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数据库首页 文物古迹篇 文化科技篇 地理环境篇 道路交通篇 经贸文化篇 民族宗教篇 方言习俗篇 丝路人物篇 研究文献库
数据库介绍 丝路概说 一带一路 在线视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丝路概说> 丝绸之路考古十五讲

第一节 郑和家世

作者:林海村





  关于郑和的生平家世,《明史,郑和传》只有“郑和,云南人,世所谓三保太监者也。初事燕王于藩邸,从起兵有功,累擢太监”等,寥寥数语。1913年,郑和父亲的墓碑《故马公墓志铭》在昆阳镇月山发现,这才道破鸿蒙,首揭郑和的真实家世。〔1〕
  《故马公墓志》披露郑和家世说:“公字哈只,姓马氏,世为云南昆阳州人。祖拜颜,妣马氏。父哈只,母温氏。公生而魁岸奇伟,风裁凛凛可畏,不肯枉己附人。人有过,辄面斥无隐。性尤好善,遇贫困及鳏寡无依者,恒保护给,未尝有倦容。以故,乡党靡不称公为长者。娶温氏,有妇德。子男二人:长文铭,次和。女四人。和自幼有才志,事今天子,赐姓郑,为内官太监。公勤明敏,谦恭谨密,不避劳,缙绅咸称誉焉。呜呼!观其子而公积累于平日与义方之训可见矣。公生于甲申年十二月初九日(1345年1月12日),卒于洪武壬戌七月初三日(1382年8月12日),享年三十九岁。长子文铭,奉柩安厝于宝山乡和代村之原。礼也。铭曰:身处乎边陲,而服礼仪之习。分安乎民庶,而存惠泽之施。宜其余庆深长,而有子光显于当时也。永乐三年(1405)端阳日资善大夫、礼部尚书兼左春坊大学士李至刚撰。”
  原来,郑和本姓马氏,父亲名“哈只”,祖母姓“马”,母亲姓“温”,分别为阿拉伯语Hajji(麦加朝觐者)、Mahmud(可嘉的)、Umu(妈妈)的音译。〔2〕郑和小字“三保”,〔3〕则来自阿拉伯语Sabbur(至容的)或Subbuh(受赞颂的)。〔4〕这块墓碑是郑和请朝中大学土李至刚撰写,内容出自郑和本人之口,那么郑和的母语很可能是阿拉伯语。
  郑和祖父名叫“拜颜”,来自蒙古人姓氏“伯岳”(Bayan)或“伯岳吾”(Bay'ut)。据法国东方学家伯希和(P.Pelliot)考证,伯牙兀原来是居住在热河东北的一个蒙古部落,11—12世纪迁往钦察草原的玉里别里后,自称“钦察人”。那么郑和祖父实乃入仕元朝的蒙古人,娶阿拉伯女为妻,而马家后来采用郑和祖母的姓氏。这家人可能在宋代末年,随蒙古骑兵“探马赤军”入滇,尔后在云南昆阳定居。〔5〕
  郑和第三、四次下西洋之间,有一段空闲时间,借机返回故乡昆阳祭扫祖茔。他在《故马公墓志铭》碑阴右上角补刻《还乡扫墓记》。铭文说:“马氏第二子太监郑和奉命于永乐九年(1411)十二月二十二日,到于祖家坟茔,祭扫追荐,至闰十二月吉日乃还记耳。”建文帝被朱棣赶下台后,一直下落不明。有传闻说他烧死在宫中,有的说他从暗道逃跑,削发为僧,往来于滇黔与巴蜀之间。明成祖始终放心不下,多次派心腹,以各种名义四方查访。郑和回云南的真正目的并非还乡扫墓,而是负有寻找建文帝下落的使命,所以《还乡扫墓记》说郑和还乡是“奉命”而行。《明史·郑和传》谈到郑和下西洋的原因,也归因于明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
  关于元代云南与麦加之间的交通路线,元末汪大渊《岛夷志略·天堂篇》说:“云南有路可通,一年之上可至其地。西洋亦有路通,名为天堂。”〔6〕元代“西洋”指苏门答腊岛北端南渤里(今印尼亚齐)以西海域。《明史,西域传》也提到从海路到麦加的行程。其文曰:“天方,古筠冲地,一名天堂,又曰默伽。不(“水”之误)道自忽鲁谟斯(今波斯湾霍尔木兹),四十日始至;自古里(印度西海岸卡利卡特)西南行,三月始至。其贡使多从陆道入嘉峪关。”其中“不”字与“水”字形近而讹,可知明代初年中国与麦加之间有水路可通行。这条路从天方启程后,先到波斯湾霍尔木兹港,经南印度西海岸古里(今印度西海岸科兹科德),三个月可达中国,从福建长乐进入中国。《郑和航海图》就是从中国到麦加的水路交通图。正由于郑和的穆斯林家庭背景,使他得以进入大明舰队下西洋首选名单。
  郑和之所以被选中统帅大明舰队,据说还因为他气度非凡。明成祖向术士袁忠彻询问郑和是否可以担当下西洋重任,答曰:“三保姿貌才智,内侍中无与比者。臣察其气色,诚可任。”袁忠彻在《古今识鉴》卷八还介绍说:郑和“身高七尺,腰大十围,四岳峻而鼻小,眉目分明,耳山过面,齿如编贝,行如虎步,声如洪钟,才负经纬,文通孔孟,博辩机敏,长于智略,知兵善战”。遗憾的是,郑和生前没有留下任何画像,无从了解他的音容笑貌。考古资料为我们研究郑和像提供了一些线索。1992年,在福建长乐明清显应宫的地宫内发现一组身着明代官服的彩塑人物像,高一米左右。发掘者起初根据《长乐县志》定名为巡海大臣(神)彩塑,近年有学者根据明代小说中的郑和像和有关明代衣冠制度的文献,提出这位巡海大臣可能是郑和。〔7〕
  关于明代太监的衣冠制度,《明史·舆服志》说:“明初置内使监,冠乌纱描金曲脚帽,衣胸背花盘领窄袖衫,乌角带,靴用红扇面黑下桩……永乐以后,宦官在帝左右,必蟒服,制如曳撒,绣蟒于左右,系以鸾带,此燕闲之服也。次则飞鱼,惟入侍用之。贵而用事者,赐蟒,文武一品官所不易得也。”
  罗懋登《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1597)附有一些郑和画像。显应宫彩塑的衣冠容貌符合史书记载的太监衣冠,并与明代小说的郑和画像非常相似。洪武十九年(1386),明太祖命汤和巡视整顿海防。洪武二十年(1387),汤和在浙东、浙西设卫所,筑五十九城防倭。周德兴在福建筑城,增置巡检司防倭。明弘治《长乐县志》称这组神像为“巡海大臣”,所以有学者认为这组彩塑也可能是明代名将汤和像。问题是,汤和乃武官,而显应宫彩塑中心人物头戴三山帽,身穿蟒袍,俨然一付文官形象。明张燮《东西洋考》卷二记载:“暹罗(今泰国)有三宝庙祀中官郑和。”新华社驻印度记者张讴在印度西海岸买到一尊穿明代官服,头戴三山帽的明代文官青铜坐像,也被认为是郑和像。〔8〕由此可见,明代中后期已将郑和神化,而显应宫彩塑很可能是目前所见最早的郑和像。
  注释
  〔1〕清末状元、钦授翰林院编修袁嘉谷从友人宋南屏处,寻得郑和的父亲马哈只墓碑拓片。1913年公布了这个重要史料(袁嘉谷:《昆阳马哈只碑跋》,《滇绎》卷三)。
  〔2〕张联芳主编:《外国人的姓名》,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页202和210。
  〔3〕郑和小名“三保”,始见于袁忠彻《古今鉴识》卷八,《明史·郑和传》亦作“三保”。罗懋登小说《三宝太监下西洋演义》把“三保”改为“三宝”,不足为信。
  〔4〕张联芳,前揭书,页204。或以为“三保”应复原作阿拉伯语常见人名Sha'bān(八月)。今天北京城三不老胡同(西城区德胜门内大街新街口)是三保太监郑和故居所在地,来自郑和小名“三保”。从“三保”别称“三不老”看,郑和小名更可能来自阿拉伯语Sabbur(至容的)。郑和或称三保老爹,他在北京居住的胡同叫“三保老爹胡同”,后来讹称为“三不老胡同”,皆来自郑和小名“三保”。《明史·郑和传》的作者张廷玉未明其意,误把郑和小名写作“三宝”。后者乃佛教术语,指佛、法、僧三宝。郑和出身于穆斯林家庭,乳名不可能用佛教名称。永乐年间还有几个名叫“三保”的穆斯林宦官。例如,永乐时出使乌思藏的杨三保(《明史·西域传》);随郑和七下西洋的王三保(《明史·王景弘传》)。杨三保是否为穆斯林,文献失载,但是王景弘确为穆斯林。宁夏回族地区如今仍有人叫“马三保”之类的名字。
  〔5〕拜颜,来自突厥语Bayan(富人),复数作“伯岳吾”(Bay'ut)。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参见向达:《关于三宝太监下西洋的几种资料》,收入王天有、万明编:《郑和研究百年论文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页10—12;刘迎胜:《西北民族史与察合台汗国史研究》,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页50。
  〔6〕汪大渊著,苏继庼校释:《岛夷志略》,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页352;苏其康编:《西域史地释名》,高雄: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年,页18—19。
  〔7〕福建省博物馆考古部、福建市文物考古工作队:《长乐漳港大王宫出土遗址清理简报》,《福建文博》1994年第2期,页56—63;曾国新:《长乐市发现国内首例郑和彩绘泥塑神像》网络版(http://www.moc.gov.cn/zhenghe/haiwai/t20040803_10772.htm)。
  〔8〕海飞:《曾是船队西进大本营——在印度寻找郑和遗迹》,参见国际动态网(http://www.chnmus.net/information/W-news/2004/w2004-7.htm)。
  

丝绸之路考古十五讲/林海村编著.-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