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数据库首页 文物古迹篇 文化科技篇 地理环境篇 道路交通篇 经贸文化篇 民族宗教篇 方言习俗篇 丝路人物篇 研究文献库
数据库介绍 丝路概说 一带一路 在线视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丝路概说> 丝绸之路考古十五讲

第五节 非洲的礼品

作者:林海村




  郑和七下西洋最远航行到非洲,目的无非是为永乐、宣德皇帝采买龙涎香、长颈鹿以及青花料“苏渤泥青”。
  龙涎香是一种从雄性抹香鲸病胃中分泌出的一种蜡状物质,生成于抹香鲸的肠道中。抹香鲸基本食物是枪贼鱼类。在消化过程中,枪贼鱼尖嘴往往刺伤抹香鲸的肠道,所以它们从肠道中分泌出龙涎香,以便医治伤口。龙涎香从鲸的肠道中慢慢穿过,排入海中或者从抹香鲸死后的尸体中落入水中。从刚死亡的抹香鲸肠道中取出的龙涎香毫无价值,它必须在海水中浸泡几十年(龙涎香比重轻于水)才会身价百倍。有的龙涎香块在海水中浸泡时间长达百年以上。身价最高的是白色龙涎香,而价格低廉的龙涎香呈褐色,只在海水中浸泡了十来年。据化学分析,龙涎香由衍生的聚萜烯类物质构成,具有沁人肺腑的芳香,不少花香和树脂清香是由含有萜烯化合物而生成的。
  埃及法老、阿拉伯和印度的王公贵族喜好龙涎香,阿拉伯人称“安伯儿香”(Ambergris)。波斯和阿拉伯海商把龙涎香传入中国,唐代称“阿末香”,南宋赵汝适《诸蕃志》始称“龙涎香”。龙涎香在中国属于名贵药材。明初《回回药方》著录了许多用龙涎香配制的药方,包括萨珊波斯宫廷秘方——库思老化食丹。据李时珍《本草纲目》,龙涎香可以“活血、益精髓、助阳道、通利血脉”。中医把龙涎香当作“化痰、散结、利气、活血”的中成药。
  龙涎香在东方只用作宫廷秘方或中成药,但是在西方却造就了法国的香水工业。法国香水之所以风靡世界,最大的奥秘就是使用龙涎香。正如世界宝石市场被南非德比尔斯公司所垄断一样,世界龙涎香市场控制在世界最大的化妆品生产国——法国手中,而且掌握在让·皮埃尔·普齐奇杰这位长年从事动物产芳香物质交易的世界香水巨商手中。在海上或是在海岸找到的龙涎香块,依质量每千克价值1万—4.5万法郎,转手出售给化妆品制造商,则可获利6万—10万法郎。这是一千克黄金的价格。15年前,每年进入世界市场的龙涎香大约600千克,如今不足100千克。单是法国罗莎(Rochas)化妆品公司一家,每年就要消耗大约20千克。巨大的市场需求,导致抹香鲸总数锐减以及天然龙涎香产量急剧下降。〔1〕
  东非有两个海域出产龙涎香:一处在马达加斯加岛附近;另一处在拨拔力国——今索马里北部帕培拉城(Barbarah)附近,南宋赵汝适《诸蕃志》称作“弼琶啰国”。郑和下西洋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为永乐帝采购龙涎香,所以郑和舰队多次远航盛产龙涎香的东非。
  郑和舰队远航非洲的第二个目的,是捕捉长颈鹿。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1414年,孟加拉国新王赛弗丁继位,永乐帝派宦官杨庆和费信前往祝贺新王当政,并册封其王号。作为回报,赛弗丁送给明成祖一头长颈鹿。永乐十九年(1421)明成祖迁都北京,以南京为留都。同年10月,东非麻林迪商人又向永乐帝进献了第二头长颈鹿。当长颈鹿运抵北京时,在朝野引起极大轰动。翰林院大学士沈度当场写生,并题诗颂扬非洲人称长颈鹿为Girin,与中国古代表示祥瑞的灵兽“麒麟”发音相同。明成祖大喜过望,在承天门(清代称“天安门”)亲自接收这件来自非洲的礼品,随即派郑和第五次下西洋,送麻林迪使团返回非洲。〔2〕
  郑和舰队最后一次下西洋,有一条装载三百人的分遣舰船在东非海域沉没。《明英宗实录》卷一六九正统十三年(1448)记载:“府军卫卒赵旺等自西洋还,献紫檀香、交章叶扇、失勅勒叶纸等物。初,旺等随太监洪保入西洋,舟败,漂至卜国,随其国俗为僧。后颇闻其地近云南八百大甸,得间遂脱归。始西洋发碇时,舟中三百人,至卜国仅百人。至是十八年,惟旺等三人还。上赐之衣、钞,令为僧于南京报恩寺”。〔3〕据台湾学者陈国栋考证,卜国就是《明史·成祖本纪》提到的“不剌哇”。〔4〕《郑和航海图》标注的“卜剌哇”,在今索马里的布腊瓦(Brawa)。据《长乐天妃灵应碑记》记载,“卜剌哇国进千里骆驼,并驼鸡。”八百大甸或称“八百宣慰司”,在今泰国清迈(Chiang mai)。〔5〕另据《明英宗实录》正统元年九月记载:都知监太监洪保“请度家人为僧”,得到批准,“凡度僧二十四人”。故知洪保率领的分遣舰队没有在非洲全军覆没,洪保本人在正统元年(1436)以前回到国内,而他手下三百名水兵却在卜剌哇遇难,最后只有赵旺三人历尽艰辛,经泰国、云南返回。
  早在公元8—9世纪,中国陶瓷就远销北非埃及、东非肯尼亚和坦桑尼亚。在肯尼亚的曼达岛(Manda)、坦桑尼亚翁古贾·库(Unguja Ukuu)发现了晚唐五代时期长沙窑外销瓷。明清时期,中国青花瓷在非洲风靡一时,甚至被当地酋长镶嵌在陵墓上。郑和舰队远航非洲,极大地加强了中国与非洲的文化交流。〔6〕大明海军遇难地点——卜剌哇距肯尼亚的拉茂岛不远。西方新闻界盛传拉茂岛有中国人后裔似乎有一定史实根据。从《明实录》披露的材料看,他们有可能是大明海军遇难水手的后裔。
  注释
  〔1〕马蓉池编译:《龙涎香:海洋中的灰色金子》,《海洋世界》1997年第5期。
  〔2〕《明成祖实录》卷九八记载:“永乐十三年十月癸未,古里、柯枝、喃渤利、甘巴里、满剌加、麻林、忽鲁谟斯、苏门答剌诸番国使臣辞归,悉赐钞帛及永乐通宝钱有差。”
  〔3〕《明实录》缩印本,台湾: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本,1962—1968年,页3260—3261。
  〔4〕《明史·成祖本纪》永乐十九年曰:“是年,忽鲁汉斯、阿丹、祖法儿、剌撤、不剌哇、木骨都束、古里、柯枝、加异勒、锡兰山、溜山、〔南〕渤利、阿鲁、漏利加、甘巴里、苏禄、榜葛剌、浡泥、古麻剌朗王入贡,暹罗入贡者再。”
  〔5〕陈国栋:《郑和船队下西洋的动机:苏木、胡椒与长颈鹿》,海洋科技博物馆筹备处、财团法人吴京基金会、台湾海洋大学编:《走向海洋:郑和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2001年。
  〔6〕马文宽、孟凡人编:《中国古瓷在非洲的发现》,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87年,页34—35。
  

丝绸之路考古十五讲/林海村编著.-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