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边区政府领导人 > 贾拓夫 > 其他资料
|
关于准备接收西安的初步计划 |
贾拓夫 |
|
|
(1949年2月9日) 西安为西北第一大城,据1948年12月人口统计,全市共有187保,2361甲,119232户,男子360967人,女子229953人,共计590920人。将来可能在3种情况下接收:(一)敌人放弃,我军接收;(二):我军围攻,破城接收;(三)和平接收,如北平然。在这3种不同的情况下,会有不同的接收条件,值得注意与研究。此外还有两种情况值得注意,即或者是西安与大关中同时解放,或者是先解放渭北或西安周围,然后解放西安,这两种不同情况亦应注意研究。但不管将来哪一种情况出现,若干基本的准备工作须立即实际开始。现根据西北局历次会议决定的精神及各主管部门商讨研究的结果,拟出准备接收西安的初步计划如下,供西北局参考。 (甲)西安情况的搜集与调查 过去城工部在这方面,已作了不少的工作。现以此类材料为基础并在各方面人士中进行个别搜集材料,已编出或正在编辑的有如下4种材料:(一)西安经济情况(包括财政、金融、工商、交通、后勤等方面情况),已由财委编印出刊。(二)西安政治情况(包括伪党、伪政权、伪三青团、特务机关及社会团体等情况),拟由保安处负责统一调查与刊印,正编辑中。(三)西安文教情况(包括学校,社教、报纸、剧院、书店、广播台等),拟由宣传部负责统一调查与刊印,正编辑中。(四)西安市区地图,由保安处负责翻印。上述材料求得在2月内全部印出,以便帮助各主管部门和接收干部了解西安情况与考虑政策问题,并根据这些情况准备与配备接收西安的干部。同时,继续从各方面搜集西安材料,以补充和改正上述各项材料。这一工作,仍应由城工部及各主管部门协同进行。 (乙)接收西安的政策研究与准备 这一工作拟分两个步骤进行。第一步拟搜集与编辑如下各项材料: (一)将中央转播来的各大城市接收经验、接收情况及各种城市政策的决定和指示等编为入城政策经验汇集,供入城主要领导干部研究与参考。此项材料已编好并由西北局印出。 (二)由各解放区报纸刊物上搜集各种公开的有关城市工作的各项条例、法令、决定、指示及重要消息等汇编3册。关于财经方面的由财委负责编印,现已编好正付印中;关于政治方面的由边府秘书处及民政厅负责搜集与编辑,正编辑中;关于文教方面的由宣传部负责搜集与编辑,正编辑中。这些材料除供入城领导干部研究政策参考外,并可作为一般入城干部学习文件及参考材料。 (三)去年我们在华北开会时,曾对石家庄接收情况和经验进行一番较有系统的调查。现拟将此项材料当作典型材料刊印出来,以供入城干部参考,正在付印中。 (四)白如冰同志带回一份准备接收太原的材料,必要时亦可印出供参改。 以上这些材料亦应于2月内全部印出。有了这些材料,即可转入第二步工作,即根据西安情况及各地接收经验、办法等,由各主管部门分别具体考虑与研究接收西安的各方面的具体政策、法律和办法,拟出大纲、布告、条例、章程等。这一工作必须于3月内完成,逐件交西北局审核。 (丙)西安军管会的组织准备 根据中央决定和各地经验,将来西安亦将以军管会形式接收。为使接收西安的工作有充分准备,目前即有必要把军管会的组织分工及配备基本确定,以便每一方面工作都有人切实负责,分头准备。现提出关于军管会的组织分工及组织配备如下: (一)政务处:分卫生(负责接收伪省卫生处及国立所属之医院、治疗所、制药厂及医药学校等)、民政(负责接收伪国立和省立慈善、公益、救济等机关)、司法(负责接收伪高等法院、监狱和直属学校等)、行政(负责接收伪省府及伪中央驻陕之行政机关及其档案、文件及伪人员审查、处理等)4组。由边府民政厅选派主要干部组成之。 (二)财政处:分财政、税务、粮食等组,负责接收伪财厅、税局、盐务局、会计处、统汁处、审计处、粮食管理局、地政局等一切伪省府或伪中央所属各财政机关。由财厅选派主要干部组成之。 (三)农林处:分农业合作、水利等组,负责接收伪建厅、农业改进所、合作事业管理处、水利机关,测候所、工合等机构。建厅选派主要干部组成之。 (四)金融处:分接收、管理等组,负责接收伪中①、中②、交③、农④、中信⑤、邮储⑥、合库⑦、工矿、裕华等银行、四联总处⑧及省、市、县立各银行及其所属,共计30余单位,同时进行。西安市金融之管理由银行选派主要干部组成之。 (五)工商处:除负责接收伪国营省营贸易性质机构外(不多),主要是负责进行工商管理、物价掌握及调剂供求等业务。由工商厅及贸易公司选派主要干部组成之。 (六)企业处:分若干组,负责接收敌军后勤所属之机器、修械、制革、蹄铁、被服、织布、染料等厂,敌伪官办之雍兴公司、西京及王曲电厂、电灯公司及中纺西安办事处、禹门油矿办事处、工矿调整处、陕省企业公司、骨粉厂、同官煤矿办事处、战干面粉公司等。由工业部及工合⑨选派主要干部组成之。 (七)交通处:分铁路、公路、邮政、电讯4组,负责分别接收陇海路、第七区公路局及省公路局所属各单位、西安邮政管理局、电信局、环境电话局、航空站等。由交通厅、兵站部、联司二科⑩、边区邮政管理局共同选派干部组成之。 (八)后勤处:分若干组,负责接收敌第七补给区司令部及胡系(11)所属80余单位(仓库还不在内)。 (九)文教处:分学校、社教、新闻出版、戏剧电影等组,负责接收与管理之责。由宣传部和教育厅选派主要干部组成之。 (十)公安处:分公安、清查、管训、检查、侦查等组,负责接收敌伪公安、特务等机构,清查敌伪人员,管训特务人员及各种侦察检查工作。由保安处选派主要干部组成之。 (十一)秘书处:为军管会之日常办事部门。由边区一级机关干部中选派组成之。 (十二)卫戍司令部:负城防治安,搜剿残敌,处理俘虏及散兵游勇等责,受军管会直接领导。由联司或野战军(12)派员组成之。 (十三)市政府:掌管市政,并负责接收属于市政范围之敌伪一切机关、资材、文件、档案、人员等,亦受军管会直接领导。 (丁)接收西安的干部准备 干部准备可分如下3类进行: (一)军管会领导干部:按上述军管会组织,可由组织部会商各主管机关确定处长及组长两级干部名单,并可预先通知,使他们立即开始所管部门各项政策的研究与必需法令条例、规章办法等的草拟。至军管会委员及主任稍迟决定亦可。 (二)接收干部:按西安敌伪机构情况(见上述编印之各种情况材料)并经初步研究,军管会所需接收干部数目及来源如下: (1)政务处:卫生组需50人,民政组需15人,司法组需15人,行政组需30人,共计l10人。上列卫生组所需干部拟在临汾西北医专调30人,边卫署调20人解决之;民政、司法、行政各组干部拟由边府各机关抽调一部分得力干部,再由延大行政系调45人解决之。 (2)财政处:共需60人。由财厅、粮局、税局、审计处抽调一部分得力干部,并由财经学校调一部分学员解决之。 (3)农林处:共需40人。由建厅及其所属抽调一部分干部为骨干,并由延大经建系调出学员补足之。 (4)金融处:共需100余人。拟由总行及各分行调出20人,再由河东调来金贸干部中调出80人解决之。 (5)工商处:工商管理及贸易经营(成立分公司及所属花纱布、油盐碱、粮食、燃料等公司)共需300到400人。拟由河西贸司系统抽100人,河东调来干部中抽调200人至300人解决之。 (6)企业处:至少共需100人。由河东工业部、临汾工业学校及河西工合3处抽调干部及学员解决之。 (7)交通处:共需200人。拟由河东、河西兵站部及汽车队、临汾工业学校、边区邮政管理局、联司和兴县军区三科(13)及由各机关搜集有交通知识或经验的干部解决之,最后不足之数由临汾财经学校补足之。 (8)后勤处:共需至少200人。由联司、晋绥、晋南军区后勤部所属各系统,抽调干部解决之,不足之数由军政大学或军干调出干部或学员补足之。 (9)文教处:共需约70个干部。由西宣部、教厅、文协、报社等机关抽调一部分,其余由西北艺术学校补足之。 (10)公安处:包括市公安局在内,共需676人。计市公安局分4科,下辖12个分局、50个分驻所,共需行政干部224人;另警察总队下辖4大队、16中队、64分队,共需警察干部107人(以上市公安局行政、军事两项共需干部331人)。其次,铁路公安局设4科,辖1警察大队及按段设3个公安分局,共需行政军事干部74人。此外,清理敌伪人员需干部100人;管训特务人员(以500至1000计)需干部30人,检查站设5个,需干部15人;邮电检查需干部20人;侦察工作需干部60人(空中侦察所需干部在外)。以上合计共需干部676人。解决办法:公安局长由保卫系统自己抽派;科长级干部由前总(14)调回5人,保安处调派4人,保卫训练班抽派10人,晋绥调10人解决之;科员级干部由黄龙干校保训班调56人,延大调100人,绥德、延属两分区各调20人,晋绥调250人,晋南调20人解决之;电台技术干部46人全部请由联司解决;军事干部,团级3人由联司派,营级干部保安处派1人、晋绥调4人、联司调5人人解决之,连级干部晋绥调15人、联司调25人解决之,排级干部保安处抽派40人,下余40人由各地调来警察中解决之。此外西安现有警察约4000余人,如无一定数量骨干,即无法改造与掌握,故拟从各地抽调警察及警卫队500人编成基本力量以备急需。其详细办法可参看保安处所拟计划。 (11)秘书处:需20个干部。由各机关抽调解决之。 (三)市政干部(保卫、财经、军队、文教等的干部不在内): (1)市委:约需30人(科员以上干部)。 (2)市政府:约需70人(科员以上干部)。 (3)群众团体:工、青、妇共约需36人(各12人尚觉太少)。 以上市一级共计需136人。 (4)西安旧治分12市区。市区级干部(党、政、民均在内)共需260人。 以上共计372(15)人。组织部已提出50个主要干部名单,其余315人拟由党政机关抽调30名,边区群众团体抽调30名,所缺255名,均由西北党校解决之。 综合以上共需接收干部1900余人,加上市政干部372人,共计为2270余人,再加军管会各处本身工作干部每处以10人计共计100人,则共需2370余人。再加上若干机动的干部,大约全部需2500人上下。 (戊)卫戍部队的准备与训练 估计接收西安初期,卫戍部队至少需万人。此项部队最好能早日确定,以便进行各种有关纪律政策及常识等方面的训练和准备,保证入城后不发生违反纪律和政策的现象。这是保证正确接收城市的最重要条件。 (己)入城干部的训练 上述各项干部,经基本确定后,即应由组织部负责有计划地迅速分别在延安、临汾两地集中,按各系统编成班,根据前述编印之各项材料由各主管机关负责同志加以训练。训练办法采取报告(情况、经验、政策、办法等)及讨论(讨论各种文件和问题)配合进行。机关中准备入城工作干部,可不打乱建制,组织固定的班次。但须编成流动的训练班及小组,以便抽出时间进行训练。 这些训练工作,延安由西北局指定专门委员会定出计划进行之,临汾由工委指定专门委员会进行之。 (庚)供给上的必须准备 入城部队及干部均应自带3天干粮,以便在最初3天能有计划的适当的解决供给而不破坏纪律。按西安条件来说,这一点很重要。其次,西安若以50万人计,每日需粮印600吨,需煤三四百吨,连同油、盐、菜蔬等在内,至少1100吨以上,贸易公司拟组织花纱布、油盐碱、粮食及燃料4个公司以掌握物价,进行调剂。主要靠利用价格,刺激四周乡村粮食入城。西安最大困难为燃料,必须预先筹措,尽量保持同官(16)至咸阳铁路不断,以利运输。这些均由贸易公司拟出具体计划。 (辛)其他若干技术问题的准备 如图章,招牌,布告、条例印刷,电话号码,接收表册,通行证件,住址,内外联络,交通工具,招待所,警卫计划,生活供应等等,容后逐条制定。这方面还有时间可利用。 注:①中,指国民党政府官办的中央银行。 ②中,指国民党政府官办的中国银行。 ③交,指国民党政府官办的交通银行。 ④农,指国民党政府官办的中国农民银行。 ⑤中信,指国民党政府的金融机构中央信托局。 ⑥邮储,指国民党政府官办的邮政储金汇业局。 ⑦合库,指国民党政府官办的中央合作金库。 ⑧四联总处,指国民党政府官办的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 行、中国农民银行联合办事总处。 ⑨工合,指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办的工业生产合作社。 ⑩联司二科,指中国人民解放军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区司令部第二 科。 (11)胡系,指国民党胡宗南所部。 (12)野战军,指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后改称第一野战军)。 (13)兴县军区三科,指时驻山西兴县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晋绥军区司部第三科。 (14)前总,指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前线指挥总部。 (15)此处人数合计有误,应为396名。 (16)同官,即今铜川市之城郊区。 |
|
贾拓夫/中国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编.—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