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 郭洪涛 > 全文图书 > 郭洪涛回忆录
|
九、关于工资福利的改革 |
郭洪涛著 |
|
|
在提高生产的基础上,适当地提高职工的工资,改善职工的物质和文化生活,这对于激发职工的劳动热忱,发展铁路运输事业,关系很大。天津铁路局第一次调整工资,是在1949年9月,平均工资增加6%。当时还未实行八级工资制,是在原工资基础上进行评职评薪。但原来的工资制度,等级太多,级差太小,带有平均主义的毛病,不能刺激工人的进取心。1951年8月进行了第二次调整工资,采用了八级工资制。比原工资制度职称名目多,等级少,级差大,体现了社会主义按劳付酬的原则。当时,对于工人的技术等级,是以评定为主,以考工为辅。实行八级工资制后,工人工资水平有大幅度的增长。1952年又在八级工资制的基础上,实行了计件工资制。实行计件工资制,需具备下列五个条件:(一)要制定完善的质量标准,实行严格的质量检验制度。(二)制定以考工为主,以评定为辅的工人技术等级。(三)按照生产品的精细程度制定生产品的等级。(四)在推行先进工作方法的基础上,制定平均先进的新定额。(五)原则上计件工资的工资率,应比计时工资的工资率略加提高,这样,就能更有效地激励职工的劳动积极性和工作热情。 在工资改革和提高的同时,对于职工福利设施以及劳保待遇也作了相当的调整。对那些实行经济核算制的单位,实行了企业奖励基金制。这些奖金,除了发给劳动模范的奖金和经济特殊困难职工的救济金外,根据职工的迫切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修建一些职工家属宿舍、疗养院、业余休养所、托儿所、食堂以及其他职工安全卫生等福利设施。此外,实行了劳保条例,照章按月抽出工资总值的3%作为劳保基金,兴办了职工速成识字班、扫除文盲班以及各种技术与文化的训练班;普遍地建立了工人俱乐部、体育场,增进了职工的文娱体育活动;建立了广播网,流动图书馆,增进了职工的文化食粮。行政上还拨付工资总值的1.5%,作为职工的文化活动费。在职工集中的地区,普遍地建立了医院或诊疗所;扩大了职工子弟小学和中学等等。职工普遍反映说:在旧社会里我们是机器和奴隶,现在我们就成为国家的主人翁了。 在对待职工工资福利问题上,我们注意防止两种可能出现的倾向:一种是单纯的福利观点或经济主义的倾向,他们不从国家具体经济状况出发,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过高的要求;另一种是单纯行政观点或漠视职工福利和安全的倾向,他们只要求工人向国家拿出更多的产品,但不照顾工人当前的利益。这两种倾向,都会给国家带来严重不良的后果。 我们不是为改革而改革,总的目的是发展生产。通过各种不同改革,达到各种不同的具体目的:(一)实行职工自觉的负责制,达到消灭无人负责的目的。(二)实行以计划运输和贯彻成本核算为主要内容的经济核算制,达到消灭运输的无政府状态、不计盈亏、不计成本的目的。(三)推行各种先进工作方法,实行技术改革,达到提高技术水平的目的。(四)开展爱国增产节约的竞赛运动,达到改变旧的劳动态度的目的。(五)实行按劳付酬的工资制度,达到改革旧的不合理的工资制度及逐步提高职工的物资和文化生活水平的目的。 天津铁路管理局根据中共中央七届二中全会决议精神,在中共中央华北局和铁道部的直接领导下,进行的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尽管情况复杂和工作艰巨,但是由于我们牢记毛泽东同志“钻进去,几个月、一年两年、三年五年,总是可以学会的”教导,下定了改革的决心和必胜的信心,排除各种困难,使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新制度和新风尚,战胜了陈腐衰朽的旧制度和旧作风,终于在天津铁路管理局内初步建立了管理人民铁路的规章制度和树立起为人民服务的新风尚。 天津铁路局经过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在学习中长铁路经验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获得了铁道部于1950年和1951年两次颁发的全国铁路优胜红旗。 我在天津铁路局工作期间,滕代远部长曾转达中共中央东北局书记高岗的意见,要调我回东北担任铁道部长。我不愿去,并向天津市委第一书记黄敬同志作了汇报(当时天津铁路局党委归天津市委领导)。黄敬同志要我继续在天津铁路局工作。 1952年8月,组织上调我到铁道部工作,我就离开了天津铁路管理局。 |
|
郭洪涛回忆录/郭洪涛著.—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