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数据库首页 文物古迹篇 文化科技篇 地理环境篇 道路交通篇 经贸文化篇 民族宗教篇 方言习俗篇 丝路人物篇 研究文献库
数据库介绍 丝路概说 一带一路 在线视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丝路概说> 丝绸之路的起源

11.5 汉与东北亚诸族的关系

作者:石云涛

     
  汉朝建立,正值匈奴强盛之时,东北亚各族依附于匈奴。汉朝反击匈奴取得胜利,匈奴联盟解体,这些民族纷纷走上历史舞台。《三国志》始列《乌丸鲜卑东夷传》,《后汉书》亦列《东夷列传》。据此二书记载,当时活跃在东北亚地区的民族,主要有乌丸、鲜卑、夫馀、挹娄、高句骊、东沃沮、濊、三韩等。乌丸、鲜卑地近匈奴,皆为匈奴所破,成为匈奴的附庸,汉对匈奴的战争取得胜利后才与汉朝发生联系。夫余、挹娄、高句骊、东沃沮、濊、三韩等地属东夷,武帝灭卫氏朝鲜,才与汉朝发生联系,“陈涉起兵,天下崩溃,燕人卫满避地朝鲜,因王其国。百有余岁,武帝灭之,于是东夷始通上京”〔1〕。
  11.5.1 汉与乌丸
  乌丸又称乌桓,原为东胡部落联盟中的一支,与鲜卑同为东胡部落。其族属和语言系属有突厥、蒙古、通古斯诸说。公元前3世纪末,匈奴破东胡后,迁至乌桓山,又曰乌丸山,遂以山名为族号,活动于今西拉木伦河两岸及归喇里河西南地区。初“臣服匈奴,岁输牛马羊皮”。汉武帝时霍去病破匈奴左地,把乌丸迁至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塞外,成为汉之附庸,“为汉侦察匈奴动静”〔2〕。其大酋长每年朝见一次,汉置乌丸校尉监领之。后乌丸渐强盛,欲报复匈奴,并摆脱汉朝的控制,但遭到匈奴和汉朝双方的打击。王莽时汉与乌丸关系破裂,乌丸再依匈奴。东汉初曾与匈奴联合寇扰汉之北边。
  乌丸人以畜牧为主,辅以弋猎、农耕。史称其“俗善骑射,弋猎禽兽为事。随水草放牧,居无常处”。马、牛、羊及皮货还作为向匈奴交纳的贡税及向汉朝朝贡或互市之物。狩猎在乌丸人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野兽中的虎、豹、貂皮是向匈奴缴纳贡献和与汉关市贸易的重要物品。牧猎经济的重要性也可从出土文物中得到证实。在对乌丸曾经游牧地区的考古发掘中,发现大量马具、箭镞、剑、刀、矛、斧以及绘有马、牛、羊等牲畜图案的饰具。
  东汉光武帝刘秀末年,乌丸归顺。《后汉书·乌桓传》记载建武二十二年,“帝乃以币帛赂乌桓。二十五年,辽西乌桓大人郝旦等九百二十二人率众向化,诣阙朝贡,献奴婢牛马及弓虎豹貂皮。”〔3〕《东观汉记》记载:“建武二十五年(公元49年),乌桓献貂、豹皮。”〔4〕此后,乌丸时附时叛。汉末曹操东征乌丸,大破蹋顿于柳城。“其余众万余落,悉徙居中国云。”〔5〕
  乌丸最著名的特产是毛皮制品。陈琳《神武赋》记述曹操伐乌丸之战:“单鼓未伐,虏已溃崩。克俊折馘首(句有衍文),枭其魁雄。尔乃总辑瑰珍,茵毡幕幄,攘璎带佩,不饰雕琢,华珰玉瑶,金麟牙琢,文贝紫瑛,缥碧玄绿,黼锦缋组,罽毼皮服。”〔6〕皮服即貂皮裘。
  11.5.2 汉与鲜卑
  鲜卑与乌桓相同,属东胡一支,初为游牧民族。在占据老哈河及其以南地区以前,主要的生产方式是畜牧和射猎捕鱼。这与它所处地理环境有关,西拉木伦河及其以北地带可划为两个部分,西部系草原和湖泊,宜于放牧;东部系山陵森林,宜于狩猎。南边的老哈河流域则宜于种植和渔业。鲜卑生活在林木葱郁、水草茂盛而人口稀少的地区,从事狩猎兼游牧。
  西汉初,鲜卑为匈奴所破,“远窜辽东塞外,与乌桓相接,未尝通中国焉”。东汉建立,鲜卑与乌丸皆追随匈奴“寇抄北边,杀掠吏人,无有宁岁”。至建武二十一年,鲜卑与匈奴再入辽东,被汉之辽东太守祭肜打得大败,南匈奴降汉,北匈奴孤弱,“鲜卑始通驿使”〔7〕。其后,鲜卑一边助汉击北匈奴,一边向汉朝纳贡。《东观汉记》记载:“蔡彤(当作祭肜)为辽东太守,鲜卑奉马一匹,貂裘二领。”〔8〕《后汉书·祭肜传》记载,建武二十五年,祭肜“使招呼鲜卑,示以财利。其大都护偏何遣使奉献,愿得归化,肜慰纳赏赐,稍复亲附。其异种满离、高句骊之属,遂络绎款塞,上貂裘好马”〔9〕。和帝时大将军窦宪击破北匈奴,北单于逃走,鲜卑乘机占据匈奴故地,匈奴余种十余万归附鲜卑,鲜卑势力转盛,成为东汉东北、北方的严重边患。“自匈奴遁逃,鲜卑强盛,据其故地,称兵十万,才力劲健,意智益生。加以关塞不严,禁网多漏,精金良铁,皆为贼有;汉人逋逃,为之谋主,兵利马疾,过于匈奴。”〔10〕
  东汉末灵帝时,鲜卑人仍保持着游牧兼狩猎的生活方式。“种众日多,田畜射猎不足给食。檀石槐乃自徇行,见乌侯秦水广从数百里,水停不流,其中有鱼,不能得之。闻倭人善网捕,于是东击倭人国,得千余家,徙置秦水上,令捕鱼以助粮食”〔11〕。随着鲜卑人大批向蒙古草原中部、西部转移,辽阔的草原为游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鲜卑获得发展良机。他们的角端弓和以貂、豽、鼲子皮制的皮裘传入中原,天下闻名。《后汉书·鲜卑传》称“禽兽异于中国者,野马、原羊、角端牛,以角为弓,俗谓之角端弓者。又有貂、豽、鼲子,皮毛柔软,故天下以为名裘”〔12〕。
  11.5.3 汉与夫馀、挹娄
  夫馀国是古东北亚民族秽貊别族所建,也写作“扶余”。古代北方政权高句骊和百济的王室都来自夫馀。北沃沮、东沃沮、濊都是扶馀的兄弟民族。《后汉书·东夷传》记载:“夫馀国,在玄菟北千里,南与高句骊、东与挹娄、西与鲜卑接,北有弱水,地方二千里。本濊地也。”〔13〕考古发现证明,夫馀文明的发祥地在今辽宁省昌图县以北,吉林省洮南县以东,至吉林省双城县(今黑龙江省双城市)以南之地。
  夫馀国有卵生神话,属东夷文化区成员。“初,北夷索离国王出行,其侍儿于后姙身,王还,欲杀之。侍儿曰:‘前见天上有气,大如鸡子,来降我,因以有身。’王囚之,后遂生男。”此即夫馀国先王东明。汉置四郡,夫馀与汉朝发生联系,尤其夫馀王死葬用玉匣(玉衣),“汉朝常豫以玉匣付玄菟郡,王死则迎取以葬焉”〔14〕。通过对夫馀文化陶器的类型学研究,孙颢、许哲认为夫馀文化因素构成包括西团山文化、邢家店类型文化、汉书二期文化、宝山文化、谢家街类型文化、汉文化,这些文化对夫馀文化的影响不是单线,有些文化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交流和融合。西团山文化、汉书二期文化、宝山文化晚期,邢家店类型文化均发现了汉文化因素。夫馀文化在受到上述各种文化影响的同时,也受到汉文化的直接影响。〔15〕
  东汉光武帝末年,大破匈奴、鲜卑,“东夷诸国皆来献见”,建武二十五年,“夫馀王遣使奉贡”。此后“使命岁通”〔16〕。夫馀国入贡的貂叫挹娄貂。夫馀国向汉朝进贡有“貂、豽”。《后汉书·东夷传》记载,夫馀国“出名马、赤玉、貂、豽,大珠如酸枣”。安帝、顺帝、桓帝和灵帝时都“诣阙贡献”。《三国志·魏书》记载:“扶余国出貂、豽。”〔17〕晋郭义恭《广志》记载:“貂出扶余、挹娄。”〔18〕挹娄是肃慎族系继肃慎称号后使用的第二个族称,汉至晋前后有600余年。挹娄族称出现于公元前1~2世纪时,即西汉时期。《后汉书》和《三国志》之《东夷传》都写到挹娄,而汉代不见挹娄向中原政权进贡的记载,其原因是“自汉兴以后,臣属夫馀”。挹娄政治上失去独立地位,与中原政权的联系是由其宗主国夫馀承担的。挹娄貂通过夫馀国入贡汉朝。
  挹娄源于肃慎,其活动区域,“在夫馀东北千余里,东滨大海,南与北沃沮接,不知其北所极。土地多山险,人形似夫馀,而言语各异”〔19〕。乃在今辽宁省东北部和吉林、黑龙江两省东半部及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的广大地区。按照《后汉书·东夷传》记载,此时的挹娄,“有五谷、麻布,出赤玉、好貂,无君长。其邑落各有大人,处于山林之间。土气极寒,常为穴居,以深为贵,大家至接九梯。好养豕,食其肉,衣其皮。冬以豕膏涂身,厚数分,以御风寒。夏则裸袒,以尺布蔽其前后。其人臭秽不洁,作厕于中,圜之而居……便乘船,好寇盗。邻国畏患,而卒不能服。东夷、夫馀饮食类皆用俎豆,唯挹娄独无,法俗最无纲纪者也。”〔20〕
  11.5.4 汉与高句骊
  高句骊是中国东北古代民族建立的王国,也写作“高句丽”,简称“句丽”“句骊”。东夷相传高句骊是夫馀别种,语言与夫馀同。据朝鲜史书记载,公元前37年,扶馀王子朱蒙因与其他王子不和,逃离扶馀国,到卒本扶馀,建立高句骊。〔21〕西汉时,高句骊“在辽东之东千里,南与朝鲜、濊貊,东与沃沮,北与夫馀接,地方二千里”。汉武帝灭卫氏朝鲜,置双四郡,“以高句骊为县,使属玄菟郡”〔22〕。作为高句骊县内的一个部族,由“高句丽令主其名籍”〔23〕。高句骊政权的高官有“主簿”,这是汉朝县级官员名号,证明高句骊曾作为汉朝地方政权存在。汉高祖时有“郡国县立灵星祠”的规定,〔24〕高句骊祠祀“零(灵)星”。
  高句骊成立之初,可能是由濊貊人和迁移到此的夫馀人组成。高句骊曾与夫馀长期处于军事对抗中,为了扼制高句骊的发展,夫馀与东汉政权常在军事上联合打击高句骊。《后汉书·安帝纪》记载,元初五年“夏六月,高句骊与濊貊寇玄菟”〔25〕。安帝建光元年“冬十二月,高句骊、马韩、濊貊围玄菟城,夫馀王遣子与州郡并力讨破之”。“延光元年春二月,夫馀王遣子将兵救玄莬,击高句骊、马韩、濊貊,破之,遂遣使贡献。”〔26〕
  高句骊又称“貊”,有一别种,依小水为居,被称为“小水貊”,出好弓,称为“貊弓”。下句骊曾抵制王莽征兵伐匈奴,王莽把它改名为“下句骊侯国”,杀其侯。貊人不断寇扰汉之边境。〔27〕东汉光武帝建武八年(公元32年),“高句骊遣使朝贡,光武复其王号”。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年)冬,高句骊蚕支落大加戴升等万余口诣乐浪内属。公元1世纪中叶,高句骊处于中央集权化和早期扩张时期,太祖王将分散的5个部落设为5个郡,实行集权统治,先吞并东沃沮,又吞并东濊一部分。又进攻乐浪郡、玄菟郡和辽东,从早期的几个濊貉部落扩张到汉江流域。高句骊摆脱汉朝控制,他们的扩张导致了与汉朝的直接军事冲突。汉朝的军事打击迫使高句骊迁都到丸都城,在今吉林集安西之丸都山。
  11.5.5 汉与沃沮
  沃沮,意为“森林部落”,又写作“沃沮”“窝集”“乌稽”“勿吉”等,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5世纪朝鲜半岛北部的部落。沃沮属濊貊系统,以长白山为界分为北沃沮与南沃沮。北沃沮人大致位于图们江流域,主要居住在今黑龙江省的东南和吉林省的东北地区,还包括今苏联沿海地区的一部分。南沃沮又称东沃沮,居住在今朝鲜东北地区,大致位于今朝鲜的咸镜道。东沃沮经常被简称为沃沮,南与东濊相邻。
  汉武帝灭卫氏朝鲜,以沃沮地为玄菟郡。《后汉书·东夷传》记载:“东沃沮在高句骊盖马大山之东,东滨大海,北与挹娄、夫馀,南与濊貊接。……武帝灭朝鲜,以沃沮地为玄菟郡,后为夷貊所侵,徙郡于高句骊西北,更以沃沮为县,属乐浪东部都尉。至光武罢都尉官,后皆以封其渠帅,为沃沮侯”;“又有北沃沮,一名置沟娄,去南沃沮八百余里”〔28〕。《三国志·东夷传》云,沃沮“言语与句丽大同,时时小异”〔29〕。“其俗南北皆同,与挹娄接。挹娄喜乘船寇钞,北沃沮畏之,夏月恒在山岩深穴中为守备。”〔30〕
  沃沮早期,其归属一直在汉四郡和高句骊之间摇摆,未形成独立的政权。公元1、2世纪,沃沮成为高句骊藩属,“其土迫小,介于大国之间,遂臣属句骊。句骊复置其中大人为使者,以相监领,责其租税,貂布鱼盐,海中食物,发美女为婢妾焉”〔31〕。公元244年,曹魏伐高句骊,高句骊东川王曾退至北沃沮。
  11.5.6 汉与濊貊
  濊貊最初并非指某一个确定的民族,中国古代史家用以泛指东北亚地区一些古代部族。夏商之际,濊貊族分布于南起辽东半岛,北至松花江中游的广大地区。周灭商,逐渐迁至其他东部地区,还有的迁至朝鲜半岛北部,汉江两岸都有濊貊人的足迹。春秋时期,齐桓公曾经发动过对濊貊的战争。濊貊人从事农业和渔猎,黍成为主要食粮。战国时,濊貊族进入原始社会晚期,过着定居生活。后来的夫馀和高句骊,都是在融合濊貊等东北区域民族的基础上形成,发展起来的。
  濊貊先后属箕氏朝鲜、卫氏朝鲜。汉武帝时,濊君叛离卫氏朝鲜,归附汉朝。《后汉书·武帝纪》记载:“元朔元年,薉君南闾等畔右渠,率二十八万口诣辽东内属,武帝以其地为苍海郡。数年乃罢。”至武帝灭卫氏朝鲜,置四郡。至昭帝始元五年,罢临屯、真番,以并乐浪、玄菟。玄菟复徙居句骊。而自单单大领以东,沃沮、濊貊悉属乐浪。汉置乐浪都尉,领七县。至东汉光武帝建武六年,废都尉官,并弃领东地,封其渠帅为县侯,濊貊等“岁时朝贺”〔32〕。《后汉书·东夷列传》和《三国志·东夷传》都单称为“濊”,云:“濊北与高句骊、沃沮,南与辰韩接,东穷大海,西至乐浪。濊及沃沮、句骊,本皆朝鲜之地也。”濊地出檀弓、果下马、文豹、班鱼等,“使来皆献之”〔33〕。
  11.5.7 汉与三韩
  “三韩”一词最早出现在中国史籍《三国志·东夷传》。三韩是公元前2世纪末至公元4世纪左右朝鲜半岛南部三个部落联盟,分别是马韩、辰韩、弁韩,合称三韩。马韩在三韩中最强大,被三韩拥立为“辰王”,定都目支国,统领三韩之地。
  关于三韩的地理位置,《后汉书·东夷列传》记载:“马韩在西,有五十四国,其北与乐浪,南与倭接;辰韩在东,十有二国,其北与濊貊接;弁辰在辰韩之南,亦十有二国,其南亦与倭接。凡七十八国,伯济是其一国焉。大者万余户,小者数千家,各在山海间,地合方四千余里,东西以海为限,皆古之辰国也。马韩最大,共立其种为辰王,都目支国,尽王三韩之地。其诸国王先皆是马韩种人焉。”〔34〕马韩大致位于全罗道、忠清道和京畿道,辰韩主要位于洛东江以东,弁韩位于洛东江以南和以西。三韩与汉朝存在密切的关系和文化交流。
  首先,中国流民入韩,带去了中国文化。其中的辰韩,自言乃秦朝逃亡的百姓,“避苦役,适韩国,马韩割东界地与之”。辰韩国人称国为“邦”,称弓为“弧”,称贼为“寇”,称行酒为“行觞”,互相称“徒”,这些都与秦朝的语言相似。所以辰韩也被称为“秦韩”。他们知蚕桑,作缣布,乘驾牛马,嫁娶以礼,行者让路。俗喜歌舞饮酒鼓瑟,小儿出生欲令头扁,则以石押之。这些似乎都是渊源于秦地。弁辰与辰韩杂居,城郭衣服皆同。马韩“知田蚕,作绵布”;辰韩“知蚕桑,作缣布”。其风俗习惯和丝织技术皆来自中国。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大量汉民流亡入韩,“灵帝末,韩、濊并盛,郡县不能制,百姓苦乱,多流亡入韩者”〔35〕。
  其次,箕氏王室后裔南下,带去了汉文化。“初,朝鲜王(箕)准为卫满所破,乃将其余众数千人走入海,攻马韩,破之,自立为韩王。”〔36〕箕氏朝鲜是商之遗民箕子建立的王朝,他把中原殷商文化带入朝鲜半岛北部。其后裔南下,并称王朝鲜半岛南部,自然也把北方文化带到南方。
  再次,汉四郡建立,乐浪文化直接影响到三韩。汉四郡中的乐浪郡与三韩都有联系。从考古发现来看,三韩与汉四郡有着广泛的贸易往来,高句丽崛起之前,三韩主要与朝鲜半岛北部的汉四郡进行贸易。三韩都通过乐浪郡向汉政权纳贡,并得到汉朝的册封和礼物。会得到一个印章,象征其与乐浪郡进行贸易的资格。朝鲜半岛各地都有汉朝的钱币出土。乐浪郡是汉朝在朝鲜半岛统治的中心,马韩“北与乐浪”相接,自然受到汉文化的辐射和影响。东汉“建武二十年,韩人廉斯人苏马諟等诣乐浪贡献。光武封苏马諟为汉廉斯邑君,使属乐浪郡,四时朝谒”。〔37〕《后汉书·光武帝纪》记载,这一年“东夷韩国人率众诣乐浪内附”〔38〕。
  三韩在中日关系和文化交流中具有重要地位。由于地缘关系,三韩受到日本文化的影响。马韩“南与倭接”,“其南界近倭,亦有文身者”〔39〕;弁韩“其国近倭,故颇有文身者”〔40〕。而倭人到中国入贡,也是途经三韩之地。
  昭帝始元五年(公元前82年),罢真番郡,以北部7县入乐浪郡,隶属于南部都尉。霅县及其南部无考的7县可能于此时没于辰国,后入马韩。汉献帝建安年间,割据辽东的公孙康分乐浪郡屯有县以南地置带方郡,辖带方、列口、长岑、昭明、含资、提奚、海冥7县,即西汉时真番郡北部故地。
  〔1〕《后汉书》卷85《东夷列传》,第2809页。
  〔2〕《后汉书》卷90《乌桓传》,第2981页。
  〔3〕《后汉书》卷90《乌桓传》,第2982页。
  〔4〕《艺文类聚》卷95《兽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1655页。
  〔5〕《后汉书》卷90《乌桓传》,第2983-2984页。
  〔6〕《艺文类聚》卷59,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1071页。
  〔7〕《后汉书》卷90《鲜卑传》,第2985页。
  〔8〕《太平御览》卷694《服章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277页,
  〔9〕《后汉书》卷20《祭肜传》,第745页。
  〔10〕《后汉书》卷90《鲜卑传》,第2991页。
  〔11〕《后汉书》卷90《鲜卑传》,第2994页。
  〔12〕《后汉书》卷90《鲜卑传》,第2985页。
  〔13〕《后汉书》卷85《东夷传》,第2810页。
  〔14〕《后汉书》卷85《东夷传》,第2811页。
  〔15〕孙颢、许哲:《夫馀陶器的特征及其文化因素分析》,载《北方文物》2011年第3期,第13-20页。
  〔16〕《后汉书》卷85《东夷传》,第2812页。
  〔17〕《三国志》卷30《东夷传》,第841页。
  〔18〕《艺文类聚》卷95《兽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1655页。
  〔19〕《后汉书》卷85《东夷传》,第2812页。
  〔20〕《后汉书》卷85《东夷传》,第2812页。
  〔21〕〔朝〕一然:《三国遗事·纪异》卷1,明知大学校出版部1984年版,第251页。
  〔22〕《后汉书》卷85《东夷列传》,第2813页。
  〔23〕《三国志》卷30《高句丽传》,第843页。
  〔24〕《史记》卷28《封禅书》,第1380页。
  〔25〕《后汉书》卷5《安帝纪》,第228页。
  〔26〕《后汉书》卷5《安帝纪》,第234页。
  〔27〕《后汉书》卷85《东夷传》,第2814页。
  〔28〕《后汉书》卷85《东夷传》,第2816页。
  〔29〕《三国志》卷30《东夷传》,第846页。
  〔30〕《三国志》卷30《东夷传》,第847页。
  〔31〕《后汉书》卷85《东夷列传》,第2816页。
  〔32〕《后汉书》卷85《东夷列传》,第2817页。
  〔33〕《后汉书》卷85《东夷列传》,第2817-2818页。
  〔34〕《后汉书》卷85《东夷列传》,第2818页。
  〔35〕《后汉书》卷85《东夷列传》,第2820页。
  〔36〕《后汉书》卷85《东夷列传》,第2820页。
  〔37〕《后汉书》卷85《东夷列传》,第2820页。
  〔38〕《后汉书》卷1下《光武帝纪》,第72页。
  〔39〕《后汉书》卷85《东夷列传》,第2819页。
  〔40〕《后汉书》卷85《东夷列传》,第2820页。

丝绸之路的起源/石云涛著.--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