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人物库概述 西北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边区参议会领导人 边区政府领导人 边区军事领导人  
 全文检索:
边区著名英模人物 边区著名科教文卫人物 边区著名爱国人士及侨胞 边区著名国际友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边区军事领导人 > 彭德怀 > 全文图书 > 彭德怀年谱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1934年 36岁
王焰

  1月2日 于江西广昌北头陂司令部下达红三军团再次东进入闽的命令。
  1月3日 率部进至白水镇以东地区,于半风岭司令部下达命令:蒋介石入闽之五纵队沿拿山、顺昌、洋口之线向王台、青州前进,其先头部队似已逼近青州,有绕过延平十九路军堡垒深入闽中动向,该纵队所属之卢兴邦部分据沙县、尤溪、大田地等。据此,我右纵队四师、六师,4日由白水镇出发经大珠、塘坊、云上,以两日行程进到安运市待命;左纵队五师明日由营前出发,取道色坊、麻溪、中畲进到风家尾,4日到达安远待命。
  1月7日 命红五师为前梯队由泉上出发到盖洋、九窝之线,8日到归化城北十里铺、龙湖之线。先头部队伪装为地方武装,前往沙县、夏茂,切实封锁消息和警戒侦察。军团直属队及四、六师为后梯队,由泉上向归化前进。
  1月8日 于归化司令部下达向沙县前进的命令:蒋介石入闽军已占领延平,并向富口等十九路军阵地猛攻;沙县、青州之线有卢兴邦部约两个团,沙县城有六七百人守城。为了进占沙县,配合七军团歼灭卢兴邦部,相机打击蒋介石部队。第五师、军团直属队、第六师为右纵队,取道龙湖向夏阳、富口前进。第四师为左纵队,取道龙湖等地在夏茂、富口待命。该纵队须注意顺昌、泽口、王台方向警戒。
  1月9日 指挥红三军团向沙县挺进,红七军团协同作战,在沙县、尤溪间担任打援。
  1月10日 于富口司令部发布进攻沙县的命令:七军团派五十五团向沙县监视其敌,主力向尤溪前进,并攻占该城。第四师从夏茂出发,取道水头、罗溪、焦坑岭进到沙县东北之下杰、桦溪地区待命;第五师由富口出发,经鸡马岭、十五里亭到沙县西北之半溪附近,以一部接替七军团之五十五团警戒,尽量逼近城边,进行详细侦察敌主力,即在半溪附近择地集结,并准备一切攻城器材待命攻击;第六师主力集结于富口待命,在逼近沙县道上,于鸡马岭、十五里亭、上半溪等地各驻一连,以维持沙县间联络。
  1月中旬 杨尚昆到红三军团任政治委员。
  1月12日 命红三军团兵分三路进攻沙县。
  1月15日 中共临时中央于瑞金召开中共六届五中全会。在这次会议上被选为候补中央委员。
  1月16日 同杨尚昆发布第三军团关于先期攻取沙县同时准备侧击援敌的命令:第四师以适当兵力沿马布、涌溪之线构筑据点,扼制当面之敌前进,并掩护五、六两师安全撤下,其主力在马埠、营前之线集结;第六师于本日撤到高沙之线待命;第五师(缺十五团)本日尾六师继续秘密撤退,以一部驻营前,主力集结于渔溪湾待命。十五团继续围城,加紧坑道作业,务须17日前将主要坑道完成,准备爆破攻城。
  1月25日 指挥东方军向沙县发动总攻。不到半日,占领全城,全歼守敌,俘敌1300余人。此间,红七军团向尤溪发动进攻,占领了该城,缴获了卢兴邦部兵工厂全部机器及其他各种设备,全部运回瑞金。
  1月30日 同杨尚昆下达关于三军团集中归化待机的命令:第五师一部于31日由富口搬运资材到夏阳,2月2日到归化。第六师前梯队于31日由沙县出发尾直属队经富口进到荷山,后梯队由琅口出发经沙县到富口,翌日,全部到达归化。
  2月9日 奉命率红三军团向将乐集结,待机行动。沙县由红七军团接防。
  2月11日 同杨尚昆于将乐司令部下达关于三军团的行动命令:赣敌约一个纵队于樟村西城桥之线构筑封锁线,有向建宁进逼企图。五师经新路口、浦光、万安、马岭向泰宁开进;六师经光明、五家地、新港向泰宁开进。
  2月中旬 率红三军团返回江西。至此,以红三军团为主的东方军入闽作战结束。
  2月25日 率红三军团主力进至南丰以南石嘴附近。
  2月 蒋介石国民党在镇压了福建事变后,即将其入闽部队改为东路军,协同先组成的北路军、西路军、南路军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进攻,形成合围之势。
  3月初 指挥红三军团与一、五军团进占南丰,向广昌北之苦竹、三溪圩、东华山之敌发起进攻,给敌以重创,但因敌阵地坚固,均未攻下。
  3月17日 同杨尚昆于仓坊司令部下达三军团集结待机的命令:敌周浑元部已进占甘坊,有进攻里罗坊、上左动向;罗卓英部已进占白舍、瑶陂地区,正构筑工事。为隐蔽待机突击深入之敌,第五师集结于潘家渡、吴家田、戴家湾等地区,构筑工事和派出侦察;第六师集结于洽村、李家堡、罗家堡、红冈上地区构筑工事,右与五师,左与一军团切实联络,向里罗坊、朱坊派出侦察;四师于徐村、坪田、报田地区警戒。
  3月18日 奉命率红三军团急速入闽堵击进攻泰宁之敌。红军尚在途中,敌军已攻占泰宁。
  3月22日 指挥红三军团取道下岭,协同红一军团向邱家排、张村地之敌侧背攻击;红五、九军团及红三十四师继续抗击德胜关、西城桥、白舍、甘坊地区南进敌人。
  3月24日 指挥红三军团于泰宁附近太阳嶂击溃敌军一个团。
  3月30日 敌汤恩伯①部向太阳嶂、邱家排、峨嵋峰发动进攻,红三军团和兄弟部队与敌血战终日,因红军兵力分散,众寡悬殊,未达到消灭敌人的目的。
  4月1日 写信给中革军委:在历次战役中,感觉军委战略决心迟疑,战术不够机动,失掉了许多先机,使应得到的胜利推迟,或使某些战役流产。而在战术上企图挽救过时的战略动作,结果把战术动作限制得过分严格,失掉了下级的机动,致使不能根据敌情变化和地带、地形特点,灵活机动地完成所给予的任务。同时建议组织几支有力的挺进游击队,深入到敌人大后方进行扰乱,破坏联络,捉土豪,征集款项和必需品,这对配合主力红军作战,有特殊作用。
  4月5日 敌北路军将大举进攻广昌,中革军委急命红一、三军团等部回师江西,保卫广昌。
  4月6日 率红三军团向广昌地区前进。
  4月中旬 敌以众多兵力沿盱江两岸在宽十里的广阔地面上,采用东岸受阻西岸推进,西岸受阻东岸推进的战术,交替构筑堡垒,步步为营,向广昌进逼。
  4月21日 中革军委下达保卫广昌的命令。
  4月22日 奉命率红三军团转移至广昌以东地区,渡过盱江至广昌西北地区。
  4月下旬 向李德②再三说明广昌无法坚守,我军没有重武器,即便筑起坚固的野战工事,也顶不住敌人的炮火轰击。经过力争,李德同意将红军主力隐蔽于广昌城外,待敌进攻守备阵地时,相机突击,以求歼敌一部。
  4月27日 敌以四个纵队七个师以上的兵力,向广昌发动总进攻。博古、李德亲临前线督战,企图坚守广昌,保住苏区北大门。
  4月28日 守广昌的红军指战员,在众敌攻击下,虽多次突围反攻,与敌激战,重创来犯之敌,但均未成功,遂撤出战斗,开往头陂、白水镇一带。
  △ 晚上,与李德就第五次反“围剿”的战略问题,进行了极为激烈的争论:“你们的作战指挥,从开始到现在都是错误的,每一战都要同敌人拼消耗。你懂吗?敌人有全国政权和帝国主义的帮助,而红军则只能取之于敌,在这种情况下红军怎能同敌人硬碰打消耗呢?如果不是红军有高度自觉,一、三军团早就被你们葬送了,江西苏区几乎被断送给敌人,你真是‘崽卖爷田心不痛’。”
  4月30日 遵照中革军委指示,命红三军团接替二十三师向洛口、广昌、头陂方向警戒,并担负头陂以南、石城以北广大地区的防守任务。
  4月底 敌继续以重兵沿广昌、石城之线,向中央苏区腹地推进。
  5月3日 中革军委决定,红三军团、红十三师及红二十三师组成中央军团,由彭德怀指挥。
  5月7日 同杨尚昆命红三军团移至新安附近,准备迎击由广昌西进或南下之敌。
  5月21日 同杨尚昆于新丰司令部命令红三军团主力经头陂到洛口待命。
  5月22日 同杨尚昆于洛口司令部下达命令:敌约两个师进占新丰市,正构筑堡垒,黄陂18日亦到敌两团,并有向东陂推进动向。为侧击两方面之敌,三军团务于当日秘密进至肖田集结。
  5月23日 同杨尚昆于肖田司令部下达命令:红三军团以伏击消灭由新丰向侯坊推进之敌,各部均于早八时前往隐蔽侦察,切勿暴露目标。
  6月2日 遵照中革军委指示,率领红三军团、红十三师、红二十三师前往巴口桥以南至沙君桥之线,抗击敌罗(卓英)、樊(崧甫)两纵队前进。
  6月中旬 率红三军团从现驻地向火烧山及其以东高地实行反攻,并向银炉方面敌人外翼迂回。在打击向火烧山等地进攻之敌后,于原地隐蔽休整,并继续抗击敌军南进。
  7月3日 就红三军团守备部署问题致电中革军委朱德:现在敌无动静。拟三十四师两个团及五军团在中司、鹅坑、刘家坑,守备高脚岭、道炉寨一带阵地,掩护三军团主力。五师移至丰桥、堵水坑,以一部构筑高虎垴支点,四师在高虎垴的南端山地构筑支点,加强高虎垴支点的强度,从正面抑制敌人向东南包围集结。
  7月31日 同杨尚昆向中革军委朱德报告:敌已开始南逼,正在运动中。驿前以北阵地均与广昌附近地形相似,不便运动。拟构筑三道封锁地带,突击队采取运动防御,节节抵抗。
  8月5日 敌汤恩伯纵队向画眉岭、良田进攻。
  8月6日 敌北路军汤、樊、罗三个纵队以七个师向高虎垴发动进攻,动用多架飞机轮番对红军阵地进行轰炸,采用营方队向红军阵地冲击。红军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经过一天激战,虽杀伤敌精锐三四千人,但红军伤亡也很大。翌日,敌人增调普福十三号山炮,又向高虎垴发动猛烈进攻,红军工事被轰毁,被迫撤出战斗,退往万年亭。
  8月14日 敌汤、樊两军向万年亭发动进攻,步兵在飞机大炮掩护下向前冲锋。红三军团指战员虽然进行了顽强的守备反击,给敌人以重创,但终因敌我强弱悬殊,阵地被敌攻破,撤至驿前,继续扼阻敌人前进。
  8月26日 收到中革军委朱德关于目前作战行动部署的指示:敌陈(诚)路军正部署向驿前以北进攻头陂;李(延年)纵队集中朋口、碧川地区,准备向河田、汀州进攻;周(浑元)纵队于昨25日攻占老营盘,有继续向高兴墟、兴国进攻可能。为阻敌人前进,决定三军团(缺六师)及十五师在驿前以北地区抗击陈路军的继续进攻。
  8月28日 敌军在飞机、重炮配合下,向驿前发动进攻,一举连续攻破一、二、三道封锁线,攻占了驿前。至此,中央根据地的东线、北线均被敌人突破,西线和南线更加困难。红三军团退守石城北小松市。
  9月1日 同杨尚昆写给各团负责人一封信,对高虎垴、万年亭、驿前战斗作了总结。指出驿前遭受损失的原因是:执行命令不坚决,又因阵地正面太宽,缺乏极大的纵深,敌军突破一点,就震动全局。
  9月3日 同杨尚昆于莲坑司令部下达命令:罗(卓英)、汤(恩伯)、樊(崧甫)三纵队正集结驿前及其以北至半桥地区,加紧筑路,并将广昌守备队向前调集,驿前附近碉堡已初步完成,有向同江、丹溪地区推进的企图。三军团(缺六师)及十五师于同江、丹溪及其以北地区抗击前进之敌。
  9月8日 收到中革军委指示:敌陈(诚)路军企图于9月底占领石城,向瑞金进攻。三军团(缺六师)协同十五师于石城以北阻止敌军,构筑防御地区,布置三道防御线(第一道为掩护地带,第二道为主要抵抗地带,第三道为后方地带。每道防御地区的纵深应有8—12里),每道防线计划应各不相同,以免敌了解我军防御的配置。石城不需准备防御战斗,适时全部撤退,集中力量保卫瑞金。
  9月10日 关于顽强防御与短促突击问题写给某师长的信指出,根据红军的政治素质,富于迅速坚决机动的特长,在敌跃进和推进时,运用侧击和短促突击取得敌资材是可能的,但应根据自己作战企图、物资条件,选择阵地,巩固防御地带,乘敌溃乱时,追击歼灭。还指出,以火力压制敌人于远距离外,这一原则,目前我们不采用。应在敌接近我防御地带时,即予歼灭。
  9月25日 收到中革军委关于各兵团应进行充分战斗准备和保卫瑞金的指示:蒋介石国民党军队向我进行总攻击,东路军四纵队向汀州前进,陈路军向石城进攻,目的是在占领我们的中心瑞金,而薛(岳)路军和周纵队向兴国前进,从西面切断我主力。据此,各兵团需做好战前准备,以迎接新的战斗。
  9月27日 收到中革军委关于石城地区作战的训令:目前三军团及十五师基本任务,是迟滞陈路(诚)军向石城前进,只能在有利条件下,以局部突击消灭敌人的先头部队,务须避免坚决战斗,目前首要是保证我们的有生力量,在战术上应进行运动防御,完成作战任务,为减少飞机炮火轰炸的损失,受威胁的第一线可放弃,留下几个伪装人员吸引敌人火力射击。敌军如占我所有支点时,可放弃石城,向新村、大夫嶂地区转移集结。
  9月29日 收到中革军委电:为爱惜兵力,在石城地区避免与陈(诚)路军决战。如陈敌急进并脱离其堡垒时,则应突击其右翼,在不利时则让其进占石城。
  10月7日 红三军团从石城撤退,敌军进占石城。
  △ 收到中革军委朱德的指示:三军团至12日为止,在第一集中地区进行人员、干部、弹药补充,完成部队的整理。同时,加强军政训练。14日晨到达第二集中地区。
  10月11日 收到中革军委通令:红一方面军改编为野战军,军委、总司令部及其直属部队组成第一野战纵队,中共中央机关、政府机关、后勤部门等组成第二野战纵队。
  10月13日 收到中革军委关于一律使用代名的命令:军委为红星,军委直属各部一律代以红星二字。军委第一纵队为红安,第二纵队为红章。一军团为南昌,三军团为福州,五军团为长安,八军团为济南,九军团为汉口。以上代名自10月15日实施。
  10月14日 率领红三军团向第二集中地区——雩都东北之水头圩、石溪、车头圩、禾田及仙霞观等处集结,准备出发前进。
  10月17日 率领红三军团从雩都出发,乘大雾隐蔽渡过了雩都河,向曹家庄、邱村、渭村、鸡公寨等地推进,开始了长征。
  10月21日 红三军团先头部队攻占百宝;第六师十六团占领韩坊;第五师侦察连逼近大桥头。
  10月22日 指挥红三军团冲破国民党在信丰、安远之间设置的第一道封锁线,六师全部及四师一部前出至坪石,歼灭了粤敌余汉谋部一个团;余部攻占了固陂。
  10月23日 收到中革军委关于渡过信丰河继续西进的指示:野战军渡过信丰河后,陈八军团于南康西外,其余均于大余、南雄之间西进,对安息、信丰之敌只留监视部队。
  △ 红三军团先头第五师在大塘铺歼灭粤敌两个连。主力于当日晚渡过信丰河,在大江圩、小河圩、王庄地区宿营。
  10月24日 命令第五师于黄昏后,向九渡水、江口前进。红三军团主力在小河圩、大江圩休息。翌日,第五师占领九渡水,主力亦向九渡水前进。
  10月25日 收到中革军委关于红军继续向汝城地区前进的指示:野战军前进时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前出到江西大余、南雄地区,主力于大余、南雄之间通过。第二阶段前进到沙田、汝城地区,相机占领汝城。三军团经九渡水向梅岭关、中站、鳞潭地区前进。
  10月26日 收到中革军委急电:我方正与广东粤军方面谈判,请其让路我军西进,粤方已有允诺,当粤军撤退时,我军勿追击。
  △ 率领三军团主力经九渡水,渡过大庾河到达新城,敌人望风而逃。翌日,三军团主力到达新溪附近。
  10月28日 红三军团占领崇义城。
  10月29日 收到中革军委关于敌企图向我两侧翼进攻和我军行动部署指示:粤军第一军现集结于大余、南雄、新田地区;湘敌主力现向赣西及湘赣边境集结,而六十二师主力正向汝城开动;周纵队四个师亦向遂川集结,企图在我们未到湘南时从两翼进攻。为取得先机,突破由沙田到城口在战略上的第二道封锁线,三军团以一个师为右纵队,由崇文经黄竹洞、古亭、集龙向汝城前进,其余部队及后方部队为左纵队,由左溪、关田、文英、热水向汝城前进。
  11月1日 收到中革军委指示:三军团于3日早进攻汝城,沿途应消灭在益将、穿风坳之义勇队,向暖水坪、新铺、汝城及大坪以北地区派出得力侦察队,查明敌情与工事情况。
  11月2日 指挥红三军团左纵队迫近汝城,并占领汝城东南之制高点;右纵队经益将、穿风坳向汝城前进。
  11月3日 指挥红三军团包围汝城,左右纵队形成对汝城的包围。
  11月4日 指挥红三军团先头第四师攻占了官路下、大来圩。
  11月5日 遵照中革军委指示,红三军团将围攻汝城的任务移交给八军团,并暂留第六师于汝城北进行佯攻,钳制敌人,即向文明司前进。
  11月6日 率红三军团主力继续向文明司前进。亲自执炮,击中目标,拔掉敌堡垒,打开通道。指挥红三军团左翼突破湘军在汝城至思村间设置的第二道封锁线。
  11月7日 红三军团主力占领文明司。
  11月8日 遵照中革军委关于三军团在良田、宜章间突破封锁线的指示,命第五师、第六师、军团直属队,首先突破章桥市至万会桥之线,以打开西进道路,相机占领宜章城。
  11月9日 收到中革军委电示:三军团应在湘敌正式军队未赶到前,占领宜章。派出一个团的兵力迅速占领唐村、百都两个点。向坪石街派出得力的侦察队,相机占领该地,并保持在我们手中,直至一军团部队到达为止。
  △ 红三军团第五师附红星追击炮营向良田北端之敌攻击,以占领万会桥为主要目的。第六师附军团炮营进攻宜章,第四师主力集结两湾洞。
  11月10日 收到中革军委关于三军团保障红军经万会桥或宜章通过封锁线的指示:通过封锁线的基本道路是经万会桥、章桥市或宜章。三、八军团应经万会桥、宜章向西侦察,西进占领临武、蓝山和嘉乐城地区,以便使野战军得到短期休息,必要时准备与周(浑元)敌作战。三军团的任务是保证野战军全部通过封锁线。
  11月11日 拂晓,指挥红三军团第六师攻占宜章城,突破了湘粤两军共同设置的第三道封锁线,扫清了中央红军西进的又一障碍。
  △ 收到中革军委通令嘉奖电,赞扬三军团首长及三军团全体指战员在突破汝城及宜(章)、郴(州)两封锁线时之英勇与模范的战斗动作。并号召各兵团全体指战员向三军团学习。
  11月12日 红三军团主力留黄泥坳、良田地区,第六师留宜章以掩护中央红军西进。当日有大批宁汉铁路工人加入红军。
  11月14日 收到中革军委关于占领嘉禾、临武、蓝山地区的命令:周、粤两敌企图从两翼截击我军之后,向主力追击。我军应迅速秘密地脱离尾追之敌,前出到临武、嘉禾、蓝山地区。野战军分三个纵队前进。三、八军团为右纵队,归彭德怀、杨尚昆统一指挥。
  11月16日 率红三军团迫近嘉禾城,派部在城南架桥,准备渡河。
  11月17日 率红三军团渡河到清水新塘之线,翌日,到达南木圩。
  11月中旬 向中央提出建议:根据敌情,三军团应向湘潭、宁乡地区挺进,作威胁长沙姿态吸引敌军主力。一、五、八、九军团则以溆浦为中心,于麻阳、沅凌、新化、武冈、洪江、芷江、泸溪、花溪等地建立根据地,发动群众,准备战场。但未被采纳。
  △ 在红军突破第三道封锁线后,蒋介石发觉了红军西进的意图,急调40万大军沿湘江两岸构筑第四道封锁线,一路为薛岳、何键所部,集中于零陵、东安、全州一带,沿湘江布防;一路为李宗仁、白崇禧所部,迎面堵击,集中于兴安、灌阳之间布成袋形阵地;另部为周浑元和湖南李云杰、李韫珩等部,在红军后面追击。
  11月21日 率红三军团向永乐圩以南、甘露田以东、洪观圩以西之山地集结。
  11月23日 红三军团于天堂圩附近抗击敌周浑元纵队进攻。
  11月24日 率红三军团到达柱里元、大欧,先头第四师在葫芦崖(潇水)架桥。于西元击落敌飞机一架。
  11月25日 收到中革军委命令:敌有阻止我军于湘江东岸,南北夹击之企图。为迅速渡过湘江,我军分四路纵队前进。三军团、军委二纵队及五军团一个师为三纵队,经小坪、邓家源向灌阳山道前进,相机占领该城。第四师占领邓家源,尔后向灌阳方向侦察前进,三军团主力进至小坪地区,随四师跟进。
  11月26日 率红三军团从左翼急速进入广西,渡过灌江,逼近灌阳。前锋第四师向湘江前进,一举攻占渡河点界首。守军桂军廖磊部撤到湘江西光华铺据守。
  11月27日 命红三军团第五师急速奔赴新圩,阻击桂军,掩护中央红军大队人马前往湘江,以备渡江。
  11月28日 桂军两个师向第五师阵地发动猛烈进攻。五师苦战两昼夜,师参谋长胡浚、十四团团长黄冕昌英勇牺牲。
  △ 收到中革军委关于各兵团行动部署的命令:湘敌第一路军两个师29日晨可能由全州沿湘江向我进攻;桂军于灌阳、兴安间各有一个至两个师,企图从南阻我军沿灌阳至界首大道西进,并由南进行突击;周敌企图由蒋家岭、诸关左进行猛追。据此,我军拟29日起至30日止,全部渡过湘水,并坚决击溃敌人各路的进攻。三军团四师应确实保持石玉村、水丰、光华铺地区,并应消灭自兴安前进之敌;五师应进至四师之西南地区,并突击自南经建乡、富岁塘两路前进之敌,协助四师、六师以一个团固守沧江北面,主力应移至新圩及其以南地区,迎击灌阳前进之敌。
  11月29日 收到中革军委关于部署各兵团30日任务的命令:估计湘敌及桂敌于30日会各有一部出击。为保证我军继续和适时地渡过湘水及进攻由全州、灌阳出击之敌,我军在30日晨以前,除侦察部队外全部进到文市河以西地区。三军团(缺六师),于唐家市、石玉村、光华铺地区消灭由兴安出击之敌,特别要保持唐家市道路枢纽在我们手中;六师(缺一个团)30日晨应占领富岁塘、建乡地区的阵地,坚决打击来攻之桂敌,特别注意保持抗击灌阳之敌,以便掩护我军部队通过。
  △ 于兴安县与界首渡河点之间的光华铺阻击战打响。彭德怀的指挥部设在距界首渡口仅几百米的祠堂内,亲自指挥这场关系重大、异常艰巨的阻击战。桂军向第四师阵地发动猛烈进攻。四师十团首当其冲,在团长沈述清、政委杨勇的带领下给敌人坚决的回击。
  11月30日 晨,敌军沿湘江两岸向界首逼近,妄图迂回红军。激战中十团团长沈述清中弹牺牲。当日下午接任的新团长社中美亦不幸捐躯。
  12月1日 收到中革军委关于三军团全力保持界首的命令:三军团主力在界首西南地区,务须不顾牺牲将邓家源、路塘至路江圩道路保持在我们手中。并派出有战斗力之团向光华铺敌人进攻,以掩护麻子渡前进之我军,扼阻由东向西追击之敌。
  △ 指挥红三军团第四师经过三昼夜浴血奋战,当日下午终于掩护除红三十四师之外的中央红军全部渡过湘江,突破敌人的第四道封锁线。
  12月2日 命红三军团第五师于路口圩扼阻界首方面可能来追之敌。主力进到阜塘、雷霹州地区。
  12月3日 率红三军团进入瑶民地区,到达老山界山脚下的千家寺。
  12月5日 率红三军团主力从千家寺到达中洞。
  △ 收到中革军委命令:三军团全部进至河口、八滩地区,向龙胜派队侦察,并扼守河口两岸以掩护军委一、二纵队由此通过;以一个师的主力留在中洞,并以一个团在千家洞向大溶、江口、灵川严密警戒。待五军团先头部队接替任务后即开至河口。
  12月6日 率红三军团向河口前进,与桂敌激战终日。
  12月7日 收到中革军委关于我军进至鸡公界、马蹄、河口地区的指示:桂敌昨已逼近中洞附近,今日有向西渡桥进攻可能。另一部则进占唐坊边向我五军团追击。据此决定,三军团主力推进至马蹄、河口地区,相机占领龙胜,如敌固守龙胜,则主力应警戒与监视龙胜之敌;以一个团至一个师前出碧林、平塞地区,并向长安堡进行侦察。第六师应进至矮岭、河口地区迟滞敌人。
  12月8日 率红三军团进至马蹄、河口、八滩地区,向龙胜派部侦察,并扼守河口两岸以掩护军委一、二纵队由此通过,在龙胜以北地区与桂敌进行了两次战斗。
  △ 收到中革军委关于继续西进的指示:湘敌主力正向新宁、武岗、绥宁、靖县、洪江运动,企图追我军入黔。敌十六师似将经舟口、路口通道堵截我军。龙胜之敌与唐洞江之敌有夹攻我军可能。野战军继续西进,三军团主力应控制寨纳塘、三百冲、马蹄、河口。
  12月9日 率红三军团到达马蹄街。
  12月10日 率红三军团到达白岩、平寨、石村地区。
  12月11日 率红三军团到达长安堡,并准备侧击北进之敌。
  12月12日 率红三军团进到黄土塘、辰口、先头师进到团头所。
  △ 收到中革军委关于三军团13日西进电令:三军团应迅速脱离桂敌,西入贵州寻求机动,以便北进。
  12月13日 率红三军团主力进至屯堡、团头、新头,先头师进到播阳、黄拓地区。
  12月14日 率红三军团到达播阳所,先头师进至洪洲司。
  △ 收到中革军委关于夺取黎平、锦平,开辟前进道路的命令:三军团主力应由播阳所前进至中温、平铺地区,并以一部扼守团口隘地,阻拦可能追我之桂敌。
  12月16日 率红三军团主力向黎平前进。翌日,三军团主力到鳌鱼嘴,四师进至黎平后休息。
  12月18日 率红三军团改向西北方向前进,到达五湖、罗里、抱桐。
  △ 中共中央于黎平召开政治局会议,肯定了毛泽东关于向敌人薄弱的贵州进军的正确主张,否定了“左”倾机会主义领导去湘西与二、六军团会合的错误意见,作出《关于在川黔边建立新根据地的决议》。
  12月19日 收到中革军委关于执行政治局12月18日决议的指示:为执行占领川黔的工作方针,我野战军大致于23日前出剑河、台拱、苹东地区。三军团、军委纵队及五军团为左纵队,经苹东到台拱及其以西地区。在前进中,如遇黔敌,应将其歼灭;如遇尾追之敌,应将其击退;如条件不利,应迟滞敌军。一、九军团为右纵队,向剑河前进。
  12月20日 致电中革军委,对军委19日指示电,提出如下意见:一、野战军到黔中新的战略地区后,在川、湘、黔敌人中,四川敌军可能成为正面的主要敌人。蒋介石的八至十个师入川,以綦江、印江、赤水等为战略进攻出发地,阻隔与红四方面军的联系。湘敌将在保清、永溪等地构成封锁线,向乌江威胁我右翼。二、为迅速创建新根据地与休养生息及构成新的有利形势,野战军首应赤化遵义、桐梓、绥阳、湄潭、凤岗、思南六县,保持娄山关在我方,以娄山山脉、乌江地势扼制敌人主力在绥阳、桐梓、遵义间机动。三、四方面军应向南充、合川沿嘉陵江向重庆方面发展,向綦江呼应。四、二、六两军团深入常德,往返徒劳,交通极不便,因此,二、六军团应迅速占领龙山、酉阳,封锁乌江上游财源,并使新苏区与老苏区联成一片,随时协同主力进行机动。
  12月21日 率红三军团进至松岭及其东南地区。翌日,红三军团到达九宣堡、南哨、朗洞地区。
  12月22日 收到中革军委命令:三军团应进至台拱附近,先头部队应以突然手段占领台拱,以便消灭该地团匪,并向施秉、黄平方向继续侦察敌情、道路,向培江方向警戒。
  12月23日 红三军团占领台拱县。
  12月24日 红三军团主力进至施洞口,向黄平前进。
  12月28日 指挥红三军团攻占新黄平。第四师协同二师攻占老黄平。
  12月29日 红三军团第四师向瓮安前进,主力于新黄平休整一天。
  12月30日 红三军团第四师进至蓝家关,主力到达老黄平。
  12月31日 红三军团第四师攻占瓮安。主力由老黄平向瓮安前进。
  ① 汤恩伯,时任国民党军第二路军副总指挥。
  ② 李德,原名奥托·布劳恩,德国人,1932年受共产国际派遣来到中国,任中国共产党军事顾问。1933年9月进入中央苏区,在博古的支持下直接指挥红军第五次反“围剿”。
  

彭德怀年谱/王焰主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您是第位访客!
版权所有:陕西省文化厅主办"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陕西省分中心
Copyright 1998-2014 www.shawh.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图书馆维护 | ICP备案:陕ICP备10200749号-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