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数据库首页 文物古迹篇 文化科技篇 地理环境篇 道路交通篇 经贸文化篇 民族宗教篇 方言习俗篇 丝路人物篇 研究文献库
数据库介绍 丝路概说 一带一路 在线视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丝路概说> 丝绸之路考古十五讲

第二节 明代初年的西洋与满剌加大明海军基地

作者:林海村











  谈到郑和下西洋,首先得了解永乐、宣德年间对“西洋”是什么概念。坊间许多书籍乃至教科书往往根据《明史·渤泥传》,将“西洋”界定在汶莱以西海域。殊不知,《明史》是清人编修的,只能代表清代对西洋的地理概念,那么郑和下西洋时代又是如何区别东洋和西洋的呢?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大海啸突然爆发,一夜之间二十多万人死于非命。这次大海啸爆发的源头,就在明代初年东洋与西洋的分界——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北端的亚齐,汪大渊《岛夷志略》重迦罗条译作“亚崎”;《明史·外国列传》苏门答剌条译作“哑齐”。
  永乐二十二年(1424)正月,旧港故宣慰使施进卿之子济孙遣使丘彦成请袭父职,并言旧印为火所毁。上命济孙袭宣慰使,赐纱帽给花命带金织文绮袭衣银印,令中官郑和赉往给之。〔1〕郑和这次出使最远到苏门答腊岛南部的旧港,所以没算在通常所说“郑和七下西洋”之列,否则,郑和至少是八下西洋。在《郑和航海图》上,亚齐写作“南巫里”,来自马来语Lambri,〔2〕元末汪大渊《岛夷志略》作“南渤里”。明初对“西洋”的概念沿用《岛夷志略》的说法,以南巫里西北海域的冒山岛为界。那么元末明初印度洋成了中国的内海,郑和下西洋实际上就是巡航印度洋沿岸诸国。
  满剌加在今天马六甲海峡的东岸,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满剌加国的创始人拜里米苏剌原系室利佛逝国王子,后来到马来半岛建立新王国;建国之初,称臣于暹罗。永乐“七年,郑和奉敕,赐双台银印、冠带袍服,封为满剌加国王,并封其国之西山为镇国之山,御制碑文”。〔3〕在《郑和航海图》上,满剌加王宫标在马六甲河右岸一座小山上,葡萄牙人占领马六甲后,在满剌加宫殿所在地建圣保罗教堂,因名“圣保罗山”。
  马六甲人按照当地杆栏式建筑,在圣保罗山下复原了一座满剌加王宫,复原方案采用马来西亚本地杆栏式建筑,则与史实不符。众所周知,中国文化与日本、朝鲜、越南和东南亚等亚洲文化的关系,就像希腊文化与欧洲文化的关系一样,是东亚和东南亚文明的重要来源之一。东南亚本来采用杆栏式建筑,但是在中国文化影响下,尤其在郑和下西洋时代,许多东南亚国家采用中国式砖瓦建筑。
  在汶莱考察渤泥国古迹时,我们在国家博物馆的仓库内见到一批中国式砖瓦,据说出自汶莱首府斯里巴加湾附近一个南宋至元明时代的货栈遗址。这个发现说明至少在元明时代,中国建筑艺术就传入了南中国海彼岸的渤泥国。同时,中国建筑艺术也传入马六甲海峡的满剌加王国。
  1409年,大明舰队返回中国前,郑和向满剌加国王赠送王宫用瓦。作为回报,满剌加国王允许大明海军在马六甲建立下西洋中转基地,以便日后远航。明嘉靖年间黄衷撰《海语》(1536年成书)一书提到满剌加“王居前屋用瓦,乃永乐中太监郑和所遗者”。满剌加王宫未必是紫禁城那种皇家琉璃瓦建筑,但至少采用中国式砖瓦建筑。
  郑和舰队有27000多水师,他们在马六甲停泊首先得补充大量淡水,那么满剌加大明海军基地想必建在有水的地方。俗话说:“有山必有水,山有多高,水有多高。”马六甲几乎一马平川,只有两座小山丘。其一为圣保罗山,满剌加王宫建在此山,郑和舰队不会在这里建基地;另一为三保山,山下原有七口中国式古井,但是目前只有一口古井保存下来,俗称“三保井”。
  据明弘治《长乐县志》记载,“天妃宫大井在县治西隔四十余步,太监郑和造井栏。”这口井已在长乐发现,我们从南京故宫发现的明宫井栏,也可看到明代井栏的形制,与三保井大同小异。显然,满剌加大明海军基地就在三保山,而山下这座中国式古井,为寻找大明海军基地所在地提供了重要线索。
  关于满剌加大明海军基地,马欢《瀛涯胜览》说,“中国宝船到彼,则立排栅如城垣,设四门更鼓楼,夜则提铃巡警。内又立重栅如小城,盖造库藏仓廒,一应钱粮顿在共内。去各国船只回到此处取齐,打整番货,装载船内,等候南风正顺,于五月中旬开洋回还。其国王亦自采办方物,挈带领头目,驾船跟随宝船赴阙进贡”。三保山方圆三公里,当地人称Bukit China(中国之丘)。英国人殖民马六甲时代,大明海军基地城楼尚在。“距马六甲市约一条石(原注:即一英里),有古城一座,建于山峰上,名为三宝城。城楼雉牒皆具,纯为中国式建筑。故志相传系明成祖二年(应为永乐三年,1405)太监郑和巡视南洋至马六甲所建”。〔4〕凡此表明,满剌加大明海军基地就在三保山。海外华人把郑和视为精神支柱,马六甲的华人死后往往归葬郑和舰队当年的基地三保山,山上的华人墓最早可以追溯到明天启年间。目前三保山上建有一万两千多座华人墓葬,堪称海外华人最大的墓场。
  据《西安东大寺碑》记载,西安清真寺教掌哈三被郑和聘为“通事”,也即阿拉伯语翻译。哈三向郑和建议,在马六甲港入口小山修建排栅城垣和仓库,作为远航印度洋的中转站。《郑和航海图》在马六甲河左岸标出一个叫“官厂”的地方,与满剌加王宫隔河相望。所谓“官厂”,就是哈三建议修建的郑和舰队仓库,或称“官仓”。据新加坡华侨陈达生调查,明代官仓遗址上后来开了一家印度银行,这家银行的院落内仍有两口中国式古井。郑和舰队当年确实在此地安营扎寨,但这里是否真为大明舰队官仓,仍需考古发掘才能确认。
  为了保护好这个重要遗址,陈先生把这家印度银行买了下来,现已改建为郑和纪念馆。我的同事秦大树告诉我,马来西亚大学本来打算和北京大学联合发掘这个遗址。可是当年建印度银行时,为防止盗贼挖地道进入银行,在地下打了一两米厚的钢筋水泥,无法进行发掘,这项考古计划一直没有实施。
  尽管马六甲的考察不尽人意,但是我们在马来西亚首府吉隆坡却有一个意外收获,考察了近年马来西亚水下考古发现的明初沉船。吉隆坡国家博物馆为这些沉船专门开辟展厅,陈列沉船中打捞出来的数以万计的文物。根据发现地点或船内文物,发掘者对这些古船重新进行命名。都灵号(Turiang,1370)和南洋号沉船(Nanyang,1380)年代最早,沉没于洪武年间(1368—1398)。龙泉号(Longquan,1400)沉于建文元年,巴礁号(Bakau,1403—1424)沉于永乐年间(1403—1424),皇家南海号(Royal Nanhai,1460)沉于天顺年间(1457—1464)。宣德号(Xuande,1540)的年代最晚,沉没于嘉靖年间(1522—1566)。〔5〕
  为防倭患,明初实施“片板不得入海”的禁海政策,但是民间走私活动却屡禁不止。明洪武六年(1373),大海盗张汝厚、林福“自称元帅,劫掠海上”。他们浮海到东南亚走私苏木(古代染布的木材),占城(今越南南部)国王阿答阿者出兵伏击,“获其船二十艘,苏木七万斤”。〔6〕马来西亚海域发现的明初沉船,除皇家南海号外,多半是民间走私船。靖难之役后,明成祖朱棣从侄儿那里非法夺得王位,但是建文帝却“活不见人,死不见尸”,传国玉玺也下落不明。明成祖怀疑建文帝搭乘民间走私船亡命海外,《明史》也把郑和下西洋的目的,说成是“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礼部左侍郎胡潆于永乐十七年(1419)复出巡江浙湖湘诸府,“是年还朝,驰谒帝于宣府。帝已就寝,闻潆至,急起召入。潆悉以所闻对,漏下四鼓,乃出。先潆未至,传言建文帝蹈海去,帝分遣内臣郑和数辈浮海下西洋,至是疑始释”。〔7〕
  如果真是这样,巴礁号沉船就应给予更多的关注。这条船是1999年在加里曼丹海峡巴礁岛(Bakau Island)附近海域发现,故名“巴礁号”。费信《星槎胜览》(成书于1436年)称此地为“假里马打国”。据沉船内中国钱币和碳14年代测定,巴礁号沉没于永乐年间。除龙泉窑瓷器外,船内还发现泰国和越南瓷器,可见是民间走私商船。
  郑和率领的大明舰队历尽艰难险阻,有些船不幸遭遇海难。清初《针位编》钞本残卷记载:“永乐十九年奉圣旨,三保信官杨敏,字佛鼐,洎郑和、李恺等三人往榜葛剌等番邦,周游三址六国公干,至永乐二十三年,忽遇风浪。”看来,郑和船队中有一条船从永乐十九年(1421)启航,至永乐二十二年(1424)尚未返航,而且遇到风浪。20世纪70年代,在西沙群岛北礁岛发现过一条郑和时代的沉船。从中打捞出汉至明代铜钱七八十种,总计403.2公斤,同时还发现铜锭、铜镜、铅块等明初文物。这条沉船内有新发行的永乐通宝,显然沉没于永乐年间,研究者甚至认为这条船可能属于郑和舰队。〔8〕
  注释
  〔1〕《明成祖实录》卷一二八。
  〔2〕此图原名“自宝船厂开船从龙江关出水直抵外国诸番图”,收入明末茅元仪编《武备志》。据该书介绍,此图取材于《郑和航海图》。
  〔3〕《明太宗实录》卷四七。
  〔4〕孔远志:《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文化探析》,香港:南岛出版社,2000年,页375。
  〔5〕R.Brown and S.Sjostrand,Maritime Archaeology and Shipwreck Ceramics in Malaysia,Kuala Lumpur:Department of Museums and Antiquities,2004.
  〔6〕《明太祖实录》卷八四,洪武六年八月。
  〔7〕《明史·胡潆传》。
  〔8〕崔勇:《西沙发现的明代沉船与郑和下西洋关系初探》,《福建文博》1997年第 2期。
  

丝绸之路考古十五讲/林海村编著.-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