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人物库概述 西北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边区参议会领导人 边区政府领导人 边区军事领导人  
 全文检索:
边区著名英模人物 边区著名科教文卫人物 边区著名爱国人士及侨胞 边区著名国际友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 马文瑞 > 其他资料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马文瑞回忆录》 八、在劳动部长任上 “大跃进”对劳动工作的冲击
马文瑞

  1958年的“大跃进”,反映了人民群众迫切要求尽快改变我国“一穷二白”面貌的普遍愿望,一些工厂、农村出现了生产迅速增长的新气象。对“大跃进”,开始我是赞成和拥护的。后来观察实际情况,觉得有问题,许多做法简直是急躁蛮干。正如党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的,“由于毛泽东同志、中央和地方不少领导同志在胜利面前滋长了骄傲自满情绪,急于求成,夸大了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没有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和试点,就在总路线提出后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运动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得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地泛滥开来。”劳动工作正是受这股泛滥开来的浪潮冲击较大的一个领域。在这种情况下,什么劳动计划、劳动法规制度,统统被看作是解放生产力的障碍而置之不理,以致直接和间接给国计民生造成重大损害。
  (一)1958年增加职工2080万人
  1958年8月,中央政治局在北戴河会议上决定,当年钢产量要比上年翻一番,达到1070万吨,而前8个月只生产钢400万吨。为了在余下的4个月内完成追加的钢铁产量,就在全国掀起大炼钢铁的群众运动,由各级党委第一书记挂帅,动员了几千万人上山找矿挖煤,砍树炼钢。有的地方把门上的铁皮拆下来炼钢。到处建土高炉,连机关大院都日夜四处烟火,名义上炼了多少钢铁,实际质量很差。与此同时还兴起各行各业的“大办”:大办电力,大办交通,大办农业等等,叫做“以钢为纲,全面跃进”。这种完全违反经济发展规律的盲目蛮干,造成人力物力的极大浪费。从人力浪费方面看,仅1958年一年,就增加职工2080万人。
  职工人数的猛增,不仅使工资总额支出和商品粮供应远超出国家的负担能力,而且也削弱了农村劳动力,妨碍农村生产的发展。因此,随后不得不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一次大规模的精减职工、压缩城镇人口的工作。
  附带提一下,在“大跃进”浪潮冲击下,技工学校也跟着“大办”起来。到1961年底,全国技工学校达到2021所,学生54万人(1957年末才有技工学校144所,学生6.5万人)。这些新建技校,绝大多数根本不具备起码的办学条件。1962年以后经过整顿,大批技校停办,最后只保留370所。这一办一停,也造成很大浪费。
  (二)批评并取消计件工资和奖励制度
  “大跃进”中,随着浮夸风而来的,是急于向按需分配过渡。1958年8月,在北戴河召开的协作区主任会议上,毛主席比较集中地讲了要破除资产阶级法权思想的问题。他认为按劳分配、工资制度、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收入差别等等,都是资产阶级法权思想的残余,要考虑逐步废除工资制,恢复供给制。此后,在报刊上围绕这个问题展开了一场大讨论。当年9月开始,一些报刊发表批判计件工资“流弊”的文章越来越多,形成一个来势迅猛的取消计件工资的浪潮。据不完全统计,至1958年冬,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取消计件工资的有230万人,实行计件工资制的生产工人的比重由原来40%下降到14.1%。
  继取消计件工资之后,生产奖励制度又被认为是“钞票挂帅”、“物质刺激”,是“资产阶级法权残余的产物”。许多奖励制度就是在“我们要社会主义,不要钞票挂帅”的口号下被取消了,而且还取消了一些合理的津贴制度。
  取消计件、奖励和某些津贴制度,降低了职工收入,挫伤了群众的积极性。为此,中央、国务院不得不于1958、1959两年,给企业职工发了半个月标准工资的“跃进奖”。随后又逐步恢复计件工资和奖励制度。
  在取消计件工资、奖励制度的同时,一些地方还试行半供给半工资制的分配制度。主要在农村人民公社试行,在“大跃进”中新建的钢铁、煤矿企业的新工人中,也比较普遍地试行;个别老企业也有试行的。实行半供给半工资制,由于工资部分比重小,使部分职工收入降低,同时也不利于调动人们的劳动热情,后来都相继停止试行了。
  (三)因工死亡人数倍增
  “大跃进”中,广大职工群众生产不计条件、劳动不计报酬,表现了极高的劳动热情。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拼体力、拼设备,违章作业的现象;生产秩序特别是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被严重破坏。一些领导人员违章指挥,工人连续苦干,有的就吃住在车间,人不能休息,设备带病运转。因此,“大跃进”期间出现了厂矿企业伤亡事故的高峰。以1957年国营县以上企业因工死亡人数为100,1958年增加了3.39倍,1959年增加到4.48倍,1960年又增加到5.92倍。有的煤矿,为了创高产,不按规定打支柱、测瓦斯、探水,造成井下坍塌、堵塞,通风不良,瓦斯积聚,以致伤亡事故特别是重大伤亡事故不断发生。从1959年至1960年的两年间,连续发生徐州大黄山煤矿瓦斯爆炸,死亡43人,伤23人;抚顺胜利煤矿瓦斯爆炸,死亡24人,伤33人;河南梨园煤矿胡沟分矿瓦斯爆炸,死亡91人,伤23人。特别重大的事故是,1960年5月7日发生的大同老白洞煤矿的瓦斯爆炸事故,死亡684人,矿长、党委书记也死在井下,整个老白洞矿全报废了。事故发生时,我正在海南岛视察。李富春同志突然打电话来,要我赶快去山西大同处理煤矿安全事故。去了一调查,就知道问题就出在“大跃进”上。当时矿上一味强调生产进度,不讲安全,安全设施出了问题一无所知。事故发生后,一些同志认为是政治事故,怀疑一个总工程师搞破坏。后来查清是责任事故。在职工大会上,煤炭部部长张霖之讲话,我也讲了话。我说:“你们的愿望是加快生产进度,搞生产‘大跃进’,结果造成这么大的损失,死亡这么多的职工群众,生产长时间恢复不起来,这不是‘大跃进’,而大跃退了!”这些话在当时是很不合时宜的,但应该实事求是地去看待。散会以后,同去的同志小声对我说:“马部长,你可不敢这样讲。”我说:“已经讲了,不能算错。”
  ……
  “大跃进”期间,农业生产战线浮夸风甚盛,一些地方报亩产上万斤,“卫星”四起,“火箭”满天。1958年粮食生产的确不错,但由于忙于大炼钢铁,实际上是丰产不丰收。“大跃进”不但使农业、工业受损失,商业也受了损失。那时有个口号叫做“大买大卖”。一次,我到云南视察工作,云南省劳动局局长陪我下乡,遇到一座大荒山,他指着那座山说:“马部长,您看见了吗?那座大山我省供销社买下了。”我听得莫名其妙,就问他:“买这么一座大荒山有什么用呢?”他说:“为了实现‘大买大卖’据说这是上面提的口号。”结果是花钱买了个无用的东西,闹成了笑话。总之,“大跃进”把我们的经济工作搞得一塌糊涂,实际上是盲目冒进。

马文瑞回忆录/马文瑞.—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
您是第位访客!
版权所有:陕西省文化厅主办"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陕西省分中心
Copyright 1998-2014 www.shawh.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图书馆维护 | ICP备案:陕ICP备10200749号-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