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边区著名爱国人士及侨胞 > 卫立煌 > 其他资料
|
《蒋介石的五虎上将》二、在中山先生身边做卫士 |
周溯源等 |
|
|
卫立煌到达广州后,投入粤军当兵。1917年孙中山在广州召开非常国会,组织护法军政府,就任陆海军大元帅。这时,卫立煌被选进中山先生的卫队,直接为中山先生服务。一次,在值岗时他看到中山先生和夫人宋庆龄女士,心情无比激动。宋庆龄走过来与他交谈,听了他自述追寻中山先生的经过。不久,在一次随中山先生出征回府时,卫立煌所骑的马,看到马厩突然飞奔起来,他一时控制不住,身背的长枪挂在门楣上,使他摔下马来,口吐鲜血。当他经过治疗能初下地行走时,中山先生劝他回乡安心养病,并厚赠川资,还保留他的职务。卫立煌回到合肥家中,卫老太太遍寻单方,听说用几味中草药煮100只孵鸡蛋吃可断病根,就千方百计去操办。卫立煌只吃了70只,就急着要去广州。卫老太太虽不反对儿子走,但她一定要儿子带着那30只孵鸡蛋,途中当作点心吃。卫立煌把中山先生给他的多余川资留给家中,便急忙启程赶赴广州。中山先生看到卫立煌满面红光回来,很是高兴,升他为警卫团排长。这一时期,他一直跟随中山先生左右,后来他称之为自己一生中的“黄金岁月”。 1918年,卫立煌调到许崇智部下当排长。在参加闽西的一次夜战中,部队被冲散,他收拢百余人,乘乱直捣敌指挥部,反败为胜。战后,他被晋升为连长。不久,粤军在与福建地方军阀混战中,处势不利。他接到了撤退的命令。在混战中要脱离敌人是不容易的,他急中生智,乘着战斗的间隙,先命令全连摸黑撤出阵地,在离敌人有一段距离后,才点燃火把,快步行军,一下子把追敌甩开了20余里。安全抵达指定地点后,他立即率部占领有利地形,掩护全军立稳阵脚,得以从容再战。因此,他被上司赏识,提为营长,时年22岁。当时的粤军军官,年纪都很大,青年营长是少见的,都呼卫立煌为“小营长”。他为了装扮老成,从此蓄上一撮小胡须。这一撮胡须,就成了卫立煌外貌上的特征,历时30载,直到1949年他在南京为摆脱国民党特务,化装往香港潜逃时才剃去。 1921年6月,陈炯明叛变。10月8日,中山先生在上海电令在闽全部北伐军,一律改称东路讨贼军,回粤讨伐陈炯明。在粤军从瑞金到福建的大迂回中,卫立煌用巧计固守一处阵地,不放一枪,使敌军摸不清底细,唯恐中计而离去。他顺利地完成了守备任务,遂在行军途中擢升为团长。 1923年初,第一次东征胜利后,中山先生和夫人宋庆龄重登永丰舰,与讨伐陈炯明有功人员合影。卫立煌欢欣鼓舞地参加了这一盛典。中山先生和夫人同他谈了话,赞许他勇敢善战,后来还送他一张这次合影的12寸照片。在此之前,1920年,粤军讨伐桂系军阀胜利回师时,中山先生就曾赠送过卫立煌一张6寸的单人照片,并亲笔在照片上题签“卫立煌同志 孙文赠”。 1925年9月,卫立煌随第三师参加了讨伐陈炯明的第二次东征。10月13日,攻打惠州城,卫率第九团攻打西门。攻势展开后,随即与敌混战。攻城部队架设云梯,爬梯攻城,前仆后继。翌日下午4点,当陈明仁连长率部首先登上城墙时,卫见敌军混乱,当即亲率士卒攻入西门。经过一番苦战,东征军终于攻克了号称“南中国第一天险”的惠州城。 东征军继续向潮、梅进发。10月开赴海丰,驱逐新庵圩之敌,同时攻占河婆。陈炯明属下林虎一股,由华阳赶来,与第三师卫立煌的第九团遭遇。林虎的兵力与火力均数倍于卫立煌团,战斗十分激烈。在第一师的驰援下,形势大转。不久,第三师主力由梅林前进。陈炯明残部陷于包围之中,很快溃散逃亡。卫部乘胜出击,与兄弟部队共缴获步枪6000多支以及大量军用物品。卫立煌用战利品更换了枪支,补充了弹药,并尽量做到本团士兵都使用统一口径的枪支。 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卫立煌参加北伐,任东路军第十四师副师长兼前敌总指挥。总指挥是何应钦。这一路的目标是征讨福建、江西。北伐军进入福建后,与北洋军阀孙传芳主力不断发生战斗。卫的第九团作为攻坚团,凡是有困难的地方,就叫他去打。当时卫的作战方法虽不免有些莽撞,却也表现出他粗中有细的作风。当部队行至粤闽交界之松口时,遇孙传芳周荫人军约二万人的堵截。此时东路军的顾祝同师受了重创,全线作战重担乃由第十四师担负。卫指挥全师与敌激战六昼夜。第九团团长陆季甫劳累致死,营长黄杰负伤不下火线,可见战斗激烈。第七日,敌军崩溃。战役结束后,卫立煌升任第十四师师长。 北伐东路军进入浙江后,卫立煌第十四师转战浦城、江山、金华一带;一路向西迂回扫荡。卫此时多用灵巧战术,且战且进。1927年3月,东路军光复南京,取得重大胜利。第十四师主力到达南京近郊,卫立煌奉命调整兵力部署,师部移驻镇江。 8月底,孙传芳兵分三路强渡长江,进攻南京。卫师奉命迎击,当赶至龙潭车站附近时,孙军已有三个师渡过了长江,并占领了车站北侧高地。他当即指挥部队向孙军发起攻击,经过4天激烈战斗,终于攻占了敌军扼守的制高点。紧接着,他集中全师的山炮和迫击炮,向龙潭车站进行火力急袭,掩护部队发起总攻,于第五天拂晓收复车站,并封锁了渡口,使敌人溃不成军,狼狈北窜。六个师的败兵,相互争夺渡江船只,一片混乱。这是北伐战争以来,孙传芳联军最大最惨的一次失败。孙军从此一蹶不振,而卫立煌指挥此次战役时,年方31岁。 龙潭战役奏捷后,南京转危为安,何应钦乘机扩大势力,将其基本队伍第一军扩充为第一军和第九军。提升刘峙为第一军军长,顾祝同为第九军军长,卫立煌只升为第九军副军长兼第十四师长。卫和第十四师的官兵,都认为何应钦论功不公平,因为第十四师四昼夜零一天的血战,对取得龙潭战役胜利起了重大作用。卫安置好部队,一气之下,跑到上海休假去了。何应钦也意识到自己做得不妥,亲赴上海新惠旅社,想找卫作些解释。何进了客厅,卫就在一板之隔的卧室内,却关照副官推说不在。何清清楚楚听到卫在说话,遂留下东路总司令的名片而去。从此,何、卫不和。 |
|
蒋介石的五虎上将/周溯源等著.—北京:团结出版社,201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