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人物库概述 西北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边区参议会领导人 边区政府领导人 边区军事领导人  
 全文检索:
边区著名英模人物 边区著名科教文卫人物 边区著名爱国人士及侨胞 边区著名国际友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 林伯渠 > 全文图书 > 怀念林伯渠同志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统战工作的模范
王荫圃

  芦沟桥事变后,实行第二次国共合作。为了结成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以拯救民族危亡,我党先后在武汉、西安、兰州、南京、重庆等城市建立了八路军办事处,并在各重要城市派驻了党中央的代表。一九三七年十月,林伯渠同志受党中央派遣,担任了驻西安的八路军办事处党代表。一九三八年二月,我在延安抗大毕业后,被分配到西安八路军办事处任联络副官,在林老和伍云甫处长的直接领导下,从事着党的抗日统一战线工作。
  开始,我在这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面前,还有些拘谨。过不多久,我就被这位满头银发、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老首长的举止言行所感动。我觉得他老人家丝毫没有那种“大人物”的威严,他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下级关怀备至,给我的印象是:他不只是一位循循善诱的严师,也是一位慈祥恺切的长者!林老有做统战工作的丰富经验,他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正确方针,坚持抗战,坚持团结,坚持进步,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反对顽固势力,同国民党在西安的当权者谷正鼎、熊斌、蒋鼎文等人进行了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使西安这一地处西北门户的战略重地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取得了出色的成就。时光易逝,一转眼就是四十多年了,但件件往事,仍深深留在我的记忆里。
  突破封锁线
  西安八路军办事处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给陕北解放区源源不断地输送生产和生活的必需品。当时,国民党反动派对解放区进行严密的经济封锁,企图把我们困死在贫瘠的陕北地区。为了突破国民党的封锁,顺利地把各项物资运往解放区,林老想办法接触一切同情革命、主张抗战的各界人士,争取他们为我们办事。这样,尽管在那样恶劣的环境里,我们急需的物资还是一批批地运进了陕甘宁边区。
  当时西北有个国际红十字会医疗大队,总部就设在西安,下辖五个医疗队,其中两个医疗队在延安。大队长万福恩是我在燕京大学预科班的同学,抗战以前,是北京协和医院有名的外科医生。他很同情共产党的艰苦奋斗、一心抗战的精神。我把这些情况汇报给林老以后,林老高度赞扬了万的抗日立场,并亲自登门拜访,进一步向他宣传抗日的道理。同时,还多次把万请到八路军办事处作客,以诚相见,热情接待,使万深受感动。后来万对我说:“共产党并不象国民党宣传的那样可怕。象林老这位德高望重的长者,没有一点架子,我非常敬佩!”以后,万福恩给了我们很多的支持,提供了不少方便。一次,我们从河南洛阳买了一批奶牛,花了好大气力运到临潼时,发生了武装特务的捣乱,阻止将奶牛运往延安,并打伤了押运的警卫排长白天顺同志。为了解决矛盾,林老给万写了求援信,他立即同当时在延安的医疗队队长薛培基商量,想出了一个办法,由国际红十字会医疗大队总部出面,给我们开出了通行的路条。意思是说这批奶牛是英国大使馆给在延安工作的印度医疗队买的。这样,保证了这批奶牛顺利通过封锁线。
  为了解决边区军民的穿衣问题,边区政府决定在陕北种植棉花。但当时没有得到国民党当局允许,棉种是禁运入境的。于是,林老便派人和国民党西北农本局局长杨亦周磋商,问题得到了顺利解决。杨原是武功农学院教务长,开始国共合作时,林老就做了他的工作,所以他愿意跟共产党合作。在这以前,他曾陆续给延安运去了不少西红柿种和他们培育的玉米良种。林老曾不断写信鼓励杨,赞扬他是团结抗战的榜样。杨每次到西安,林老都要热情接待他。一次,杨亦周在交谈中告诉林老,国民党当局要他当西北三青团总干事长,因他是一个比较正直的知识分子,不愿担任专门跟共产党作对的职务。林老便趁机开导他:人家跟共产党作对,你不跟共产党作对就是嘛!他任职一段时间后,国民党当局大概看出了他反共不力,便撤了他的总干事职务,改任了西北农本局局长。当他收到林老要求从三原县调运三十大车棉种到边区的信后,马上让我方拟写了一份正式报告,经他批复,顺利地将棉种运到了陕北。
  开辟交通线
  党中央和各个办事处之间为了加强联系,除了用电台外,有时还要靠邮递传送。但是,在蒋管区内邮政工作弊病多,往往不可靠,比如从延安寄往重庆的油印本《论持久战》、《解放》半月刊和其他宣传品,大都不能收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林老先是让我跟国际红十字会医疗大队联系,让他们的马车队跟我们捎带,虽然比较安全,但很不及时;于是,林老又叫我们通过各种渠道,同西安民航机场联系上,终于把各种宣传品又快又准地送到重庆。
  把从各地购来的物资,由西安转运到延安,还得经常借助国民党控制的铁路。为了利用这个交通线为我们服务,林老经常教育我们多想办法,利用各种机会做列车工作人员的工作。通过了解,西安铁路局不少人对陕北出的羊皮筒子很感兴趣,我们向林老汇报后,他及时指示从贸易处拨出一批羊皮筒子给他们。这为我们以后的工作带来了很多方便。西安铁路局有个姓毕的运输科长,有正义感,他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感召下,为我们办了不少事。后来,他母亲死了,林老亲笔书写挽联,派伍云甫处长和我专程送去,参加吊唁,使他深受感动。一次,朱德总司令去太行山前线,这位毕科长给他特地安排了一列专车。我们从洛阳买回一批土布,他马上让我们装车,安全运抵解放区。汽油是国民党控制得很严的物资,他也为我们运去不少。
  开展反摩擦斗争
  国民党反动派掀起第二次反共高潮后,国民党在西安的当权者更明目张胆地提出了“全党特务化”的口号,对八路军办事处严加封锁、处处盯梢,在我们的驻地附近设立了二十多个特务据点,无数便衣特务,化装成拉洋车的、修皮鞋的、卖纸烟的、收破烂的,还有的身穿长衫,头戴礼帽扮装成商人;有的拄着文明棍,戴上黑眼镜,扮装成学者。这些人象苍蝇一样在办事处周围转来转去。他们可以随意绑架我们的战士,扣押投奔延安的革命青年,逮捕我抗大派往各地的抗日干部,制造了一次又一次摩擦。在这样险恶的环境里,林老始终镇定自若,运用不同的斗争策略,领导我们开展着紧张的反摩擦斗争,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一天,我们接到一个化装成卖纸烟的内线送来的情报,得知一批由我们办事处介绍赴延安的青年学生在咸阳附近被扣押了。林老和伍处长简单地商量了一下,指示我挂上中校军衔,立即乘坐办事处的小轿车,带上警卫赴咸阳。汽车开到离咸阳不远的地方,追上了押送青年学生的一支国民党军队。轿车猛地在他们身边刹住。我从车里走出来,那个连长见我是个中校,忙举手敬礼。我严肃地指出他们在光天化日下扣押人,是明目张胆地破坏团结抗战的行为。那个连长果然被吓住了,乖乖地把扣押的青年学生交还了我们。
  记得还有一次,中共中央北方局的陈希愈、张越、杨清华、李克坚几位同志,从延安学习结束返回晋冀鲁豫边区时,行至咸阳附近,也被国民党反动派扣押了,被关进了天水行营。这一情况,当时我们并不知道,是陈希愈等同志说服教育了行营中一个姓李的小勤务兵,才把他们被扣押的消息送给了我们。当时,天水行营主任是程潜,过去与林老共过一段事,有一定的交往,林老便亲自去行营找程潜交涉,程当即答复释放,还写了一份亲笔手令。林老拿回这份手令,马上派我去行营接回被扣押的六位同志。
  在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林老都从事党的统一战线工作。他利用早年在国民党内工作多年和原是国民党元老的影响,团结了一大批爱国知识分子,国民党左派,他们公开宣布与蒋介石集团决裂,加入了共产党领导的进步阵线。长期以来,这些人士为新中国的建立,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作出了各自的贡献。
  总之,林老是一贯坚定不移地执行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善于做统一战线工作的模范。今天,我们缅怀往事,学习林老模范执行党的统一战线政策、认真负责、坚韧不拔的精神,这对于进一步广泛团结爱国知识分子、各民主党派人士、海外侨胞,积极投入四化建设,促进台湾早日回归祖国,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怀念林伯渠同志/中共临澧县委.—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
您是第位访客!
版权所有:陕西省文化厅主办"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陕西省分中心
Copyright 1998-2014 www.shawh.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图书馆维护 | ICP备案:陕ICP备10200749号-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