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文献书目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阿宫腔——最后的玉兰花》二、阿宫腔名考 1.字音之变




1、1959年向国庆十周年献礼演出《锦香亭》由窝工皮影调改为阿宫腔;2、灯影“遏工”腔介绍;3、上世纪60年代演出说明书中关于阿宫腔的介绍;


  阿宫腔在1949年前的史籍中均无明确记载。最早见于文字是王绍猷先生在《秦腔记闻》里的记述:“灯影戏,有窝工调、道情调、弦板腔、拍板调、碗碗腔。”“窝工调”是目前有关阿宫腔见于文字的最早称谓。“窝”是关中方言,发音与普通话相同,即wō。其字意解释有二:一是弯或曲折意,如把铁丝窝个圆圈。前面路不通,我窝回来走。二是指郁积不得发。如窝气、窝火等。称“窝工调”,显然是指其唱腔的遏止技巧,即窝气收煞后用唇齿音、喉音、鼻音以高八度喷吐而发,因此称“窝工调”。1958年搬上大舞台时,觉其“窝”字不雅,用谐音改为“遏”字。“遏”字在关中方言中仍读wō,和“窝”同音,也有遏止之意,和“窝工”的本意相同,遂改名遏工腔。我手头有一份1959年搬上大舞台的演出说明书,封面红色宋体字是“庆祝建国十周年献礼节目遏工腔传统历史剧锦香亭”,封里为“灯影遏工腔介绍”。其中明确写道:“遏工腔系地方影戏(碗碗腔、弦板腔、道情)之一种,该剧腔调从发音放音方面,多系齐齿呼“依”和开口呼之“呀”组合而成的。以依、呀放音从喉部发出,在口腔内受到遏止而发出的共鸣音为主,故名‘遏工腔’这是对遏工腔发声技巧和为何称遏工腔的最早解释。说明书还写道:“遏工灯影为影戏之最早者,由此推断遏工腔始自北宋似无可疑。”此时尚无秦宫女带入民间之说。
  遏工腔在1959年参加庆祝国庆十周年献礼演出《锦香亭》后,又于1960年3月在西安参加陕西省新搬上舞台剧种会演,演出遏工腔《王魁负义》。这次距离《锦香亭》演出仅5个月,遏工腔即正式改名“阿宫腔”。显然,这5个月中,除为参加会演紧张排练《王魁负义》外,为这个新搬上舞台的剧种的改名也在认真进行。具体过程已无法说清。当时的领导和可能参加这一决定的人都已离世。我在上世纪70年代后期和执笔写《锦香亭》说明书剧种介绍的王玉珊先生同在创作组工作,曾多次探讨阿宫腔起源问题。王玉珊先生是《王魁负义》《女巡按》等剧的移植者,是剧团唯一的“秀才”,并担任过政教股长、副团长、团长等职。他可能是当时改名的知情人之一。先生平时谨言慎行,又因“文革”中受不公正处分而心有余悸。他未讲过改名的具体经过,只是明确说当时只是嫌“窝工”土,才改名“阿宫”的。他反复强调遏工腔因其发音技巧得名,是合情合理的。我注意到当时他为遏工腔撰写的剧种介绍中,一直坚持这种看法。即是在已经改名为阿宫腔剧团后,他在1960年10月赴西安演出的说明书中,仍一字未提“源自阿房宫”,只是详细介绍“三唱不及一遏”的音乐特点,“因此称遏工腔”。只是到1961年9月赴京演出时,说明书中才写道:“其名称由来,说法有二:一说由秦时阿房宫歌女所唱曲调传出发展演变而成;一说由于与秦腔相较,唱腔多用‘翻高遏低’的演唱方法,故‘阿宫’亦称‘遏宫’。二说中我们认为后一种比较可靠。”很明显,这“宫女”说第一次正式和阿宫腔联系在一起就无证可据,底气不足,并以不可靠被否认。更无内侍遗音、火烧咸阳的联想。
  这是当时改名的大体经过。改名的最初想法是求雅而变移字音的,先由“窝”字改为“遏”,在陕两方言是同音,再改“阿”,虽与“窝”“遏”在陕西方言中是同音(陕西方言读阿为wō,如阿斗、阿房宫等),但普通话阿有a和e两个读音,字意已不同“窝”“遏”。阿房宫的读音,习惯上会读成“wō”(窝音)“fang”(防音)“gōng”(宫音),但实际上应读“ē”(婀音)“pāng”(旁音)“gōng”(宫音),前两个字很容易读错,而阿房宫恰恰在这两读音上都错了。“阿”的实词性意义,都是读“ē”(婀音),《诗经》中的“阿”,有丘陵、山坡、水边等名词意义,就都读“婀”。此外如迎合、偏袒、依靠等动词意义的“阿”,也者读“ē”(婀)。“阿”读为“ā”(啊)的多用为人名、排行、称谓的前缀,有亲昵之意,主要是虚词,如阿毛、阿三、阿母之类,范围很窄。读“ē”时有迎合偏袒之意,已无有遏工腔发音吐字遏止的原意。
  阿房宫之“阿”,是动词,为靠近的意思。阿房宫毁前其实并未完工,所谓“阿房宫”也不是此宫殿的正式名称。《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阿房宫未成;成,欲更择令名命之。作宫阿房,故天下谓之阿房宫。”司马贞索隐曰:“此以其形名宫也,言其宫四阿旁广也。”颜师古注《汉书·贾山传》云:“阿房者,言殿之四旁皆为房也……房子或作旁,说云始皇作此殿,未有名,以其去咸阳道,且号阿房。阿,近也。”可见阿房宫的本义是四周都是房屋的宫殿,是根据其地理环境命名的临时性称呼。那么这样一个未完成的建筑,怎么会有宫女内侍的传言呢?又怎会推出阿宫腔起源的传说,且煞有介事,愈说愈真。我曾多次随团去西安、兰州、山东等地,每听到主持人以标准的普通话报幕时把“阿宫腔”读成“啊宫腔”时,不禁摇头苦笑。而大多媒体对源自秦阿房宫热宣传,很少提及翻高遏低的剧种特色,更使人无奈叹息。
  出 处:阿宫腔——最后的玉兰花/曾长安编著.—西安: 太白文艺出版社, 2010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