

绝顶的绿色——巴音布鲁克草原

作者:李良义






  草原上,最美的景色是由遥远的距离呈现出来的,它存在于草原空间的深度之中。遥远的雪线,星星点点的蓝色、紫色的野花,以渺小而娇艳的生命,呼唤着大草原……
  巴音布鲁克,古称“尤鲁都斯”,突厥语为“星星平原”。地处天山深处,面积2.2万平方公里,海拔在1500—2500米之间,是中国仅次于内蒙古鄂尔多斯的第二大草原,中国最大的天鹅栖息地。
  巴音布鲁克,蒙语的意思是“永不枯竭的甘泉”,这里水量充沛,犹如群山中的水乡泽国。巴音布鲁克草原共有大小13处泉水,7个湖泊。这里还有20条河流,是开都河的发源地。开都河在《西游记》里叫通天河,它九曲十八弯的迷人身姿常常成为旅行者难忘的记忆。事实上,全长516公里的开都河弯道多达1142处,真可谓曲折之水向东流,千曲百折始到头。
  这是一个草和花的海洋,在如荫的茅草、苔草、蒿草、松草之间,盛开着许多叫不上名字的野花。这里的牧草是真正的酥油草,养育了著名的天山马、巴音布鲁克大尾羊、美丽奴羊、牦牛和双峰驼。这里地势舒缓起伏,站在一座低矮的山坡上,就能眺望到很远很远的地方。草原就像一张巨大的丝绒般的地毯,铺向每一片原野,每一道沟谷,每一座山冈。在这如织的地毯上,缀满涓涓细流,缀满一汪一汪的湖泊。远观,它们是如星辰如钻石般的灯盏。
  早在2600年前,这里就是姑师人的游牧地。1771年,蒙古族土尔扈特部落在渥巴锡的率领下,从俄罗斯伏尔加河流域举义东归。1773年定居在巴音布鲁克草原和开都河流域。从此,这片水草丰美的草原成为土尔扈特人的家园。
  由于巴音布鲁克建立了中国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天鹅自然保护区,它就不只以广袤的草场闻名,而成为人们探幽寻访之地。1984年,藏传佛教的活佛班禅额尔德尼来此并驻足流连于天鹅湖畔,更为巴音布鲁克增添了新的光彩。
  如果说巴音布鲁克大草原是一幅巨大的画卷,天鹅湖就是这幅巨画的灵魂所在。而且,它可以永久地悬挂于游人的心间。
  举世闻名的天鹅湖是巴音布鲁克七个湖泊中最著名的一个,也是中国最大的天鹅栖息地。它是一个东西长30多公里、南北宽10多公里的天然高原沼泽地,由无数大小不等的湖泊,以及状若游龙、蜿蜒盘旋的开都河组成,这里是国际候鸟南迁北徙的重要通道,是各种珍贵鸟禽最钟情的乐园。全国四大天鹅中,有三种在这里栖息,雁鸭类种数占中国雁鸭类的三分之一。1980年,这里被划为中国第一个天鹅保护区,后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
  宽度为40多米的开都河在平坦辽阔的草原上,蜿蜒曲折,如同一条洁白的哈达,跌落在草地上,被风轻轻扬起,形成九曲十八弯的壮丽景象,它一直延伸到天际的尽头,明亮、寂静、凄美。
  理所当然,天鹅成为当地蒙古族牧民心中的神鸟,蒙古族视白色为纯洁、吉祥、崇高、幸福的象征。吃的奶、奶制品是白色,住的毡房是白色,羊群是白色,敬献的哈达也是白色的,洁白的天鹅就被当地誉为神鸟、吉祥鸟、幸福鸟。
  在草原上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那就是不准随意射杀任何一只鸟类,包括丑陋的乌鸦、秃鹰,而天鹅则受到格外的保护和宠爱。
  天鹅是中国1200种鸟儿中体型最大的一种,它们有着洁白如雪的羽衣,颀长优美的体型,从容不迫的雍容,飘飘欲仙的翱翔。
  它们在这里繁衍生活,度过一年当中最美好的时光,当天气变冷,它们才恋恋不舍地离开。
  

丝绸之路在中国/李良义编著.-西安: 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