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音乐 > 唱腔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陕西戏曲音乐概论》弦板腔器乐


       
  弦板腔的乐队分文场和武场。文场主要用于伴奏唱腔,演奏曲牌;武场除用于伴奏唱腔、曲牌的起奏和击节外,还承担开场的演奏以及动作铜器。
  早期弦板腔皮影班社的乐队多由五人组成,其分工如下:
  司鼓1人:兼弦子
  二弦1人:兼铙钹。
  板胡1人:兼小锣、唢呐。
  竹笛1人:兼唢呐、二胡。
  板子1人:兼钩锣、马号。
  搬上大戏舞台后,弦板腔的音乐发展很快,根据要求乐队的编制也在增加,这时,乐队编制为十五人左右,分列坐于舞台的两侧,文场居下场口,武场居上场口,乐队人员分工如下:
  司鼓1人:暴鼓、干鼓、牙子、战鼓等。
  钩锣1人:兼木鱼。
  铙钹1人:兼水子、大镲。
  手锣1人:
  板子1人:兼战鼓、铰子。
  二弦1人:兼唢呐。
  板胡1人:兼唢呐。
  弦子1人。
  扬琴1人。
  琵琶1人。
  二胡1人。
  中胡1人。
  竹笛1人:兼海笛。
  三弦1人。
  大提琴1人。
  现代戏上演期间,文乐队又增加了小提琴,小号、圆号以及长笛等乐器。
  (一)文场及曲牌
  弦板腔文场的主要件奏乐器为弦子(定弦为563)、二弦(定弦为52)、板胡(定弦为15)、梆笛(开第三孔作1)。其余乐器均与秦腔伴奏乐器相同,这里不再叙述。
  ①弦子,亦称“木板腰码三弦”或“高音小三弦”。型制同一般三弦,唯形体较小。琴鼓宽约180mm,厚80mm琴杆以硬木为料,长约11OOmm,琴头上置三个弦轴,每轴长约14Omm,腰码以楠木或枣木制作,可以上下移动,调节音高,琴弦三根,以牛筋制成。拔子骨制,长约70mm,宽约15mm,厚约5mm,端呈三角形。演奏时左手食指戴“U”形铜帽按弦,右手执拨子拨弦。主要系单弹,亦可来回拨弹,音色清脆,属包腔乐器。
  ②二弦
  二弦,也称“硬弦”,为弦板腔的主奏乐器。由琴筒、琴杆、琴轴、腰码(千斤)、琴弦、弓子等部件构成。琴筒圆形或八棱形,多用樟木、桐木制作。高93mm,宽90mm,长135mm,筒面粘贴厚7mm的干桐板。琴杆圆椎形,多用乌木或其它硬木制作,上端呈方形,顶稍向左弯,全长550mm左右,琴杆下端穿过琴筒,上端开有上、下两孔,以穿琴轴。琴轴,形体与一般板胡轴相近。码子同板胡码子,置于琴筒面板上部25mm处。腰码直接用丝绳系于琴杆,距码子210mm左右。琴弓,竹制,长710mm,马尾长610mm,弓板与马尾间的弧高为55mm左右,弓板宽30mm,厚8mm。弦两根,牛筋制作。弦硬而粗,演奏时,食指、中指、无名指戴金属指帽。音尖清脆,穿透力强。
  ③板子
  板子,包括二板子和蚱板。二板子是以两块长160mm、宽35mm、厚30mm左右的枣木或梁子木制作,两板上端各平行左右开有两小孔,以皮绳连贯而成,板与板之间留有适当空间。蚱板是以一块长160mm,宽35mm,厚20mm左右的枣木或梁子木和两块长90mm,宽35mm,厚15mm的竹片,用绳通过小孔贯连而成。奏时,左手执蚱板,右手执二板子,蚱板压打。发音蚱蚱,高而响亮;二板子拥打,发音桄桄。起板后,蚱板子所起的作用实际上是代替了干鼓和牙子,二板子代替了梆子。
  弦板腔的曲牌分弦乐曲牌和唢呐曲牌。这些曲牌的来源是多方面的,一是由本剧种承传下来的,二是借鉴吸收当地民间音乐发展来的,三是借用兄弟剧种曲牌而来的。如唢呐曲牌就是完全借用秦腔唢呐曲牌而来。曲牌的结构多为单段体,以徵调式为主。
  弦板腔的弦乐传统曲牌仅有十余首,如〔苦音弦索〕、〔欢音双塌塌〕、〔苦音二开头〕、〔欢音二开头〕、〔剪剪花〕等。这些不同的曲牌均有其不同的用场及性能,如小旦做针线活,打扫庭堂等场合用的〔凤箫楼〕、扫坟、祭奠则用〔柳生芽〕。
  弦板腔的唢呐曲牌与秦腔唢呐曲牌相同,包括起法,曲牌的用场、表现性能、定调、吹奏技法等。舞台上常用的有二十多首,如〔凡一拍〕、〔唢呐皮〕、〔普天乐〕、〔番王令〕、〔寿宴开〕、〔流水空场〕、〔大流水空场〕、〔三眼腔〕、〔马道仁〕、〔朝天子〕、〔迎仙客〕、〔唢呐皮尾声〕、〔柳生芽〕、〔地留〕等。
  (二)武场及锣鼓经
  弦板腔的打击乐及使用的乐器(除板子外),均与秦腔武场所用乐器及锣鼓经相同,从类别上同样分为三类,开场锣鼓,动作锣鼓和起板锣鼓。各类锣鼓的用途与秦腔各类锣鼓经的用途也都相同,故不作叙述。附弦板腔唱腔板式一览表。
  出处:陕西戏曲音乐概论/许德宝编.—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01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