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数据库首页 文物古迹篇 文化科技篇 地理环境篇 道路交通篇 经贸文化篇 民族宗教篇 方言习俗篇 丝路人物篇 研究文献库
数据库介绍 丝路概说 一带一路 在线视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丝路概说> 传播友谊的丝绸之路

吐蕃通印度的丝绸之路

作者:武伯纶




  中国的丝绸,除了由长安出发,运到新疆、西亚以至欧洲外,还有一条经今西藏到印度而西传的道路,这就是吐蕃路,即吐蕃通往印度的丝绸之路。
  吐蕃人即今我国藏族同胞,其主要居地,即今我国的西藏。“吐蕃”应该读为“吐播”,西方各国称藏族为Tibet,中国古代文籍中亦作“图伯特”,大概是原来的译音。《新唐书·吐蕃传》说:“吐蕃本西羌属。”《旧唐书·吐蕃传》记述:“吐蕃在长安西八千里,本西羌之地。”羌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每与氐并提,称为氐羌。氐羌和匈奴都是古代中国境内强大的少数民族,氐可能就是Tibet的缩写或简称。
  到了唐代,由于频繁地和中原地区交通往来,吐蕃社会内部有了很大进步。《新唐书·吐蕃传》载,唐太宗贞观十五年(公元六四一年)以宗女文成公主妻吐蕃王弃宗弄赞,命江夏王李道宗护送,“筑馆于河源王之国。弄赞率兵次柏海亲迎”。弄赞见中国服饰之美,“自褫毡罽,袭纨绡为华风,遣诸豪子弟入国学习诗书,又请儒者典书疏”①。高宗初年,文成公主又派人“请蚕种及造酒、碾炮、纸墨之匠,并许焉”②。河源王国、柏海都在今青海南部,距黄河发源地不远。一九八〇年,从青海复员的曹宏智同志告诉我,现在青海玉树县藏族自治州巴塘区有大型磨崖石刻文成公主像,而且当地藏族同胞有许多关于文成公主的美丽传说,大家对她都深为钦佩。玉树县当为当年文成公主等候弄赞亲迎的馆舍所在,故后人刻石留念,可见文成公主去西藏走的是青海这条路,也可见唐代中原文化对西藏等地影响之深远。相传这件石刻可能是明代或更早时期的文物。中宗景龙三年(公元七〇九年),唐政府又以雍王李守礼女金城公主嫁吐蕃,“赐锦缯别数万,杂伎诸工悉从,给龟兹乐”③。当时中原文化曾经大量输入吐蕃,故唐中宗说:“自文成公主往化其国,因多变革。”④有趣的是,一九六五年,也是一位由西藏复员的解放军战士告诉我,至今西藏人民还把耕地的犁叫作“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嫁吐蕃,唐中宗送至始平县(今陕西兴平县),并在这里设宴赠别,改“始平县为金城县,乡曰凤池,里曰怆别”⑤。兴平县在长安之西,金城公主所走的大概与文成公主为同一条路。这条路大致是沿渭河西行,沿着丝绸之路至甘肃后,再经青海的河源、玉树等地方而至西藏。
  在唐代由长安出发,经今青海省入藏的路线有二:一条是文成公主走的路;另一条是从青海湖西吐谷浑首都伏俟城向南经今格尔木越昆仑山而至西藏的路线。西藏是我国交通南亚各国便捷的路,义净在《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中始称这条路为吐蕃道。从此书可以看出下列三个主要情况:(一)义净所记高僧共五十六人,其中约有三十多人均从广州由海道出国,其余二十多人则是由北道即由吐蕃路去印度的。(二)义净《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记载,沙门玄照“以贞观年中乃于大兴善寺玄证师处初学梵语,于是杖锡西迈,挂想祗园,背金府而出流沙,践铁门而登雪岭。漱香地以结念,毕契四弘,陟葱阜而翘心,誓度三有,蒙文成公主送往北天”。玄照似已到今阿富汗国境内,但又绕道到吐蕃国。其所以如此的原因,当是为了得到文成公主的护送。关于玄照,同书又说:“后因唐使王玄策归乡,表奏言其实德,遂蒙降敕,重诣西天,追玄照入京。途次泥婆罗国(尼泊尔),蒙王发遣,送至吐蕃,重见文成公主,深致礼遇,资给归唐。”既证明西藏是当时中西交通的一条重要通道,也表明了文成公主在促进中外人民交往中所起的巨大作用。(三)不仅一般佛僧取道吐蕃路前往印度,一些政府代表如李义表、王玄策等,也取道吐蕃路出使印度。王玄策其人,新旧唐书都没有为他立传,法国汉学家伯希和曾将王玄策的事迹搜集成册(冯承钧有译本),根据译本知道,他曾数次出使印度,都是经由西藏。贞观二十二年(公元六四八年)王玄策出使天竺,因摩揭陀国王尸罗逸多死亡,国中大乱,玄策被剽劫,因奔吐蕃西境,召四邻各国援助。吐蕃出步兵千人,泥婆罗出骑兵七千,章求拔国也出兵救援。玄策组织他们进行反击,大获胜利。这无疑说明了上述各国与唐王朝关系的密切,同时也应该说这种关系的建立与文成公主也是分不开的。泥婆罗当时和唐王朝保持着友好关系,也是经吐蕃路去印度必须经过的国家。义净在《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中特别提到有一些人经由泥婆罗回国的情况,如京兆人王会在印度各地旅行后,“思返故居,到泥婆罗国,不幸而卒”;京兆人末底僧诃和齐州人师鞭同游印度,他们“少闲梵语,未详经论,思返故里,路泥婆罗国,遇患身死”。再如并州人道生“多赍经像,言归本国,也是行至泥婆罗国遭疾而殁”。正由于中泥两国当时保持着友好的关系,因而这些人都得以经过泥婆罗取道吐蕃路回国。
  除了佛教之外,甘蔗熬糖法也是经过这条道路传入中国的。《新唐书·摩揭陀传》:“贞观二十一年始遣使者自通于天子,献波罗树,树类白杨。太宗遣使取熬糖法,即诏扬州上诸蔗,搾瀋如其剂,色味愈西域远甚。高宗又遣王玄策至其国摩诃菩提祠立碑焉。”糖,中国古代叫作饴,是用麦芽作的,称为麦芽糖。“糖”这个字是从引进甘蔗熬糖法后唐人新造的字。中国人民喜欢食用的菠菜、酢菜、葱等,也由泥婆罗经此路传入中国。而中国出产的丝、茶等物品,则沿着这条便捷的道路传到了印度等国。
  唐李肇《国史补》中有一段话说:“常鲁公使西蕃,烹茶帐中,赞普问曰:‘此为何物?’鲁公曰:‘涤烦疗渴,所谓茶也。’赞普曰:‘我亦有此。’遂命出之。以指曰:‘此寿州者,此舒州者,此顾诸者,此蕲门者,此吕明者,此*(左氵右邕)湖者’。”根据《新唐书·吐蕃传》及《册府元龟·九八〇·外臣部·出使》,常鲁随崔汉衡出使吐蕃,在唐德宗建中二年(公元七八一年)。长安饮茶风盛行于唐代中叶,而吐蕃也很快兴起了饮茶之风,并有中国内地运去的各色名品,可知丝绸由吐蕃路传入印度是意料中的事。
  ①②《旧唐书·吐蕃传》上。
  ③④⑤《旧唐书·吐蕃传》上。
  

传播友谊的丝绸之路/武伯纶著.-西安: 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