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人物库概述
西北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边区参议会领导人
边区政府领导人
边区军事领导人
全文检索:
边区著名英模人物
边区著名科教文卫人物
边区著名爱国人士及侨胞
边区著名国际友人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边区军事领导人
>
徐向前
>
全文图书
>
徐向前画传
第七章 老帅风骨 风云突变的时刻
江英
在十年动乱中,徐向前和许多老一辈革命家一样,历经风险和坎坷。他说,那是一个令人触目惊心的岁月,在人民民主专政历史条件下,在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谁也没有想到,竟会冒出一场“文化大革命”来,持续那么久的时间,造成那么严重的危害。
1966年8月18日,毛泽东身着军装接见红卫兵。那天,除了林彪之外,徐向前和其他各位元帅都没有穿军装。在天安门城楼上,临时得到通知说,接见完红卫兵之后,毛主席要和元帅们照相。元帅们的工作人员都急忙返回住地取军装。那张照片,是毛泽东和元帅们在一起的最后一张历史照片。
1966年秋,在“文化大革命”的冲击下,各省、市、自治区党政机关几乎处于瘫痪状态。毛泽东“炮打司令部”,林彪当“接班人”,红卫兵“造反”,学生大串联,闹得天下大乱。在林彪的主张下,10月5日,军委发出《关于军队院校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紧急指示》,取消了院校党委领导,强调“必须把那些束缚群众运动的框框统统取消,和地方院校一样,完全按照十六条的规定办。要充分发扬民主,要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在这方面,军队院校要作出好的榜样”。
此后,军队院校和机关大乱起来,军队与地方的一些“造反”组织,相互串联,不断发生冲击军事机关、揪斗军队领导干部的事件。“造反派”还冲击了国防部大院和总参谋部大楼。随后不久,军委又发出了关于军队军以上机关开展“四大”的通知。徐向前对此很不理解。他说,我们搞了一辈子军事,晓得军队乱套不得了,涉及国家安全,担忧得很。他向林彪提出,各大军区开展“四大”不要全面铺开,可分批进行。因为军队肩负着战备任务,特别是地处沿海、边防的军区,即使内地军区,也要区别情况,如武汉军区地处水陆交通枢纽,搞不好对全国都有影响。徐向前的意见没被采纳。
1966年11月13日,在工人体育场举行了全军院校10万来京师生大会。周恩来、陶铸、陈毅、贺龙、徐向前、叶剑英等出席。周恩来、陶铸接见后退场,由四位老帅讲话。他们在讲话中,强调了稳定军队的重要性。徐向前在讲话中说:“我们的陆海空军,必须经常保持战备状态,随时准备对付敌人的突然袭击,做到一声令下,立即行动。”“一刻也不要忘记我们周围还存在着强大的敌人,我们必须经常保持高度警惕,不容丝毫的松懈。”老帅们从稳定军队的大局出发,对到会人员进行了耐心的引导。这时,有人递条子,质问今天的会议是否经过林彪批准。叶帅严正指出,四位军委副主席的讲话,是经集体讨论过的,是光明磊落的。11月29日,全军“文革”小组再次安排陈毅、徐向前、叶剑英几位老帅接见军队院校师生。会场上贴满了批判几位老帅讲话的大标语。徐向前因头疼加剧,没开完会议就先退出了会场。在极左路线的干扰下,军队越来越乱,许多人晕头转向,无所适从,不知听谁的好。
老帅们的两次接见都使江青恼火,她叫嚣军内有“资产阶级反动路线”,要“改组全军‘文革’小组”。1967年1月初,全军“文革”小组组长刘志坚被斥责为军队中“地地道道的典型的刘邓路线的代表”,被撤掉全军“文革”组长的职务。1967年1月6日,代总参谋长杨成武向徐向前传达毛泽东的指示,要他出任全军“文革”小组组长。徐向前表示:“我多年有病,对干部不熟悉,请转告毛主席,这个工作我担当不了。”然而,这是毛泽东决定的,是不能改变的。一次徐向前见到毛泽东,当面表示,自己确实干不了。毛泽东说,天塌不下来,你就干吧。江青派人送来全军“文革”小组名单和改组全军“文革”小组的通知。徐向前表示了三条意见:第一,新的全军“文革”小组未组成前,是否请中央“文革”小组出面先与各派群众座谈一下,交代一下政策;第二,要讲革命性、科学性、纪律性,军队搞“文化大革命”,不要党委领导不行。现在有的机关干部起来要求成立革命战斗组织,有这种苗头。尤其是空、海军,担负着保卫空海防的任务,战备任务比较频繁,指挥失灵了不好。机关干部成立战斗组织,形成几派就不好办了。第三,部队中哪些人是“牛鬼蛇神”,建议在适当范围讲一讲。北京军区抓廖汉生,又要抓杨勇、郑维山;空军今天又把王辉球,成钧和常乾坤带走了,这个问题要研究解决一下,否则大家没有底。
1月12日,新的全军“文革”小组正式成立,组长徐向前,顾问江青,副组长萧华、杨成武、王新亭、徐立清、关锋、第七章 老帅风骨谢镗忠、李曼村。14日开始在三座门办公。
这时,上海发生“一月风暴”。上海“造反派”领头夺权,全国掀起夺权浪潮。林彪鼓吹对军队领导干部要普遍地“烧”。军队院校纷纷“夺权”,总部机关出现战斗组织,各级军事机构受到猛烈冲击,领导干部被揪斗。徐向前任职后,强调要保持军队的稳定,要求军队不准大串联,不准成立战斗队,不准打砸抢,不准乱抓人。海军司令萧劲光被北海舰队的“造反派”抓到天津。徐向前闻讯后,立即打电话给海军“文革”办公室,命令那里的“造反派”立即把萧劲光送回来,“造反派”不得不照办。
全国性的大动乱继续发展,军队院校、文体单位,工厂和机关的师生员工、干部大批涌到北京,要求澄清和解决问题。大批群众,大量问题,都压到全军“文革”小组来。全军“文革”小组18名成员,有些人在中央“文革”小组,有些人只是挂名兼职。有的成员刚开始工作,就被揪去“澄清问题”了。徐向前几乎每天要接见“造反派”头头,常为一个人的问题或者一句话不符合“造反派”的口味而被纠缠不休。各处告急电话不断家里四部电话,五个工作人员日夜值班,还是无法应付。一些军队“造反派”组织的人员,开车直接到徐向前住地,要求他回答问题,无理取闹。周恩来关心地对徐向前说:“和他们打交道,你要掌握八个字,就是‘多听少说,多问少答’。”一次会上,徐向前提出五个不准:不准随便抓人,不准任意抄家,不准戴高帽,不准挂黑牌,不准游街等。但陈伯达、江青不表态,结果无法作出决定。他的讲话印出来,江青立刻命令“收回”。
1月中旬,围绕批判和揪斗萧华问题,发生了“大闹京西宾馆”事件。陈伯达在一次接见群众组织的会上,说总政治部主任萧华“不像个战士,倒像个绅士”。1月19日,军委召开碰头会,围绕军队要不要开展“四大”问题,叶剑英、徐向前、聂荣臻三位老帅同江青、陈伯达、康生、姚文元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江青一伙叫嚷军队“不能特殊”。老帅们则认为军队是无产阶级专政的柱石,军队的“文化大革命”和地方应有所区别。争来争去,僵持不下。这时,陈伯达、江青等人节外生枝,又对萧华进行突然袭击。次日会上,江青阴阳怪气地问道:“总政治部主任怎么不见了?他躲到哪里去了?”萧华到会后,讲了头天晚上被抄家的经过。徐向前气得拍了桌子,茶杯盖子摔到地上。叶剑英气愤地说:萧华是我保护起来的,如果有罪,我来承担!说着,也拍了桌子,伤着了手骨。
1月23日,徐向前开了一夜的会,早上7点才回到家。这时墙外传来“我们要见徐向前”、“我们要见徐向前”的吵闹声。徐向前来到他们面前。他们要徐向前对批判北京军区杨勇表态。徐向前说,有错误可以批判,但不能打倒。
在全军“文革”小组刚成立时,林彪曾规定:全军“文革”小组属军委和中央“文革”小组双重领导,主要是中央“文革”小组领导,有事先请示中央“文革”小组,然后再报告他。徐向前不能眼看着军队乱下去,就决定直闯林彪的住地。徐向前开门见山,向林彪讲了全军混乱的情况,提出,军队不能允许建立战斗队,军队这样乱下去不行,要尽快搞个条条和规定。林彪不得不表示同意徐向前的意见,并口述了稳定军队的“九条”。经讨论,后改为七条。林彪把七条报到毛泽东那里,毛泽东批示照发,并指示,再加上一条关于管教干部子女问题。文件以“军委八条命令”下达,具体内容是:一、必须坚决支持真正的无产阶级革命派,争取和团结大多数。二、一切指战员、政治工作人员、勤务、医疗、科研和机要人员,必须坚守岗位,不得擅离职守。要抓革命,促战备、促工作、促生产。三、军队内部开展“文化大革命”的单位,应该实行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充分运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严洛区别两类矛盾。四、一切外出串联的院校师生、文艺团体、体工队、医院和军事工厂的职工等,应迅速返回本地区、本单位进行斗批改,把本单位被一小撮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篡夺的权夺回来,不要逗留在北京和其他地方。五、对于冲击军事领导机关问题要分别对待。六、军队内部战备系统和保密系统,不准冲击,不准串联。七、军以上机关应按规定分期分批进行“文化大革命”,军、师、团、营、连和军委指定的特殊单位,坚持采取正面教育的方针。八、各级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用毛泽东思想严格管教子女。在徐向前等几位老帅努力下,军委发布通知:明令外出串联的人员,限期返回本单位,设在各地的联络站一律撤销。军委还发出《关于军以上领导机关文化大革命的几项规定》,强调军队肩负着加强战备、保卫国防的任务,一定要保持军队的稳定。军以下部队坚持正面教育,13个大军区机关“文化大革命”运动须分期分批进行。
军委这些文件规定,起到了暂时稳定军队局势的作用。有些军区,让省委负责同志住进军区大院,保护起来,对于冲击军事机关、搞打砸抢的“造反派”,抓了批。然而,由于江青一伙捣乱破坏,军队混乱的局势,仍然不能阻止。冲击军事机关的事件,又连续发生。1967年1月的一天,总后勤部的部分群众在三座门外静坐,全军“文革”小组派人做工作,没有做通。陈伯达接见这批人,他们才离开。为此,陈伯达指责徐向前。徐向前生气地说:“那些战斗组织的人,他们不怕冻,要待在那里,那就让他们待在那里好了。”陈伯达说:“我也是保你的。”徐向前回答:“我用不着你保。”双方争得面红耳赤,不欢而散。唯恐天下不乱的江青、康生一伙,污蔑军队“镇压群众”,“支持保皇派”,是“带枪的刘邓路线”,要揪“军内一小撮”,妄图煽动群众与军队对立搞垮全军“文革”小组,搞掉“八条”,搞乱军队,以便乱中夺权。
徐向前元帅画传/江英编著.—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
您是第位访客!
版权所有:陕西省文化厅主办"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陕西省分中心
Copyright 1998-2014 www.shawh.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图书馆维护 | ICP备案:陕ICP备10200749号-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