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数据库首页 文物古迹篇 文化科技篇 地理环境篇 道路交通篇 经贸文化篇 民族宗教篇 方言习俗篇 丝路人物篇 研究文献库
数据库介绍 丝路概说 一带一路 在线视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丝路概说> 传播友谊的丝绸之路

丝绸的向西方运输

作者:武伯纶










  中国的丝绸在很早的时候就已输送到西方。据希腊古代学者希罗多德(约公元前四八四——前四二五年)说,希腊人很早就知道以产绢著名的中国,并且在公元前六、七世纪时,即我国春秋初期,已有希腊人到过“绢国之都”①。蚕的名字,最早见于希腊学者亚里斯多德(约公元前三八四——前三二二年)的文集之中②。欧洲人非常珍贵丝绸。据说,中国丝绸运到罗马,与黄金等价。罗马大帝凯撒穿了一件中国丝绸袍在剧院看戏,引起全场人的羡慕,被认为是绝代的豪华。可见那时丝绸的输出是很少的。因为中国是最早产丝的国家,所以古罗马人称中国为“赛里斯”(Seres),即丝国。考古学家斯坦因说:“中国出品中为使臣携至西方者,以细丝为最著。自是以后,希腊和罗马文化所被之都市,皆知织丝之西利斯(即赛里斯)人(Sik Wearing Seres)之名。西利斯者,即古罗马语对于中国人之称呼也。其后数世纪间,西方丝业皆为中国所专利,可知丝织品通商与中国关系之重大矣!”③
  中国丝织品向西方输出,大约通过三种渠道,即中国政府向西方少数民族的赠赐,中国政府与少数民族以物易物的交换,以及奔走在丝绸之路上的商人的活动。
  中国封建政府给西域少数民族的赠赐,史书屡有所记。司马迁的《史记·匈奴列传》中说,汉高祖刘邦,为了北方边境的安全,派刘敬与匈奴“结和亲之约”,“奉宗室女公主为单于阏氏,岁奉匈奴絮缯酒米食物各有数,约为昆弟以和亲”。《汉书》、《后汉书》中关于这方面的记载,如汉孝文帝六年(公元前一七四年),赐给匈奴单于“服绣袷绮衣、长襦、锦袍各一,比疏一,黄金饰具带一,黄金犀毗一,绣十匹,锦二十匹,赤绨、绿缯各四十匹”。汉宣帝甘露三年(公元前五一年),匈奴呼韩邪单于来朝,汉宠以殊礼,位在诸侯王之上,赐给冠带衣裳,黄金盭绶,玉具剑,佩刀,弓一张,矢四发,棨戟干,安车一乘,鞍勒一具,马十五匹,黄金二十斤,钱二十万,衣被七十七袭,锦绣绮毂杂帛八千匹,絮六千斤。第二年,呼韩邪又入朝,礼赐如初,加衣百一十袭,锦帛九千匹,絮八千斤。汉成帝河平四年(公元前二五年)正月,匈奴单于伊邪莫演入朝,赐给锦、绣、缯帛二万匹,絮二万斤。汉哀帝元寿二年(公元前一年),匈奴单于来朝,赐给衣三百七十袭,锦绣缯帛三万匹,絮三万斤。王莽始建国三年(公元一一年),赐南匈奴孝单于黄金千斤,杂缯千匹。东汉光武建武二十六年(公元五〇年),匈奴单于派其子入朝,诏赐许多东西,其中有锦绣缯帛万匹,絮万斤。建武三十一年(公元五五年),北匈奴遣使来朝,赐以彩缯。后来左贤王立为单于时,又赐缯帛四千匹。汉王朝把丝织品这样大宗的慷慨赏赐,说明了丝织品的丰富和这些少数民族对丝绸的喜爱。中国丝织品随着这种赏赐,大量地流向了西方。
  唐朝政府也和汉朝一样,凡公主出嫁,或外国使节来朝,都要赠送许多丝织品。
  除了大宗赏赐外,中原政府与边境少数民族政府之间的交换,也为数不少。如唐朝时,借回纥兵力平定了安史之乱,“回纥恃功,自乾元(公元七五八——七六〇年)之后,屡遣使以马和市缯帛,仍岁来市,以马一匹易绢四十匹,动至数万马”④。可见回纥起着丝绸向西方运输的中间作用。
  在丝绸之路上,商人的功劳当然是不可低估的。我国古代文献中对于商人活动记录较少。司马迁比较特别,他在《史记》一书中,特辟了《货殖列传》,专记商人活动。其中说:“乌氏倮畜牧,及众斥卖,求奇缯物,间献遗戎王。戎王什倍其偿,与之畜,畜至用谷量马牛。秦始皇帝令倮比封君,以时与列臣朝请。”乌氏是秦的县名,倮是人名。秦乌氏县在今甘肃省平凉县西北,说明在秦时丝绸早已向西输出了。倮用马牛来换丝绸,又用丝绸从戎王换得更多牛马。牛马多得用山谷来称量,足见其富。当然,做这种生意的人不只是倮,不过倮因秦始皇的封赏而有名了。而秦始皇这样做,也可能有奖励丝绸向西方输出的意思。
  这种贸易关系,在汉代有了发展。《盐铁论·力耕》中记载了汉代“中国一端之缦,得匈奴累金之物”。《三国志·仓慈传》中记载,太和(公元二二七——二三三年)时,仓慈迁敦煌太守,“西域杂胡欲来贡献,而诸豪多逆断绝;既与贺迁,欺诈侮易,多不得分明。胡常怨望,慈皆劳之。欲诣洛者,为封过所。欲从郡还者,官为平取;辄以府见物与其交市,使吏民护送道路,由是民夷翕然,称其德惠”。商人们往来于西域长安,一般都结成商队,有时一帮多至二、三百人。《周书·吐谷浑传》中说,在魏废帝二年(公元五五三年),凉州刺史史宁在凉州西的赤泉,袭击吐谷浑通齐使者,“获其仆射乞状触拨,将军翟潘密,商胡二百四十人,驼骡六百头,杂彩丝绢以万计”。这是一个大宗贩运丝绸的商队。这种商人随着政府使者行路,可能也是互相利用。
  隋朝时,隋炀帝派裴矩驻于张掖,“又以西域多诸宝物,令裴矩往张掖,监诸商胡互市,啖之以利,劝令入朝。自是,西域诸蕃,往来相值”⑤。唐朝以后,这种商业活动更为频繁。《唐大诏令全集》卷一三〇记载,唐时“高昌王先来朝谒,自后数有商胡称其遏绝贡献”。因此,唐太宗出动大军,灭了高昌。
  唐朝诗人张籍在《凉州词》中,对丝绸的西运,有生动的描述:
  边城暮雨雁飞低,
  芦笋初生渐欲齐。
  无数铃声遥过碛,
  应驮白练到安西。
  “碛”,应是莫贺延碛,是由敦煌到哈密的丝绸之路上最困难的一段路。“安西”,即安西大都护府,治地在龟兹(库车),领龟兹(今新疆库车)、疏勒(今新疆喀什)、于阗(今新疆和田)、碎叶(今苏联巴尔喀什湖附近的托克玛克城)四镇。这首诗反映了丝绸之路上牵着骆驼贩运丝绸的商队的情况。杜甫也有“羌女轻烽燧,胡儿制骆驼”的诗句。唐墓中出土的牵驼俑,许多很明显的是驮着丝绸的。由于西域沿途多戈壁沙漠,用骆驼运输最为合适,故骆驼被称为沙漠之舟。解放后,在西安附近的考古发掘中,汉墓多出陶仓,唐墓多出骆驼俑和牵驼俑,说明汉代是我国农业生产的第一个高峰,所以人们重视粮食的储存;唐代是我国工业生产的第一个高峰,商业发达,骆驼运输在社会生活中就占有重要地位。
  丝绸的大量输出,使西域各国以丝绸相尚。《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中记载,玄奘经过高昌时,高昌王鞠文泰给玄奘“制法服三十具。以西土多寒,又造面衣、手衣、靴袜等各数事。黄金一百两,银钱三万,绫及绢等五百匹,充法师往返二十年所用之资。给马三十匹,手力二十五人,遣殿中侍御史欢信送至叶护可汗衙。又作二十四封书,通屈支等二十四国,每一封书大绫一匹为信。又以绫绢五百匹,果味两车献叶护可汗。”玄奘到素叶城,见到突厥的叶护可汗。看见可汗身著彩绫袍,露发,以一丈许帛练裹额后垂。达官二百余人,皆锦袍。叶护可汗又给了玄奘“绯绫法服一袭,绢五十匹”。他们所重视的就是绫绢等物,这从他们的衣服和赠送礼品可以得到证明。当时中亚各地,突厥族占重要地位,突厥人经常来往于高昌(吐鲁番)、安西,都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城市。解放后在吐鲁番发现了大量的唐代丝绸,同时还出土了不少文书,就记载有商人们在这里进行丝绸贸易的情况。其中有一则记载了一个贩卖药材的“行人”,一次就获得药价“大练二百三十九匹二丈四尺”。在《高昌县上安西都护府牒》中,记录了一件诉讼事,大意说:曹禄山年三十,控告京师汉人李绍谨于弓月城借其兄绢二百七十五匹,同往龟兹,其兄下落不明,李赖帐不还⑥。弓月城在今伊宁附近,是南通安西都护府所在地龟兹,东通北庭都护府所在地庭州和西州,西通安西四镇之一的碎叶的交通要冲,也是丝绸之路上的一颗明珠。
  前述玄奘在西域的所见,说明了丝绸在西域大量应用于日常生活。同时,中国的养蚕业这时已传到了西域有些国家。玄奘在《大唐西域记》卷十二中记录了一个有趣的故事:瞿萨旦那(和田)原来不知道养蚕,听说他东边的一个国家会养蚕,但是秘不示人,于是,瞿萨旦那王便要求与其通婚,娶了东国首领的女儿。事先,他给东国君女说:“我国素无丝锦桑蚕之种,可以持束,自为裳服。”这位女子“以桑蚕之子置帽絮中。既至关防,主者遍索,唯王女帽不敢以拎,遂入瞿萨旦那国”。“阳春告始,乃植其桑,蚕月既临,复事采养”⑦。近年在新疆也发现了桑树,一株在轮台县哈尔巴克公社维吾尔族社员巴拉提艾买提家里,是一棵高大古老的白桑树,树冠直径12米,胸围4.91米,据测树龄在一百八十年以上。另外在伽师县江巴斯公社还有一棵黑桑树。这些地方,都位于古老的丝绸之路上。古老的桑树,不言而喻地告诉了人们丝绸之路的踪迹⑧。
  中国的丝绸就是这样传入了西方,并且占据了西方市场。唐人杜环于天宝十年(公元七五一年)至宝应初(公元七六二年)到大食(阿剌伯)的首都亚俱罗(今在伊拉克)见到“四方辐辏,万货丰贱,锦绣珠贝,满于市肆”⑨,市场上已经摆满了丝绸。
  丝绸向西方输出,为西方市场增添了新的光彩,因此东方各国(中国、印度等)为西方人们所向往,特别在十字军东征时期,可谓达到高潮。西方一个青年人出外数年不归,后来偶然回去,穿着一身丝绸衣服,即深为人们所羡慕。汉时张骞通西域后,许多人都打着“博望侯”的招牌,请得汉朝政府的文书,前往西域。唐代在开元盛时,也税西域胡商,以供四镇的费用。这对于汉、唐经济的发展无疑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①关卫:《西方美术东渐史》第一章,转引自李浴编著《中国美术史纲》1957年版第21页。
  ②波希尔(S·W·Busheu):《中国美术史》(下),戴狱译,蔡元培校,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二十三年四月版。
  ③张星烺;《中西交通史料汇编》第一册。
  ④《旧唐书·回纥传》。
  ⑤《隋书·食货志》。
  ⑥文物出版社:《丝绸之路——汉唐织物》。
  ⑦《大唐西域记》卷十二。
  ⑧1981年7月19日《人民日报》。
  ⑨《通典·边防》引《经行记》。
  

传播友谊的丝绸之路/武伯纶著.-西安: 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