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数据库首页 文物古迹篇 文化科技篇 地理环境篇 道路交通篇 经贸文化篇 民族宗教篇 方言习俗篇 丝路人物篇 研究文献库
数据库介绍 丝路概说 一带一路 在线视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丝路概说> 丝绸之路——沿线城镇的兴衰

一、衰亡型的城镇

作者:范少言 王晓燕 李健超









































  1.夕阳镇
  (1)区位
  夕阳镇,今甘肃省新阳镇,地处天水与古伏羌(今甘谷县)之间渭河上游的陇东黄土高原,从宝鸡西行,经陇山,沿渭河西溯,至武山、漳县一带的南山,古木参天。这里以及周围的大、小洛门(今武山鸳鸯镇和洛门镇)、四门寨(今洛门南四门寨)、古渭寨南北山地广布原始森林,生态环境非常平稳。
  (2)历史演变
  唐代以前,这里是秦州伏羌县羌族居住地,游牧民族生活方式简单,地广人稀而且不用建造固定的居所,因而这片森林保存完好。沿渭河南山都是大木栋梁,原始森林还没有经过人类的破坏。虽然自唐伊始,附近军寨、民房建设也都会取其良木作为建筑材料,民居住宅多为“板屋”,但因总体用量少,还不足以引起原始林地生态系统的紊乱,人类用材给环境带来的损伤通过自修复即可回归系统的动态平衡。因而渭河沿岸水土稳定,原始林地充分发挥了其水土涵养的能力,水质清纯,水源充足,足以航运和漕运。
  唐末宋初,秦州部分木材商人为了贩运沿线的木材获利,“假道于羌户”①,采伐资源以据为己有。
  宋太祖建隆二年(公元962年),秦州知府高防上报“秦州夕阳镇,古伏羌县之地也,西北接大森林,材植所出,戎人旧久擅其利。及尚书左丞高防知秦州。因建议置采造务,辟地数百里,建堡拒要害,岁获大木万本,以给京师”②。宋太祖采纳了该建议,先后在秦州夕阳镇、破岭、大、小洛门等处,专设“采造务”、“采木务”或采木场,负责采伐转运陇中林木,通过渭河漕运供给京师,每年都有上万的大木运开封。便利的渭河水运和陇中丰盛的林木资源,吸引着大批官僚贵族甘冒风险私伐贩运,牟取暴利,富商大贾假公济私,从中牟取暴利。为此,王仁赡奏表弹劾,被贬官治罪的官员外戚竟有13人之多③,这种官借民力的采伐,无异对民间伐木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短短的50年间,官伐活动的范围从秦州夕阳镇西移至洛门寨、古渭寨,而且洮河流域也渐成官方伐木场所。经北宋一代官私采伐贩运的大规模砍伐,陇中渭河流域的森林已由片状分布缩小为点状分布,这些点状森林再经过明清时期毁林开荒④和进一步的采伐,彻底破坏了渭河上游、洮河中游和祖历河上游流域的原始山坡森林景观,生态系统恶性循环,水土流失严重,夕阳镇随之衰亡。据《天水县志》记载:“县境山地,土黄性松,一遇暴雨,水卷泥土滚坡而下,是以河道日高,河岸日低。傍岸粮田,大水至则变河底”。如今天水至陇山之间只剩下秃山丘陵,渭河流域因水土流失带来沿线生态环境难于恢复,甚至影响到黄河中游,河流泥沙十之六七。因泥沙淤积河床抬升,决堤泛滥屡见不鲜,成为我国区域发展中生态问题的例证。而曾经在盛唐称作“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的甘肃省定西地区,也因生态问题至清代中叶就成为甘肃省最“瘠苦”的地区之一⑤。
  (3)与丝绸之路的关系
  夕阳镇是唐宋时期丝绸之路沿线的资源补给城镇,是周边城镇的木材供应地。
  (4)消亡原因
  夕阳镇是由于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以及政治变迁而衰落。人类在历史上对资源的过度采伐带来的恶性循环累积效应至今近一千年过去,仍不能被自然恢复平衡。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应该遵循自然系统的规则,协调好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才能避免再走人地矛盾激化的老路,也才能免受自然的惩罚。
  2.统万城
  (1)统万城概况
  陕西省靖边县统万城是东晋时铁弗匈奴部赫连勃勃建立的“大夏国”的都城,即北朝十六国之一“夏”的国都,建于公元413年,毁弃于公元994年。位于靖边县城东北约55公里处的无定河东北岸。地理坐标为东经109度9分,北纬37度59分之间(见图6-2)。公元413年建成之后,因取“一统天下,君临万邦”之意,命为统万城。至宋代,城周围为沙漠所覆盖,城址被流沙所淹,成为废墟,周围植被稀少。
  统万城为十六国时期夏国的都城,如今遗址城墙呈灰白色,当地人也称之为白城子(见图6-3)。当年选择建都之时,附近契吴山的广泽清流,很受赫连勃勃的赏识,加上周边无定河和黄河滋润着河套平原广阔的地区,水草丰美,因而就把都城确定在这里。然而如今城址周围黄沙漫漫,统万城淹没在毛乌素沙漠的深处,这是千百年来人们对周边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和土壤沙漠化的结果。唐代后期,统万城周边开始沙化,宋代统万城终于被沙漠所掩没,夏州也因而废弃。
  统万城城址由外廓城和内城构成,内城又分为东城和西城两部分,东、西城中间由一道墙分开。西城设有四门:南为朝宋门、东为招魂门、西为服凉门、北为平朔门。外廓城周长约4696米,东西周长2566米,面积0.3985平方公里,西城周长2470米,面积0.3813平方公里。城内有皇城,内营造有亭台楼阁,雕梁画栋,富丽堂皇。《晋书》载《统万城铭》:“崇台霄峙,秀阙云亭,千榭连隅,万阁接屏……温室嵯峨,层城参差,楹凋雕兽,节镂龙螭。莹以宝璞,饰以珍奇……”。《北史》也有记载:“城高十仞,基厚三十步,上广十步,宫城五仞,其坚可以砺刀斧。台榭高大,飞阁相连,皆雕镂图画,被以绮绣,饰以丹青,穷极文采”。
  现在城垣遗址的高度从2米至10米不等。四城角各有墩楼,最高达30米,四城墙均有防御性的马面建筑。这里常出土箭镞、铜币、花方砖、“永隆”瓦当、印章、佛像等。筑城用的是黏土和石灰混合的“三合土”,故土色泛白且坚固,因而当地群众俗称“白城子”。统万城的城墙建筑相当牢固,迄今犹高耸地上,其西北角尤为高峻,城外尽是沙漠,一眼望去,满目苍凉。统万城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古城遗址之一,是研究大夏和西夏文化的重要文物资料。
  统万城是我国历史上匈奴族留在人类长河中唯一的一座都城遗址,后来又是党项羌族北方少数民族聚居地。这座统万城遗址对于研究我国北方少数民族史,各民族关系史,古代文化、艺术、政治经济、城市建筑以及地理变迁等方面都具有特殊的价值。
  统万城遗址代表性遗迹有:外廓城城垣(见图6-4);东、西两城城垣;隅墩、马面、瓮城、角楼基座、地面台基、宫殿遗迹,马面内仓库建筑等。
  城址内遗物相当丰富,上自两汉,下迄唐宋文物均有发现。历次调查发现的文物有:铜印、驸马都尉印、“西部尉印”、“文房之印”;肖形印多件,有龟形、葫芦形、壶形等。铜佛像三件,铜镜三件,铜钱数枚。石雕艺术品有:圆雕石乌、石龟座、石武士、石灯等。石残碑一块,瓷灯两件,瓷狮一件,瓷痰盂一件。建筑材料有:花方砖、条砖,“永隆”瓦当、莲花瓦当、兽面瓦当、蝉纹瓦当陶范、琉璃滴水,壁画残片。日常生活用品有陶扑满、陶拍等。
  西城南垣第一号马面内的仓储遗址出土有大量植物标本,种类达十余种,除常见于沙漠地区的沙蒿、沙柳、柠条、沙打旺外,更有乔木杨、侧柏、松、冷杉、榆、枣、椿、楸等以及高梁。这是当时此地植被丰厚的证明。1996年12月,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我国古代都城大多为后代建筑或现代都市盖压或为古代统治者改建。宋太宗以统万城“深在沙漠”为名,下令毁城移民后,统万城便在浩瀚的毛乌素沙漠中沉睡了八、九百年。加之营建该城的将作大匠叱干阿利,驭工严酷,质量要求极高。据赫连勃勃命人刻石颂功的碑文可知,统万城的形胜险固,可与秦都咸阳、东周洛阳城媲美。城垣如同石头一样坚硬,还建有祖庙、明堂、社稷等祭祀设施,至于该城的“崇台秘室”,通房连阁之属,更是其他各城少见的。因此,这座历史上匈奴族所建的都城,在地处塞北,人烟稀少,交通不便的靖边红墩界乡白城则奇迹般地保存下来了。
  (2)历史沿革
  据《水经注》记载,统万城是在西汉奢延城的基础上或其近旁建造起来的,可由城内出土的两方汉印——《驸马都尉》和《西部尉印》得到证明。奢延城的规模布局现已无从考据。
  公元407年,匈奴族铁弗部的赫连勃勃以鄂尔多斯为根据地建立了大夏国。据《魏书·铁弗刘虎传》、《晋书·赫连勃勃载记》等记载,凤翔元年(公元413年),赫连勃勃以叱干阿利为将作大匠,发岭北夷夏十万人于朔方水北,黑水之南营建都城,命曰“统万”。“阿利性尤工巧,然残忍刻暴,乃蒸土筑城,锥入一寸,即杀作者而并筑之”。统万城的营建历时六年之久,统万城建成后,曾由秘书监胡义周执笔作赞文一篇,赞文中说建好的统万城是“高隅隐曰,崇墉际云,石郭天池,周绵千里”,城里“华林灵沼,重台秘室,通房连阁,驰道苑园”。此时的统万城无论在规模、布局及建造方法等方面,均体现出其在地理位置及战略地位上的重要性。这一时期的统万城达到空前繁荣。
  北魏始光四年(公元427年)魏军攻克统万城,神嘉四年(公元431年)魏灭大夏。延和二年(公元433年)置统万镇,因其地水草丰美,用为牧地。太和十一年(公元487年)置夏州,以统万城为夏州治所,据《水经注》记载,此时的统万城“雉堞虽久,崇墉若新”,说明该城保存的还相当完整。
  隋时统万城属朔方郡管辖,为朔方郡治所。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朔方郡将梁师都反叛,据统万城称帝,国号梁,建元永隆。
  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唐军平定梁师都,以其地复为夏州,统万城为夏州治所。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夏州为朔方郡,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复为夏州。
  五代时期,夏州为党项族李氏割据,其间也经有战乱,但统万城在军事及交通上仍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北宋初年,统万城为西夏人所据,其后,宋与西夏互相攻占。淳化五年(公元994年),宋军攻占夏州,太宗下令迁民毁城。统万城头道城(即外廓城)城垣即毁于此时。据遗存现状及史料记载推测,这一阶段统万城应无大规模的建设活动,形制、规模仍基本保持了大夏国都时的景况。
  (3)统万城的衰亡——北魏攻夏统万城之战
  北魏始光三年(426年)九月,北魏太武帝拓跋焘闻夏主赫连勃勃卒,诸子互相残杀,局势动荡,遂遣司空奚斤率兵4.5万袭夏蒲坂(今山西永济西南),周几率万人袭陕城(今河南陕县)。十月,魏帝自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出发,于十一月进至君子津(今内蒙古准格尔旗东北黄河上),时值黄河封冻,遂率轻骑2万越河袭夏国都统万城(今陕西靖边东北白城子)。城坦高约8丈,基厚30步,上广10步,宫墙高约4丈,蒸土筑就,锥不能进,异常坚固。夏主赫连昌见魏军来攻,率兵出战,败退入城。魏军于城北大肆抢掠,俘、杀数万人,得牛马十余万,因城坚难下,遂徙其民万余家而还。夏弘农太守曹达闻周几将至,不战而走。周几长驱直入三辅(今陕西关中地区)。奚斤攻克蒲坂,并于十二月率兵进入长安(今西安),秦、雍(今陕西、甘肃一带)氐羌皆降于魏。北凉主沮渠蒙逊及氐王杨玄均遣使附魏。
  次年正月,魏帝还平城,闻夏主命平原公赫连定率兵2万往攻长安,遂下令大造攻具,再谋攻夏。并于三月命高凉王拓跋礼镇守长安,另遣将于君子津造桥。四月,魏奚斤军与夏军相持于长安。魏帝欲乘虚袭统万,命司徒长孙翰等率3万骑为前驱,常山王拓跋素等率步兵3万为后继,南阳王伏真等率步兵3万运送攻具,另以将军贺多罗率精骑3000居前为候骑,充当前哨。五月,魏帝留下龙骧将军陆俟督诸军以防柔然,自率众离平城,从君子津渡河至拔邻山(今内蒙古准格尔旗境)筑城。这时,拓跋焘突发奇想,打算巧攻统万城,决定留下所有步兵,自己亲率骑兵去进攻。所有大臣都认为步兵是攻坚主力,不可舍弃。拓跋焘力排众议,说道:“用兵之术,攻城最下。必不得已,然后用之。今以步兵,攻具皆惊,彼必惧而坚守。若攻不时拔,食尽兵疲,外无所掠,进退无地。不如以轻骑自抵其城,彼见步兵未至,意必宽弛;吾赢形以诱之,彼或出战,则成擒矣。所以然者,吾之军士去家二千余里,又隔大河,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者也”,这便是拓跋焘给群臣的理由(《资治通鉴卷一百二十》)。于是拓跋焘留下大多数大臣和所有的步兵以及辎重,以轻骑3万倍道先行。六月,魏帝率军至统万城,分兵埋伏于深谷之中,以少数人马至城下诱战。夏军坚守不出。魏帝退军示弱,另遣5000骑西掠居民。北魏以少量骑兵直抵城下,故意示弱,诱固守之夏军脱离坚城。夏主得知魏军粮尽,且步兵未至,乃急率步骑3万出击。魏帝收众伪遁,引而疲之。夏军分两路追击。时遇风雨,飞沙蔽天,魏军逆风,不利作战。魏帝分出两队精锐骑兵为左右两队,绕到夏军主力身后而顺风击之,大败夏军。赫连昌不及入城,逃奔上邽(今甘肃天水)。魏军入统万城,获夏王、公、卿、将、校及后妃、宫人等以万数,府库珍宝、器物不计其数,马30余万匹,牛羊数千万头。与魏军相持于长安的赫连定闻统万城已破,亦奔上邽。魏帝率军东还,以拓跋素为征南大将军,与执金吾桓贷、莫云留镇统万城。
  拓跋焘赏罚分明,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法者,朕与天下共之,何敢轻也”。拓跋焘成年后,颇识事体,生活十分清俭,讨厌奢华。进入统万城,拓跋焘见夏国皇宫富丽堂皇,大怒说:“竖子之国,一个巴掌大的国家,竟敢如此滥用民力!如此奢华!怎能不灭亡!”。有不少大臣向拓跋焘提出,加固京城的城防,并且加强城建。拓跋焘不以为然,说:“古人说得好:‘在德不在险。’赫连勃勃造了那么坚固无比的统万城,最后不还是被朕攻灭,国破家亡。如今天下还没有平定,朕更需要人力上战场去打仗,而不是发动老百姓去建造房屋城墙”。而作为国本的军事上的开销,拓跋焘则绝不吝惜。
  (4)兴衰的原因
  统万城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丝绸之路沿线的重镇,距离丝绸之路北线较近。统万城从无到有,由兴盛到衰亡共经历581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其兴盛的原因是因为北方匈奴族部落的兴起,建立了大夏国,以统万城为都城,统万城自此兴盛。衰亡是因为政治的变迁、夏国奢华残暴、自然环境恶化,统万城也随之被毁,从此被遗弃。
  3.休屠城
  (1)区位
  原为匈奴休屠王城,在今武威市三岔古城。汉太初三年(公元前102年)改置休屠县,魏晋时,建制取消,休屠城逐渐消亡。
  (2)历史演变
  汉太初三年(公元前102年),汉武帝为了保障河西走廊的安全,在驱逐匈奴后的匈奴前王城设置休屠县,作为河西走廊北部的军事重镇。明在其遗址筑三岔堡城,由内外两个方城组成,占地300余亩,四周有护城河,城墙全系白胶土夯就,顶端有女墙和垛口,且有1.5米宽的转台跑道,城四角还有瞭望楼台,外城东西开门,内城南开门,城北垣坐落在10米深的河崖上,南垣临骆驼泉湖水,城中有气宇轩昂的庙殿。庙宇则是明清时所建,今已无存。
  《汉书·地理志》载:“休屠,莽曰晏然。都尉治熊水障。北部都尉治休屠城”。休屠故城遗址,北临北沙河约500米,南距南沙河约1000米,东临石羊河,西靠四坝至蔡旗堡的公路。北魏郦道元著的《水经注》说:“(都野)泽水又东北流经马城东,城即休屠县之故城也,本匈奴休屠王都”。唐代的《元和郡县图志》记载:“休屠城,在(姑臧)县北六十里。汉休屠县也”。休屠故城不知毁于何时。明代在其遗址上筑三岔堡城,城呈长方形,城垣已毁,现仅存遗迹为西南角和东南角三段墙迹。城被农民平为耕地,散落有夹砂红陶片、灰陶片等,曾出土匈奴瓦当、汉五铢钱、铜器等。
  据资料显示,西汉早期,河西匈奴休屠王驻牧在谷水流域(今凉州区、民勤县、永昌县水源、朱王堡境内),在谷水(今石羊河)中游建筑了休屠王城。
  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春、夏,汉武帝派骠骑将军霍去病,两次出兵祁连山,打败了匈奴浑邪王,收休屠王祭天金人。是年秋,浑邪王杀休屠王降汉。至此,汉王朝打通了经河西走廊通往西域的交通要道。先后设置酒泉、张掖、敦煌、武威郡,史称“河西四郡”。太初三年(公元前102年),置休屠县,为北部都尉治所,属武威郡辖。武威郡都尉治熊水障。休屠城及其附近驻有两个郡一级的军事机构,说明这一带为当时的军事要塞。
  王莽时改休屠为晏然。东汉时仍为休屠。魏晋时,休屠县建制已消失。
  (3)与丝绸之路的关系
  休屠城是汉朝至魏晋时期丝绸之路河西走廊北部的军事重镇。
  (4)兴亡原因
  因匈奴的建城而兴,因匈奴的灭亡及政治原因而衰亡(见图6-5和图6-6)。
  4.揟次城
  (1)区位
  汉代揟次县城位于今古浪县土门镇西3公里一带。
  (2)历史演变
  揟次城地处松陕水(今古浪河)下游绿洲,土地平广,阡陌纵横。古浪河主道从县城东边流过,暖泉河从县城南部山前丘陵中流出,丰富的水资源为农业发展和来往商贸团队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和生活用品,农业发展条件非常优越,农产丰饶。东连媪围黄河渡口,西北通姑威,南接苍松,并由此向南溯古浪河而上,越乌鞘岭可直抵金城(兰州)黄河渡口,地处媪围和金城东、南两条丝绸之路大道的交通枢纽位置,曾经在三国时期黄初二年(公元221年)的平定凉州卢水胡造反战争中体现出其作为交通枢纽的重要作用。可是由于地处南北东西交通要道的战略地理位置和绿洲农耕文明的优越地理条件,明万历二十七年,在此地偏东重新筑造土门堡(今土门镇)。土门镇“土沃民庶,商务盛于县城”,如今人口规模超过2万人,远胜于古浪县城。西汉删丹县即今甘肃山丹县霍城乡双湖古城,古代弱水(山丹河)西岸,方形城垣南北长330米,东西长320米,基宽10米,残高1.5~4米。周围分布许多汉墓群。该城控扼丝绸之路,防羌人南下。
  (3)与丝绸之路的关系
  揟次城是丝绸之路在一定时期内贯通东西交通要道的城镇,具有战略地理位置。揟次城地处绿洲,水系农产丰饶,是丝绸之路沿线的农业小镇。
  (4)衰亡原因
  由于历史上战乱,揟次城毁于魏晋南北朝的地方割据和民族战争,县城所在的位置逐渐荒废,变为盐池和草甸(见图6-7和图6-8)。
  5.日勒城
  (1)区位
  日勒古城位于山丹县城南2.5公里,是西汉都尉治,河西走廊狭窄的蜂腰地带绣花庙(古称泽索谷)古长城内侧,312国道2607公里处(见图6-9)。
  (2)历史演变
  日勒古城现仅存三段城垣,残高2.5~4.5米,南北200米,东西220米,出土汉五铢、灰陶罐等物。城北有大范围汉墓群及汉长城,沿线遍布烽燧、壕堑(见图6-10和图6-11)。北逾龙首山,可至蒙古高原腹地。该城东连永昌,武威、西通张掖,南达删丹。这里地势险要,南北有山,两山间的距离仅2000米左右。
  日勒古城为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所置张掖郡辖县之一,并置有都尉。东汉末(公元195年)在此分置西郡,北凉(公元397年)改日勒为永宁县,属西郡。西魏(公元535年)废西郡,永宁县改为弱水县。北周(公元559年)并入山丹县,属甘州(今张掖市)管辖。明、清时仍为为重要驿站。
  日勒古城依长城而建。长城属汉代始筑,明代修补,如同两条长长的臂膀,从日勒古城北墙两边伸展出去,在绣花庙地段绕走廊北山起伏蜿蜒。向西的一段,在经过日勒古城约2000米后,折向龙首山中,穿峡谷,越峻岭,直抵山丹。
  日勒古城为正方形,边长250多米,南面正中置门。除与古长城连为一体的北墙外,其余城墙多已不存。但从其仅存的几个高大厚实的角墩上也可窥其当年的规模。城外有堡墙和烽燧遗址,并有规模较大的三座坞院遗迹。坞院与古城间,有明显的古道痕迹。
  (3)与丝绸之路的关系
  日勒古城为丝绸之路古道的必经之地,为历代军事要塞、重要驿站。
  (4)消亡原因
  随丝绸之路的衰落和政治的变迁而消亡。
  6.屋兰城
  (1)区位
  屋兰是西汉张掖郡辖县之一,位于今张掖城东25公里,碱滩乡东古城村(见图6-12)。
  (2)历史演变
  屋兰亦作屋阑,《甘州府志·风俗》称:“屋阑今屋笆也”,西汉以名县,东汉晋魏讹阑(兰)。《汉书地理志》记载:张掖郡有屋兰县。《读史方舆纪要》上说:“其位置在张掖县东北,东与汉张掖县相邻。屋兰得名自当地居民的称呼,屋、乌同音,兰、阑声母相同,收声略异。屋兰当为乌犁部旧居之地,部落王降汉之后,汉以其地置屋兰县”。清时仁寿驿,也称仁寿堡,俗叫东古城,在今张掖城东25公里,碱滩乡东古城村。《甘州府志·古迹》载:“城东五十里,今仁寿驿,俗称‘古城’是也。汉张掖郡屋阑县,东汉及晋作‘屋兰’者即此”。
  屋兰古城东西辟门,西门顶上保存重歇檐山顶阁楼一座,城周三里有奇,城周1.5公里,现仅余西城门墩一座(见图6-13)。城东架子墩滩和山羊堡滩分布大面积汉墓,并散落新石器“四坝式”遗物。其自然条件优越,农耕基础好,汉长城从城北穿过,军事交通地位重要,城堡内居民人口不到百家,属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3)与丝绸之路的关系
  屋兰古城是丝绸之路沿线的城镇,自然条件优越,农耕基础好,汉长城从城北穿过,军事交通地位重要。
  7.氐池城
  (1)区位
  氐池是西汉张掖郡辖县之一,位于今张掖民乐县李寨乡菊花地,地处古代丝绸之路与穿越祁连山扁都口南接湟水谷地的道路交叉口上。
  氐池,汉简作“氏土”,文献作“氐”,异体字。西汉设县,即公元前111年,置张掖郡,领10县,氐池为十县之一。新莽始建国元年时,郡县更名,将氐池更名为否武。东汉时刘秀令郡、县恢复旧名。西晋废氐池。东晋时,后凉复置。北魏再废。该城地处古代丝绸之路与穿越祁连山扁都口南接湟水谷地的道路交叉口上。氐池今为连绵的风蚀荒滩,零星分布白刺灌木丛、沙堆和片状流沙,随处可见废弃的田埂、渠道、屋基遗迹,汉灰陶片、石磨片、残铁片随处散落。
  氐池县城的确切位置,清以前史无明载。《三国志·魏书·明帝纪》裴注引《汉晋春秋》曰:“氐池县大柳谷口夜激波踊溢,其声如雷,晓而有苍石立水中,长一丈六尺,高八尺,白石画之,为十三马、一牛、一鸟,八卦玉之象,皆隆起,其文曰‘大讨曹,适水中,甲寅’。帝恶其‘讨’也,使凿去为‘计’,以苍石窒之,宿昔而白石满焉,至晋初,其文愈明,马象皆焕彻如玉焉”⑥。此处“大柳谷口”,当为今民乐境内之扁都口。说明扁都口及其以北的地区属氐池之辖境无疑,但县城所在却无从判断。
  居延新简出土后,今人借助新出之里程简,对汉代氐池县城的确切位置有了新的认识。李并成提出:氐池古城即现今的甘肃民乐县李寨乡菊花地⑦。城址无存,仅断垣可辨,当地称“古城子”。悬泉置汉简出土后,其中的里程简又引起了人们新的注意。吴礽骧著文认为,汉之氐池“西北距觻得54里(约合今22.45公里)。其方位当在羌谷水(今张掖河)河网带以东、弱水以南、今张掖市一带。氐池与觻得当以羌谷水为界。氐池县辖境,包括今张掖市东南部和民乐县境。西晋废氐池。东晋时,后凉复置。北魏再废。隋移张掖县治于张掖河东,县城或许是在汉氐池废址上,重建而成”⑧。这些看法已基本接近事实(见图6-14和图6-15)。
  (2)消亡原因
  由氐池的历史沿革可以发现,它的消亡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朝代的变迁、县城的废置。但是自西汉氐池设置到西魏的废置,氐池近七百年的历史,在丝绸之路的发展历史上留下了不朽的记忆。
  8.楼兰城
  (1)地理位置
  从卫星相片和实地考察分析,楼兰古城位于塔里木河及孔雀河流入罗布泊的河口三角洲中部,东距近代罗布泊西岸约28公里,北距孔雀河最北沿的古河道29千米,位于400°29′55″N,89°55′22″E。古城南沿及城北约3公里处各有一古河道从西向东入湖(见图6-16和图6-17),河宽20~40米,深5~8米,楼兰古城行政位置处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境内西北部。古城现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略呈正方形。
  (2)楼兰变迁
  由于楼兰位于白龙堆西,自敦煌西入西域的重要门户,因而在西汉抗击雄踞于天山中段的焉耆、危须、尉犁的匈奴,沿着天山南麓西进拓展西域领土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担任着中间供给站的作用,由此也引发了匈奴和汉王朝对楼兰的多次争夺战。汉武帝不惜代价自敦煌西北至罗布泊间沙漠戈壁地区筑成一条新的长城,“自敦煌西至盐泽,往往起亭”,为西进西域建立可攻可守的牢固基地。因西部塔克拉玛干沙漠和东部白龙堆都是寸草不生,连飞鸟影子都见不着的不毛之地,楼兰国所依赖的生存之地仅有两河尾端的罗布泊绿洲,本身国力衰小,楼兰王一方面不满为汉武帝西征“负水儋粮”,送迎一年中十余辈相望于道的汉使,另一方面又经受着汉朝和匈奴士兵吏卒的抢夺。在匈奴的挑拨下,楼兰王多次派兵阻断汉使通行,并杀害往返于河西与西域之间的中原使臣。汉昭帝元凤四年(公元前77年),汉大将军霍光派遣平乐监傅介子率士兵设计杀死楼兰王,并立楼兰王的弟弟尉屠耆为王,更改国名为鄯善,搬迁国都到楼兰国南部的另一座城池伊循城,并遣汉朝吏卒40人在伊循屯田积谷,鄯善王得以依靠汉将的威信,以服国民和其他众臣。这些史实将敦煌、玉门关、楼兰、渠犁、轮台的屯田连成一线,坚定了鄯善王拥护汉王朝的决心,为巩固汉朝在西域的统治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
  为了“通渠积谷”,汉朝又在罗布泊地区设立粮仓——居卢仓。在这里屯田的士卒,可带家属,还把中原的各类农具、先进的耕作方法带到罗布泊一带。屯田积谷不但满足了自用,还能接待来往的使者、官吏,同时也担负了守疆戍边的重任。
  鄯善国在汉王朝的庇佑下,国力逐渐强盛,有了开拓疆土的条件,东汉建武年间西域各国互相吞灭,鄯善国吞并了且末国、若羌国、小宛国、精绝国,成为西域七雄之一,不仅楼兰、伊循、扜泥在它的管辖之中,而且尼雅(精绝国)一带也成了鄯善国的属地。三国以后,鄯善成为西域残留下来的小国家,凭借塔里木河、孔雀河尾闾河汊支流众多的优势,鄯善国在伊循等地大规模屯田(见图6-18)。
  公元2世纪末,印度贵霜王朝发生内乱,一部分在残酷的政治和宗教斗争中的失败者,被排挤和逃亡到葱岭以东喀什、楼兰、于阗、精绝等地。由于楼兰和精绝等地的欧洲塞种人与印度贵霜人在族源上有深厚的渊源,所以逃亡至此的贵霜移民很自然地在楼兰、精绝等地落地生根,对鄯善、精绝国的社会生活和民族文化影响较大。据考古资料显示,在北印度使用的佉卢文,曾经一度在罗布泊地区与汉文平起平坐,成了楼兰的官方语言,佛寺建筑也出现大量印度式佛塔为中心的犍陀罗风格设计。
  曹魏、西晋时期楼兰故地一直作为西域长史府的治所,又名海头。
  (3)楼兰盛况
  当时的罗布泊,《汉书·西域传》指出:“蒲昌海,一名盐泽者也,去玉门、阳关三百余里,广袤三百里,其水亭居,冬夏不增减”。作为众河汇聚之地,塔里木河、孔雀河、车尔臣河等众多大小河流,从四面八方直奔罗布泊,河洲交织,红柳芦苇丛生,胡杨古木参天,水鸟在湖边鸣叫,鱼儿在水面跳跃。
  神秘的楼兰古国(见图6-19),正立国于湖岸绿茵之上,孤悬大漠。楼兰城的城墙经新疆考古研究所重新测定,为东面长335米,南面长329米,西、北两面各长327米,总面积为108240平方米,基本呈正方形,南北各开一城门,城墙用黏土和红柳混合夯土筑成,城下有驻军安营扎寨,城上有守兵堡垒森严。孔雀河、塔里木河绕城而过,古城西北角至东南角有一条人工开凿的水渠,水道宽16.8米,深5.5米,底端淤积层厚1.9米,是供楼兰古城中居民饮用和生产的水源,水道将楼兰古城分为东北和西南两大部分。东北部以佛塔为标志,应是佛教寺院区;西南部以三间房为重点,散布着大小宅院,应为居住区。水道两旁花木繁盛,延伸着楼兰城繁华的街市,城内街道纵横,楼阁重檐,商家店铺鳞次栉比,作坊客站排列雁行,来往行人川流不息,车马驼队接踵而至,鸟语花香,绿树成荫。
  大佛寺是城内最高大宏伟的建筑,佛塔高十几米,在城外很远的地方就能看到那印幡覆钵式塔顶;佛塔周围的一大片建筑是用数十根长达五六米的粗木料建成的佛殿。佛殿的木柱、木板上雕刻着精致的图案和佛像,佛殿里供奉着佛和菩萨,刻着莲花的长颈鹿香炉里青烟缭绕。晨钟暮鼓,颂经之声不绝于耳,灯塔香火,源源不断,鼓舞着远道而来的求法僧侣,克服严酷的自然环境,向楼兰聚合。位于塔里木盆地东部的鄯善古国与塔里木盆地北部的龟兹、塔里木盆地西南的于阗形成三足鼎立的佛教文化中心分布格局。
  城中间是官署区,排列着几座富丽堂皇、气势不凡、轩昂而立的建筑,有楼兰国的王宫和汉朝西域长史的官邸,由前厅、中堂、厢房和后院组成,这些建筑外部有花圃或果园,内院的建筑格局仿照中原,说明中原文化在这里的浸染已经很深入。
  一般居民的住宅,大多呈一排相连的单间,采用就地取材的办法,用杨柳、芦苇编织捆扎成篱笆状骨架,然后在外面涂抹草泥,再用树干、树枝和草泥搭成屋顶,这样建成的房屋既简便又坚固,排列的密密匝匝的小院落中混居着不同民族、不同语言的各族人群(见图6-20)。
  楼兰是一个小城镇,却担负着国际大都会的使命。这里不仅聚集着来自中国的汉人,而且有印度贵霜、伊朗、大宛、康居等国往来于途中的官员、使者、士兵、商贾、僧侣和移民。经过漫长的沙漠苦旅,人们在这里歇息休整、办理公文、交易商品、弘扬佛法、补充足够的水和粮食,继续远行。
  繁华的商业及重要的交通区位成就了楼兰国际金融中心的功能。这里流通的货币包括汉朝的五铢、贵霜的金币,还有中亚各国的各种钱币,楼兰作为沙漠边缘一个繁荣的国际金融市场,成为中国丝绸、大宛琉璃、波斯香料以及中亚各国出产的各色手工艺品交流贸易的场所。
  魏晋之时,西域长史驻楼兰城,使之成为西域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随着东西方文明交流日益频繁和规模逐步扩大,丝绸之路扩展成南、北两道,而西出敦煌后,丝绸之路南北道的分界线就在楼兰城,楼兰作为亚洲腹地的交通枢纽城镇,在当时的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作用非常重要。
  公元4世纪末,晋代之后,曾经存在六百余年和繁盛近五百年的楼兰古城消失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与罗布泊干湖的生命禁区中。
  (4)屯垦发展
  楼兰地处亚洲内陆干旱、半干旱的荒漠气候区,周边紧邻因青藏高原板块抬升形成的沙漠戈壁区,整体生态环境较为脆弱,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巨大差异决定了区域水资源的重要性和地域环境对气候的干湿变化很敏感,水是沙漠地区生命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盛极一时的楼兰古城神秘消失的原因,据考古专家对其遗址的研究,与自然环境的变迁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从楼兰考古发现来看,楼兰从石器时代就是孔雀河下游人类活动的聚点和中心,以打制的细石叶和燧石核及磨制石器为主要特征,在整个新石器时代罗布泊地区一直都存在着人类活动(见图6-21)⑨。
  楼兰地处塔里木盆地与孔雀河尾端,两河交汇形成的绿洲成为楼兰生产生活的基础。在楼兰太阳基地的每个墓坑里,都有一件草编小篓,内盛10多粒或100多粒小麦不等,可见当时的楼兰人已经非常重视农业耕作。而在孔雀河北面不远的库鲁克山中兴地(现属尉犁县库鲁克山兴地峡谷中的兴地村)发现的岩画,其中最大的一幅岩画长15米、高6米,面积约90平方米,大小图像近300个,以狩猎、放牧、车辆、驮运、宗教、征战、舞蹈、建筑、印记等为主要内容,尤以羊、骆驼、马、鹿、狗为多,这也反映了古楼兰作为中西方文明交汇地的历史事实和楼兰人民丰富的生活内容。
  西汉在接管楼兰后,因为楼兰向东接河西及内地,向西能控制塔里木盆地南北两道的重要军事战略地位,汉王朝采用屯田驻兵的方式加强了对楼兰的控制。西汉政府在西域驻军的大本营,经常驻有屯田军一万多人,最多时达一万五千人,这样就对西域的匈奴贵族时刻起着威慑作用。这些屯田部队很多带有家属,平时屯田,有敌情就参战。他们挖井修渠,开荒种地,建仓积谷,既保护了屯田官兵的安全,又维护了丝绸之路的畅通。在考古发现的罗布泊北岸及孔雀河下游汉军屯垦的沟渠、堤防和兵营住宅及西汉古烽燧亭的遗址来看,楼兰在西汉时期对中原与西域的稳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西汉在楼兰(罗布泊的东南三陇沙的北头)设置屯田的粮仓叫居卢訾仓,它不仅是供给西汉官兵口粮的大粮仓,同时也是传递文书的驿站。如西汉破羌将军辛武贤率领的15000士兵抵达敦煌,准备再度西征,其军备粮草的转运就是通过居卢訾仓完成的。汉政府为了管理好屯田,规定在屯田区要建立各种“簿录”,以便中央了解各地屯田的情况。西汉在楼兰的屯田,以军屯为主,民屯和犯屯次之。另外还规定以汉族为主的各族人民都有戍守边疆的责任,还由政府招募和鼓励内地志愿人员前往楼兰屯垦,他们在军屯附近的城乡和交通要道参加屯田,被称为民屯。西汉政府对支边军民执行优惠政策,大力鼓励屯田军带家属,或帮助解决妻室,并对前往楼兰屯田的家属,在驮运和口粮甚至衣服和农具方面也给予照顾,同时屯田机构还建设一定的医疗设施为戍卒治病。
  西汉屯田军民的主食是粟(小米)、小麦、稷(糜子)。考古学者曾在楼兰古城内发现深达70厘米的糜子堆。因为对屯田军民在物质和政治上都实施比较宽厚的政策,解除了屯戍官兵的后顾之忧,极大地刺激了屯兵的积极性。
  东汉在楼兰的屯垦虽不如西汉规模大,而且因东汉政府重内轻外的消极动摇退让的政策影响屯田规模,屯田军人数也较少,但是东汉在西域各地屯垦的戍卒也达到5000人左右⑩。尤其是东汉为解决塔里木盆地南道官兵的军粮而在所属各地发展屯田事业以及和帝永元三年(公元91年)底,东汉政府重置西域都护后,在楼兰恢复屯田,增加军屯外的犯人,进行犯屯。此外,东汉自公元107年以后,废除了西域都护一职,而专设主管屯垦事务的戊己校尉及西域长史。
  曹魏政权建立后,沿袭东汉旧制。西晋(公元265年)在楼兰设立西域长吏府,监护乌孙以外的西域各地。公元316年,西晋灭亡后,在凉州的张轨于公元317年建立前凉政权,直至公元376年间统治河西走廊及西域地区,依然在高昌保留戊己校尉府,负责东部天山南北的屯田和防务;在楼兰也保留了西域长史,管理西域属国的日常工作。从20世纪斯文·赫定、斯坦因和新疆考古所发现的文书和汉简记录的内容来看,魏晋时期(公元263~330年),楼兰一直是西域长史府驻地,是当时西域地区的政治军事中心和最主要的屯戍基地之一。直至西晋末年,楼兰仍然驻有守卫西域各族的边防军。楼兰驻军甚至在楼兰城内也种有田地。
  从王国维编辑的《流沙坠简·戍役类》中记载的楼兰城内出土的木简反映的农事垦种情况如下(11):正面“大麦二顷已栽廿亩;下床九十亩、溉七十亩;小麦卅七亩已栽廿九亩;禾一顷八十五亩溉廿亩筋五十亩”,简背记载着“大麦六十六亩,栽五十亩;下床八十亩溉七十亩;小麦六十三亩溉五十亩;禾一顷七十亩助五千亩溉五十亩”。由于水量的不足,粮食面积没有种足,同时也不能充分得到灌溉,这就必然影响对屯田军食粮的供应,因此西域长吏府官署多次要求所属吏兵节省口粮,如简木记录“今权复减省督将吏兵所食条所减”,“宜渐节省使相周接”等等话语(12),表明已经开始核实和削减粮食供应,降低定额分配标准,同时鼓励军民团结一心,多方节省粮食,才能度过困难,与下年新的收获相接上。在楼兰出土的木简和纸文书中,有不少述及吏民和军队的粮食供应情况。曹魏末年及西晋初年,楼兰比较繁盛时期每人日给粮食一斗二升,自此以后因水资源缺乏导致欠收,粮食供应标准日渐减少,由日食一斗二升,减少到一斗、八升,甚至最少时只有六升(13)。由这些简文可知,楼兰地区屯田所获粮食已很难满足驻军及吏民需求,本地的出产有限,而丝绸之路贸易带来的需求量却在不断增长,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孔雀河下游水源日益枯竭,最终在公元376年前后,西域长史府迁出楼兰城,移往西南部的海头城。
  海头作为长史府驻地,位于楼兰古城西南约50公里、米兰遗址东北约100公里的喀拉库顺库尔湖的北部,该湖是由塔里木河水及孔雀河下游决口后斜向东南流入的,此外还汇入了车尔成河的一部分水流。海头城的边墙东北和西南长约189.1米,东南和西北长约106.5米,总面积约20139平方米,是一座长方形城,规模稍小于楼兰古城(见图6-22)。
  自此,楼兰城与楼兰文明画上了句号,城池逐渐荒废,文化逐渐埋没于荒野之中,楼兰古国的繁华渐成美丽的传说。
  (5)在丝绸之路中重要地位
  楼兰城是楼兰王国前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它东通敦煌,西北到焉耆、尉犁,西南到若羌、且末。楼兰城依山傍水,作为亚州腹地的交通枢纽城镇,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曾起过重要作用,是盛极一时的西域重要城镇。
  楼兰古城是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之地。由敦煌向西,丝绸之路在楼兰地区又分出若干条通道。在两汉时期,主要分出两条通道:一条是向西,沿塔里木盆地北缘和塔里木河,经库车、阿克苏,到新疆盆地西端的喀什(古代称疏勒),再经塔什库尔干翻越帕米尔高原到中亚、西亚和西南亚地区以及欧洲,称丝绸之路北道;一路向西南,经若羌、且末、和田,向西翻越帕米尔高原到中亚、西南亚和西亚及欧洲,称丝绸之路南道。到三国时期以后,丝绸之路分为三条通道,即多出一条从楼兰向北经吐鲁番盆地再向西北,沿天山北麓向西,经伊犁河谷地向西到中亚、西亚和欧洲地区的通道。这样,原先的北道后来被称为中道,新出现的沿天山北麓的通道被称为北道,丝绸之路南道还继续存在。另外,还有若干条次要的分支道。其中有从楼兰向北经吐鲁番盆地再向西南经焉耆盆地到塔里木盆地,与沿塔里木盆地北缘的通道相合,从阿克苏向西北经今吉尔吉斯共和国的伊塞克湖盆地向西,到中亚和西亚。另外,还有若干条不经过楼兰的通道。如从敦煌直接向西北到吐鲁番盆地,所经过的是一片瀚海戈壁,又称为大海道。从敦煌向西南,不经楼兰,有可直接到若羌的一条通道。此外,从黄河流域向北,经蒙古高原和新疆北部或经西伯利亚到欧洲,称草原丝绸之路。尽管存在这许多通道,在楼兰古城未废弃之前,通过楼兰的丝绸之路南道、中道和北道,一直是丝绸之路的主要通道。而楼兰则是这三条通道的必经之地。
  楼兰古城地处丝绸之路要冲,扼东西交通的门户,是汉王朝进入西域的桥头堡。当年在这条交通线上是“使者相望于道”,交通繁忙,城市经济繁荣,楼兰古城有着极盛一时的历史和灿烂的绿洲文化。
  (6)兴衰的原因
  楼兰的繁荣兴盛首先得益于重要的地理位置,依山傍水,是亚洲重要的交通枢纽,因此,成为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丝绸之路开通后,域外文明尤其是汉文明传入楼兰才加速了楼兰人发展城市文明,致使楼兰闻名于世。
  楼兰古城维持了数百年的繁荣,也与中央王朝对这里实行有效的行政管理有密切关系。在楼兰遗址出土了大量汉文文书,这些文书表明,中央王朝在这里进行行政管理,打击和震慑来自各方面对丝绸之路安全构成威胁的破坏势力,保护过往商旅的安全,管理过往贸易,同时在这里屯田,发展水利与农业生产,为丝绸之路贸易提供物质保障。
  楼兰,这座在丝绸之路上辉煌了近五百年后,逐渐没有了人烟,在历史舞台上无声无息地消失了。促使这座具有重要交通军事战略地位的城镇衰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大的地质环境的变迁改变了楼兰地区的生态环境条件。从大的环境背景来看,青藏高原的抬升一直都没有停止,公元4~5世纪的时候,西北气候和地质环境有过一次大的变化,气候逐渐变得干暖,导致塔里木河与孔雀河、车尔臣河等河流改道,流入到罗布泊的水量大减,而西北丝绸之路沿线气候环境逐渐变暖,蒸发量大增,导致气候越来越干旱。楼兰处在荒漠地区的绿洲上,其生态环境很脆弱,对气候的干湿变化很敏感。水是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在缺乏水源补给和地理气候变化的影响下,沙漠中的植被在气候变干,风沙加强的情况下也会退化。这些因素直接改变了楼兰所处的区域环境条件,成为楼兰城荒废的第一原因(见图6-23)。
  二是罗布泊水资源的减少。随着两汉对西域的开发,丝绸之路繁盛的局面引得中外旅者相望于道,而其沿途的补给,主要还是凭借沿途绿洲国家的农牧业生产供给。在巨大的需求刺激下,沿线诸国,尤其是绿洲国家都不断加大土地垦殖的面积,而源于高山冰川融雪的塔里木河、孔雀河是天山南麓诸多绿洲国家的生存和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游的大量垦殖必然带来下游水资源的缩减。以前的塔里木河在水量较为充足的时候会冲出台特马湖,漫过塔克拉玛干沙漠与孔雀河,汇流至罗布泊。但是上游的过量开垦导致塔里木河水量再也没有能力流出沙漠去润泽罗布泊绿洲,孔雀河水流程也越来越短,罗布泊地处干旱的沙漠边缘,水量的蒸发量每年达到2000毫米,而降水量仅有20毫米。没有了外来水源,罗布泊最终的结果只能是逐步干涸,周边的绿洲也逐渐荒漠化、盐碱化。
  三是由于楼兰战略地位的重要性促使楼兰本地人口规模大增。目前没有调查到东汉与魏晋时期楼兰城的人口规模,但是从文字表述的楼兰盛况和印度贵霜人口流入、汉朝屯军官兵及其家属迁徙的历史记载来看,当时楼兰常驻人口规模大增,而且往返于道的使臣、商人、僧侣等导致流动人口增加,这些都会加重楼兰城的生活用水量和农牧业开垦面积。楼兰绿洲地处沙漠中间,土地垦殖全靠河流水系的灌溉才能有所收获,当仅有的绿洲生产的粮食不足以养活屯居在楼兰的官民和原住民的时候,砍伐绿洲的保护带——胡杨林也就成为难以控制的局面。据考古发现,在楼兰城外,可见到有3条干涸的河道有开垦农田的遗迹。过度放牧、过度开荒致使垦殖面积越来越大,将原有地表生态层破坏,水资源下渗和蒸发都会增加,而且土地的沙漠化形式也逐渐加剧,城市生态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
  四是除了生态的原因,魏晋时期,我国中原内地陷入夺权割据的时期,由于内地政治环境不稳定导致中原王朝无暇西顾。这时,西域诸国之间的战乱和矛盾也再一次复发,楼兰、尼雅、于阗等国都面临着外敌的入侵的危机,如从同时期消亡的邻近同文化渊源的精绝国尼雅城出土的汉简中就曾提到“现有人带来苏比士人进攻之重要消息”。内忧外患成为楼兰城发展的阻力,也使得越来越多的楼兰人远离家乡,土地荒芜,加剧城市衰败的进程。
  五是瘟疫。从尼雅和楼兰出土的资料显示,这两座城市虽然面临敌人的进攻“愈结愈紧、枭声渐近”,阴云密布,战火云集,但驻守楼兰和尼雅的官兵却始终忠于职守,各尽其责,不曾离开,楼兰的官员们仍在他们的办公室行使职责书写报告,这与城市最终毁于无声无迹不太相符。同时,在尼雅出土的简牍中有当地鼠灾成患的记载,老鼠多得出奇,大得惊人,这也表明随着生态环境的破坏,动植物生态链出现紊乱,老鼠成疾,鼠疫横行,但在当时的医疗技术水平下,人类难以克服这种灾难,最终导致城市的灭亡。
  楼兰,这座西出阳关的古丝绸之路上第一座文明古国,在经历了中西文化交流中心、中西交通枢纽、西域金融中心等诸多的辉煌,六百年后“国久空旷,城皆荒芜”,“城廓巍然,人烟断绝”,一片凄凉景象,最终销声匿迹在沙漠之中。
  9.高昌城
  (1)地理位置
  高昌城遗址坐落在吐鲁番市东面约40公里的哈拉和卓乡,北距火焰山南麓的木头沟沟口(胜金口)约6.5公里,东距鄯善县城约55公里,属吐鲁番文物局管辖(见图6-24)。高昌城规模宏大,十分壮观,总面积200万平方米,是古代西域留存至今最大的故城遗址。它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和重要门户。高昌故城的维吾尔语称亦都护城,即“王城”之意,因为此城为高昌回鹘王国的都城,故名。
  (2)遗址概述
  高昌故城遗址呈长方形,分外城、内城、宫城三部分。城垣保存较完整,周长5.4公里,外墙基宽12米,墙高11.5米,夯士筑成。全城有9个城门,西面北边的城门保存最好。始建于公元前1世纪汉代,是世界宗教文化荟萃的宝地之一。高昌城在13世纪末的战乱中废弃,大部分建筑物消失无存,目前保留较好的外城西南和东南角保存两处寺院遗址。内城北部正中有一座不规则的方形小城堡,当地人称“可汗堡”(见图6-25)。
  高昌古城外城略呈方形,占地面积200万平方米。城墙为夯筑,墙基厚约12米,高11.5米,周长约5公里;夯土筑成,夯层厚8~12厘米,间杂少量的土坯,有清楚的夹棍眼;城垣外侧有突出的垛台——“马面”建筑。
  高昌古城外城西南角的一所寺院,占地近一万平方米,由大门、庭院、讲经堂、藏经楼、大殿、僧房等组成。从建筑特征和残存壁画上的联珠纹图案分析,该建筑年代约在公元6世纪。寺院附近还残存一些“坊”、“市”遗址,可能是小手工业者的作坊和商业市场。外城的东南角也有一所寺院,保存有一座多边形的塔和一个礼拜窟(支提窟),是城内唯一保存有较好壁画的地方(见图6-26)。从壁画的风格和塔的造型分析,为回鹘高昌后期(公元12~13世纪)的建筑。
  内城北部正中有一平面不规则略呈正方形的小堡垒,当地叫“可汗堡”。堡内北面的高台上有一高达15米的夯筑方形塔状建筑物;稍西有一座地上地下双层建筑物,现仅存地下部分,南、西、北三面有宽大的阶梯式门道供出入,规模虽不大,但与交河故城现存唐代最豪华的一所官署衙门建筑形式相同,可能是一宫殿遗址。解放前,一支德国考察队曾在堡内东南角盗掘出一方“北凉承平三年(公元445年)沮渠安周造寺功德碑”。沮渠安周是在高昌建立流亡政权的北凉王,据该碑推断,此堡可能是当时的宫城,并有王室寺院。
  北部的宫城内留存许多高大的殿基,一般高3.5~4米左右,可以看出其中有高达四层的宫殿建筑遗址。高昌城北面原是一片茫茫戈壁,居民死后大都葬在这里。整个墓群从城东北一直延伸到城西北,东西长约五公里,南北宽两公里,占地10平方公里左右。20世纪初以来,在这里发掘清理墓葬五百多座,出土文书、丝毛棉麻织物、墓志、钱币、泥塑木雕俑、陶木器皿、绘画、农作物、瓜果食品等各种历史文物,数以万计。
  实地考察,证之文献资料,高昌郡时期高昌城已经有了现存的内城。外城墙是麴氏高昌时期所建。城北郊阿斯塔那—哈拉和卓古墓群出土的属于这一时期的文书中有“北坊中城”、“东南坊”、“西南坊”等记载,说明当时此城已经有中、外之分,东、南、西、北之别。见于文书中的城门有青阳门、建阳门、玄德门、武城门、金章门、金福门等(见图6-27)。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发现的《西州图经》中记载:“圣人塔,在子城东北角”,表明唐代西州城是有子城的。早期的宫城在今“可汗堡”内。麴氏高昌时期随着外城的修建,宫城遂迁移到北部,南面而王,与隋唐时长安城的布局相似。回鹘高昌时期宫城内又曾大兴土木。
  1961年被高昌城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保护单位。被誉为“长安远在西域的翻版”。曾经有一位考古学家这样说:“如果想知道盛唐时的长安城是什么样,就来吐鲁番的高昌故城吧,它就是唐时长安远在西域的翻版”。时光已逝千年,但当时的繁盛仍依稀可见。类似于唐代长安城的形制和布局,全部由夯土版筑而成。外墙基宽12米,墙高11.5米。全城有9个城门。其中南面有三个城门,东、西、北面各有两个城门,西面北边的城门保存最好。进入城内,可参观外城墙、内城墙、宫城墙、可汗堡、烽火台、佛塔等留存较为完整的建筑,其他的残破土墩、败落壁垣,就只能由人想象和继续考证了(见图6-28)。
  高昌城废弃后,日益被垦成耕地,大部分建筑物消失无存。尚存较好的遗迹有,外城西南和东南角保存两处寺院遗址(见图6-29)。其中西南角的一所寺院,占地约一万平方米,由大门、庭院、讲经堂、藏经楼、大殿、僧房等组成,东南角的寺院,尚存一座多边形的塔和一个礼拜窟,是城内唯一保存壁画较好的地方。佛寺两侧曾立着高大的佛塔,院内正中有残存塔柱,而佛龛内则残存着菩萨像和壁画。据考证,这是当年唐僧玄奘西游路过高昌国时,被国王菊文泰挽留一月讲经之处。
  (3)历史背景
  高昌故城奠基于公元前1世纪,是西汉王朝在车师前国境内的屯田部队所建。《汉书》中最早提到了“高昌壁”。《北史·西域传》记载:“昔汉武遣兵西讨,师旅顿敝,其中尤困者因住焉。地势高敞,人庶昌盛,因名高昌”。汉、魏、晋历代均派有戊己校尉驻此城,管理屯田,故又被称为“戊己校尉城”。
  公元327年,前凉张骏在此“置高昌郡,立田地县”(《初学记》卷八引顾野三《舆地志》)。继之又先后为河西走廊的前秦、后凉、西凉、北凉所管辖。公元442年,北凉残余势力在沮渠无讳的率领下“西逾流沙”,在此建立了流亡政权。公元450年,沮渠安周攻破交河城,灭车师前国,吐鲁番盆地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遂由交河城完全转移到高昌城。公元460年,柔然人杀北凉王安周,“以阚伯周为高昌王。高昌之称王自此始也”(《周书·高昌传》)。此后张、马、麴氏在高昌相继称王,其中以麴氏高昌统治时间最长,达140余年(公元499—640年)。这些“高昌王”均受中原王朝的册封。麴伯雅还曾到隋朝长安朝觐,并娶隋华容公主为妻。公元640年,唐吏部尚书侯君集带兵统一了高昌,在此置西州,下辖高昌、交河、柳中、蒲昌、天山五县。由侯君集所得高昌国户籍档案统计,当时有人口三万七千。
  公元8世纪末以后,吐蕃人曾一度占据了高昌。
  公元9世纪中叶以后,漠北草原回鹘汗国衰亡后,西迁的部分余众攻下高昌,在此建立了回鹘高昌国。其疆域最盛时包括原唐朝的西州、伊州、庭州以及焉耆、龟兹二都督府之地。此外还统有分布在罗布泊一带的众熨及其他一些别的民族或部落,地域范围远远超过了今吐鲁番盆地。公元1209年,高昌回鹘臣附蒙古,成吉思汗赐回鹘高昌王为自己的第五子,并下嫁公主。
  (4)高昌与丝绸之路
  高昌国所处的时代是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的全盛时期。丝绸之路在东西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中起过重要作用。高昌国地处东西交通大动脉的要冲,是连接中国内地与中亚、西亚乃至欧洲的桥梁。高昌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丝绸之路贸易通道上的交通枢纽和商业重镇,同时也是丝绸之路贸易的受惠国。
  汉唐以来,高昌是连接中原、中亚、欧洲的枢纽。经贸活动十分活跃,世界各地的宗教先后经由高昌传入内地,毫不夸张地说,它是世界古代宗教最活跃、最发达的地方,也是世界宗教文化荟萃的宝地之一。唐代佛教高僧玄奘,为了提高佛教水平,不畏艰险,于公元629年偷偷离开长安,出玉门,经高昌,沿丝绸中路到印度,遍游今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诸国,历时17年。在高昌,玄奘诵经讲佛,与高昌王拜为兄弟,留下一段千古佳话。
  (5)衰亡
  公元13世纪以后,天山以北广大地区的西北蒙古游牧贵族以海都、都哇为首,发动叛乱,坚持“仍旧要生活在草原上,不能到城市地区去”,曾多次南下侵犯臣属于元朝的回鹘高昌国。公元1275年一次出兵12万围攻火州(高昌)达半年之久,后来亦都护(高昌王号)火赤哈尔的斤终于战死在同海都、都哇的战争中。这场战火延续40余年之久,高昌城在战乱中被毁。
  元延佑三~五年(公元1316—1318年),受元仁宗册封继承高昌王位的火赤哈尔的斤的儿子纽林的斤,在元朝的支持下,“领兵火州,复立畏兀儿城池”(《元史·巴而术阿尔忒的斤传》)。由于高昌城在战火中毁坏过甚,这次重建的火州城已不在高昌旧址,而在原高昌城西(今阿斯塔那居民村附近)。元朝统治瓦解后,火州部割据处称“地面”,故《明史》称:“火州……东有荒城,即高昌国都”。
  高昌故城自公元前1世纪建高昌壁,到公元13世纪废弃,使用了1300多年,始建时间距今已有两千多年了,它是吐鲁番地区千年沧桑的见证。
  10.交河城
  (1)地理区位
  交河古城,维吾尔语称“雅尔果勒阔拉”,位于吐鲁番市以西10公里的雅儿乃孜沟30米的悬崖平台上,因河水分流绕城下,故称交河。南瞰盐山、北控交河,地势十分险要。四面环水,故城状如柳叶,为一河心洲,南北长约1650米,东西最宽处约300米,曾是车师前部王国的国都(见图6-30)。
  (2)历史背景
  交河古城建城于公元前108年,在汉初是车师前王国都城,位于山嘴地区两河相交处的30米高的黄土崖上,易守难攻,便于防卫。西汉统一西域后,由于交河地势较高,战略地位重要而成为汉朝高昌壁的一处军屯城镇。公元5世纪末,麴氏家族夺取政权并定居高昌时,将都城迁至交河城。公元450年车师国灭,交河改县属高昌郡,并成为安西都护府治所。由于承担着政治军事重任以及宗教文化传播的作用而非常繁盛,既是唐王朝屯兵的重镇和开拓西城的大本营,也是宗教信徒藏身避难的城堡,拥有大量佛教教徒和统治阶级的府宅,危难时城内有大量的水井可供长期固守和对付围城之危。因地锁天山豁口,扼丝绸之路中道通向西方和北方,交河城还是来往东西的官员、商贾交会的城镇。如唐朝诗人岑参诗云:“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而对于交河的特产乾蒲桃、刺密、冻酒、白麦面,葡萄等在《太平广记》(公元502—507年梁武帝年间)中也有详细的记载。当唐军于公元640年平定吐鲁番盆地后,唐王朝在高昌置西州,将安西都护府治所迁到了更平坦和交通便利的高昌(今吐鲁番),交河城逐渐失去了其重要战略意义,在公元7世纪后逐渐衰落,最终于公元14世纪毁于元蒙战火。
  (3)古城现状
  现在的交河古城是其鼎盛时期的规模,大体为唐代的遗存。台地西北部是一片唐以前的古墓地,已被盗掘、破坏殆尽。建筑物集中在台地东南部约1000米的范围内,其东、南两面各有一个城门。建筑形式除没有城墙外,还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即大部分建筑物(包括宽大的街道),都是从原生土中掏挖出来的。窑洞是在原生土中直接掏出,平房则多是切挖原生土留出四壁,然后用木头搭项。从残留的柱洞看,有不少是多层建筑。有的下部是窑洞,上部是平房。板夹泥垛墙建筑物只占少数。有的下部是生土墙,上部是板夹泥垛墙。城内布局可以分为三部分:贯穿南北的一条大街把居住区分为东、西两部分,大街北端则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寺院,以它为中心构成了北部寺院区(见图6-31~图6-33)。
  东区南部有一所气势宏伟的宅院,占地3000多平方米,地下地上双层建筑,有宽大的阶梯通道可以上下。在宽厚高大的围墙外面是城内唯一的一处广场。根据考察分析,这个宅院当为唐初所建,可能是安西都护府的治所,后为天山县的官署衙门。西区分布有许多手工业作坊,发现的几处陶窑遗址膛壁,经烈火焚烧,已完全变成灰色。大街北端的寺院平面呈长方形,占地约5000平方米,由山门、大殿、僧房、庭院、水井等组成。根据建筑特征和残存的泥塑佛像分析,应为南北朝时期的建筑。院内曾发现唐代莲花纹瓦当,说明唐时曾经重修。城北还有一组壮观的塔群,中央是一座大佛塔,上部原有塑像,现已无存。四角各25个小塔,排列成纵横各五的方阵,总计101个。城中大街两旁尽是高厚的围墙,临街不见一个门窗。纵横连接的街巷把建筑群分割为若干小区,颇似内地宋代以前城市的坊、曲。这种建筑布局足以说明交河城在唐代曾经进行过一次有规划的重修改建,而唐代以前的旧城痕迹则早已面目全非了。
  (4)历史价值
  交河古城是一座没有城墙的城,也是世界上现存最大、最古老且保持最完整的生土建筑城,整座城完全是从自然生土中掏掘而成,被誉为世界城市建筑史上的奇迹。
  专家分析,它能够完整地保存下来,是吐鲁番盆地气候干燥,又远离水源的缘故。据载,古城最早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车师前国的都城。北魏至唐初为高昌王国所属的交河郡,唐朝派驻西域的最高军政机构——安西都护府最初也设于此城。它一直是吐鲁番盆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后因连绵不绝的战火,古城几次被毁。交河城的独到之处就是它的构造技法,它是利用洪水自然冲刷形成一个柳叶形的台地,利用这种台地来建城,台地的断崖就是它的城墙。它不是人工盖起的城墙,不像其他城规规整整的,有一定的形状,它完全是一个自然形。另外,这个城的土非常硬,所以古代的先民们利用这个特点,采用一种下挖法的建筑技术,就是现在看到的这些房子、院落。它不是砌起来的,是从平面往下挖的,把中间的土挖掉,形成了墙壁,形成了院落,这是它的独到之处。这种方法在全世界,特别是在中亚地区,都是很少的。
  (5)交河与丝绸之路
  交河是吐鲁番盆地最早的政治、军事、文化中心,也是两千多年以来东西方古代文明交流的一个里程碑。古城于1961年经国务院批准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交河因承担着丝绸之路的政治军事重任以及宗教文化传播的作用,因此非常繁盛,但是城镇内没有贸易市场,骆驼队和车辆队都无法进入交河城,说明交河城并不是丝绸之路商队的驿站城镇。
  (6)兴亡的原因
  交河古城周围地区因地处两河交汇处,农业发展基础较好,盛产葡萄、白麦等农作物,适宜人们耕作居住,四周环水,南瞰盐山、北控交河,地势十分险要。因此作为车师前王国都城,成为该国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交流中心。
  宗教与政治决定着城镇的产生与兴衰,交河城就是明显的例证。交河古城在汉初是车师前王国的京都,西汉统一西域后成为汉朝高昌壁的一处军屯城镇,由于地势较高,处于山嘴地区,易守难攻,便于防卫,公元5世纪末麴氏家族夺取政权并定居高昌时,将都城迁至交河城。交河城是一个宗教和行政区,也是危难时藏身避难的城堡。城内有大量的水井可以长期固守和对付围城之危,但是没有贸易集市。在公元前108~前60年这50年间,汉朝与匈奴一直将交河作为争夺西域的焦点,并在此进行过五次大战,史称“五争交河”。公元6世纪初,交河又被邻近的高昌所灭,变成了高昌的一个郡。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唐灭了高昌王国,此后至唐末这里一直在唐朝统治下,行政中心便由交河迁至高昌,使交河的政治地位衰落。但导致交河最终衰亡的原因是战火不断,民不聊生。公元8世纪末以后,这里先后沦陷于吐蕃、回鹘、元蒙之手,屡遭战祸破坏,居民纷纷外迁,从此变得荒凉起来。交河城,这座在风雨中飘荡了上千年的古城,终究没能逃脱消亡的命运,公元14世纪中叶,位于西北的蒙古游牧贵族,建立了割据西北的独立王朝,蒙古铁骑再次将战火引向了交河城,蒙古人的一把大火彻底将交河城毁于一旦。
  11.瓜州
  (1)地理环境
  唐瓜州城,即今安西县锁阳城,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邻接新疆,南为祁连山,北为北山,疏勒河流经境内,是古丝绸之路上的—边塞重镇。
  古瓜州(治今甘肃安西县城东南约50公里的锁阳城)与沙洲(即敦煌)相距约140公里,其周围受党河、疏勒河水的滋润,形成面积约400平方公里(约50多万亩)的平坦绿洲,汉唐时期阡陌纵横,河渠网织。受地势制约,河道主方向先由南向北,再由东向西延展,并切穿西沙窝一直向西延伸15公里,主河道两翼又分出许多支渠,呈较齐整的羽状排列。发源于祁连山西段主脉大雪山的冥水(也称昌马河或疏勒河)自东向西流经今锁阳城北约5.5公里处的张家庄北侧,自锁阳城东北约8公里处的洪积冲积扇边缘泉水出露,穿过乱泉湖、银湖、西大湖,沿程接纳诸多泉流,水势渐大,至天生泉拐弯折而西南行,沿南山南麓流至锁阳城西北70公里折而西北流,又行约7公里切穿南山,从山北麓流出,西北流数公里没入沙砾之中。历史上冥水水源充足,水流量较大,其水流可沿着冲积扇缘西侧的一些干沟排入今黄水沟中而流至敦煌东南界。《汉书·地理志》敦煌郡冥安县条:“南藉端水出南羌中,西北入其泽溉民田”。《元和郡县图志》卷40瓜州晋昌县条:“本汉冥安县,属敦煌郡,因县界冥水为名也。冥水,自吐谷浑界流入大泽”。锁阳城东南8公里许建有古拦水坝址一道,坝宽百米许,其上源有古河道与昌马河出山口相连,下流则分出三、四条灌溉干渠至锁阳城周围。主干渠、支渠、斗渠呈树枝状展布在沿岸地区,孕育了庞大的农田灌溉水系,下渗后成为地下潜流,至绿洲北部边缘低洼处重新出露,补给地表水。由于当时的苦水可接纳大量的锁阳城周围绿洲的灌溉回归水,其水量远较今之芦草沟为大,在冥水(疏勒河)的浇灌下阡陌纵横,河渠网织,古绿洲面积约50万亩左右,下渗后成为地下潜流,至绿洲北部边缘低洼处重新出露,从而大量补给古苦水。今天沿线河流流量远不及唐时丰盈, “雨多即流,无雨竭涸”,出山后仅数里即行消失。两城之间成为一片茫茫的戈壁、沙漠和荒滩。成片的废弃耕地伴有疏密不等分布的胡杨灌丛沙堆,经严重风蚀后形成硬质地面,风蚀垄槽将地面切割得支离破碎,使昔日河曲萦绕、田连阡陌、支渠纵横、羽状排列的繁荣绿洲目前成为一片荒滩。
  (2)历史背景
  锁阳城始建于西晋元康五年(公元295年),该年晋惠帝分敦煌郡之宜禾、伊吾、冥安、渊泉、广至等5县,分酒泉郡之沙头县,又别立会稽、新乡县,共8县设立晋昌郡,晋昌郡及其治所冥安县的郡、县城即是锁阳城。到了唐代,又在锁阳城设置瓜州及其治所晋昌县,晚唐五代宋初归义军时,以及西夏、元代仍置瓜州。元至元二十八年(公元1291年),将瓜州居民迁往肃州,锁阳城自此废不为州,人去城空,昔日之殷富繁华遂成往事。降及明代,锁阳城改称苦峪城,一度重新加以修缮利用,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移哈密卫于此。到了正德(公元1506—1521年)以后,明王室对嘉峪关外进一步采取了弃置政策,不复经理,致使关外诸城反复被吐鲁番、哈密、蒙古等部、族争夺,苦峪城亦随之荒废。此后史书上就见不到有关该城的记载了。至于“锁阳城”一名,大约是清代后期才在民间叫开的。
  锁阳城的得名就是因其地盛产味道甜美的锁阳之故。每当仲春三月,艳丽的锁阳花染得荒原一片彤红,游人无不驻足流连。锁阳很早就已入药,明代名医李时珍《本草补遗》记:“锁阳为肉质寄生植物,状似苁蓉,呈扁圆柱形,色深褐,有鳞片,柔软肥润,断后有粉性”在《本草衍义》中又云:“锁阳可大补阳气,益精血,兴阳润燥,养筋滑肠。凡阳气虚损、精血衰败者珍为要药”。由于药效奇特,人们把它视作能像千斤锁一样锁住病人的浑身阳气,故而名为锁阳。现代中成药朱丹溪虎潜丸、神龟滋阴丸等即是以锁阳为主炮制而成的。
  关于锁阳城名的来历,还有一个传说:锁阳城原名苦峪城,唐名将薛仁贵奉命西征,被困于此,于外无援兵,内无粮草之际,士兵靠掘食城内外遍地生长的锁阳根茎,得以坚持到援军到来,取得胜利。为此,改苦峪城为锁阳城。
  (3)锁阳城与丝绸之路
  锁阳城是丝绸之路咽喉上的一大古城。六朝、隋唐之际,中原通西域的丝绸之路经由今安西通往哈密,史称伊吾大道。玉门关也相应从今敦煌西北100多公里的故址迁至瓜州境内。锁阳城在河西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及军事诸方面曾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古代锁阳城附近有一大片非常开阔的绿洲,是酒泉郡与西域联系的纽带。锁阳城具有我国保存最完好的古代军事防御系统和古代农田水利灌溉系统。同时,也是古代沙漠化演进过程创举沧桑变化的典型标本,是中国西部古文化遗存和独特自然景观结合最为完美的旅游景点(见图6-34)。
  (4)城镇动态发展的原因
  锁阳城建于西晋,兴盛于汉唐。在汉代、隋代以来一直都是十分繁荣,隋炀帝召开万国博览会,27国商贸往来频繁的时期,瓜州城都是极为繁荣的河西城市。
  到唐代,瓜州开始出现不稳定的因素。晚唐时期,瓜州曾一度被吐蕃民族占去,吐蕃王朝在那段时间给瓜州城留下惨痛的历史。吐蕃军队之所以能占领瓜州,是因为早期凉州、瓜州、甘州、肃州、敦煌五地的精锐驻军全都调往内地平息“安史之乱”,所以吐蕃乘虚而入。后来当地的农民李义潮率领农民起义,打败了驻守当地的吐蕃军队,建立了自己所管辖的州郡,在他的管理之下,瓜州又曾经一度繁荣。锁阳城始为汉代冥安县治所,唐代为瓜州(又名晋昌县)的治所。而塔儿寺据分析是唐、五代及宋元时瓜州地方官员及百姓进行祭祀的宗教活动场所。
  明代,锁阳城为罕东卫,并重修了城池,后为吐鲁蕃满速儿攻破,遂废。到了清代前期,这里才彻底演变成沙漠化土地。清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所纂《重修肃州新志》描述锁阳城周围景观:“城外北面多红柳黄茆,耕地尚少,西、南二面则平畴千顷,沃野弥望,沟塍遗迹绣错纷然”;其引灌渠道“今俱干涸无水,渠身砂砾,所以此城遂废”。
  元代中期以后,锁阳城周围绿洲沙漠化,当时这里的居民东迁肃州,城空地荒,任凭风沙剥蚀,植被退化,地表粗化,流沙遂逐渐侵入。明代以降,锁阳城先是作为安置归附的哈密、蒙古部族的处所,后又成了一些部族角逐的场所。自明正德以后(公元16世纪初期),城池残破,绿洲垦区亦不复经理,进一步加剧了其沙漠化过程。
  锁阳城绿洲沙漠化的原因,除与元代中期以来这一带政治军事形势的剧烈动荡、游牧部族的角逐争夺、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等密切相关外,更主要的还在于清代前期昌马河(疏勒河)流域开发地域的转移之故。《重修肃州新志·靖逆卫》记:“自康熙五十八年(公元1719年),相度于达里图筑靖逆城,始堰昌马河口,逼水东流,分为靖逆东、西两渠,溉新垦地,招户民居之”,靖逆卫即今玉门镇。《甘肃通志稿·安西县采访录》所辑“安西、玉门两处互争水案”亦记,当时“靖逆招来屯户于睡佛洞(今昌马石窟)前,高筑巨坝(今昌马大坝),将河水堵向东南,而三、四道田地遂无点滴灌注”。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使昌马河口原来向西分流流向锁阳城一带的古河道断流,昌马河水转而向东浇灌靖逆卫(今玉门镇)一带新开的土地,遂使元代中期以来逐步荒废的锁阳城垦区完全断流干涸,并在当地强劲风力的作用下,很快流沙壅起,最终演变成了风蚀弃耕地与胡杨灌丛沙堆相间分布的沙漠化土地。可见因人为作用导致的开发地域的转移及其水流状况的变化,乃是锁阳城绿洲沙漠化的主因(见图6-35和图6-36)。
  ①《宋史·温仲舒传》
  ②《宋史·高防传》
  ③雍际春,陈亦平等.陇中黄土高原环境的变迁及其历史启示.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1年增刊:199
  ④据鲜肖威《历史时期甘肃黄土高原环境变迁》一文所载,甘肃省黄土高原从清初至中叶,人口增长至1100万,耕地从1764年1146万亩猛增到1820年的2466万亩。
  ⑤鲜肖威,陈莉君.历史时期黄土高原地区的经济开发与环境演变.西北史地,1986:7
  ⑥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
  ⑦李并成,河西走廊历史地理[M].兰州:甘肃人民出社,1995
  ⑧吴礽骧.河西汉代驿道与沿线古城小考[A].简帛研究[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⑨侯灿,高昌楼兰研究论集.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0
  ⑩方英楷.新疆屯垦史.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89
  (11)苏北海《西域历史地理》
  (12)孔拉迪编《斯文·赫定在楼兰所得之汉文文书和其他小件文物》,木简版50
  (13)向达译.斯坦因西域考古记.中华书局、上海书店联合出版,1987
  

丝绸之路:沿线城镇的兴衰/范少言,王晓燕,李健超著.-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