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边区著名爱国人士及侨胞 > 续范亭 > 全文图书 > 拔剑长歌一世雄
|
第四章 与蒋家王朝彻底决裂——“有道理,有感情,就有文章” |
穆欣 |
|
|
续范亭还留下许多可贵的诗论。他在晚年写的《论诗》中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可见古人亦非为作诗而作诗。思想是无声的语言,语言是有声的思想,聚居终日,言不及义,此古人所戒。因此,言必归于正,才能益于社会人类。诗与文既然见之于笔端纸上,必然发生影响,故不可随便想、随便言、随便写、随便发表,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人应该赤条条表里如一,想说就说。因此察征民情往往在歌谣中求之。后世为诗而诗,才有假话出来骗人,此诗人之罪也。现在我们要想的对、说的对、写的对,这才是表里一致革命的诗。 “又,诗永言也,翻复言之就是咏言。咏言、咏吟有问意,凡感人最深的语言是百读不厌的语言。所以戏剧与诗歌容易深入群众,然过去诗人作诗多深奥难懂,已失诗之本意,今日作诗一定要群众化、通俗化、革命化。”他在同一时期写的《作诗四要》:“景情理调四要全,诗不言理是狂言,言之无物巧成拙,真理阐明胜自然。”概括了这段诗论的精髓。而他那时所写的《戏与萧三同志论诗》,可以作为这段诗论的注脚: 一 诗——当然要有情,并且要含蓄,不尽太鲜明。 然而——我不爱:琴调的高山流水,歌曲的白雪阳春。 因此——我宁爱:粗制、滥造,大哭、大笑。 让百万人听到血的沸腾, 千万人看到泪的晶莹, 万万人感到波动的心。 二 诗——当然要有味,并且要深浓,能尽人陶醉。 诚然——应该学:普希金的幽美,拜伦的悲壮,马雅可夫斯基的雄伟。 但是——既然生长在长江、大河,写给兄、弟、姐、妹, 似应该,多带些黄帝的血腥,杜甫的热泪,李白的笑声。 这些精辟的论点,都是续范亭在长期创作实践中的切身体会,是他总结出来的经验之谈。但是他的这些观点,并不是到了后期当他写出这些话的时候才有的。从他留下来的全部诗作来看,不论是他在什么时代,何种题材的作品,绝无装腔作势,娇柔造作,尤力戒“佶屈聱牙”、高深莫测的词句,总是深入浅出,鲜明畅快,许多诗作都是妇孺可诵的,特别是那一些泼辣、射向民族败类的政治诗。 早在1936年2月,他在南京中央医院医疗伤痛时写过一首《读顾亭林论诗有感》: 古训雅典固可师,以词害意两失之, 各人自吐胸中气,老范从此不和诗。 这首诗讲的主要是不赞成以词害意的和诗。顾亭林在《日知录》中,讲到“次韵”(即和诗):“今人作诗,动必次韵,以此为难,以此为巧。吾谓其易而拙也。”“夫其巧于和人者,其胸中本无诗,而拙于自言者也,故难易巧拙之论破,而次韵之风可哀也。”续范亭读到这段诗论,赞成顾亭林的论述,主张“想说就说”,诗作应当有独创性,而不要人云亦云。我们读续范亭的诗文集,的确找不到一首和诗。同时,续范亭是反对一味追求雅典,运用深奥词语的。他在晚年写的《作旧诗要用新语汇》也说:“古诗虽雅训,语汇日变迁,若使青年读,黑漆一大团。”他还写有《张打油》:“诗要广传流,人人能接收(受);而今李太白,不胜张打油。”诗末自注:“诗之近乎俚俗而少典雅者,谓之打油诗。据宝珊云:唐时有张打油者,爱作通俗诗,故后世作通俗诗亦名打油诗。”在这方面,范亭也是身体力行,贯彻始终的。 “文如其人”,我国传统的说法,总是把“道德文章”相提并论的。前辈教诗常说:学诗应在作诗外,未学作诗先作人。宋代爱国诗人陆游也说:“如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示子谲》)续范亭的诗作正象他光明磊落的为人,真诚坦率的性格。他立身坦荡,肝胆照人,表里如一,好比一只玻璃杯,从里到外都是透明的,真正做到了事无不可对人言,没有任何的矫柔造作。他的诗作无论是对事情的评价,或是对人物的褒贬,总是观点鲜明,直言不讳的。他在晚年所写的两句诗:“言行一致,光明复磊落。”实际上是他一生行动的概括。当然,想要写出意境高雅的诗篇,既须在生活实践中炼人,还要善于锤炼文字,讲究炼意、炼句、炼字,并使之合乎声律。作为诗人,是必须在这方面下苦工夫的,自不待言。 续范亭晚年还写有《艺术与人类》和《真善美解释》,可以看作他对整个艺术和美学的观点。续范亭说,他看到托尔斯泰给罗曼·罗兰的一封信里说:“把人们结合起来,才是有价值的,为信念而牺牲的艺术家,才是可贵的艺术家,真的呼声之先决条件,绝不是爱艺术,却是爱人类。”因此,续范亭在《艺术与人类》的随笔里说:“为艺术而艺术,艺术高于一切,这都是极端自由思想,小资产阶级意识。”他的美学观点,则表现在那篇精辟的《真善美的解释》里,他在其中写道: 站在革命的立场上,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凡是真善美,都应是合乎革命的要求,合乎无产阶级的要求,所以在今天讲真善美,就是第一要大众化,要普遍化,要穷苦而被压迫的人类都能享受。因为有封建阶级、资产阶级的压迫,以致真理、美感、理性之美都被他们独占了。我们要争取我们的真善美,在现在必须斗争,必须革命,必须发展无产阶级的力量,取得支配真善美的权力。所以在今天说还不是享受的时期,现在所能享受的只是革命斗争的幸福。列宁对苏联青年说过:我比你们多活了几年,多享受了些斗争的幸福。所以今天的真善美,要在群众斗争中求之。萧克将军讲过一段话:我每当组织一个战争,当计划成功的时候,好象一幅好图案,当战争发展的时候,好象图案开花了,得到胜利的时候,好象开花又结果了,每个阶段都非常高兴的。这也说明了斗争幸福的一例,我们现在应该争取这种斗争的幸福。 续范亭对诗和美学的见解,继承了我国古代诗话和美的意识的优良传统,同时吸取了无产阶级美的意识的精华。这说明,到了晚年,经过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对毕生革命实践的回顾、探讨,他在政治上更加成熟,在文艺理论上也达到了较高的境界。而他诗歌的突出成就,正是实践了这些观点的结果。 |
|
拔剑长歌一世雄——续范亭生平/穆欣著.—太原:山西省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1988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