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人物库概述 西北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边区参议会领导人 边区政府领导人 边区军事领导人  
 全文检索:
边区著名英模人物 边区著名科教文卫人物 边区著名爱国人士及侨胞 边区著名国际友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边区政府领导人 > 杨明轩 > 其他资料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悠悠深情 铭记童心——纪念杨明轩爷爷百年诞辰
常 青

  时光,象涓涓流水,默默无息地从身旁逝去,把永存的回忆、无限的感触留给内心。在我珍藏的记忆中,童年的一页是那样令人神往,点点滴滴,丝丝缕缕,无不与疼爱关切我们成长的革命前辈的心血息息相关,紧紧相连。特别是亲爱的杨爷爷给予我的深切爱抚,更是终生难忘。我从来没有见过自己的亲爷爷。只听母亲讲过,在胡宗南匪帮进犯陕北时,全家疏散颠沛流离,直到蟠龙战役我军取得胜利后,爷爷、妈妈带着哥哥、姐姐才从敌人围困的山洞里逃出来,不久爷爷一病不起,早早就去世了,在我幼小的心目中,杨爷爷是我最慈祥最可亲的爷爷,正是从他那里我得到深深的爱,厚厚的情。
  童年时代,我是在北京度过的。和许许多多五十年代的孩子一样,那时我没有可心的玩具,没有五彩的糖果,没有漂亮的衣服,但却有着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天地。比赛爬烟囱,是我和伙伴们绝妙的游戏;上树摘桑葚,是我们丰富的美餐;机关跳舞会上,在大人们中间跑来跑去,是我们尽兴的享受。至于藏在内心的一桩小小的秘密,那就是盼望爸爸带我去杨爷爷家。说实话,去爷爷家真正吸引我的,是能够吃到糖果和好的饭食。只要得知爸爸去爷爷家,我会一声不吭地悄悄藏在车里。每次去爷爷家我那掩饰不住的欢欣跳跃,每次回来后我那得意洋洋的满足惬意的情形,至今仍清晰地印在脑海。
  杨爷爷是位慈祥可亲的老人。他那一圈又一圈重叠着的镜片里,深藏着智慧的眼睛。嘴边密密匝匝的短胡须,使他的微笑显得宽厚亲昵,格外吸引我们。他的那根形影不离的手杖常常会轻轻地敲打我们的屁股,成了每次大声呼叫爷爷后的“见面礼”。记得最深刻的是他那不离手的小茶壶。此时此刻,我多么想再沏上一壶热热的香茶,送到爷爷手里,他会舒适地喝上一口,然后眯缝着眼,笑眯眯地看着你。美好的回忆多么使人思念留恋,无限的思念,无比的留恋。
  在北京的时候,妈妈整日为五个儿女忙碌,最小的弟弟才咿呀学语,倾注了她的全部精力。爸爸则永远是属于神秘的办公室。只要他坐在那间大大的办公室里,不是口中“念念有词”,就是一动不动伏案疾书。工作起来往往没有了钟点,吃饭、睡觉时都看不到他的踪影。长期繁忙的工作使爸爸身体累垮了,他因病出外治疗休养有一年多时间。在这么长的时间里,亲爱的爷爷十分关注爸爸的病情,常常来家问讯是否有信来,还常采购药物捎给爸爸。对我们五个幼小的兄妹更是照顾得无微不至。每逢假日,爷爷总要接我们去他那里。爷爷俨然是“主人翁”,我们成了“座上客”。记得有一次爷爷特意给我们做“油塔馍”吃,说是馍,用筷子一抖,就变成了一条长长的线。我们从来没有吃过这样新奇的馍,一个个高兴得手舞足蹈。而爷爷自己还是吃他那碗红通通放满辣子的面条。他亲切地笑着,看着我们把一碟子馍一抢而光。是亲爱的爷爷,用他宽厚慈爱的胸怀抚慰着我们幼小的心灵,滋润着我们渴望得到疼爱的身心。爷爷的厚爱使我们忘却了家庭的困境,忘却了妈妈的愁容,使我们得到的欢乐是那样多、那样深。
  我永远忘不了一九五八年的国庆之夜。杨爷爷领着我和哥哥去天安门城楼观看节日礼花。这种破例的厚遇在我的童年是绝无仅有的。爸爸每逢节日格外忙碌,整日服务在会场、礼堂。他从来没有领我们逛逛公园或看看电影。只有亲爱的爷爷,懂得我们小小的心思,满足我们久久的渴望。
  记得那天晚上,我和哥哥按捺不住急切的心情,匆匆离开饭桌,早早钻进汽车。穿过大街小巷,汽车沿着高高的红墙拐来拐去,终于到了天安门。我们飞快跑完长长的台阶,比爷爷坐电梯上来的还快。那个难忘的夜晚,毛主席、周总理、许多党和国家的领导人都在天安门城楼上围坐桌旁,娓娓笑语,与祖国人民共庆佳节。我和哥哥“身在福中不知福”,在城楼上顽皮地追赶,一会儿跑到城楼东边,一会儿跑到城楼西边,好不安生!那个美好的夜晚,天空中盛开簇簇耀眼的礼花,绘出一幅幅绮丽的画图。广场上人们尽情载歌载舞,汇成欢乐的海洋。我嘴里满含甜美的糖果,脸上绽开甜美的笑容。好不畅快!难忘的记忆啊!请你就此止步,让我重新在幸福中陶醉,让我重新在欢乐中沉浸!
  一九五九年秋,因爸爸调离工作,我们全家离开北京来到西安。从此离开了亲爱的爷爷。一九六三年、一九六四年杨爷爷两次回过西安,他来去匆忙,我们住校学习,没有见到爷爷的面。但他每次来西安都要到家里看看,向爸爸、妈妈仔细询问我们兄妹的情况。记得那时我和一位同学偷偷去报考空军文工团,妈妈和学校老师都不同意我这样做。爷爷知道后,让爸爸转告我要好好读书,爱好文艺,来日方长。有个单位指名要选哥哥入青年足球队,他也跃跃欲试,想半途辍学。也是爷爷知道后,嘱咐他安心上学,打好基础。爷爷的话在我们兄妹中最有权威,我们按照他的吩咐,打消了念头。爷爷虽远在北京,我们仍觉得他就在身边,他关注的眼睛一直深情地注视着我们。
  我们最后一次见到爷爷是在一九六六年。那时“文化大革命”开始不久,我和哥哥参加学生“串连”,到了北京,一起去看望爷爷。走进阔别五年之久,仍然熟悉的院落,穿过前院过厅,来到最后一排那间熟悉的屋子里。可亲可敬的爷爷从里屋慢慢走出来。当他那根手杖轻轻地敲在我的屁股上时,往日的记忆、抚爱的激情一古脑儿地倾泻而出。爷爷慢慢地坐定,举手指指里屋,我立刻心领神会,飞快地跑进里屋,把那温热的小茶壶送到爷爷手里。爷爷关切地询问西安的情况,我们七嘴八舌地说着,爷爷仔细、平静地听着。爷爷更多地问到爸爸的近况,关切之情溢于言表,我深深地感觉到他们师生之间的深情厚意。想起当时爷爷那种静静倾听,默默沉思的神情,说话时简慢深沉的表态,显而可见他的心情是沉重的,他为“文革”的危机忧虑。而我们年轻幼稚,感觉不到,理解不深。更没有料到这次和爷爷见面竟是最后的别离。一九六七年八月二十二日,亲爱的爷爷永远地离开了我们。那时,我们已经“家破人散”,父亲被管制,几经搬家,生活无着,我们不仅不能对爷爷去世有任何的致哀表示,就是报丧的消息也是隔了很久才得知的。爷爷离开我们已经二十多年了,但每当我回想起在爷爷身边的日日月月,我就时时刻刻徜徉在爱的海洋中,被幸福的浪涛拍打,被欢乐的沙砾埋没,我总是反反复复品味领会这情切意长的疼爱。
  在二十多年里,我从学校到农村,到工厂,到机关,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在什么地方,爷爷的品德、智慧、力量伴随着爱的暖流,似春风细雨源源不断地融入我的心田,使我坚定着共产主义理想的追求,引导我迈出人生前进的步伐。我懂得了,在爷爷身上闪光的东西不是显赫的职位,而是他那博大的胸怀,高尚的情操,廉洁的风范,谦恭的作风。爷爷曾把宽厚无私的爱给予一大群簇拥在他身边的孩子们,但又何止是孩子们?我们家两代人和许许多多的人们,都曾经领受了他的关心教育、爱护帮助。凡是从他那里得到温暖的人们,无一不深切地感受到他那为国家为人民奉献终身的磊落坦荡、忠诚坚贞的品行,无一不深切地感受到他那廉洁无私、始终如一的高尚情操,也无一不衷心地爱戴他,永远地怀念他。
  我也懂得了,爷爷一生孜孜追求、不懈奋斗、无私献身的事业将是我们一代又一代努力的共同事业。共产主义目标是伟大的,也是远大的,“吾将上下而求索。”我只有这样去想去做,才是爷爷谆谆希望、殷殷期待的。我也只有这样去想去做,才不愧对爷爷深切的爱抚。
  

杨明轩/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文史委员会 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编.—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6
您是第位访客!
版权所有:陕西省文化厅主办"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陕西省分中心
Copyright 1998-2014 www.shawh.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图书馆维护 | ICP备案:陕ICP备10200749号-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