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概说
- 交通路线
- 长安与丝绸之路
- 从长安到罗马——汉唐丝路全程探行纪实上
- 从长安到罗马——汉唐丝路全程探行纪实下
- 海上丝路史话
- 丝绸之路史研究
- 早期丝绸之路探微
- 早期丝绸之路文献研究
- 中西丝路文化史
- 沧桑大美丝绸之路
- 传播友谊的丝绸之路
- 路途漫漫丝貂情——明清东北亚丝绸之路研究
- 世界的中国——丝绸之路
- 丝绸之路
- 丝绸之路寻找失落的世界遗产
- 丝绸之路2000年
- 丝绸之路——从西安至帕米尔
- 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报告2014
- 丝绸之路考古十五讲
- 丝绸之路——神秘古国
- 丝绸之路——沿线城镇的兴衰
- 丝绸之路在中国
- 丝路景观
- 丝路起点长安
- 丝路文化新聚焦
- 丝路之光——创新思维与科技创新实践
- 中国丝绸之路交通史
- 中华文明史话-敦煌史话
- 中国·北海合浦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理论研讨会论文集
- 丝绸之路
- 丝绸之路新史
- 西域考古文存
- 丝绸之路的起源
5.2 陕西经济转型和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
作者:马莉莉,任保平
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腹心”地带的陕西,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累积起产业升级、城乡协调、能源可持续发展、农业现代化、生态经济、经济发展内向化等系统性矛盾。如何破解当前陕西的发展困境,更好地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实现其经济协同转型与发展,是陕西的战略机遇和任务。本文在厘清陕西经济发展基础和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优劣势的基础上,梳理其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形势与进展,并研判陕西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路径选择。
一、陕西的经济基础和发展历程
加快陕西经济转型和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必须努力认清和着力消除资源禀赋、空间地理、历史文化等原发性因素的支撑和制约,也要突破基础设施、市场体系、经济体制等后发性因素的限制,充分结合自身比较优势,挖掘经济发展潜力。
1.陕西的经济发展基础
(1)自然资源
虽然自然资源丰裕程度与经济发展之间并不存在直接因果关系,但从各国经济发展史看,自然资源禀赋仍是社会生产的自然基础,是发挥比较优势和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是形成劳动区域分工与生产率水平差异的重要原因。
陕西地处中国西北地区东部的黄河中游,自然条件较为复杂,地域南北长约880公里,东西宽160~490公里,土地总面积20.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面积的2.1%,其中耕地面积398.8万公顷、园地面积84.3万公顷、林地面积1121.9万公顷、草地面积288.1万公顷①。陕西森林面积853.2万公顷,林木蓄积量4.2亿立方米,南部的秦巴地区是中国生物资源异常富集的地区之一,该区共有药用植物2000余种,占全国的40%;高等植物4200余种,约占全国52%;兽类和鸟类500余种,约占全国的30%,动植物资源丰富,蕴藏着巨大的经济开发价值。
陕西的水资源相当贫乏,年均降水量为674.4毫米,全省水资源按人口和耕地平均分别为1290立方米和850立方米,是全国平均水平的50%和46%,关中地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7.3%②。
陕西因自然景观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极为丰富而享誉世界,目前省内有世界遗产1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5处,自然保护区5处,森林公园15处,地质公园3处,历史文化名城6个;各类文物保护点3.6万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500多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7处,位居全国之冠,极大的旅游开发价值使得陕西的旅游产业发展蕴藏着巨大的后发优势。
陕西是中国矿产资源最富集的省份之一,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丰富,主要矿产资源保有储量在全国位居前列,煤、天然气、水泥用石灰岩、钼、汞、石棉、镁盐等都具有全国性的开发优势,铅、锌、铜、铁、石油等具有省区级开发优势。在国民经济赖以发展的15种支柱性矿产资源中,陕西的盐矿位居全国首位,煤、石油、天然气、水泥用石灰岩均位居全国第四、西部前列。丰富的矿产资源为陕西的工业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也为陕西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资源保证(如表5-5、表5-6所示)。
(2)区位优势
陕西位于中国的地理中心,是连接中国东部、中部以及西北、西南地区的重要枢纽和西北地区的东大门,具有良好区位优势。在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布局上,陕西扮演西部地区的“沿海”和“桥头堡”角色,是西部大开发的“第一阶梯”和重点区域。一方面,多方位多层次吸收资金、技术、资源等生产要素的能力和可能性,使得陕西成为生产要素由东向西转移的首选承接地,同时成为东部产业转向大西北和整个西部地区的起点;另一方面,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陕西具有廉价的土地、劳动力以及能源和原材料供应,项目投资建设及生产成本更为低廉,与西部其他省份相比,陕西有较方便的交通基础设施条件和极具优势的科技、教育资源,有条件通过消化、吸收、创新技术来促进西北地区发展,为东、西部经济均衡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陕西西安自古以来就是丝绸之路的起点,是欧亚大陆桥中国段和黄河流域最大的中心城市,是西北的金融中心、商贸和物流中心、科教中心、制造中心以及旅游中心。陕西关中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最大的经济增长带,分布着西安、宝鸡、杨凌等四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中西亚国家进入中国东部发达市场的东大门和中国向中亚、西亚及欧洲市场开放的西大门,其拥有的特殊区位优势毋庸置疑。
2.陕西的经济发展历程
陕西的经济发展从新中国成立初期至今,大致经历从工业化基础初步建立到步入平稳运行,继而艰难的结构调整,再到近年来的高速增长四个阶段。与全国总体相比,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其经济总量和三次产业增加值的增长大体上呈现出“U”形发展轨迹,即从改革初期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下降至触底,到1998年企稳回升,2007年步入快速发展,特别是近年来陕西人均GDP表现出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良好发展势头。
第一阶段,陕西工业化基础初步建立阶段(1950—1978年)。新中国成立初期到改革开放前夕,陕西工业的发展和变化与国家“一五”计划和“三线”建设紧密相关,国家强力度地直接投资使陕西工业“跳跃”式进入现代工业化行列③。这一时期陕西的国防工业、能源工业、民用机械工业以及冶金工业得到快速发展,到1978年,其工业总产值为96.48亿元,是1965年工业总产值的3.25倍④。
第二阶段,陕西经济处于平稳运行阶段(1978—1990年)。虽然“三线”建设使陕西的工业比重明显加强,计划经济的产物使得陕西的工业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国防工业效益低下,国民经济服务性很差,并且与地方工业呈现出显著的“二元结构”。因此,改革开放以来,陕西的经济总量虽然有所增长,但其GDP、人均GDP以及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全国总体比重变化不大,基本处于平稳运行阶段。
第三阶段,陕西经济结构步入艰难调整阶段(1990—2001年)。这一阶段陕西的生产总值和三次产业占全国总体比重不断下滑,并于1995年探入谷底,但其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调整,以第一产业为基础、第二产业为主导、第三产业蓬勃发展的产业格局初步形成,并于1992年前后进入工业化初期阶段,1997年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⑤,为日后陕西经济的高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第四阶段,陕西经济发展进入“后起飞跃”的全新阶段(2001年至今)。经过多年的市场化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陕西经济进入高速增长阶段,三次产业结构也渐趋优化。生产总值和人均生产总值分别由1995年占全国比重的1.7%和58.8%逐渐提升至2012年的2.8%和100.4%;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之比由1995年的1:2:1.74提升为2012年的1:5.89:3.66,表明陕西进入工业化中期发展阶段,产业结构得到明显的优化和改善,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⑥。
二、陕西的经济总量及结构变迁
1.经济增长:时序变化和地区差异
改革开放以来,陕西的国内生产总值以年均约11%的速度高速增长,高于同期全国约0.7个百分点,其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及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全国比重也呈现出明显的“U”形轨迹。此外,1978—1995年,陕西的经济增长速度除1984年、1985年和1988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外,其余年份基本和全国增速持平;1995年至今,陕西省的经济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在2001年以前,陕西和全国经济增速表现出下降态势,随着中国2001年加入WTO和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陕西和全国的经济增速企稳回升,增长态势明显向好,尤其是2007年以来,其生产总值一直位列全国前7位,陕西已步入经济强势增长、体量快速上升的历史阶段,但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又将陕西和全国经济拉入较为明显的下行区间(如图5-5所示)。
从GDP规模及占全国比重来看,陕西GDP从1978年的81亿元增长至2012年的14454亿元,同期全国GDP从3645亿元增长至518942亿元,陕西GDP总量占全国比重由1978年的2.2%先降低至1998年的1.7%,而后逐渐攀升至2012年的2.8%。总体上看,陕西占全国GDP总量比重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从人均GDP规模来看,这种趋势更为明显,陕西人均GDP从1978年的291元增加至2012年的38564元,占全国比重由76.4%升至2012年的100.4%,这表明陕西省人均GDP已经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如表5-7所示)。
从陕西各地区经济增长水平来看,2000—2012年,陕西省各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呈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各地区名义GDP增长速度普遍保持在16.6%~31%的增长区间。其中,西安市地区生产总值由2000年的646.13亿元增长至2012年的4366.1亿元,名义年均GDP增长率为17.3%,地区生产总值稳居陕西第一,表现出明显的“一超独大”态势;榆林地区生产总值增长态势迅猛,已由2000年的105.05亿元排名陕西第六位快速升至2012年的2669.9亿元,位居陕西第二位,其名义年均GDP增速高达31%;紧随其后的分别是咸阳、宝鸡、延安和渭南地区,2012年其国内生产总值分别增长至1573.7亿元、1374.3亿元、1271亿元和1153.8亿元,但延安地区的名义年均GDP增速更快,为20.9%(如图5-6所示)。
从陕西各地区所占份额来看,2000年陕西十个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中,西安所占比重为38%,咸阳、宝鸡和渭南分别占13%、11%和9%,榆林仅占6%,而2012年西安所占比重降至30%,咸阳、宝鸡和渭南分别下滑至11%、10%和8%,而榆林所占比重升至19%,西安和榆林约占到陕西国内生产总值的半壁江山,延安地区生产总值所占比重由2000年的7%升至2012年的9%;陕西和榆林经济的崛起与近年来榆林地区能源及其化工产业的异军突起密不可分,这也表明陕西产业结构调整进程明显加快,陕北能源工业生产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迅速提升(如图5-7、图5-8所示)。
此外,制造业作为陕西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一直是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和转型基础。从2004—2011年陕西固定资产投资流向各制造业的比重变化来看,其流向初级产品制造的比重大致呈现出倒“U”形的变化趋势:由2004年占比19.9%逐步升高至2008年的27.2%,而后再降至2011年的23.6%,但总体升高3.7%;固定资产投资流向中间产品的比重由2004年的24.7%逐步升至2011年的28.9%,总体升高4.1%;流向资本品的比重变化基本不大,总体升高1.6%;固定资产投资流向消费品制造行业的比重呈现出显著的下降态势,由2004年的24.2%逐步下降至2011年的14.7%,降幅达9.4%。从产品内分工视角看,这种变化趋势表明陕西的分工地位有所下降,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外围化”“边缘化”和“原料化”趋势,这集中表现在其生产初级产品和中间产品的比重不断上升,而最终消费品的比重呈现明显下降的态势(如表5-8所示)。
2.产业结构的变迁
(1)三次产业结构总体演进
从陕西三次产业总体发展来看,1999—2012年,陕西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显著成效,三次产业比重从1994年的20.5:43.4:36.1调整为2012年的9.5:55.9:34.7,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90.5%,第一产业稳步减少。第二产业对经济支撑作用明显增强,已由1994年所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3.4%上升至2012年的55.9%。陕西初步形成以新型能源化工、先进装备制造、食品、医药、航空航天制造产业为主的新型工业体系。第三产业稳步发展,对陕西经济贡献率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并且总体上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态势,旅游业和文化产业增势迅猛,从业人员比重趋高,效益显著提高,对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就业发挥重要作用(如图5-9所示)。
从总量来看,改革开放以来,陕西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全国比重均呈现出先降后升的趋势。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全国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由1980年的2.1%降至2004年的1.7%,而后逐渐递增至2012年的2.6%;第二产业增加值规模从1980年的2.2%先降至1996年的1.5%,后逐渐增加到2012年的3.4%,增幅显著;第三产业增加值从1980年的1.9%增加到2012年的2.2%(如表5-9所示)。
(2)固定资产投资及基础设施
固定资产投资状况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基础和增长潜力的重要指标。改革开放以来,陕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高增长速度。1978年,陕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仅为20.35亿元,1998年增长到544.89亿元,增加26.8倍,2008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4851.41亿元,2012年增长至12840.15亿元,是2008年的2.65倍。
从各城市的固定资产投资来看,2009—2012年投资额排名前五位的分别是西安、榆林、咸阳、宝鸡和渭南,增长率排名前五位的分别为杨凌示范区、渭南、铜川、汉中和榆林,增幅分别为50.6%、32%、31.8%、30.9%和27.7%(如表5-10所示)。
从投资的产业结构来看,自2002年以来,固定资产投资投入第二产业的比重呈上升趋势,投入第三产业比重呈下降态势,而2012年投入第一产业资金所占比重明显上升,为6.1%(如表5-11所示)。
从对基础设施等固定资产投资来看,近年来陕西的基础设施投资稳步上升,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占基础设施投资比重由2009年的47.4%逐渐上升至2012年的49.5%,而2011年、2012年铁路运输业较2009年、2010年大幅下降;道路运输业、仓储业、水利管理业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为陕西的交通运输、通信、水利相关产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提供了坚实物质基础(如表5-12所示)。
三、陕西对外经贸格局的变动
1.对外贸易规模
(1)对外贸易总额变化
1994—2013年,陕西对外贸易总额由1994年的26亿美元回落到1997年的14亿美元,以及1999—2002年徘徊在25亿美元;加入世贸组织后,陕西外贸增长较快,2013年达到186亿美元。然而,从陕西外贸占全国的比重来看,2002年以来,陕西外贸地位并没有显著上升,除2008年,陕西贸易总额占到全国的0.63%以外,其余年份均徘徊在全国贸易总额的0.5%以下,2013年,陕西外贸占到全国比重的0.48%(如图5-10所示)。
(2)对外贸易依存度
对外贸易依存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外贸进出口总额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1994年至今,陕西省对外贸易依存度呈现出下降趋势,由1994年的26.6%逐年下降至2012年的7.6%,同期全国对外贸易依存度平均水平从1994年的69.1%逐渐降至2012年的40.1%,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陕西对外贸易依存度和经济开放程度依然很低,由国际市场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持续下降(如图5-11所示)。
(3)外商直接投资
21世纪以来,陕西不断改善投资环境以促进对外开放,招商引资成效较为显著,2002—2013年,陕西引进外商直接投资和内资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5.3%和20.6%⑦,其中外商直接投资金额从2000年的2.9亿美元稳步提高至2013年的36.8亿美元。从占全国的比重来看,陕西吸引外资也不断攀升,由2000年占全国的0.7%逐年提升到2013年吸引全国3.1%的外商直接投资。但总体来看,陕西深处中国内陆地区,经济开放水平较低,利用外商投资远不如东部沿海省份和中西部经济强省,再加上市场发育程度偏低,对外开放意识薄弱,政府部门的服务意识较差等,导致未能借助外资形成对经济发展具有明显拉动效应的项目群和产业链⑧(如图5-12所示)。
2.对外贸易结构
(1)贸易方式
从出口贸易方式来看,陕西主要为一般贸易、进料加工贸易、来料加工装配贸易、对外承包工程出口货物等。2010年,陕西出口总值比2009年增长55.7%,而2012年比2011年增长速度回落至23%;一般贸易2010年比2009年增长38.2%,而2012年比2011年增长速度回落为25.3%;来料加工装配贸易2010年比2009年增长4.7%,而2012年比2011年增长速度提升至35.2%;进料加工贸易较2010年的64.9%的增速回落至2012年的3.7%;对外承包工程出口货物增速进一步放缓至2012年36.4%的负增长;保税监管场所进出境货物和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物流货物增长强劲,2012年分别增长59.7%和67.5%。从进口贸易方式来看,陕西主要是一般贸易、来料加工装配贸易、进料加工贸易、外商投资企业作为投资进口的设备及物品、保税仓库进出境货物等(如表5-13所示)。
(2)商品结构
2011年陕西出口贸易额为70.1亿美元,2012年陕西出口贸易额为86.5亿美元。其中,2011年出口贸易额最多商品类别为机器、机械器具、电气设备及其零件类,占到总出口额的37.2%,这一比例在2012年上升为38.4%;其次是车辆、航空器、船舶及有关运输设备类,占总出口贸易额的15.7%,这一比例在2012年下降至13.4%;出口额排名第三的是贱金属及其制品类,占总出口贸易额的15.1%,这一比例在2012年下降至11.1%;出口额排名第四的是化学工业及其相关工业产品,占总出口贸易额的8.2%,这一比例在2012年下降至6.4%,且出口额下降为第五位;出口额排名第五的是食品、饮料、酒及醋、烟草、烟草及烟草代用品的制品类,占总出口贸易额的7.6%,这一比例在2012年下降至7.3%,但出口额排在第四位(如表5-14所示)。
相比较农副产品的出口额,近年来陕西机械产品类和车辆运输设备类占比超过陕西外贸出口的半壁江山,贱金属及其制品类、化学工业及其相关工业产品以及食品烟草类制品大约占陕西出口金额的1/4。因此,不难看出,陕西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一是逐渐由单一结构转变为多元化结构;二是一直以机械制造和化工、矿产类产品为主。
(3)地区结构的时序差异
2004—2012年,陕西出口主要集中在西安、宝鸡、咸阳、渭南等地市,其中,西安的出口额除2009年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由2008年的44.5亿美元下降到33.3亿美元,其余年份均保持快速增长,2012年出口额达到72.99亿美元,占全省出口额的绝大部分,为84.3%;西安、宝鸡、咸阳和渭南四个地市的出口额占全省的96.75%,其余六个地市出口额总和仅占全省出口总值的3.25%。
不难看出,这种区域结构极不平衡的现状有不断拉大的趋势,这对陕西对外贸易发展潜力形成严重制约。造成近年来陕西外贸总体规模偏小、区域发展失衡⑨和经济的内向化趋势,形成在西部地区甚至全国外贸发展严重滞后的不良局面,既有地处内陆腹地、交通不够便利、信息不畅等客观因素,也有企业国际市场竞争力弱、市场开拓意思不强和管理水平不高等主观原因影响。
由此可见,陕西亟须构建新时期对外开放新格局,通过积极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战略机遇,发挥陕西各地区产业优势,改善投资环境,破解地区发展不平衡现状;扩大利用外资规模,提高利用外资绩效和水平;努力扩大陕西各地区对外开放水平,并且对外开放的方向应从传统的单向开放转向全方位开放,包括对外贸易、吸引外资、横向经济协作、主动迎接东部产业转移、加速向西开放、积极开展与中亚国家产业合作等全方位开放;通过抓住对外开放重点产业和对外开放重点地区,带动和辐射全省所有产业和多数地区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
四、陕西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形势与进展
1.陕西的机遇与定位
当前,亚太经济圈和欧洲经济圈之间存在互联互通的巨大战略需求,中国正处于绝佳的地缘位置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最佳历史机遇期。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出访哈撒克斯坦时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这也为陕西及西安的发展带来了重大发展机遇。陕西作为中国与亚欧合作的承接地和聚合点⑩,与中国西北、中亚国家间资源和经济结构的互补性很强,沿线国家有丰富的矿产、能源、土地和旅游等资源,陕西的能源化工、装备制造、现代农业、科技教育等方面优势明显(11)。因此,陕西可以抓住中国加快向西开放的重要机遇,继续扩大和加强亚欧合作,把西安建成亚欧合作的国际化大都市,把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支柱,把陕西建设成为中国西北地区向西开放的门户。
西安作为古丝绸之路的起点,被赋予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排头兵的新角色。作为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关键,关中城市群建设的核心地带,刚刚成立的西咸新区欲借力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成一个向西开放的重要板块。目前已策划包装多个与丝绸之路相关项目,其中空港新城将打造国家级航空城试验区,成为向西开放的空中起点;依托西咸新区信息产业园,西咸新区将推动信息丝绸之路的建设。更有专家学者不断呼吁,争取国家先行先试,在西安建立“上合组织自由贸易区”(12)。
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陕西提出着力建设“五个新起点”:交通物流新起点、科技创新新起点、产业合作新起点、文化旅游新起点和金融合作新起点。西安市也已出台《关于加快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的实施方案》,着力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开发开放高地和金融商贸物流中心、机械制造业中心、能源储运交易中心、文化旅游中心、科技研发中心、高端人才培养中心。
2.陕西的战略思路
在陕西所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方案中,基本战略思路包括:
第一,以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为核心,构建欧亚立体大通道,建立交流平台和健全合作机制,以文化旅游合作为先导,以商贸物流、先进制造、科技教育、现代农业等领域为重点,加强与中亚各国全方位合作,提升陕西对外开放水平(13)。
第二,陕西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应遵循“五通”原则路径:①深化亚欧合作,促进政策沟通,落实《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西安宣言》,制定具体实施意见,着力办好欧亚经济论坛、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城市市长论坛,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②建好西安枢纽港,促进道路连通,构建以西安为中心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体系和国际中转枢纽港。③聚集生产要素,促进贸易畅通。以西安科技创新大市场为平台,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科技资源集聚中心、科技创新交流中心和科技成果国际交易中心,吸引中亚、西亚乃至欧洲现代服务业向西安聚集。④构建丝路金融中心,促进货币流通,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金融中心。⑤注重弘扬丝绸之路文化,促进民心相通,发挥陕西文化优势,加强与沿线城市交流与合作,彰显陕西文化软实力。(14)
第三,通过在西安设立亚欧经济与贸易合作组织,成立一个能够协调、决策新欧亚大陆桥沿线通关问题的国际协调机构,使其成为大陆桥的首脑机构,相当于亚欧大陆经贸领域的“小联合国”,使其所在城市发展成为亚欧大陆的经济首都(15)。通过设立西安自由贸易试验区,使之成为连通欧亚、承东启西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第一枢纽,从而达到以点连线、以线带面的效应,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的8个城市群之间,以及丝绸之路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沿海经济带之间的互融互通、协同发展,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格局、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提供更为有力的支撑。
此外,陕西民营企业亦提出用不同项目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如建设“丝网”,即“网上丝绸之路”,用来打造便捷、高效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国际化电子商务平台和国际文化交流平台;“丝街”,即“丝绸之路风情街”;“丝博”,即“丝绸之路商旅文化博览会”;“丝书”,即“丝绸之路丛书”,记录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的经济文化历史;“丝园”,即“丝绸之路博览园”,旨在全面整合丝绸之路丰富的科技、文化、教育、旅游、商贸等资源,打造“永不谢幕的丝绸之路国家博览园”(16)。
3.政策与举措
在习总书记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以前,陕西社会各界已积极行动,着手推动新丝绸之路的发展。
(1)各方政策的实施
早在2001年10月,由外经贸部、信息产业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主办,西安市人民政府承办的“2001新亚欧大陆桥区域合作国际研讨会”在西安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会上,龙永图代表“协调组”将“新亚欧大陆桥管理人员国际培训中心”标牌授予西安市市长,这标志着“新丝绸之路”开发运行进入到实质性阶段(17)。
2005年11月,首届欧亚经济论坛在西安成功举行,来自中国、中亚以及俄罗斯等部分国家领导人、相关企业界人士及专家学者在大会上就能源开发、丝绸之路旅游、开放性金融合作、中国中西部地方政府与中亚及俄罗斯地方政府合作等议题进行富有成效的讨论。从2007年第二届欧亚经济论坛开始,这个论坛经国务院批准,每两年举办一次,至今已经举办四届,永久会址设在西安。
2012年5月,来自丝绸之路沿线12个国家、20余个城市在西安签署《2012“丝绸之路”城市市长会晤宣言》。宣言称,“丝绸之路”沿线城市将加强在商贸、文化、旅游、科技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这种新的国际合作模式以探索新的共同发展路径为目的,开启丝绸之路沿线城市发展合作的新篇章,为沿线城市未来的经济繁荣发展提供良好的合作框架。这次市长会晤中,西安市与俄罗斯的乌兰乌德市等10个城市建立友好合作关系。
2013年9月3日,在习近平主席和土库曼斯坦总统别尔德穆哈梅多夫见证下,陕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魏民洲与土库曼斯坦马雷市市长纳扎罗夫共同签署《中国西安市与土库曼斯坦马雷市建立友好交流与合作关系协议书》,双方明确将在经贸、旅游、文化、科技、教育、体育等方面开展合作。西安作为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已然被赋予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排头兵的新角色(18)。
2013年9月27日,丝绸之路沿线欧亚9个城市代表签署《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西安宣言》(以下简称《宣言》)。由意大利庞贝市、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市、土库曼斯坦马雷市、亚美尼亚久姆里市,以及中国的西安市、宝鸡市、咸阳市、兰州市、天水市等丝路沿线的城市代表共同签署《宣言》。《宣言》倡议各个城市之间在商贸、旅游、农业、教育、科技、文化等领域要深化合作,以实现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愿望,以及建立城市间共享的信息平台,促进城市间信息的有效传播(19)。《宣言》指导合作的核心原则是“政策沟通、道路连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20)。
(2)目前已采取的主要措施
在发展规划方面,陕西省正在编制《陕西省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规划》,目前已初步完成《西安内陆开放型经济战略高地规划》《西安国家航空城实验区发展规划》。2014年2月24日,《陕西西咸新区总体方案》获得国务院原则同意,方案赋予西咸新区“创新城市发展方式先行先试权”的政策支持及“建设西北地区能源金融和物流中心”备受关注。西咸新区作为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核心区域,在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推进西咸一体化、引领大西北发展、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支点、打造向西开放重要枢纽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探索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等方面具有示范和引领作用。
在交通合作方面,西咸新区获得国务院批复,空港新城作为西北地区最重要的航空、铁路、高速公路汇集的核心交通枢纽,拥有陕西唯一的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是陕西发展临空经济的重要承载区。依托门户优势,空港新城快速搭建与国内外重要经济区间的空中通道,着力打造一流国际航空物流枢纽和空中丝绸之路新起点,建设我国向西开放和辐射西北亚的战略门户。目前,“长安号”国际班列于2013年11月28日正式开通,西安—莫斯科、西安—乌鲁木齐—阿拉木图(哈萨克斯坦)等航线有望2014年上半年开通。
在企业合作方面,陕煤集团在吉尔吉斯斯坦建成大型炼油项目,陕汽集团海外第一大市场是中亚地区和俄罗斯,西电集团在乌兹别克斯坦设立区域服务中心。2013年6月,陕西代表团与哈萨克斯坦在矿产资源开发、电力能源、现代农业等领域达成广泛合作事宜,目前新能源、节水农业等一批重点合作项目正加快推进。
在教育和技术合作方面,陕西依托杨凌中国旱作农业技术援外培训基地,正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现代农业国际合作中心,其将成为中亚国家农业技术重要来源地(21)。为给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提供智力支撑,西北大学成立中亚学院、丝绸之路研究院,西安外国语大学成立中亚学院,旨在为加强陕西和中亚国家合作培养人才的重要平台建设;在整体层面上,国家汉办今年将结合孔子学院十周年、孔子学院日、中俄青年友好交流年的举办,支持俄各孔院(课题)大力开展各项友好交流活动,加强中亚地区孔子学院融入大学、融入社区,并设汉语学分学历课程。
五、陕西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角色与路径选择
陕西处在欧亚大陆腹心地带,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和文化交流、贸易往来的中心,但在海权时代,全球贸易主要通过海路实现,其发展实力和地位相对下降。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的当前时代,国内市场国际化,国内竞争国际化,跨国公司本土化,生产要素全球流动趋势加剧。陕西地处中国东西接合地带,承东启西,居于欧亚大陆的中点,在中国统筹东中西部区域协调发展和向中亚、西亚及欧洲开放过程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因此,无论从区位优势还是从经济发展基础和条件来看,陕西都应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担负起“心脏”角色。
由于陕西目前是产业升级、城乡协调、能源可持续发展、农业现代化、生态经济、循环发展等系统性矛盾比较集中的省份,陕西更应注重系统破解城乡发展不协调、能源、农业、交通运输、工业、新型城镇化以及信息化如何协同发展的问题,这就需要陕西具备大眼光、大市场、大思路的发展战略。
陕西应结合自身经济条件,充分利用国家各种政策优势,牢牢抓住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西部大开发、建设关中—天水经济圈、省市共建大西安等重大战略机遇,通过产业聚集和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配套,带动企业总部、资本、金融机构的集聚,利用旅游、历史文化资源来提升西安的国际影响力;西安作为亚欧大陆桥经济带的“心脏城市”和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内核”,陕西各地市应创新公共治理,举省市之力实现“小西安”的换位,建设以大西安为中心的大关中城市群,提升西安和关中城市群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辐射带动作用;西安国际化大都市正处在全面建设的关键阶段,作为丝绸之路起点城市及欧亚经济论坛承办城市,其有基础、有条件将其建设成为中国与欧亚各国的交通枢纽、贸易通道和经济走廊。
陕西自身拥有的资源禀赋条件和装备制造、能源化工、现代农业、科技教育等产业优势可以与中国西北、中亚地区形成良性互补,其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又可以承接中东部和沿海地区产业,因此,陕西必须调整产业结构,面向大西北和中亚、南亚、西亚、东欧、西欧市场发展经济(22),将部分产业向中国西北和中亚国家进行梯度转移,从而利用丝绸之路经济带提供一个更为广阔的市场和产品价值链,更好地融入全球分工网络,实现自身经济与西北地区及中亚国家的协同转型。
①参见《陕西统计年鉴》(2013)。
②高新才,曹子坚主编.西北地区经济发展蓝皮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3-4
③孙燕京,岳珑.论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三线”建设与陕西工业[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36.
④国家统计局综合司编.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历史统计资料汇编(1949—1989)[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0.
⑤赵俊民.改革开放30年陕西省经济增长因素研究[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1.
⑥资料来源:《陕西统计年鉴》(2013)、《中国统计年鉴》(2013),经作者计算整理所得。
⑦参见2013年《陕西经济社会发展报告》。
⑧高新才,曹子坚主编.西北地区经济发展蓝皮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374-376.
⑨任宗哲,石英,裴成荣主编.陕西经济发展报告2013[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⑩地方争抢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新机[EB/OL].丝路网,2014-01-10.
(11)樊维斌.陕西建设丝路经济“五个新起点”[EB/OL].丝路网,2014-01-22.
(12)丝路经济:让西安向西“丝绸之路经济带”[N].陕西日报,2013-09-26.
(13)樊维斌.陕西建设丝路经济“五个新起点”[EB/OL].丝路网,2014-01-22.
(14)魏民洲.围绕“五通”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N].人民日报,2013-12-10.
(15)把西安建成丝路经济带的“经济首都”[EB/OL].中国丝路网,2013-10-31.
(16)让丝路经济重振雄风[EB/OL].新华网,2014-03-08.
(17)曹鸿,严国荣,席平.“新丝绸之路”开发的近期目标——关于建立“连云港西安港务区”的可行性研究[J].唐都学刊,2002(2):23-26.
(18)丝路经济:让西安向西“丝绸之路经济带”展望[N].陕西日报,2013-09-26.
(19)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西安宣言[N].新华社,2013-09-27.
(20)李伯牙,欧亚9国城市展开合作,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J].21世纪经济报道,2013-10-01.
(21)樊维斌.陕西建设丝路经济“五个新起点”[EB/OL].丝路网,2014-01-22.
(22)张宝通.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陕西思路[N].陕西日报,2013-10-21.
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报告2014/马莉莉,任保平编著.-北京: 中国经济出版社,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