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边区政府领导人 > 贾拓夫 > 其他资料
|
关于三原形势的报告* |
贾拓夫 |
|
|
(1932年11月7日) 三原农村经济,经过豪绅、地主、富农、国民党各种方式的搜刮与剥削,经过今年春荒与夏收的低微,破坏到无以复加的程度。一般贫农、中农家庭都陷于断炊的地步,80%以上的贫苦农民,都受着饥饿的鞭策。群众继续不断的分配了豪绅、地主的食粮。群众这样讲:“如果不是分粮,大家早已饿死了。”直到现在,贫农、中农俱是没有牲口耕田,没有种子下种,甚至有相近百亩的中农,都因为没有种子和牲口不能种麦。只有在武字区这个区域,群众在斗争中相当的解决了麦种子问题,但许多最贫苦的农民还是喊着“没有麦种子,不能种麦”。雇农的生活非常痛苦,一般的工资每年不过20元上下,青年雇农差不多是几块钱,白天晚上为雇主作活,从无一刻休息时间,而且从田里到家里什么活都得作,吃得和雇主是两样的,倘若不随雇主意,马上开销。在这一经济危机更加深刻化的形势下面,经过了游击队的政治影响,和党长期的领导,便开展了广大群众的分粮与五抗①斗争。最近群众的斗争特点是:(1)群众斗争是更加普遍与扩大了,不仅在武字区,而且在后区,在新字区②,在肃字区,在耀州③、富平边境,以至高陵一带,群众自动的起来,分配豪绅、地主食粮,逮捕豪绅(耀州),杀戮豪绅(高陵)。(2)群众斗争已经完全走到与豪绅、地主直接武装冲突的阶段。每次分粮斗争,群众都自己拿着武器来掩护斗争,与豪绅、地主民团直接作着武装斗争,逮捕杀戮豪绅、地主。(3)群众斗争的组织性是强大了,不是从前完全无组织的散漫状态。农联会可以比较有组织的动员群众来分粮。(4)群众斗争的决心与勇气是大大的加强与提高了。群众斗争是具有最大的顽强性坚持性,这在每次分粮斗争中都可以最明白的看出来。(5)广大群众对土地革命是非常的迫切坚决。一般群众讲:“分粮还不是根本出路,一定要分土地!”事实上武字区一部分豪绅、地主的田地和官地,已经由贫农耕耘着。(6)武字区是三原斗争的最中心区域,在那里36堡中差不多完全摧毁了豪绅、地主统治,豪绅、地主完全被群众杀死或赶跑,那里已经形成一个赤色区域。(7)反富农斗争已经深入了。在武字区麦种子斗争问题上,群众毫无疑意向着富农进攻。(8)最后,就是党在群众中威信是大大的提高了。任何一个群众都知道共产党是唯一能够领导他们斗争的,甚至于千多农联会会员都以为他们自己就是共产党。党的领导可以起最大的作用。最后讲到在群众斗争这样猛烈开展之下,豪绅、地主、国民党的进攻也是更加紧迫了,环绕武字区周围,后区王茂成④团,富平胡三⑤民团,旦村⑥团与三原驻军,连成一包围进攻的形势。王茂成积极扩充势力,胡三调乡团,互相联络帮助,三原驻军不时的向武字区袭击(我去半月中,已向南原袭击一次,捕去10余群众,枪杀3人)。在敌人这一屠杀、袭击、逮捕、进攻之下,群众更坚强了自己斗争的决心,群众一般的愤激的说:“现在不干也不成了,只有坚决干!”在武字区,群众自己武装起来,放哨戒备,准备和白军决斗。 *本文是贾拓夫《三原形势与党领导的检查》的第一节,原载中共陕西省委机关刊物《斗争与学习》第3期(1932年11月7日出版)。标题是本书编者加的并有个别文字删节。 注:①五抗,指当地贫苦农民反对国民党政府和地主豪绅的抗粮、抗税、抗捐、抗租,抗债斗争。 ②新字区,即心字区。 ③耀州,即耀县。 ④王茂成,即王茂臣。 ⑤胡三,即胡景铨。 ⑥旦村,即淡村。 |
|
贾拓夫/中国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编.—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