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数据库首页 文物古迹篇 文化科技篇 地理环境篇 道路交通篇 经贸文化篇 民族宗教篇 方言习俗篇 丝路人物篇 研究文献库
数据库介绍 丝路概说 一带一路 在线视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丝路概说> 丝绸之路

上篇 草原丝绸之路 三、胡汉交往的新时代 5.草原丝路网络

作者:沈济时

   
  隋、唐时代中国的繁荣吸引了周边许多国家。隋、唐帝国辽阔的疆域使中原与西北边疆地区的联系变得空前密切。唐政府在漠北设置州府后,开辟了漠北通往内地的驿路,唐朝平定西突厥后,天山以北诸地之间的交通形成网络。自伊州(今哈密)至北庭有驿路可通。自北庭至高昌有数条道,分别称为“他地道”、“乌骨道”、“新开道”、“花谷道”、“移摩道”、“萨捍道”、“突波道”等。自北庭西行,有驿路通伊犁河流域,再向西便是碎叶川,可继续西行。自庭州向北则可通漠北回鹘汗国牙帐所在地于都斤山。草原丝路的网络成为连接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人民的纽带,成为东西方交往的重要通道。
  (一)参天可汗道
  唐贞观四年(630年)东突厥汗国为唐王朝所灭,漠北各族首领纷纷入朝,尊奉唐太宗为“天可汗”。代东突厥而起的薛延陀汗国,于贞观二十年(646年)为唐朝灭亡,唐太宗在漠北铁勒各部设置羁縻府州,以各部首领领之,并设燕然都护府总领。不久又根据各部的请求,开辟“参天可汗道”,设68所驿传,使之成为漠北与中原往来的主要通道。
  唐朝疆域的北境远远越过蒙古高原,伸入北亚;向西扩及咸海以北草原,是空前未有的盛大王朝,使中原人民与周边民族的联系变得更为密切。这个时期出现了各种有关北方民族的著作。举其要者有:戴斗的《诸蕃记》、李繁的《北方君长录》、高少逸的《四夷朝贡录》、吕述的《黠戛斯朝贡录》及唐高宗敕修的《西域国志》。其中最重要的学者是贾耽,他著有《地图》10卷、《皇华四达记》10卷、《古今郡国县道四夷述》等。这些图书均已亡佚。
  贾耽自幼好史地之学,曾任主管外藩工作的鸿胪卿。兴元元年(784年)他受唐德宗命修《国录》,花费数十年时间对“绝域之比邻,异蕃之习俗,梯山献琛之路,乘舶来朝之人”打听源流。贞元十七年(801年)以1寸相当于百里的比例尺绘成《海内华夷图》,宽3.3丈,长3丈。此图已佚,但金宋之际伪齐曾将其缩刻于石上,可见其大概,今藏于西安碑林博物馆。
  《新唐书·地理志》中著录的七条“入四夷之路”就是根据贾耽的著述汇集而成的,主要有:
  1.营州入安东道,
  2.登州海行入高丽渤海道,
  3.夏州塞外通大同、云中道,
  4.中受降城入回鹘道,
  5.安西入回鹘道,
  6.安南入天竺道,
  7.广州通海夷道。
  在上述7条路线中,深入草原游牧民族地区的有四五条,是唐代中原与北方、西北周邻地区交往的草原丝路。
  其中第四条“中受降城入回鹘道”应当就是唐太宗时代所辟的北方游牧诸部君长的“参天可汗道”。此道大致为,从中受降城(今包头西昆独仑河入黄河处)启程,向北经呼延谷、归唐栅、?鹈泉后进入戈壁,再经鹿耳山、错甲山等地,行八百里至山燕子井,再西北行经密粟山、达旦泊、野马泊、可汗泉、横岭、绵泉、镜泊,七百里至回鹘牙帐,即于都斤山麓鄂尔浑河流域。
  从?鹈泉还有另一道可至漠北,即经公主城、眉间城、怛罗思山、赤崖等地,向北至回鹘牙帐。
  隋朝中国重新统一以后,经济实力急剧增长,对周边地区和边疆少数民族的影响力也相应增加。隋炀帝派韦节、杜行满等人出使西域。归国后韦节著有《西番记》,此书已佚。
  当时西域诸国胡商多至张掖交易,隋炀帝派黄门侍郎裴矩赴张掖董理。裴矩是一位有心人,在河西“寻讨书传,访采胡人”,了解西域诸国山川地理、风土人情及当地土产。他把收集的资料整理成书题曰《西域图记》,进献给隋炀帝,得到朝廷的赏识,受命参与经略四夷之事。裴矩的活动大大促进了西域诸国与中原的联系,当时经常前来“朝贡”的西域国家有30余个。在长安、洛阳等内地城市的西域胡人也越来越多。隋政府在长安设置“四方馆”,接待四夷商使,并负责贸易之事。
  《西域图记》共3卷,记44国事,并附有地图画像,此书久佚,唯有序文保存在《隋书·裴矩传》中。《西域图记·序文》记载了隋代东西交往的三条主要交通线。
  第一条是“北道”,路线是:从伊吾启程,向西北过蒲类海(即今新疆巴里坤湖)附近的铁勒部落,复西北行经突厥可汗牙帐,再向西行,经叶尼塞河、鄂毕河等“北流河”,至西海(即地中海)沿岸的拂林国(拜占庭帝国)。
  第二道是“中道”,从高昌启程,沿天山南麓的龟兹抵疏勒,越葱岭(今帕米尔高原)进入钹汗(今独联体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交界处的费尔干那盆地),西行进入粟特之地,经粟特诸城如苏对沙那、康国(今撒马尔罕)、安国(今布哈拉),越阿姆河进入波斯,最后到达西海(地中海)。
  第三道是“南道”,从敦煌西行,过阳关到鄯善,沿塔里木盆地南缘西行至于阗,度葱岭复西行经吐火罗,进入波斯后再西行便至西海。
  在上述三条交通线中,第一条“北道”,就是欧亚草原和北亚游牧民族世世代代利用奔跑迅速的马匹,以及蒙古草原、欧亚草原辽阔而无巨大自然屏障这两个条件,沟通东西方的道路。而后两条即“中道”和“南道”,为传统的沙漠绿洲之路。
  唐代伸向欧亚草原的道路更为通达。从安西(今新疆库车)出发,一路西行,翻越度拔达岭(今天山支脉),经原乌孙居地顿多城、热海(今吉尔吉斯斯坦伊塞克湖),越天山至碎叶川口,即今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两国交界处楚河流域平原之东限,西行八十里至裴罗将军城,再西行二十里至碎叶城,西行十里至米国城,又行三十里至新城,再行六十里至顿建城,又五十里至阿史不来城,又七十里至俱蓝城,又十里至税建城,又五十里至怛罗斯。碎叶之西还有许多小城镇,其中最重要的是怛罗斯。
  怛罗斯之战失败后,大食人的势力逐渐深入中亚草原,大食地理学家们的著作中也记载了从大食经中亚草原前往东方的道路。这些穆斯林学者记载的从西向东的道路,在有些地段可与汉文史料所记逐站对比。例如在9世纪大食地理学者伊本·胡尔达德贝赫的《道里与诸国志》描述道:从怛罗斯至下拔塞干3法尔萨赫,又至俱蓝4法尔萨赫,又至米尔奇4法尔萨赫,又至阿史不来城4法尔萨赫,又至弩支城8法尔萨赫,又至哈朗扎旺4法尔萨赫,又至朱勒4法尔萨赫,又至萨里克7法尔萨赫,又至突骑施汗廷4法尔萨赫,又至新城4法尔萨赫,又至科帕尔3法尔萨赫,又至中国边界上拔塞干。这里虽然没有提到碎叶,但根据大食学者库达玛的《税册》可知,科帕尔即碎叶①。这些大食学者们所指出的道路,就是大食帝国建立之后,大食商使们前往中国的路线。
  (二)草原丝路上的城镇
  8—11世纪,亚洲北部草原经历了复杂的政治变化。750年,唐朝在西域的统治尚处于顶峰状态的末期,唐朝军队攻破石国。次年,唐军与大食军队相会于怛罗斯,唐军战败。随后发生的“安史之乱”极大地削弱了唐朝的实力。8世纪末,中亚东部处于吐蕃控制之下,吐蕃与回鹘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9世纪初,今漠北和天山以北之地为回鹘所有。840年回鹘汗国为黠戛斯击败,一部分回鹘人从漠北逃入天山东段地区,史称高昌回鹘。回鹘人西迁以后,大部分转变为农耕民族。这部分回鹘人在元明两代被称为“畏兀儿”人。而中亚东部草原地区(包括蒙古)在回鹘人出逃以后,相继为辖戛斯、契丹、女真和西辽统治。草原丝路上的城镇在这一时期有了迅速的发展,在此择其要者简述如下。
  (1)北庭
  北庭即别十八里,为突厥语bes baliq之音译,意为“五城”。“五城”这个地名初见于古突厥文《阙特勤碑》述713年出征事的文字中。在《突厥语大字典》中,别十八里列为畏兀儿五城之一,并说它是畏兀儿最大的城市。“五城”是一个极为古老的名称,在汉文文献中初见于《旧唐书·地理志·金满》:“胡故庭有五城,俗号‘五城’之地。”此城在唐以前很久就已存在。除了汉文、突厥文文献之外,其他民族也知道“五城”这个地名。
  760年别十八里陷于吐蕃。840年后,别十八里为高昌回鹘狮子王驻夏之所,又为畏兀儿之首府及政治中心,西辽末年置少监于此。10世纪末北宋使臣王延德在他的游记中提到,北庭城中有“高台寺”、“应运太宁之寺”等。并说当地人“性工巧,善冶金银铜铁为器及攻玉”②。丘处机则得知北庭有“龙兴西寺”③。回鹘西迁以后,居于北部宜牧地区的回鹘人仍然保持着游牧生活。王延德出使时,曾亲见北庭“地多马,王及王后,太子各养马,放牧于平川中,弥亘百余里,以毛色分为群,莫知其数”④。
  北庭故地为今新疆吉木萨尔护堡子古城,其遗址由外城、外城北关城、西面的延城、内城和内城中的小城五部分构成。外城呈南北长、东西窄的不规则长方形,周长约4430米。城墙以原土夯筑而成。每面城墙都有城门、马面,四隅有角楼台基。北墙城筑有瓮城。瓮城之外套有关城,其城门向东开。外城西墙自城门处向西突出部筑有延城,其南北长约690米,东西宽310米。外城中部偏北处有内城,内城四周有护壕。内城东部偏北,有小城。其中外城、外城北关城和延城约为唐代建筑,而内城和内城中的小城应为高昌回鹘时代的建筑⑤。
  (2)碎叶城
  碎叶川是碎叶水冲积而成的平原,是天山以北草原最为肥美的地方,同时因为地处东西交往的草原丝路要津,自古以来便是草原上罕见的人烟密集的多城镇地区。碎叶水即今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两国相邻处之楚河。碎叶川长约千里,其西是怛罗斯河流域,属石国。据杜环记载,这里有异姓部落,有异姓突厥,各有兵马数万,互相争斗。而这里的农耕人民多居住在城镇中,皆披甲执兵,掳掠邻人以为奴婢。在《新唐书·地理志》中提到东西交通线沿路的城镇有:裴罗将军城、碎叶、米国城、新城、顿建城、阿史不来城、俱蓝城、税建城等。
  玄奘西行时路过碎叶看到,该城“周六七里,诸国商胡杂居也”。他观察了当地的农业,发现这里“土宜糜、麦、葡萄”,树木较少,“林树稀疏”。当地人均穿“毡褐”。碎叶水是西突厥两大部分的分限,西突厥十姓部落新可汗即位,均在此举行庆典。调露元年(679年)唐朝政府对“安西四镇”作了调整,以碎叶取代焉耆,使碎叶成为四镇之一。安西都护王方翼与裴行俭筑碎叶城,“立四面十二门,皆屈曲作隐伏出没之状”,工期仅历“五旬”。完工后,西域诸胡均来观看⑥。如意元年(692年),唐朝再次收复碎叶。开元七年(719年),唐政府同意西突厥十姓可汗的要求,允许他据有碎叶之地,碎叶便不再是“安西四镇”之一。天宝七年(748年)唐北庭节度使进攻此地,使当地遭到破坏。杜环在这里看见“城壁摧毁,邑居零落”。
  碎叶城之今地为阿克·贝希姆(Aк—Бешим)遗址,位于今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Bishkek)以东的托克马克附近,楚河南岸。今碎叶遗址城墙分为内、外两道,遗迹清晰可辨,外城墙全长为16公里,大于《大唐西域记》所述,估计《大唐西域记》所言为内城周长。居民集中区为2.25平方公里,全城断代为5—12世纪。但个别地方可能15世纪仍有人居住。城墙外6—7百米处还有居民点遗址。波斯学者加尔迪齐在其著作《故事的装饰》中曾经指出,碎叶附近有3个村子,这些居民点应当与之有关。
  1938年苏联考古学者伯恩斯坦开始发掘,发现一个佛寺,断代为8—9世纪,但他只作了一般描述,未绘图。后来科兹拉索夫继续发掘,得知此佛寺面积为32米×22米。
  在城墙外西南方向、距城约100米处有一座长的封土堆,长满荒草,表面不见建筑遗迹。苏联学者于1957—1958年在此发掘,又发现了第二个佛寺,断代为6—7世纪,与当地发现的聂思脱里教寺院为同一时代。此佛寺规模大于原先发现的佛寺。寺院的围墙呈长方形,长80米,宽25米,大门朝东。围墙以土夯成,房屋的隔墙以土坯砌成,屋顶亦多为以土坯砌成的拱形。佛寺入口处是僧房,接着是前殿,最后是主殿。主殿为平顶,殿内有8个立柱。其入口处两边为佛像,左为如来,盘腿坐姿;右为弥勒,落腿坐姿。其外的殿堂内还有塑像台,其内发现有青铜小佛像。整个佛寺的布局与吐鲁番、焉耆的相似。出土器物中有锤锻而成的镂空铜饰牌,多呈八边形、十边形和圆形,直径在6—12米之间。铜牌中心为佛坐像,周围为宝像花或羽毛纹饰。纹饰间原来镶有玉石或其他石料。这种碑饰的纹样受中国内地纹饰的影响⑦。此佛寺很可能就是出自阿史那氏族的交河公主居处附近的大云寺。杜环西行时,此寺尚存。
  碎叶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祖、父曾经生活过的地方,也是李白的出生地。唐朝政府曾经在此驻兵,控制周围的草原地区。碎叶是西突厥十姓可汗、西突厥突骑施部和葛逻禄的中心城镇,又是穿越蒙古草原、中亚草原前往遥远西方的必经之地。
  1991年6月4日我随联合国“草原丝绸之路”考察队,从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首都比什凯克,赴虎思斡耳朵旧址并踏勘碎叶等楚河流域的古遗址。从碎叶城衙署遗址西北望,可清楚地看见裴罗将军城的宣礼塔。
  (3)裴罗将军城
  1134年左右,耶律大石利用东哈剌汗朝受康里、哈剌鲁诸部的袭扰,请求援助的机会,率军占领其都城裴罗将军城(即虎思斡耳朵,今习惯上译为巴拉沙衮)。其今地为距托克马克(Токмак)18公里的布拉纳(Бурана)遗址,苏联考古学者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在故城的市区进行发掘。由此向南1公里就是举世闻名的古代景教徒墓地。整个遗址目前处于当地政府的保护之下,入口处设在哈剌汗朝时代的伊斯兰教宣礼塔前。该宣礼塔建于11—12世纪,原高44米,15—16世纪时遭地震破坏,现残存部分尚高24米,底基达100平方米。《金史·粘割韩奴传》称西辽“所居屯营,乘马行自旦至日中始周匝”。今遗址周围的城墙故迹依然存在,城区面积约数平方公里⑧。据唐朝宰相贾耽《皇华四达记》记载,这里是从碎叶通向中国内地的驿路第一站,到碎叶城共10公里。据现代测量,从布拉纳遗址城墙到碎叶遗址城墙之间的直线距离为6公里。遗址内有一个露天的突厥石人收藏中心,集中了大批在楚河流域发现的6—10世纪的突厥石人,保存完好。遗址内还有一个博物馆,收藏品均为当地出土文物,其中有聂思脱里教石刻四方,上有十字纹和叙利亚字铭文;以及方孔铜钱7枚,其中4枚是开元通宝,1枚样子似汉钱,但钱面铭文并非汉文,发现于8—9世纪的地层内。
  (4)新城
  据《新唐书·地理志》记载,碎叶城之西十里为米国城,再向西三十里为“新城”。1991年6月4日下午我随考察队到达克拉斯那亚·列契卡(Красная Речка,俄语,意为“小红溪”)的古遗址,位于阿克·贝希姆遗址(即碎叶故城)西北20公里。据苏联学者研究,这里就是《皇华四达记》中的新城。这里曾出土唐“大历通宝”1枚及突骑施钱币。整个遗址面积达10—12平方公里,断代为5世纪—12世纪下半叶。其衙署面积为100米×110米,建于7世纪,为唐代遗址。遗址中发现两个佛寺,其中一个发现于1931年,断代为8—9世纪。这里曾发现泥塑佛像,据残存胸部至颈部部分尺寸推断,佛像原总长应为12米。城中还发现了祆寺。在碎叶川地区的古遗址中,“小红溪”是保存得最好的一个。
  (5)怛罗斯
  碎叶之西是怛罗斯河游域,这里最重要的城镇是怛罗斯。玄奘在这里看到“城周八九里,诸国商胡杂居也”。751年,唐朝大将高仙芝的军队在这里与大食军队遭遇,因唐朝征发的歌罗禄部军队叛变,唐军战败。此战成为中外历史上著名的战役。怛罗斯以南有“小孤城”,共300余户,玄奘发现他们均为被突厥掠来的中国人,后来他们逐渐聚集于此地,形成一个中原移民的城镇。他们筑城守御,在城中建屋居住,其服饰已经类于突厥人,但仍然保留着中原的“言辞仪范”。
  (6)蒙古高原的城镇
  蒙古高原的城镇很早就出现。在唐代,漠北回鹘汗国就已经在鄂尔浑河流域建造了回鹘城(Ordu Baliq)。《新唐书·地理志》提到回鹘牙帐东有平野,西据乌德鞬山(杭爱山支脉),南依嗢昆河。这里从匈奴时代起就是北方游牧民族的活动中心。辽代这里出现了更多的城镇。1991年夏我参加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蒙古国举办的“游牧/阿尔泰丝绸之路”考察,曾到达此地。这里的古迹主要有:古回鹘城哈剌八剌合孙(Khar Balghas),此城辽初已经废弃,但迄今保存得相当完整。城垣残高约6米,周围有子城和延城,城西有粟特文石碑残块。位于和林以北60公里处鄂尔浑河之畔和硕柴达木的仳伽可汗碑、阙特勤碑是举世闻名的文化遗产。仳伽可汗碑已经毁损为数截,但阙特勤碑却基本保存完好。
  蒙古帝国的首都和林遗址是鄂尔浑河流域最重要的古迹。和林全称哈剌和林(Qara Qurum),位于今蒙古国前杭爱省的哈尔和林。和林城所在地原为克烈部夏营地,在辽代已有寺院。唐以后蒙古高原西北部的欠州(Kemkemjik)也产生了城镇。欠州又称谦州,地处唐努山以北,为辖戛斯人所建,其中心城镇位于益兰州(Ilan),这里是漠北的宜农地区之一。西辽时代欠州曾是重点驻防地。
  ①参见张广达:《碎叶城今地考》,刊于《北京大学学报》1979年第5期。
  ②《王延德使高昌记》。
  ③《长春真人西游记》,王国维校注本,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
  ④同上。
  ⑤孟凡人:《北庭史地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90—196页。
  ⑥《旧唐书·王方翼传》;并见《唐会要》卷73及《册府元龟》卷967。
  ⑦晁华山:《印度、中亚的佛寺与佛像》,文物出版社第1993年版,第308—311页;并见张广达:《碎叶城今地考》,刊于《北京大学学报》1979年第5期。
  ⑧《金史》中的虎思斡耳朵城,可能是包括碎叶故城,甚至也包括新城在内的草原复合城镇。

丝绸之路/沈济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