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数据库首页 文物古迹篇 文化科技篇 地理环境篇 道路交通篇 经贸文化篇 民族宗教篇 方言习俗篇 丝路人物篇 研究文献库
数据库介绍 丝路概说 一带一路 在线视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丝路概说> 丝绸之路的起源

4.7 春秋战国时期与朝鲜、日本的关系

作者:石云涛

    
  4.7.1 春秋战国时与朝鲜的关系
  4.7.1.1 朝鲜青铜时代和早期铁器时代文化
  朝鲜半岛的青铜器时代,大体是在公元前10世纪到公元前5世纪。朝鲜半岛的琵琶形青铜短剑、突脊曲刀,与中国辽宁所发现的形制一致。居民经营稻作农业,在多处遗址中发现炭化稻米,水稻是从中国传入的,应该是春秋战国时吴越之地的移民带入的。朝鲜半岛的早期铁器时代大体在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前后,在庆尚南道金海贝丘等遗址中发现的金海式陶器是在无纹陶器的基础上,吸收了汉式陶器的制作技术而出现的饰绳纹、方格纹的灰陶。出土的陶甑和炭化稻米块表明,随着农业的发达,谷类作物已成为日常的主要食物。〔1〕
  墓葬发现颇多,以石棚和石棺为代表。朝鲜半岛青铜器时代的支石墓,又称墓葬石棚,形制分为南方式和北方式两类。北方式作桌形,即以石板构成的四壁支撑巨大的盖石,主要分布于半岛的中部及其以北,与中国辽宁发现的一致;南方式作棋盘形,上为巨大厚重的盖石,下以数块小石支撑,主要分布于半岛的南部,与中国山东发现的形制一样。战国时代的燕国货币明刀钱,在朝鲜北部各地大量发现,多者一次达千余枚,并有战国式的青铜兵器和铁器等与之共存。这些考古成果证实,在公元前4世纪至前3世纪,中国的山东、辽宁一带和朝鲜,在文化上确实存在着联系。〔2〕
  战国末期的陶器和铁器在朝鲜北部也有发现。韩国学者指出:“在河北省燕下都发现的灰陶豆、盆、钵、罐、瓮等陶器和铁制农耕工具类遗物,在建平县喀喇沁、朝阳袁台子、奈曼旗沙巴营子、抚顺莲花堡、沈阳郑家洼子上层、旅大地域牧羊城、高丽寨、尹家村上层、宽甸双山子、渭原龙渊洞、宁边细竹里等遗址连续出土,可以认为这就是战国晚期中原式陶器、铁器生产体系扩散的结果。”〔3〕
  4.7.1.2 战国时燕与朝鲜的关系
  战国时期中国东北方的燕国与箕氏朝鲜相邻。根据顾铭学、南昌龙的研究,双方的关系曾经历了三个阶段:(1)燕与古朝鲜的和平交涉;(2)燕与古朝鲜的划疆定界;(3)燕对古朝鲜的领土扩张。鱼豢《魏略》记载:“昔箕子之后朝侯,见周衰,燕自尊为王,欲东略地,朝鲜侯亦自称为王,欲兴兵逆击燕以尊周室。”〔4〕在燕之朝鲜之间的大片土地即辽东属“天下共主”之周室,〔5〕燕国欲取之为己有,朝鲜打出“尊周”的旗号欲与燕争夺,制止燕国向东的扩张。但“其大夫礼谏之,乃止。使礼西说燕,燕止之,不攻。”〔6〕朝鲜大夫礼的劝谏使朝鲜侯放弃了逆击燕的军事行动,礼又出使燕国,使燕国放弃了向东扩张的企图。但后来的情况发生了变化。“后子孙稍骄虐,燕乃遣将秦开攻其西方,取地二千余里,至满潘汗为界,朝鲜遂弱。”〔7〕朝鲜侯子孙的“骄虐”包括对燕的骄横和对百姓的欺凌,而对燕骄横的表现就是无视燕的存在而向西扩张,因而引起燕向东用兵,直打到满潘汗(即清川江),与朝鲜以此划界分疆,把朝鲜西略的土地占领。后来,燕国势力增长,将领土扩张到朝鲜境内。《史记·朝鲜列传》记载:“自始全燕时,尝略属真番朝鲜,为置吏,筑障塞。”燕略属了属于古朝鲜北部的“真番朝鲜”一地。〔8〕
  4.7.1.3 战国末年燕赵齐人东走朝鲜
  战国末年,秦先后击灭东方六国,最终完成了全国统一。在秦灭赵、灭燕、灭齐的过程中,赵、燕、齐之地人东走朝鲜者不少,形成一股中国人向朝鲜半岛移民的浪潮。他们“为了躲避战乱,或由辽东徒步,或由黄海渡船,纷纷逃往常被后人称作‘海东’的朝鲜半岛”〔9〕。
  朝鲜在中日之间发挥了中转站的作用,其南端与日本的九州只隔着一个很窄的海峡,非常容易乘船到达。早期中日之间的人员流动通常是经过朝鲜实现的。
  4.7.2 中国移民与日本
  4.7.2.1 日本诸岛与中国人神话传说中的海上仙山
  中国大陆向东是东海、黄海和渤海,浩渺的大海容易引发人们的想象,因此,燕齐之地很早便产生海上仙山的传说。日本与大陆隔着大海,因此在中国上古文献中,日本群岛与海上仙山便联系起来。海上仙山的传说大约起于战国时期,秦朝统一天下后,进入东南沿海地区。秦始皇迷信神仙长生之说,方士们乘机招摇撞骗,因此海上仙山的内容愈益丰富。相传汉武帝时东方朔撰《海内十洲记》中便有对东海仙山的种种幻想:
  祖洲近在东海之中,地方五百里,去西岸七万里。上有不死之草,草形如菰苗,长三四尺。人已死三日者,以草覆之,皆当时活也,服之令人长生。昔秦始皇大苑中多枉死者横道,有鸟如乌状,衔此草覆死人面,当时起坐而自活也。有司闻奏,始皇遣使者赍草以问北郭鬼谷先生。鬼谷先生云:“此草是东海祖洲上有不死之草,生琼田中,或名为养神芝。其叶似菰苗,丛生,一株可活一人。”始皇于是慨然言曰:“可采得否?”乃使使者徐福发童男童女五百人,率摄楼船等入海寻祖洲,遂不返。福,道士也,字君房,后亦得道云。〔10〕
  瀛洲在东海中,地方四千里,大抵是对会稽,去西岸七十万里。上生神芝仙草。又有玉石,高且千丈。出泉如酒,味甘,名之为玉醴泉,饮之,数升辄醉,令人长生。洲上多仙家,风俗似吴人,山川如中国也。〔11〕
  扶桑在东海之东岸,岸直,陆行登岸一万里,东复有碧海。海广狭浩汗,与东海等。水既不咸苦,正作碧色,甘香味美。扶桑在碧海之中,地方万里。上有太帝宫,太真东王父所治处。地多林木,叶皆如桑。又有椹树,长者数千丈,大二千余围。树两两同根偶生,更相依倚,是以名为扶桑。仙人食其椹而一体皆作金光色,飞翔空玄。其树虽大,其叶椹故如中夏之桑也。但椹稀而色赤,九千岁一生实耳,味绝甘香美。地生紫金丸玉,如中夏之瓦石状。真仙灵官,变化万端,盖无常形,亦有能分形为百身为十丈者也。〔12〕
  蓬丘,蓬莱山是也。对东海之东北岸,周回五千里。外别有圆海绕山,圆海水正黑,而谓之冥海也。无风而洪波百丈,不可得往来。上有九老丈人,九天真王宫,盖太上真人所居。唯飞仙有能到其处耳。〔13〕
  《海内十洲记》是古代神话志怪小说集,旧本题汉武帝时东方朔撰。记载汉武帝听西王母说大海中十洲,召东方朔问十洲奇闻。其中保存了不少神话及仙话材料。但所载汉武帝华林园射虎事,据《文选》李善注引《洛阳图经》:“华林园在城内东北隅,魏明帝起名芳林园,齐王芳改为华林。”〔14〕说明汉武帝时尚无此称,论者以为此书非东方朔所著。《隋书·经籍志》已著录此书,唐代李善注《文选》多次引用其文,可知至迟六朝时已有此书,可能为六朝人托名东方朔之作。其中对绝域奇闻异物的描写,固不可信。有关海上仙山的神奇迷人的传说,可能是战国秦汉以来燕齐之地方士编造的仙话,这些仙话吸引着大陆中国人对东方茫茫大海的向往和探索。当倭人从东方大海中来到中国,自然便把他与传说中的海上仙山联系起来。
  4.7.2.2 吴越移民与日本的稻作农业
  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特殊的地缘关系为两国之间的早期交往带来了便利。但在造船技术和航海水平没有达到一定程度时,大海是人类交往的一大障碍。因此中日之间的正式交往发生很晚。但春秋战国时已有吴越先民在国亡家破后渡海移民到日本。
  早期中日之间这种人群的流动从考古材料中能够得到印证。日本从绳文时代过渡到弥生时代,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稻作农业的出现。在历时将近一万年的绳纹时代,人们的主要食物来源于渔猎和采集,主要食物是陆地上的野兽和植物果实及水中的鱼和贝。公元前400年出现大规模的稻作农业,弥生时代也从此开始。“这种弥生式文化,很明显的是从一开始就伴有铁器,进行农耕,特别是栽培水稻,因此不能将其看作是由绳文式文化直接发展的结果,无疑是以某种形式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而发展起来的。”〔15〕学术界一般认为,日本的稻作农业是从中国的长江中下游经朝鲜半岛传入的。同时传入的还有青铜器和铁器。稻作农业最早出现于九州岛北部,那里已经发现了许多水田遗址(如福冈县的野多目和板付),后来又传入本州岛。外来文明的影响使日本社会出现了跨越式发展,即跳过铜器时代,直接进入了铁器时代。稻作农业的出现造成了社会的分化,推动日本进入了酋邦阶段。日本稻作农业的出现大概与吴越地区的移民有关。〔16〕
  按照严文明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水稻从中国大陆传播到日本列岛的路线应为从长江下游至山东半岛,而后辽东半岛、朝鲜半岛、日本九州,再到日本本州。中国东南沿海地区与日本交通的路线以陆路为主,而兼有短程海路的弧形路线。〔17〕日本史学家坂本太郎则认为来自中国北方,他说日本产的稻粒略呈圆形,“这一品种据说和分布于中国北部到中国东北部及朝鲜的相同……它是一种适合在中国北部、东北部、朝鲜寒冷地带栽培的品种,和技术同时经过朝鲜传入北九州”,“大概是西日本的航海者们在同朝鲜交易的过程中,接触了那里生产的稻米,知道了它的美味,便学会了栽培方法,传到日本的。由于米食适合人们的口味,所以很快就推广到各地”。〔18〕
  4.7.2.3 燕国明刀钱在朝鲜半岛和日本的考古发现
  战国时期成书的《山海经》,在《海内北经》中记载:“盖国在钜燕南,倭北。倭属燕。”这是中国古文献最早记载倭人之地理方位与归属的。这一“属”字,非指政治上的从属,而指倭人是通过燕国与中国来往的,这是由燕国的地理位置和当时交通路线决定的。日本通过今朝鲜半岛与中国战国时的燕国有交往,也得到考古资料的证明。在辽宁半岛的营城子、旅顺口牧羊城等地大量出土了燕国的明刀钱,在朝鲜半岛的平安北道的宁边细竹里和渭原、平字南道的大同西江和全罗道的康津等地也发现了燕国的明刀钱,在日本广岛县、冈山县也发现了燕国的明刀币。说明春秋战国时期燕国、朝鲜半岛和日本之间曾经有明刀钱的流通和三国之间经济贸易活动的存在。在中国辽宁、山东和朝鲜半岛发现的支石墓在日本也有发现。
  〔1〕安志敏:《朝鲜青铜时代和早期铁器时代》,收于《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版,第65页。
  〔2〕陈玉龙等:《汉文化论纲——兼述中朝中日中越文化交流》,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96页。
  〔3〕〔韩〕李盛周:《青铜器时代东亚细亚世界体系和韩半岛的文化变动》,载《南方文物》2012年第4期,第160页。
  〔4〕《三国志》卷30《东夷传》,裴松之注引《魏略》,第850页。
  〔5〕《战国策·燕策一》记载:“苏秦将为纵,北说燕文侯曰:‘燕,东有朝鲜、辽东,北有林胡、楼烦,西有云中、九原,南有呼沱、易水,地方二千余里’。”桓宽《盐铁论·伐功篇》云:“燕袭走东胡,辟地千里,度辽东而攻朝鲜。”这些都说明燕国与朝鲜之间,还有辽东。
  〔6〕《三国志》卷30《东夷传》,裴松之注引《魏略》,第850页。
  〔7〕《三国志》卷30《东夷传》,裴松之注引《魏略》,第850页。
  〔8〕参顾铭学、南昌龙:《战国时期燕朝关系的再探讨》,载《社会科学战线》1990年第1期,第192-198页。
  〔9〕陈尚胜:《中韩交流三千年》,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5页。
  〔10〕〔汉〕东方朔:《海内十洲记》,收入《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42册《子部·小说家类》,第274页。
  〔11〕〔汉〕东方朔:《海内十洲记》,收入《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42册《子部·小说家类》,第275页。
  〔12〕〔汉〕东方朔:《海内十洲记》,收入《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42册《子部·小说家类》,第278页。
  〔13〕〔汉〕东方朔:《海内十洲记》,收入《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42册《子部·小说家类》,第279页。
  〔14〕应贞:《晋武帝华林园集诗》。
  〔15〕〔日〕坂本太郎:《日本史》,汪向荣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3-24页。
  〔16〕张良仁:《农业和文明起源》,载《考古》2011年第5期,第64页。
  〔17〕严文明:《再论中国稻作农业的起源》,载《农业考古》1989年第2期,第81页。
  〔18〕〔日〕坂本太郎:《日本史》,汪向荣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8页。

丝绸之路的起源/石云涛著.--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