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人物库概述 西北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边区参议会领导人 边区政府领导人 边区军事领导人  
 全文检索:
边区著名英模人物 边区著名科教文卫人物 边区著名爱国人士及侨胞 边区著名国际友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边区著名国际友人 > 海伦·福斯特·斯诺 > 其他资料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秋 瑾
[美]海伦·福斯特·斯诺

  秋瑾是一个女英雄,是第一个妇女革命家。她在1907年满清政府处决,当时才三十三岁,有一个儿子和女儿。女儿灿芝就学于美国,后来成了中国第一个女飞行员。
  秋瑾称自己是“鉴湖女侠”。她是一个自觉的女权主义者。弗洛伦斯·艾斯库引了她一首诗歌:
  男女平权天赋就,
  岂甘居牛后?
  愿奋然自拔,
  一洗从前羞耻垢。
  这首诗歌的标题是《勉女权歌》。
  她1874年生于浙江省绍兴附近的山阴。绍兴是名作家鲁迅的故乡,他1881年诞生在那里。秋瑾的故事无疑对他的想象力有很大的影响。他小说中的妇女有着强烈的个性和坚定的意志,他娶的是一位很有行政才能的现代妇女。
  秋瑾是一个官宦家庭最小的孩子,受过经典教育。她父亲是个学者,母亲也是个很有教养的妇女。他们的谆谆教诲,使她养成了对文学的热爱。她写的诗风格壮丽,充满深奥的古典式隐喻。费洛伦斯·艾斯库说,她的诗有珍奇而有力的清新气息,似乎可以使她置身中国第一批现代诗人之列。
  她十八岁或十九岁,由家庭包办结了婚,她原则上是反对这样做的。丈夫姓王,出自湖南的一个有钱的商人家庭。几年以后,她伴随他到满清政府的京都北京,因为他在那里得了个户部主事。
  当时,正是列强对中国的分割迫在眉睫的时候。日本人在1895年在中日战争中打败了中国。爱国者写文章反对外来的清朝,表示担心外强的阴谋。秋瑾读了这些文章,同写文章的人取得了联系。但是,她的丈夫并不同意,属于守旧派。
  1898年康有为的“百日维新”运动失败了。随后是1900年的义和团起义。八国联军镇压了义和团。清朝政府又一次作了有条件的投降。秋瑾看到外强在北京的破坏和掠夺。她义愤填膺,写了一首长诗,决心“找出一条生路,摆脱危险”。
  秋瑾不是一个无政府主义者,她看到了妇女作为一个集体得到解放的重要性。她还相信个人英雄主义(这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所不尊崇的东西)。她的一首诗中写道:
  “男女生来都是一样的人,
  为何男人就该统治我们?……
  圣女贞德在前面走——
  光复国土用我们自己的手!”
  她要求废除对妇女的一切压制。她说:“不教育妇女,我们就不能有强大的国家;没有妇女的权利,我们的国家就将继续孱弱。”
  同时,她对北京官员生活的腐化和奢侈很反感。她放弃过悠闲贵妇的空虚生活,于是,有一种说法,说她同丈夫离了婚,但这种说法没有说明当时是怎么使离婚成为可能的。另一种说法,说她同她丈夫分居,两个孩子留给了他。
  此时,她公开发表反对缠足的演说,开办了一所女子学校。那一定是中国最早的一批本地学校之一,因为满清政府直到1905年才允许开办学校。她还把她为自己上学而积攒的一部分经费,给了坐监狱的一位康有为改革党人。
  她的密友是表兄徐锡麟,他和她志同道合。这可能是中国人所热悉的受到挫折的表兄妹间悲剧性罗曼司之一,但是,我没有设法寻根究底,搞清楚这件事。
  秋瑾决心去受教育,实行她的主张。于是,在1904年春天东渡日本求学,她在北京的妇女追随者四月里为她举行了一次送别宴会。她打算学“政治学”。她在三个月内就很好地掌握了日语。这个成绩使她在日本的中国学生中享有盛名。她一定是属于第一批单身出国留学的中国妇女。
  当时孙逸仙和他的流亡组织,正在日本策划推翻满清政府,秋瑾成了他的党的第一名妇女党员。艾斯库说,她在1904年参加了革命党,而不是革命党后身同盟会的成员。同盟会是孙逸仙在1905年7月组织的。从小就认识她的范文澜说,秋瑾是同盟会的“第一批参加者之一”,而且“负责在她所在的省成立分支机构。在以后几年参加同盟会的浙江省的成员,大多数是通过她的推荐参加的”。
  在日本,秋瑾帮助组织了共爱会以推翻满清政府。共爱会既有男的也有女的。
  她这个时期拍的照片,可以看出是一张漂亮的面孔,有一双热情、聪慧的眼睛,头发梳的是日本式样。她会舞剑,有时也喝酒。艾斯库说她是一个类似义和团的秘密会社的成员,该会社相信剑术和击剑,而她也精通此道。义和团相信这些能使他们刀枪不入。按照中国的古老传统,道教徒允许妇女参加这种会社,甚至让她们在里面担任领导。他们不象孔教分子那样轻视妇女。秋瑾钦敬中国历史上的英雄人物,特别是宋朝的爱国者岳飞。她完全是一个神话般的人物。
  除了其他的成就以外,她还是一个热情奔放的演说家,她能使听众感动得痛哭流涕。
  1905年春天,她回到浙江看望她生病的母亲,同时也是为了搞到更多的钱,因为她在日本把她的钱慷慨地给了别人。她在给她在日本朋友的一封信中写道:“回来后,我将竭尽一切努力,早日光复真正的中国,以使我们能够在我们自己的国家见面。虽然我没有把握我是否会成功,但是,只要我活着,我将坚持我的使命。自从1900年八国联军向中国开战以来,我就决心为革命事业而献身。即使我失败身死,也决不后悔。”
  她到达上海后成立了中国学院,充当革命者的总部。通过这所学院,同盟会同长江一带的其他秘密会社保持联系。还可以在那里制造炸药以准备武装起义。
  她还在上海创办了《中国女报》,为事业集结力量。她在第一期上写道:“吾今欲结二万万大团体于一致,通全国女界声息于朝夕,为女界之总机关,使我女子生机活泼,精神奋飞,绝尘而奔,以速进于大光明世界;为醒狮之前驱,为文明之先导,为迷津筏,为暗室灯,使我中国女界中放一光明大灿烂之异彩,使全球人种,惊心夺目,拍手而欢呼。”
  她在演说中说,妇女只有通过取得经济独立才能实现解放。
  弗洛伦斯·艾斯库说,那个夏天她同她的表兄一起致力于政治活动。她参加了一个反对满清政府的爱国秘密会社光复会,光复会的领导是徐锡麟。她在浙江山区作了一次周游之后,于九月回到了日本,进入了女子训练大学,1906年回中国,开始写革命文章,要求推翻异族的清朝。
  她在一所学校任教,校长是徐自华女士,她们成了同事。艾斯库女士说,秋瑾1906年在上海,她在一次她所监制的炸弹爆炸中受了伤,又说,她在1906年创办《中国女报》。后来,她成了她表兄徐锡麟在绍兴建立的大通体育学院的院长。她在一千名学生中组成了一支军队的基础力量,还组织了一支民众的军队。
  范文澜没有提到这些事情,但他说,“在1906年,中国的革命志士在上海聚会,计划发动起义。他们决定以湖南的浏阳和江西的萍乡为中心……秋瑾表示愿意负责浙江省的准备工作。她回到她的家乡绍兴,当了大通学校的校长……这所学校是浙江省秘密会社的集会地点。”秋瑾同这些秘密会社的领导人达成了一项协议,约定他们在湖南的起义一爆发,便立即采取行动。不幸的是,湖南的起义失败,许多同志遭到杀害。
  “秋瑾派出大通学校的毕业生,到她们的家乡传播革命思想。她还把所有秘密会社组成了八支军队,用八个字‘光复汉族,大振国权’作为他们的座右铭。徐锡麟和秋瑾分别担任指挥和副指挥。秋瑾和八支部队的首脑商定,1907年6月在金华和处州发动起义。当满清政府的军队出来救援这些城市的时候,所有其他地方的分遣部队应立即对杭州发动进攻……当时,在安徽省的徐锡麟应在同一个月份在那里指挥一场起义。因为,满清政府风闻了他们的计划……徐锡麟被迫把起义的时间提前,但是,起义失败了。徐丢了性命,秋瑾还没有来得及按计划中组织起义就被捕了。”
  弗洛伦斯·艾斯库说,在安徽省会安庆当官的徐锡麟过早地在1907年7月6日刺杀安徽总督,因而,被活活挖心。秋瑾听到此事,召开了她学生的集会,决定把起义推迟到7月19日。7月12日满清政府的军队集中到绍兴,把秋瑾和其他六个人抓了起来。她在1907年7月15日被斩首。
  范文澜是她被捕的见证人:
  “大通中学离我家只有几分钟的路。她就是这所中学的校长……我们所有小孩非常喜欢观看学生们用‘洋’枪操练——当时学生是这样做的。每次号角一响,我们便跑到小河那边观看河对面的情景。
  “秋瑾喜欢穿男人的衣服,穿长袍皮靴,常常骑马来往。我们看见她来,便围聚在她的四周。她慈祥地看着我们,设法确实做到我们没有一个人受到碰撞。她或许还想知道我们是否有什么人长大起来会效法她的榜样致力于革命……
  “我的哥哥是大通学校的学生。我很清楚记得1907年的暑假,我哥哥大概是住在学校里。母亲煮了螃蟹,要我把他叫回家吃……但是,我们突然听见枪声——我赶到外面看看发生了什么事——小河对面的体育场是黑压压的一片清兵,一群随从簇拥着一个官员……
  “不大一会,秋瑾被拽了出来,双手被捆绑在身后。她的白上衣同上了刺刀的黑衣服清兵形成鲜明对比……秋瑾神色镇静安祥——同推着她的那些凶狠的穿短外套的人又是大不一样!……我的心飞向了秋瑾,对于折磨她的人,我只有憎恨。
  “我赶回家把我看到的情景,告诉我母亲和哥哥。由于担心我哥哥可能被捕,母亲用船把他送到城外亲戚家。几天以后,消息传来,秋瑾已被处决……
  “清政府的野蛮暴行引起了骚动……浙江总督和绍兴行政长官被调离了他们的职位……
  “满清政府的绍兴行政长官使用了各种各样的酷刑,想使秋瑾出卖她的组织。虽然她昏死了多次,但她拒绝吐露片言只字。她的神情同以往任何时候一样镇静。行政长官想尽了办法……命令秋瑾写下她的‘招供’。但是,当她拿起笔来的时候,她只写了一个‘秋’字。受到多次酷刑之后,她作了七个字的所谓‘招供’,写的是:‘秋风秋雨愁煞人’。她被捕的第二天上午遭到处决。”
  孙逸仙在1912年下令把她的遗体葬在杭州的岳飞墓附近,看来这是她的遗愿。墓志铭是她的朋友徐自华写的。我到著名的西湖西冷桥旁瞻仰了秋瑾墓。我认为那是中国唯一受到中国人朝拜的妇女坟墓,虽然岳飞墓比任何其他人都更受到崇敬。
  

中国新女性/[美]海伦·福斯特·斯诺.—北京:中国新闻出版社,1985
您是第位访客!
版权所有:陕西省文化厅主办"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陕西省分中心
Copyright 1998-2014 www.shawh.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图书馆维护 | ICP备案:陕ICP备10200749号-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