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数据库首页 文物古迹篇 文化科技篇 地理环境篇 道路交通篇 经贸文化篇 民族宗教篇 方言习俗篇 丝路人物篇 研究文献库
数据库介绍 丝路概说 一带一路 在线视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丝路概说> 丝绸之路的起源

9 汉武帝征服卫氏朝鲜与汉四郡的建立 9.1 朝鲜早期历史和汉四郡的建立

作者:石云涛

   
  古代中国与东邻朝鲜半岛和日本的关系,在汉武帝时代发生重大变化。汉武帝在公元前109年至公元前108年间灭卫氏朝鲜,在朝鲜半岛北部和中部设立乐浪郡、玄菟郡、真番郡和临屯郡。汉四郡的建立标志着朝鲜半岛北部进入汉朝统治范围,汉四郡的设置对东北亚局势产生重大影响,日本仰慕中国文化从这时开始。
  9.1 朝鲜早期历史和汉四郡的建立
  9.1.1 朝鲜早期历史和中朝早期交流
  檀君朝鲜是朝鲜历史上的神话时代,据说公元前2333年,天神桓雄和“熊女”(熊变化的女子)所生的后代檀君建王俭城(在今平壤),创立古朝鲜国,即檀君朝鲜,又称王俭朝鲜。〔1〕此无可信的考古发现,不能看作信史。从考古学资料看,远古时期朝鲜半岛上就已有人类居住。朝鲜半岛的旧石器时代始于公元前50万年。1973年,在朝鲜平安南道德川郡胜利山发现旧石器时代遗址“德川人遗址”,在10万~4万年前;“胜利山人遗址”在4万~3万年前。1977年,在平壤市力浦区大贤洞发现了“力浦人遗址”。1980年,在平壤发现后石器时代人类化石“龙谷人”和各种石器。同年在平壤万达里发现“万达人”化石。公元前5000年进入新石器时代。
  朝鲜半岛上最早的国家是箕氏朝鲜(前1122—前194年)。据一然《三国遗事》记载,箕子来到朝鲜半岛,檀君南迁至藏唐京,后又隐于阿斯达山。〔2〕这可能反映了箕子入朝鲜时造成的朝鲜半岛人民的迁移。箕子之朝鲜,带去了汉地先进的文明,推动了朝鲜半岛北部的文化发展。从《汉书》的记载可知,中朝间的丝绸之路也是在箕子入朝鲜时开创的,箕子教其民“田蚕织作”〔3〕,朝鲜之地才有了蚕桑丝织业。制铁技术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由中国传入朝鲜半岛南端。水稻在铁器传入1000多年后由中国传入,陶器则在公元前1500年左右传入。弁韩的制铁技术很高,铁制工具使农业耕作更加容易,从而也促进了朝鲜半岛的农业发展。马韩今全罗道地面发展成当时的水稻生产中心。
  中国山东、辽宁一带与朝鲜半岛同为环黄海、渤海文化区,属东夷文化区,远古时便有文化上的联系。他们共有一种氏族始祖“卵生”的神话。考古方面也反映出古朝鲜与中国文化上存在着密切联系。朝鲜半岛的青铜器时代大体在公元前10世纪到公元前5世纪,相当于中国的西周至春秋时期。朝鲜半岛的琵琶形青铜短剑、突脊曲刀与中国辽宁考古发现的形制相同。朝鲜半岛青铜时代的支石墓(墓葬石棚)分为北方式和南方式两种,其北方式作桌形,分布于半岛的中部及其以北,与中国辽宁发现的形制一样。南方式作棋盘形,分布于半岛南部,与中国山东所发现的形制一致。〔4〕朝鲜半岛发现公元前1000年至公元前200年时期与青铜短剑支石墓伴出的细纹铜镜多枚,经与中国商周青铜文化对比,其细纹铜镜以线的艺术构成几何形图案,源于中华古文化,尤其与殷商文化密切相关。应属箕子朝鲜之物,为殷商文化及春秋战国文化。〔5〕
  战国时燕国全盛时期,其势力曾一度进入朝鲜半岛。据《史记·朝鲜列传》和《汉书·朝鲜传》,战国时燕国征服真番、朝鲜,置吏管理,并筑障塞护守。其地域在秦朝统一天下之后,亦归入秦朝的统治之下。秦灭燕,真番、朝鲜之地“属辽东外徼”。汉朝建立,因为此地遥远,不易守护,乃将此地归于燕王,而“修辽东故塞,至浿水为界”。浿水成为汉燕王国辽东郡与古朝鲜的界河,汉代时指朝鲜清川江。〔6〕朝鲜半岛北部地区考古发现大量中国战国时期燕国货币明刀钱,一次多达千余枚,说明战国时燕国与朝鲜经济和文化上的密切关系。
  9.1.2 汉、朝关系与卫氏朝鲜兴亡
  汉初,燕王卢绾叛汉后逃至匈奴,燕地人卫满“聚党千余人,魋结蛮夷服而东走出塞,渡浿水,居秦故空地上下障,稍役属真番、朝鲜蛮夷及故燕、齐亡命者王之,都王险”〔7〕。王险,一作王俭,传说是檀君朝鲜的开国国君檀君的名字,此指卫氏朝鲜的都城,在浿水(今朝鲜清川江)南岸,今平壤。据说卫满进入朝鲜,先是成为箕氏朝鲜的宫相,于公元前194年推翻箕子朝鲜,在平壤一带建立政权,史称“卫氏朝鲜”。卫满依靠中原移民的力量取代箕氏朝鲜,定都王险城,其势力范围扩张到了今首尔一带。箕氏朝鲜的末代王箕准进入朝鲜半岛南部韩人的居住区,开国号马韩。
  卫氏朝鲜是朝鲜半岛历史上得到考古及文献证明的最早的国家,立国之初便臣属于西汉王朝。至卫满孙右渠时,卫氏朝鲜独立性越来越强,直接威胁到西汉对东北亚诸民族的统治,汉武帝在公元前108年发兵灭卫氏朝鲜,设乐浪、玄菟、真番、临屯四郡,将朝鲜北部收归西汉政府直接管辖。当卫满率领部属来到朝鲜时,箕准拜他为博士,赐给圭,封给西部方圆百里的地方,希望通过他守护西部边境。卫满有野心,他招引汉人流民,自己的政治势力和经济力量。公元前194年,羽翼已丰的卫满派人向箕准声称汉朝要派大军来进攻,请求到准王身边来守护。箕准不知是计,允诺其请。卫满便率军向王险城进发,一举攻占王都,箕准逃到半岛南部的马韩地区。卫满自立为王,国号仍称朝鲜,历史上称其为“卫氏朝鲜”或“卫满朝鲜”。
  卫氏王朝建立后,控制了朝鲜半岛的北部地区,与西汉燕国之地相邻。此时正值西汉惠帝时,汉辽东太守经朝廷允许,与朝鲜国王卫满定约:卫满为汉朝藩属外臣,为汉朝保卫塞外,不使汉朝边境受到侵犯;塞外各族首领朝见汉朝天子,以及各国与汉朝通商,不许从中阻挠。作为回报,汉朝答应给予卫满以兵力和物资上的支援。有了西汉藩属外臣的身份和汉廷的军事、经济的支持,卫满开始军事扩张,他不断地侵凌和征服临近小邦,真番、临屯都前来归顺,卫氏政权的势力迅速膨胀,领地扩大到方圆数千里。
  卫满的孙子右渠为王,大量招引汉人流民,扩充实力。随着卫氏势力的日益增长,右渠不肯再向汉朝朝贡,阻挠邻近真番等小国向汉朝入贡。汉武帝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朝鲜半岛小番君南宫等不满朝鲜王右渠的控制,率众28万归降汉朝,汉武帝以其地为苍海郡。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汉武帝为加强与卫氏朝鲜的藩属关系,派涉何为使节前往朝鲜,劝谕右渠王改变对汉朝的态度和政策,右渠不听。在回国途中,涉何将护送他出境的朝鲜裨王长杀死,并将情况飞报汉武帝。汉武帝不但没有责怪涉何,还任命他做辽东郡东部都尉。
  右渠王对涉何怀恨在心,突袭辽东,杀死涉何。“涉何事件”引起汉武帝对朝鲜用兵,“天子募罪人击朝鲜”〔8〕。这年秋天,汉朝发兵5万,由楼船将军杨仆率领一路从齐地渡过渤海,进入朝鲜;又命左将军荀彘率领一路,从陆路出辽东,进入朝鲜。水陆两路联合进攻,杨仆水军先头部队7000人先到达朝鲜列口(今大同江入海口附近),右渠遣军出城击之,杨仆水军战败。荀彘的陆军遭遇朝鲜浿水西军,亦未能破敌前进。
  消息传到朝廷,汉武帝再派卫山为使臣,前去晓谕右渠王。迫于汉军的威胁,右渠王愿意降服,派太子到汉廷道歉,并献上大量军粮和5000匹马。太子率1万士兵前往汉朝,欲渡浿水。使臣卫山和左将军荀彘怀疑太子有阴谋,要求他的军队不能携带武器。太子则怀疑卫山和荀彘要谋害他,未渡浿水,率军返回王险城。此事再次激起汉廷的愤怒,汉武帝命令在朝鲜的两路大军加紧进攻,两军合为一军,由荀彘统一指挥,“急击朝鲜”。卫朝内部矛盾激化。公元前108年夏,朝鲜右渠王被主和派杀害,王险城被攻陷,卫氏朝鲜灭亡。
  9.1.3 汉四郡的设置与汉文化的辐射
  9.1.3.1 汉四郡的变迁
  汉武帝灭卫氏朝鲜后,在其故地先后设置了乐浪、临屯、玄菟和真番四郡,历史上称为“汉四郡”。四郡之下设有许多县,郡县长官由汉朝派遣汉人担任。朝鲜半岛北部地区被纳入汉帝国的统治范围。
  此后,汉朝在朝鲜半岛北部的郡县设置情况有所变化。昭帝始元五年(公元前82年),罢去临屯、真番二郡,并入乐浪、玄菟二郡。乐浪郡治所仍在今平壤,管辖貊、沃沮等族。玄菟郡治所初在夫馀(今朝鲜咸兴),后因受貊所侵而迁往高句丽西北(今辽宁东部新宾地区),管辖高句丽、夫馀等族。
  东汉、曹魏和西晋皆保留了乐浪郡和玄菟郡。东汉末割据辽东的公孙氏分出乐浪郡南部设立带方郡,并为魏晋所承继。公孙氏三代统治乐浪郡近半个世纪,后为曹魏所灭。公元313年,高句丽侵略乐浪郡,乐浪郡在辽西侨置,汉四郡在历史上消失。
  9.1.3.2 乐浪郡治下朝鲜半岛的格局
  乐浪郡是西汉政府管理朝鲜半岛事务的最高机构。在乐浪郡的统一管理下,朝鲜半岛被划分为三个区域。(1)大同江流域的乐浪郡直辖地区。汉族在这个地区几乎占居民总人口的一半,实行与中原郡县完全相同的政令。(2)乐浪郡东部都尉与南部都尉管辖下的地区。汉族所占比例比大同江流域少许多,任用当地少数民族首领为乐浪郡的下级官吏。(3)半岛南部乐浪郡以外的地区。这里虽然也有部分汉移民,但三韩民族与古朝鲜遗民共同建立了两个方国与聚落间的联盟,即马韩与辰韩。名义上隶属于乐浪郡,实际上独立性很强,西汉政府没有在这里设置地方行政机构。
  朝鲜半岛南部存在“三韩”,即弁韩、辰韩、马韩,弁韩从属于辰韩。西汉灭卫氏朝鲜设四郡以后,它们都隶属于乐浪郡。辰国存在于马韩东部地区。《三国志·东夷传》记载,马韩“散在山海间,无城郭”,“其俗少纲纪,国邑虽有主帅,邑落杂居,不能善相制御”,“其北方近郡诸国差晓礼俗,其远处直如囚徒奴婢相聚”〔9〕。很难说这时的马韩已经形成国家。辰韩也是部落性质之国。
  汉王朝的统治者们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传统政治理念出发,进行着将全部东亚,纳入中国一体统治的努力。但在实践中,他们也意识到东亚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差异,因此,逐渐摸索建立一些特殊的地方管理体制以控制这些特殊地区。
  9.1.3.3 乐浪文化
  汉朝在今朝鲜北部地区进行郡县统治,客观上促进了汉与朝鲜半岛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助于汉朝先进文化在朝鲜半岛郡县地区的传播。当时不仅有汉人官吏到朝鲜四郡去任职,更有很多富商大贾与农民前去经商、垦荒,汉四郡呈现一派汉文化景象。
  汉朝在卫氏朝鲜旧地置郡统治,创造了灿烂的“乐浪文化”。汉四郡对朝鲜、日本有很大的影响。近年来,在汉四郡地区的考古发掘中,出土了大量汉朝的官印和各种具有强烈汉文化色彩的质地不同、形状各异的器皿。人们称作“乐浪文化”,其实质就是汉文化。在“乐浪文化”的考古发现中,最具代表性的还是地处今朝鲜平壤市乐浪区土城南面,总数达2000余座的乐浪墓葬群。这些外形多为方台形封土的坟丘墓,是中国周、汉时期墓葬的普遍形状。其墓葬结构主要有木椁墓和砖室墓两种,其具体造法、式样,乃至细微到砖上的花纹,都与中国的中原汉墓没有差异。墓中随葬品非常丰富,体现出强烈的汉文化特色。乐浪墓葬群可以被看作朝鲜北部受汉文化强烈影响的一个具体见证。
  这种汉文化的影响还不仅仅局限于“汉四郡”所在的朝鲜北方地区,它对于半岛南部地区同样具有辐射力和吸引力。汉武帝出兵卫氏朝鲜前夕,南部马韩目支部落就曾遣使朝觐汉武帝,只是由于朝鲜王右渠的阻挠而没有实现。“汉四郡”设置后,南部部落酋长们钦慕汉文化,与汉朝乐浪郡保持着密切的往来。例如,王莽时辰韩右渠帅廉斯鑡,闻汉乐浪郡土地肥美,人民饶乐,即来归化。乐浪郡派他“乘大船入辰韩”,迫使辰韩“出辰韩万五千人,弁韩布万五千匹”。乐浪郡“表鑡功义,赐冠帻、田宅”〔10〕。他们与北方的来往,带动了南北人民之间的往来通商。同时还有北人南来,直接带来了北方先进的文化。箕准王南逃马韩地区,自称韩王;卫氏朝鲜时,朝鲜相历溪卿与朝鲜侯卫右渠不和,“东之辰国,时民随出居者二千余户”〔11〕,自然也传播了北方的文化。半岛南部的一些部落,本来就是北方人南迁,与南方土著人杂居而形成的移民社会。从出土文物可知,当时的汉四郡文化已经影响到半岛的最南端济州岛等地。
  〔1〕〔朝〕一然:《三国遗事·纪异》卷1《纪异》,明文堂1993年版,第34页。
  〔2〕〔朝〕一然:《三国遗事·纪异》卷1《纪异》,第34页。
  〔3〕《汉书》卷28下《地理志》下,第1658页。
  〔4〕陈玉龙等:《汉文化论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96页。
  〔5〕张碧波:《古朝鲜铜镜性质初探》,载《黑龙江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第40页。
  〔6〕顾铭学、南昌龙:《战国时期燕朝关系的再探讨》,载《社会科学战线》1990年第1期,第195页;刘子敏:《“秦故空地上下障”考》,载《博物馆研究》1996年第3期,第35-40页;李健才:《沛水、浿水考》,见氏著《东北史地考略》(第三集),吉林文史出版社2001年版,第84-91页;李健才:《关于朝鲜“大宇江长城”建筑年代问题的探讨》,载《东北史地考略》(第三集),第117-128页;苗威:《朝鲜县的初址及变迁考》,载《北方文物》2005年第4期,第80页。
  〔7〕《史记》卷114《朝鲜列传》,第2985页。
  〔8〕《史记》卷115《朝鲜列传》,第2987页。
  〔9〕《三国志》卷30《魏书·东夷传》。第849-852页。
  〔10〕《三国志》卷30《魏书·东夷传》,裴松之注引《魏略》,第851页。
  〔11〕《三国志》卷30《魏书·东夷传》,裴松之注引《魏略》,第851页。

丝绸之路的起源/石云涛著.--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