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数据库首页 文物古迹篇 文化科技篇 地理环境篇 道路交通篇 经贸文化篇 民族宗教篇 方言习俗篇 丝路人物篇 研究文献库
数据库介绍 丝路概说 一带一路 在线视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丝路概说> 丝绸之路考古十五讲

第三节 于阗佛教

作者:林海村













  于阗是中国佛教的一个重要传播中心,19世纪末以来,不断发现各类佛教遗物。1890年,法国探险队德兰斯一行到塔里木盆地南部考察,在和田北部沙漠玉龙喀什河畔阿克斯比尔、喀拉喀什河畔的牛角山以及约特干遗址采集到大批希腊罗马艺术和犍陀罗艺术风格的人物、动物形象的陶塑、贵霜钱币以及汉文佉卢文双语钱币。尤其引人注目的是,法国探险队还在和田收购到一部桦树皮书写的佉卢文佛经残卷,据说出自牛角山某寺院遗址。
  佉卢文是一种印度古文字,公元前3世纪—公元2世纪流行于犍陀罗地区(今巴基斯坦北部和阿富汗南部)。和田牛角山出土的佉卢文《法句经》,首次证明塔里木盆地的于阗王国也流行佉卢文。千百年来,佛经原本一直是佛教信徒梦寐以求的圣物;因为得到了佛经原本,也就得到了佛的真言。东晋的法显、唐玄奘以及成千上万个不知姓名的佛门子弟历尽艰辛不远万里到印度,就是为了寻找佛经原本。新疆和田佛教圣地牛角山发现的佉卢文《法句经》,抄于公元2世纪末,现在分藏圣彼得堡埃米塔什博物馆和巴黎国立图书馆,是目前所知年代最早的佛经之一。
  牛角山寺是于阗著名佛教圣地,屡见于汉文史籍、汉译佛经、敦煌遗书乃至敦煌壁画。2000年在喀拉喀什河畔库马尔山崖间发现了牛角山佛寺遗迹。寺基开凿在断崖上,中间梯道和两侧的行道清晰可辨。和田文管所在库马尔山石室西北1.5公里处还发现了一座佛寺遗址,残存寺墙遗迹,南北长约1000米,东西宽约100米,面临喀拉喀什河,文化层约在20厘米以上。采集到的遗物有莲花纹石膏陶范、模制石膏装饰件等,在附近还收集到一件泥塑飞天贴壁。有学者对照敦煌遗书,认为可能是传说中虚空藏菩萨在西玉河的住所——萨伽耶仙寺。〔1〕
  据《月藏经》记载,于阗佛教是从疏勒王国传入的。文中说:“今有二万大福德人,见于四谛,从沙勒国而往彼住。以彼二万福德众生有大力故,于此瞿摩娑罗香山大支提处,日夜常来一切供养。”〔2〕
  20世纪初,日本大谷光瑞探险队在和田采集到两个铜佛头,与乌兹别克斯坦法雅孜塔佩(Fayaz Tepe)贵霜佛寺出土泥塑佛头如出一辙,年代在公元3世纪左右,现藏东京国立博物馆。〔3〕
  公元2世纪,佛教传入西域后,一种在神殿外环绕一圈回廊的方形佛寺开始在塔里木盆地流行,通称“回字形佛寺”。于阗王国著名佛寺遗址——丹丹乌里克佛寺,就普遍采用回字形建筑。在吐鲁番盆地,这种古老的建筑一直流行到公元9世纪,并对回鹘佛寺和石窟寺产生重要影响。塔里木盆地回字形佛寺有三个早期实例:
  一、米兰M.Ⅲ佛寺:1907年,英国考古学家斯坦因在米兰荒漠(今属新疆若羌县)发掘了14所佛寺遗址。其中,米兰M.Ⅲ号佛寺是一个外方内圆的建筑,中间是一座用土坯砌造的佛塔,佛塔四周环绕方形围墙,每边长约9米,并在佛塔与围墙之间形成了一个1.2米宽的回廊。著名的“有翼天使”壁画,就是在这个回廊上发现的。由于米兰佛寺壁画写有佉卢文题记,可知米兰佛寺的年代在公元2世纪末至3世纪初。由此可知,早在公元2世纪末,塔里木盆地就出现了回字形佛寺,但是佛寺中心是佛塔,说明当时仍以佛塔为崇拜对象。
  二、尼雅佛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丰县城北150公里尼雅河床左岸的一处周围低平、中部高敞的岛式台地上,东西长,南北窄。中心佛殿构筑在高于其他房址的台地上,平面呈“回”字形,门向东南。墙体采用“木骨泥墙法”修建,东西长5.3米,进深5.2米,面积28平方米。佛殿中央用木板围成一个正方形,四隅各有一木础,上面卯口内立木柱,侧面固定木板,内填土,形成一个正方体基座。基座边长2米,与四壁之间形成行道,行道东和南侧宽1.1米,北侧宽1.2米,西侧宽1.4米。在行道东北角地面上,发现有佛和菩萨的碎片壁画。佛寺东面开门,南面为佛殿,西端是僧房和讲经堂,北面有一组带前廊的房址。整个遗址的东部和南部有一道红柳枝围成的篱笆墙,西部和北部均为台地的漫坡。寺院由五组单元建筑构成,布局规整。斯坦因在尼雅遗址发现写有西晋泰始五年(269)年号的木简,故知这所佛寺的年代在公元3世纪中叶。
  三、喀拉墩佛殿:喀拉墩遗址位于新疆和田县城以北大约220公里的沙漠腹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斯文赫定和斯坦因相继到此考察。1993年,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与法国科研中心135所合作发现并发掘了喀拉墩附近的两座佛殿遗址,编号为N61和N62。这两座佛殿都掩埋在沙漠中,地表只露出一些木建筑构件。
  N61佛殿在喀拉墩东部稍偏南处,墙壁用“木骨泥墙法”构筑,有两层殿墙:里面一层主殿,地面中央有一边长2米的正方形台基,四周是行道;其外围绕的一层殿墙,边长8.5米;两层殿墙间相距约为2米。佛殿整体平面呈“回”字形。
  N62佛寺位于喀拉墩南部,其形制与N61相同。法国科研中心135所在其举办的展览中,对该两处佛殿进行了复原,他们认为佛殿中央残存的基座原应为中心柱,与龟兹石窟形制相同。在佛殿靠近台座的行道上,堆积着许多坍塌下来的墙壁碎片,其中有的还描绘着壁画。现存壁画内容主要是佛像,有立佛和坐佛。立佛布局在佛殿侧壁,赤脚立于莲花上。头两侧各有一身坐佛,上端为一排排的坐佛像。有的坐佛两腿相交坐在莲花上,两手手指交叉置腹前;有的呈禅定,身披的通肩袈裟以双线勾出褶襞:用黑线勾勒面部、袈裟的轮廓和莲瓣等,用土红线描绘五官等细部。线条简洁流畅,富有动感。
  发掘者认为,喀拉墩两座佛殿“很可能是目前发现最早的中国佛教遗存之一”。据碳14年代测定,N61号佛殿为距今1910±250、1193±86年;N62号为1800±40年,两者皆在魏晋时期,晚于米兰佛寺,与尼雅佛寺的年代相仿。〔4〕
  尼雅和喀拉墩佛寺的发现说明,公元3世纪中叶以降,回字形佛寺在塔里木盆地继续流行,但是建筑形式发现一些变化,佛寺中心的佛塔不见了,代之以方形台基。这个台基究竟是像台还是高僧讲台,目前还不是十分清楚。
  于阗佛教寺院平面绝大多数呈回字形,有两层殿墙,主要地面中央筑台基,四周有行道;主殿外也有左、右、后三行道。这种佛寺形制后来对回鹘时期的佛寺和石窟寺均产生重要影响,吐鲁番柏孜克里克第15、20窟等、交河故城和七个星寺院等皆为回字形佛寺。
  关于塔里木盆地回字形佛殿的来源,一直令人疑惑不解。有学者认为,回字形神殿属于伊朗建筑传统。苏联考古学家在东伊朗的木鹿(今土库曼斯坦国的谋夫)卫城内,发现了环绕回廊的方形大厅式建筑,年代约在公元1—2世纪。发掘者认为,此类建筑带有火祆教圣殿性质。值得注意的是,至少在公元2世纪中叶,这种伊朗建筑风格的回字形神殿就传入中亚大夏。法国考古团在阿富汗苏尔科·科塔尔(Surkh Kotal)发现的火祆教神庙就是一个典型例证(Kotal即波斯语“山口”)。〔5〕
  苏尔科·科塔尔位于阿富汗喀布尔以北大约200公里处,神殿建在一个5层的台基上。最顶层台基上有一个宽阔的台基,一直通向神殿。神殿主室包括中心内殿(11×11米),内殿中心有一个方形平台,平台每一侧都带有三层台阶和一个柱基。这所寺院神殿的中心是一个正方形祭坛,而祭坛四周环绕回廊,构成所谓回字形建筑。
  发掘者施龙姆伯格(Daniel Schlumberger)在发掘报告中指出,这个建筑遗址与伊朗神庙非常相似,尤其与苏萨和波斯波利斯神庙相似,但是这所建筑的希腊文化因素不容忽视。例如,绕柱式和立柱支撑的阁楼轮廓就明显受到古典艺术影响。据遗址内出土贵霜碑铭,这所神殿是贵霜王伽腻色迦 (约2世纪中叶)所建火祆教神殿。
  苏尔科·科塔尔神殿的平面布局、方形带有四根立柱和围廊的内殿,无疑肇源于伊朗。在伊朗本土,这种形式的火祆教神殿在几个世纪里几乎没有太多变化。例如,苏萨神殿(前5—前4世纪)——弗拉塔达拉神殿(前3世纪初)——库希·库瓦加神殿(前2—前1世纪)——纳巴帖恩神殿(前1世纪—1世纪)——哈特拉神殿(1世纪),一直发展到苏尔科·科塔尔(1—2世纪)。
  耐人寻味的是,这种回字形火祆教神殿对中亚大夏早期佛教寺院曾产生重要影响。在阿姆河中游北岸铁尔梅兹(Termez)旧城西北角发现了喀拉·塔佩(Kala Tepe)洞窟寺院。这所寺院的第一组建筑由北、中、南三个庭院组成。南院南墙处建造有一所佛堂,主殿外环绕回廊;中院和南院西侧皆开洞窟,而洞窟内的佛堂也是环绕着拱顶回廊。喀拉·塔佩寺院的年代在公元2—3世纪。佛教寺院之所以采用这种建筑形式,或许和早期流行环绕礼拜佛塔仪式有关,这个回廊似乎被僧人当作礼拜道使用。〔6〕
  注释
  〔1〕李吟屏:《于阗史话》,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4年。
  〔2〕参见那连提犁取舍译《大方等月藏经》。
  〔3〕田边胜美、前田耕作:《世界美术大全集·东洋编15·中亚》,东京:小学馆,1997年,页240。
  〔4〕Kenria menoires dunfleuve,Archeologie et civilisation des oasis du Talamakan,2001;中法联合克里雅河考古队:《新疆克里雅河流域考古考察概述》,《考古》1999年第7期。
  〔5〕林立:《米兰佛寺考》,《考古与文物》2003年第3期,页47—55。
  〔6〕同上。
  

丝绸之路考古十五讲/林海村编著.-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