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文献书目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阿宫腔——最后的玉兰花》一、阿宫腔溯源 3.阿宫腔与皮影戏









1、2阿宫腔皮影人物;3、阿宫腔群乐皮影社演出的《龟与鹤》;4、阿宫腔群乐皮影社演出的《白蛇传》;5、阿宫腔群乐皮影社老艺人段明侠、杨瑞侠挑签演出;6、阿宫腔群乐皮影社1975年赴京演出人员合影;7、2007年12月陕西省戏剧家协会党组书记甄亮、《当代戏剧》编辑部主任李明瑛一行6人深入群乐皮影社调研;8、在皮影社试挑影人;


  阿宫腔先为灯影小戏,今称皮影戏。我们分析皮影戏的形成,也可对阿宫腔的起源以佐证。
  皮影是我国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最早文字记载见于《汉书·外戚传》,言汉武帝的妃子李夫人死了,武帝日夜思念,有齐人名少翁的方士说能让武帝重见李夫人,即在夜间设帷帐,陈酒肉,让汉武帝在远处观看,果然帷帐中出现姗姗而来的李夫人。宋代高承《事物记原》又重复说了此事:“汉武帝夫人李氏死,帝思之,有齐人名少翁能教之,夜设帐灯烛,帝坐他帐望之,仿佛是夫人之像。由是为有影戏。”据此推断,影戏起自汉代。但它开始并不是戏剧形式,只是作为一种方士之术,献媚安慰圣上。而这种技巧也早行于民间,是一种民间游戏的技艺,也并不带有音乐。这也从汉武帝看影像的记载中证实。汉武帝看了影像后,作诗曰:“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姗姗来迟?”“令乐府诸音家弦歌之。”可见,当时看的不是带乐的技影表演。也可推断皮影是先有表演技艺,后配以音乐,再演出有情节的故事。特别是经过唐乐舞兴盛时期后,在宋代就有关于影戏演出的明确记载,并已有故事情节。灌圃耐得翁《都城记胜》“瓦舍众伎条”记述说:“凡影戏乃京师人初以素纸雕簇,后用彩色装皮为之,其话本与讲史者颇同,大抵真假相半。公忠者雕以正貌,奸邪者与之丑形。盖亦寓褒贬于其间耳。”《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著名的影戏艺人有董十五等人。南宋周密《武林旧事》也载有名艺人贾震等18人,并有诗专门记述皮影表演:“三尺生绡作戏台,全凭十指逞诙谐。有时明月灯窗下,一笑还从掌握来。”到元明清时皮影的演出技艺更趋完美,有引人入胜的效果。明代文言小说《剪灯新话》的作者写有一首赞美影戏《楚汉之争》的诗:“南瓦新开影戏场,堂明灯烛照兴亡,看看弄到乌江渡,犹把英雄说霸王。”
  以上所说的灯影戏简史,实际上是早已形成演出的舞台灯影,是一个完整的艺术形式。而最早的灯影戏起源还是生活。日影月光,篝火油灯,都会把人形物像留于眼前身后。这是自然形成的画影,是艺术最初的状态。中国小说故事甚至史籍所记的人物历史中,常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多和这种最初的蒙昧想象有关。方士可以依此蒙蔽皇上老儿,民间自然用其祭神敬鬼,在日常生活中则取乐自娱,逐渐发展成民间艺术形式。由此联想起我们记忆中的儿时,在油灯下以手作影,应是灯影戏的最原始状态,以致它的命名,也是受这种原始形态影响,既然以灯作影戏耍,顺口就叫成了灯影戏。当然,以后的发展,融入了绘画、雕刻、剪纸等技艺,成为用于祈福拜祭、秋神报赛、敬山敬水等社祀活动的民间艺术形式。它的生命力比民间班社演唱的形式要稳定得多,它队伍小,形式灵活,是真正的“轻骑兵”“小分队”。一家一村的活动。可以请几台皮影对唱十天半月,犹如当今的“戏曲会演”,更适合普通百姓的生活情趣和参与创造能力。因此成为一方百姓重要的文化活动。
  阿宫腔皮影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成发展,它可能一开始就是演唱阿宫腔的“窝工灯影”,也可能是秦腔灯影班社慢慢改唱“窝工”,更可能就是秦腔、遏工、碗碗、道情等风搅雪班社,需要什么唱什么,什么受欢迎唱什么,最后选择了窝工灯影这条生存之路。它不可能是秦地最早的戏曲皮影,却是和人民大众最贴近的艺术形式。它不是秦地最优秀的戏曲皮影,却是承载了一个民间戏曲剧种兴衰存亡的皮影艺术,并因此名留戏曲史。
  “窝工灯影”一般是个人领演,自发组成,流动演出,随农时聚散。其活动范围相对固定,所以也与当地人的欣赏趣味、生活习俗、方言土语相适应而形成艺术风格。阿宫腔流行的地域是西秦腔、碗碗腔、弦板腔、道情等秦声戏曲盛行的区域,在音乐风格上明显受其影响。特别是皮影班社的交流融合更自然、贴近,如同方言的交流,饮食风俗的传习,服装样式的相互模仿等。阿宫腔有着明显的秦声戏曲特色,皮影世家传承的生存方式有着决定的作用。
  皮影戏虽兴于宋元,并不等于说宋元就有了阿宫腔。宋元时是陕西地方剧种从宋金杂剧分为北曲派别的时期。这时的皮影戏虽已有了音乐歌唱,有了完整的戏剧故事,但它是唐宋大曲、宋元杂剧与民间音乐的演唱。这时的阿宫腔不仅没有形成戏曲,具有阿宫腔音乐元素的说唱和皮影还是在各自发展。在此后分离出来的自立门户的板式变化体曲式结构,才是秦声戏剧包括阿宫腔在内的发展基础。有了这个基础,到明清之际,才有了发展繁荣的秦声戏剧,甚至才正式有了“秦腔”这个剧种名称。
  阿宫腔在不断发展变化的秦声戏剧生存竞争中,努力实践强化自我风格,又不断吸收秦腔及其他地方剧种之长,逐渐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它通俗中见高雅,刚健中显委婉的新的艺术境界,受到了渭北地域百姓的欢迎。它更接近百姓生活,更适宜表达当地人民情感,因此使百姓更喜爱自己家乡土壤生养长成的家乡戏。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皮影戏的盛行不会早于宋代,“窝工”皮影最早也只会在这一时期孕育,其发展成熟有一个历史过程,这一时期正是秦声戏曲发展成熟时期,它受秦声戏剧的影响,在演出剧目、戏剧板式、皮影雕刻、挑签技艺等和流行在关中一带的皮影戏大致相同。因此它的成熟期当在明清之际。依照皮影艺术搬上大舞台的遏工腔在规模上扩大,在舞台呈现上还是借鉴秦腔舞台的艺术成果。它不可能也不会离开这个路子,因为它们的基因一样,它们的生存环境一样,而秦地观众对秦声戏剧风格的认可、接受也大体一样。只有这样,才是渭北山水滋养的阿宫腔,才是能在这方水土上安身立命、生存至今的阿宫腔。
  二音子、断腔、啭声等特色声腔和民间皮影技艺的结合,经过多少代艺人的潜心苦吟,自成一家,一个地方皮影小剧种就此诞生。周贻白先生说:“有的声腔与当地语言或土戏相结合而演化,有些声调则直接来自农村或某地区的土戏”,“同时还能把这种已经有所变化的声调作为当地的一种新腔向外推行。”(《中国戏剧史讲座》)这是民间艺人竞争生存的需要,他们在民间表演,或因迎合观众,投其所好;或因条件限制,扬长避短;或因艺术探索,锲而不舍。总之,他们的生存竞争迫使他们不断探索追求,苦心孤诣地争得一席生长之地,在这个生存创造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我国地方戏的分流化派,发展生成,大都如此。阿宫腔的生成也不例外,它是源于秦腔的板腔式地方剧种,它的最早的艺人可能就是秦腔艺人。在长期的演唱实践中,继承和发展了秦腔和关中地方戏曲的风格,又突出张扬自我声腔技巧,创新运用,独具一格。它源自民间,利用吸收不同时代的民间音乐、佛经、法曲、民歌、秧歌等原生态音乐元素,经隋唐乐舞的升华提高,普及发展。它与秦腔同一宗系,却有着异变的音乐基因,历经千年的传承、融汇、创造,到明清戏曲兴盛时代,形成了流行于渭河流域的风姿独秀的阿宫腔皮影剧种。
  出 处:阿宫腔——最后的玉兰花/曾长安编著.—西安: 太白文艺出版社, 2010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