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概说
- 交通路线
- 长安与丝绸之路
- 从长安到罗马——汉唐丝路全程探行纪实上
- 从长安到罗马——汉唐丝路全程探行纪实下
- 海上丝路史话
- 丝绸之路史研究
- 早期丝绸之路探微
- 早期丝绸之路文献研究
- 中西丝路文化史
- 沧桑大美丝绸之路
- 传播友谊的丝绸之路
- 路途漫漫丝貂情——明清东北亚丝绸之路研究
- 世界的中国——丝绸之路
- 丝绸之路
- 丝绸之路寻找失落的世界遗产
- 丝绸之路2000年
- 丝绸之路——从西安至帕米尔
- 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报告2014
- 丝绸之路考古十五讲
- 丝绸之路——神秘古国
- 丝绸之路——沿线城镇的兴衰
- 丝绸之路在中国
- 丝路景观
- 丝路起点长安
- 丝路文化新聚焦
- 丝路之光——创新思维与科技创新实践
- 中国丝绸之路交通史
- 中华文明史话-敦煌史话
- 中国·北海合浦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理论研讨会论文集
- 丝绸之路
- 丝绸之路新史
- 西域考古文存
- 丝绸之路的起源
二、动态发展型城镇
作者:范少言 王晓燕 李健超
1.巴里坤古城
(1)地理环境
巴里坤也称蒲类海、宜禾县、巴尔库勒,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北麓东部的巴里坤湖边高山草原盆地,是翻越天山达坂进入丝绸之路新北道的第一站,南沿天山山脊和哈密县相邻,距哈密盆地30公里,向北越过北塔山直至中蒙边境。
县境山地、沙漠戈壁与平原面积相当,山地约为12350平方公里,平原约占10966平方公里,戈壁沙漠约占1380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650米以上。整个草原呈条状,由东南向西北倾斜,低山丘陵、山间盆地地区的水草丰美,是很好的天然牧场。盆地中部地下水源丰富,贮水约1.67亿立方米。境内河流大多是由南、北山上永久性冰川积雪融化的小溪(雪水河)汇合而成,年径流量约24426万立方米。
古城境内大小河流有12条,都直接注入巴里坤湖。其中巴里坤最大的河流,发源于盆地东部,河床宽约50米至200米,水面宽1~1.5米,水深为20~80厘米,全长约40公里,流经盆地中部注入巴里坤湖。巴里坤湖又名巴尔库淖尔,古称蒲类海,湖面海拔1585米,位于盆地西北部,在县城西北18公里处。湖东西宽约12公里,南北长约20公里,面积约112平方公里,水深1~2.5米,湖水盐碱度较高,不能饮用。
(2)历史背景
巴里坤古称蒲类,远在六七千年前,巴里坤草原就是游牧民族的天堂,他们在草原劳动、繁衍生息,并学会了打制和磨制石器工具,而且与中原地区有了一定的联系和交往。到春秋战国时代(公元前3世纪以前),迁徙到此地的塞种人在巴里坤湖周的草原上建立了蒲类后国(蒲类国在今奇台),以游牧经济为主。
随着匈奴联盟逐渐强大,西汉前期西域各国先后被匈奴奴役。虽然公元前121年西汉大败匈奴以后,已经基本上控制了河西走廊,然而匈奴仍以天山以北蒲类海(今巴里坤湖)一带为基地,控制着天山东部地区。匈奴日逐王还在焉耆、危须、尉犁间置“僮仆都尉”,不同程度地控制着天山南麓诸国。蒲类作为匈奴的属国,饱受压迫。至公元前74年,匈奴与车师国联军攻打乌孙。公元前72年(汉宣帝二年),汉廷应乌孙之请,派五将军(即田广明、赵充国、田顺、范明友、韩增)领兵十五万北伐匈奴。乌孙王昆莫翁归靡则率骑兵五万余从西方夹攻匈奴,五将与乌孙合击匈奴于蒲类泽,匈奴军大败,汉军取匈奴所属蒲类国。公元前60年(汉宣帝神爵二年),经过多年的战争,匈奴因衰败内乱,日逐王先贤掸率众将12人、部属和百姓12000人归附汉朝,他在西域所设立的“僮仆都尉”也遂即撤销,于是天山南北各国完全归附汉朝,置于汉朝中央政府的治理之下,蒲类亦归汉朝西域都护府管辖。汉宣帝封郑吉为安远侯,设西域都护府于乌垒城(今轮台县)。从此,蒲类的土地上就留下汉中央王朝官员和使臣的足迹,蒲类也成为丝绸之路新北道的枢纽,有力地促进了中原内地与欧洲诸国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巴里坤盆地丰富的水土资源和广袤的草原,成为天然的粮仓和牧场,满足来往兵马客商的中间补给。巴里坤城成为丝绸之路新北道上的交通重镇和军事重镇,在确保天山南北安定局面和丝绸之路北道畅通上起到重要的政治军事作用。
东汉初期,由于东汉统治者西域治理策略的失策,匈奴再一次强盛起来,占领了天山北部大部分地区。公元74年(东汉明帝永平十七年十一月)东汉将军窦固、耿忠出敦煌北昆仑塞,击破匈奴兵于蒲类海,将蒲类并入车师后部(以今乌鲁木齐为中心,西至沙湾、东至巴里坤)。东汉永元三年(公元91年),汉王朝平定作乱于该地区的游牧部落后,于巴里坤湖畔立“汉平夷碑”。三国时蒲类属曹魏,南北朝时蒲类属北魏。唐帝国崛起之后,西域由分裂而统一,天山南北统归中央政权。公元640年(唐太宗贞观十六年),唐王朝在西域乌垒置安西大都护府,辖领西域军队,又在西域采取与内地一致的郡县制管理体系,蒲类设县并隶属于庭州(今吉木萨尔)治理。此后,蒲类后国居住的巴里坤不仅成为唐属郡县,也成为唐代天山北麓的军事重镇。宋代蒲类属“伊州”,但由于中原王朝对西域的冷淡态度,致使该地被西夏国占领,屡纳贡于西夏。
公元13世纪中叶至14世纪,蒲类属元察合台汗国的领地,开始称巴尔库勒。公元1370年因元亡,察合台汗国也瓦解。蒙古后裔从中原退居我国北方草原和西域,巴里坤便属于蒙古瓦刺的和硕特部。明代巴里坤仍属于卫拉特(瓦刺)所属的和硕特部。明末蒲类为准噶尔部的游牧地,以额尔特蒙古诸族为主,从事畜牧和狩猎。清代,位于伊犁河的准噶尔蒙古上层等相继叛乱,清朝政府康、雍、乾三朝同准噶尔上层叛乱势力进行了长达几十年的战争,其间巴里坤一直是双方争夺的军事要地和主战场。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清将两次驻军巴里坤,筑城池①,城周长4000米,高20米。清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后,巴里坤城遭战乱破坏严重,于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67年)又开始重修。直至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平定准噶尔叛乱统一西域后,于乾隆三十八年(公元1773年)御批钦定将巴里坤县升为镇西府,领宜禾、奇台两县,军事上属伊犁将军节制。巴里坤城东半里还有会宁满城,也是乾隆三十七年所筑,周3150米,高12米,两城合而为丝绸之路新北道上的商业重镇。公元1779年,撤销了镇西府,改宜禾县为镇西直隶厅,直属镇迪道管辖。奇台县划归迪化州领辖。新中国成立之后,1954年改镇西县为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见图6-37)。
(3)与丝绸之路的关系
巴里坤地处新疆东北部,素有新疆东大门之称,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是西域的咽喉要道。巴里坤历史悠久,早在六七千年前就有人类活动的踪迹,纵观巴里坤的文物史,从商代到中华民国都有遗存,实实在在地记载了巴里坤的辉煌历史,它为祖国的统一、新疆的稳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巴里坤是丝绸之路新北道的交通重镇和军事重镇,它远比中道和南道的历史更为久远,在确保天山南北安定局面和丝绸之路新北道畅通上起到重要的政治军事作用。从清嘉庆至清末,镇西(巴里坤古城)是丝绸之路新北道发展的鼎盛时期。
汉代名将班超、任尚、裴岑在这里留下了碑记,记录了西域早在二千多年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们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这段历史,谱写了丝绸之路的畅通,汉文化在这里生根发芽。丝绸之路实际早在这里畅通,南湾古墓群内出土的丝绸残片,早已证实了三千年丝绸之路通商的历史,是玉石之路必经之地。走进巴里坤就是西域汉文化的源头,多元民族文化的宫殿,西域文化与中原文化的碰撞,促进着巴里坤文化与经济的发展。经济贸易活动在清代就促进着庙会文化活动的发展,至今仍然为庙会文化活动服务,现代文化融入其中更富有了生机。
水是人类生命之源,天山东西长276.4多公里,范围就在巴里坤境内,再加上伊吾峡谷共长300多公里,其中水资源较丰富,多数地方发现史前人类活动足迹。新疆考古研究所、东疆考古队于1981—1982年间在巴里坤南湾古墓群(据今3100~3900年),发掘出新疆最早的丝绸残片,这个发现要比人类记载的汉代通商早一千多年,哈密地区不是养蚕的最早地方,也没有养蚕的历史记录,而丝绸残片从何而来,不容置疑可以说就是丝绸之路带来的产物。
(4)动态发展的原因
巴里坤古城是历代王朝苦心经营之地,重要体现在它的地理位置之中,天山是绝好的天然屏障,而东天山的险又是无法通过的“长城”。四面环山,易守,只有东西两条通道,东处伊吾峡谷通往哈密及内地;西往木垒及迪化(乌鲁木齐),而巴里坤古城盆地又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佳之地。另外,它的自然条件较好,夏季的凉爽及丰富的雨水,能够充足供给大批军队的军马和牛羊,天然的森林能提供足够的军需建筑木材及解决冬季取暖问题,丰富的泉水资源又是先决的条件,所以巴里坤古城是历代王朝的兵家必争之地。
正是由于巴里坤古城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军事地位,致使巴里坤从游牧民族的天堂,逐渐演变为汉朝、匈奴、西夏、蒙古族等争夺的战场。尤其是在清代,准噶尔蒙古上层等相继叛乱,清朝政府与叛乱势力进行了长达几十年的战争,巴里坤一直是双方争夺的军事要地和主战场。清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后,巴里坤城遭战乱破坏严重,于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67年)又开始重修。直至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平定准噶尔叛乱统一西域。乾隆三十八年(公元1773年)御批钦定将巴里坤县升为镇西府,领宜禾、奇台两县,军事上属伊犁将军节制。巴里坤城东半里为会宁满城,两城合而为丝绸之路新北道上的商业重镇。在雍正七年后又出现了大批民屯、军屯、回屯、旗屯,随之巴里坤古城开始广建庙宇,商家云集,修筑城池。在清末,镇西被誉为“庙宇冠全疆”和“教育甲全疆”。同时,也享有“八大名城”和“三大商埠”之称。这一时期巴里坤古城成为新疆军事、文化、商业最为繁荣时期,在新疆军事战略和商贸发展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清政府对天山南北稳定的治理下,天时、地利、人和的大环境极大地促进了巴里坤草原的开发力度,带动了经济发展(见图6-38和图6-39)。
2.吉木萨尔
(1)地理位置
吉木萨尔即北庭古城,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北麓东端,准噶尔盆地东南缘,在今吉木萨尔县城北11公里处。向南约3公里为北庭镇政府驻地后堡子村,北距兵团红旗农场部18公里。当地群众俗称“破城子”或“唐朝城”(见图6-40)。
(2)历史演变
吉木萨尔最早叫车远城,是秦汉前期西域小国车师后国的都城,东汉时期汉王朝在车师后王庭的都城上扩建和加固城池,并定名为“金满城”,并将西域都护府从乌垒迁于此,并在城内驻军屯田,维护天山北部的安定。武后长安二年(公元702年),武则天在金满城设了管辖天山之北领土的北庭大都护府,并建立了与内地一致的州府制管理制度,因而金满城也简称庭州,北庭古城由此得名。城池呈长方形,城内官署、街市井然有序(见图6-41)。
据两汉书、新旧唐书以及《元史》等历史文献资料记载,早在西汉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此地为车师后部王庭所在地金满城(一般的说法即北庭故城的前身)。永平十七年(公元74年),戊己校尉耿恭屯田车师后部金满城,屯田士卒数百人。
魏文帝黄初三年(公元222年),仍设西域长史和戊己校尉(治所高昌)管理西域,并封车师后部王壹多杂为守魏侍中,号大部尉。使用魏的印信,和中原保持亲密的关系。唐太宗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讨平高昌后,经其地设庭州,下辖金满、轮台、蒲类、西海四县,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任命西突厥开国主室点密五世孙阿斯那贺鲁为瑶池都督府都督,驻守其地。高宗永徽四年(公元653年)贺鲁率众叛乱。显庆二至三年(公元658—659年)。叛乱平定,随即撤销瑶池都督府,并在庭州设立金山都护府一起分管西域,其范围包括天山以北和吐鲁番盆地广大地区。
武后长安二年(公元702年)在庭州设立北庭大都护府,并将昆陵、蒙池两都护府划归其管辖。另将阿尔泰山西的燕然都护府及碎叶河附近的哥系、孤舒两都护府也划归北庭大都护府统辖。其管辖范围包括天山以北、巴尔喀什湖以南广大地区,西面则达到里海。
唐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始设北庭节度使,(与北庭都护府并存管辖翰海、天山、伊吾三军)。
唐开成五年(公元840年),西迁的一部分回鹘人定居北庭,并逐步发展为主要根据地。公元866年,高昌回鹘政权建立后,北庭仍为其政治中心之一(称陪都或夏都)。
公元924年,契丹王耶律阿保机遣兵逾流沙拔浮图城(北庭),与各族进行贸易往来。公元1122年,耶律大石废延禧自立为王,率众西走,驻于北庭,力图复兴事,回鹘王臣服之。
南宋开禧二年(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西进灭辽,改称北庭为别失八里,并建立达鲁花赤(地方长官),驻重兵于此。
元宪宗元年(公元1251年),在别失八里设立行尚书省,掌管西域军事行政事务。公元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政权后,命阿只吉(察合台曾孙)建牙于别失八里,兼管天山南路畏兀儿哈喇火者(即火州)及哈密等处,以及屯戌事。
公元1275年,万户篡公直驻守别失八里,公元1285年,立别失八里和州等处宣尉司,掌管南北疆军政事务,至元二十三年(公元1286年),遣侍卫新兵千人屯田于别失八里,置元帅府。
明朝统一中原后,别失八里为蒙古察合台后裔的活动中心。明永乐十年(公元1412午),其王马哈麻袭杀元主,建立别失八里国。后因内部争夺王位,互相残杀,将其中心迁至亦力八里(今伊犁河一带),从此,别失八里被改称为亦里巴里,北庭古城大约毁于此次战乱火并之中。
清朝统一新疆后,于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2年)又在被毁的北庭古城南面,重设县治,构筑新城恺安城,周长1100米,设东南面三门,内有衙府、义学、仓庶设施及民房800余间,曾隶属于镇西(巴里坤)、奇台、阜康等府,城址在今城西北角。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7年),又于恺安城西修筑新城保惠城,作为参将驿所,当时两城共住军民估计四千余人,同治年间,恺安、保惠均毁于战火(见图6-42和图6-43)。
(3)在丝绸之路的作用
吉木萨尔逐渐成为天山北路的政治、军事、交通和文化中心,成了古代西域两大首府之一,也是西域三大“丝都”之一。由于在突厥中“吉木”与“金满”谐音,“萨尔”是“城堡”之意,所以汉唐时期的“金满城”也称为“吉木萨尔”,也有人写作济木萨尔。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的设置,标志着唐朝完成了统一西域的大业,因战乱而一度冷落下来的东西方贸易得以恢复,丝绸之路排除西突厥的干扰再次贯通,而且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程度,吉木萨尔逐渐成为唐代新疆的首府。
吉木萨尔的环境稳定可以促使丝绸之路贸易的贯通,丝绸之路的贸易的畅通也促进了吉木萨尔的繁荣和闻名。
(4)动态发展的原因
吉木萨尔在唐代是新疆天山以北的首府,十分繁荣。后来金满城在明代中叶西域战乱中被毁。清朝统一新疆后,重设县治,构筑恺安城、保惠城两新城。同治年间,恺安、保惠两城毁于战火。吉木萨尔由于时代变迁和战乱,处于“被毁—重建”的变动发展。
3.惠远城
(1)地理环境
惠远古城即伊犁,它是新疆通往中亚的重要通道,清代乾隆为了加强在伊犁地区的治理,在此设伊犁将军,建惠远城,并陆续在其周围建起八座卫星城,统称为“伊犁九城”。
惠远城位于伊犁河北岸,距霍城县东南7公里,距伊宁市38公里,系清代所建伊犁九城之一,有新旧二城。惠远城是清代伊犁将军府所在地,也是当时新疆省军事、政治中心。旧城建于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年),旧城城高约5米,周长5.6公里,雄伟险胜。惠远旧城建成后,清政府还在周边建起了惠宁、熙春、拱宸、绥定、宁远、瞻德、广仁、塔尔奇8城,合称“伊犁九城”。濒伊犁河北岸,后为河水侵袭。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沙俄侵占伊犁后复遭拆毁。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伊犁收复后,于旧城北8公里处另筑新城。因清朝新疆最高军政长官伊犁将军驻此,俗称伊犁大城。
新城位于旧城北部8公里处,仿照旧城复筑,规制与旧城相同,就是今天惠远乡的所在地。城内以钟鼓楼为中心,四条大街分别通向四城门。钟鼓楼是中国传统的三层三檐歇山顶砖木结构建筑,雕梁画栋,根基稳固,气宇不凡。“伊犁将军府”旧址,在新城东侧,府门、石狮、厅堂、金库、厢房以及花园的凉亭至今仍保存良好。史料记载,惠远初建时城垣高一丈四尺,周长为一里许。公元1793年再度扩建,周长延伸到8公里左右,成为当时新疆第一大城。城内建筑整齐,纵横4条大街直通4个城门。每条街上都有小巷,共有48条,城中心建有高大巍峨的钟鼓楼,以镇四方(见图6-44)。
(2)历史背景
惠远古城在清代有老城新城之分,老城毁于战火,而今天人们在伊犁霍城县惠远镇境内见到的惠远古城是新城,它南距伊犁河约15里,约占惠远城总面积的1/4(见图6-45)。
公元1755年,清政府平定了准格尔大小和卓的叛乱,统一了西域。为开发巩固西北边疆,乾隆二十七年(公元1762年),清政府实行军府制,在伊犁设立了“总统伊犁等处将军”(简称伊犁将军),作为当时新疆最高的行政和军事长官,统辖天山南北和各路驻防官兵及归附清朝的中亚哈萨克、布鲁特等部。是年,第一任伊犁将军明瑞在伊犁河北岸度地筑城,乾隆亲自赐名曰“惠远”,意为大清皇帝恩德惠及远方。城内建有规模宏大的伊犁将军府及城中心高大巍峨威震四方的钟鼓楼。
清政府在此后的时间,先后在伊犁建起绥定、塔勒奇、广仁城等另外八座城池。由于将军府建在惠远城,惠远自然成为了九城之首,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惠远是新疆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当年惠远城寺庙林立,清真寺、喇嘛庙、关帝庙、龙王庙、城隍庙等,城内大街小巷商铺比邻而居,百货云屯,一派繁华的气象,有“小北京”之称。
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阿奇木伯克率维吾尔族农民起义,派出数千人攻打惠远城。至公元1866年3月,起义军在在城北门外开挖地道,埋置火药炸开城墙攻占了惠远城。城内数万官兵民众遇难,城内建筑物亦遭到战乱毁坏。
公元1871年6月,沙俄侵略军进军伊犁,至7月初,完全侵占了伊犁九城,惠远城再度毁于战火,满目疮痍。此后惠远城垣逐年被伊犁河水侵蚀,地下遗存的文物多被伊犁河水淹没,城内建筑物已荡然无存。今尚存北、东面部分城墙和老东门土墙墩。
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清政府收复伊犁,在惠远老城北约15里处仿照老城建惠远新城。城内建有将军府及衙署、钟鼓楼以及火药和粮饷两大国库。还有专门为商人修建的40间大店、商铺、饭庄等。会芳园、天福居两大酒楼规模宏大,市肆繁荣。城外建有东、西、南、北四大营盘,有军队驻扎。惠远新城又恢复了老城一样的繁华景象。
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新疆建省,省府设在迪化(今乌鲁木齐),最高军政长官由伊犁将军改为新疆巡抚。政治中心由此转移到迪化,惠远失去了政治军事中心的地位。
惠远城还是清朝著名的流放地之一,较多著名学者、政治家曾谪居伊犁,如民族英雄林则徐和著名学者洪亮吉、徐松等,在这里留下了丰富的传世之作。
自公元1 762年首设伊犁将军,到公元1912年伊犁辛亥革命胜利,结束清朝在伊犁的统治为止,历时150年,共有33人担任过伊犁将军之职,如明瑞、布彦泰、长庚等。他们不是“椒室懿亲”就是参加清朝统一西域战争的将领,地位显赫,在新疆开创之际发挥了重要作用,惠远城因有了他们而颇具传奇色彩。
(3)与丝绸之路的关系
惠远城坐落在伊犁河畔,是新疆通往中亚的重要通道、中亚的草原丝绸之路和天山以北丝绸之路的交会点,也是丝绸之路出境前的商贸中心。由于惠远古城的地理位置和政治地位,成为两条丝绸之路的交会城镇,丝绸之路的贯通也促进了惠远商贸流通和经济发展。
(4)动态发展的原因
惠远古城兴衰动态发展主要由于三个方面原因:一是自然因素的影响。濒伊犁河北岸,惠远城垣逐年被伊犁河水侵蚀,地下遗存的文物多被伊犁河水淹没,城内建筑物已荡然无存。二是人为因素的影响。曾遭到起义军的破坏,公元1871年沙俄侵占伊犁时被毁,仅存一些土城墙。由于战乱、沙俄侵略,城内建筑物亦遭战乱毁坏,许多建筑被拆除。后经清政府重建的新城重现了老城的繁荣。第三是政治中心的转移。惠远一直是清朝在新疆政治、军事、经济中心,但是在政治中心转移到迪化后,惠远的中心地位逐渐被取代。综合以上三方面的原因,惠远古城的发展处于兴衰动荡之中(见图6-46~图6-48)。
①《清实录世宗实录》卷17第21页
丝绸之路:沿线城镇的兴衰/范少言,王晓燕,李健超著.-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