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人物库概述 西北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边区参议会领导人 边区政府领导人 边区军事领导人  
 全文检索:
边区著名英模人物 边区著名科教文卫人物 边区著名爱国人士及侨胞 边区著名国际友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 马文瑞 > 其他资料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马文瑞传》第六章 从陕北省委到西分区区委 第一节 东地区安民
《马文瑞传》编写组

  马文瑞出狱后大约七八天,突然接到通知: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约他谈话。周恩来是在直罗镇战役后的12月8日来到瓦窑堡的。当马文瑞刚走进中央军委驻在瓦窑堡水沟坪的一排石窑洞院子时,周恩来热情地从窑里迎出来,拉着他的手一起走进窑洞,“马文瑞同志,请坐下来谈吧!”说着,请他坐在桌子一边。
  马文瑞这才有机会仔细端详在陕北早已闻名的周恩来:大约四十来岁年纪(实际37岁),留着又长又黑的络腮胡子,刚毅中透出睿智,浓眉下明亮的双眼闪射着热情,但人很瘦,精神疲倦,一副缺乏休息和睡眠的样子,一身黑色的军服已经很破旧了,似乎还披着战争的硝烟和风尘。
  对马文瑞专注地望了一会儿,周恩来心情沉重地说:
  “马文瑞同志,他们把你们整错了!”
  就这一句话,却像一道暖流,驱散了窑洞外面初冬的寒冷,拉近了初次相见者的距离。马文瑞感到回到了党的怀抱,心中充满感动和温馨。
  周恩来接着说:“我听说了,你们在陕北搞武装,创造苏区很有贡献,做了很多艰苦工作,这些情况中央都了解。”中央所了解的陕北和陕甘边并不是什么“右倾”或是执行“富农路线”。马文瑞听得出,中央对陕北、陕甘边是作了一番调查了解的。
  周恩来说着停下来,又专注地望着马文瑞,他想听听马文瑞说点什么。
  马文瑞有些迟疑了,该说些什么好呢?一下子能说清吗?窑里一阵沉默。
  周恩来接着说:“现在‘肃反’问题解决了,过去的事情结束了,要顾全大局向前看,你休息休息,就准备参加工作。噢,对了,文瑞同志,你愿意到哪里去工作?”
  “工作由组织确定吧!”马文瑞略加沉思后回答。
  毋庸讳言,“肃反”冤狱对大家的刺激太深了!从监狱走出的同志心情都多少有些复杂。马文瑞长期出没在被敌人通缉、追捕的刀光剑影之中,随时可能被捕、被关、被杀,他都能沉着应对,傲视凶险。革命嘛,本来就是冒险犯难,以生命做代价的。但他却不曾想过会被“自己的同志”诬枉、捆绑、钉脚镣、牢狱折磨,几至葬身“同志”之手……这个变化太大、太突然了。现在虽然释放了,恢复了自由,心情还未从同志和“敌人”的巨大落差中转换过来,因而他未能立即回答周恩来提出的问题。当他表示了自己的意见后,却没有听到反应。抬起头来才发现周恩来已经伏在堆放着电报和文件的桌上睡着了。周恩来太忙、太累了。马文瑞便小声说:“你先休息,以后再谈吧。”正要起身离开时,周恩来醒了,带着歉意微笑着说:“噢,对不起,你说下去。”
  也不过一刻时光,周恩来恢复了精神,一双眼睛格外有神。说话间,走进来一个高个子、黄头发、戴着一副眼镜的蓝眼睛外国人。周恩来介绍说:“这是共产国际派来的李德同志;这位是马文瑞同志。”见他们有要事相谈,马文瑞便起身告辞,周恩来抱歉地说:“咱们以后再谈吧。”
  中央到陕北后,对陕北、陕甘的行政区划及领导机构作了调整。撤销了陕甘晋省委,以下寺湾为界,其北为陕北省,其南为陕甘省,并设立了三边、神府和关中三个特委。陕甘省委机关设在下寺湾。
  由于错误“肃反”搞得人心惶惶,靠边境的老百姓大量外逃。拿东地区来说,当地群众在临镇亲眼看到他们的领导人被“白军”抓走,跑到白区的就有好几千人。“肃反”结束后,群众仍然没有打消顾虑。陕甘省委向群众宣布马文瑞被放出来了,群众仍然不信,他们要亲眼见一见马主席才能心里踏实。东地区人口占陕甘省的大多数,东地区的安稳直接影响陕甘省的安稳。省委书记朱理治只好向中央汇报,提议要马文瑞到东地区去安民。于是马文瑞第二次见到周恩来。一见面,周恩来就风趣地说:
  “文瑞同志,你辛苦一趟吧!你去了,见了群众随便拉一拉话,让群众看一看,你这个马主席还平平安安,大家也就放心了!”略停一下又问:“你看怎么样?”
  “同意。”马文瑞爽快地回答。
  既然中央已经果断地纠正了错误“肃反”,作为党的领袖之一,周恩来又是这样恳切、这样信任自己,还有什么理由再迟疑呢?像一个受命出征的战士,马文瑞坚定地向周恩来表示:“一定努力完成好任务!”
  在西北局保卫局刘子义陪同下,马文瑞又回到临镇、宜川一带。当东地区群众看到马主席“平平安安”又来到他们身边时,都热情极了。他们看到一向白净壮实的马文瑞消瘦了,知道他吃了苦,受了罪,送鞋袜、送吃喝,有的老汉、老婆拉住马文瑞的手泪流满面,问这问那……动人的情景使同行的刘子义感叹:马主席在群众中竟有这样高的威信!马文瑞则不失时机地向群众宣传党中央和毛泽东挽救了陕北、陕甘,挽救了刘志丹和他的大批战友们。党中央到陕北,中国革命的中心就来到陕北,今后的陕北、今后的中国就大有希望了。马文瑞一路走一路宣传,不仅使群众得到安抚,更使群众看到胜利兴旺的革命前景。一些离散的游击队又组织起来,农村党、团、群众组织重新活跃起来,东地区人民支援红军和抗日救国的斗争热情迅速高涨。
  马文瑞一直是活动在群众之中的,但从来没有像这次这样,体会到群众对自己的爱护如此真挚和深切!他深受感动,更深刻地体会到扎根于人民群众的红色政权才具有的强大的凝聚力和亲和力。

马文瑞传/《马文瑞传》编写组.—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5
您是第位访客!
版权所有:陕西省文化厅主办"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陕西省分中心
Copyright 1998-2014 www.shawh.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图书馆维护 | ICP备案:陕ICP备10200749号-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