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文献书目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阿宫腔——最后的玉兰花》二、阿宫腔名考 3.源流之变


  就这样因字音变移,时尚追随之变,把阿宫腔和阿房宫连在了一起,且成了阿宫腔的起源。这个源头当然不小,两千年后有人说起仍声直气扬,并据此说阿宫腔早于秦腔和秦地的其他地方剧种。这种妄自尊大的臆想之言,当然不会被戏剧界认可。秦腔是陕西各路戏剧梆子戏的总称,自明代中叶“秦腔”称谓的出现,标志着秦腔艺术的最后形成。在其形成的过程中,由于风土习俗、艺人表演风格、各姊妹艺术间的交流影响,形成了不同风格、各具特色的地方流派。“这些不同的流派,在声腔、音乐基调和风格都一致,只是在具体的行腔、板路、唱念、乐器配备和定弦、伴奏上有些变异,其变异各成系统,在不同程度上形成了相对的独定性。”(焦文斌《秦腔概说》)阿宫腔正是这样形成的,在唱腔六大板路上和秦腔完全相同。在乐器配备上突出的二弦,是秦腔原来就有的乐器,文武场面也是大体相同。以至在搬上舞台之初,由于和秦腔的相近,易发生串音串调现象,有甚之者,即提出有秦腔不必要阿宫腔的过激之论。是几代人的努力探索,扬长避短,不仅使串音串调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也使阿宫腔的艺术个性更加突出。但我们不能就此本末倒置,不认秦腔这个本源,也否认它在发声、吐字、行腔、运气等方面对碗碗腔、眉户、道情、弦板等剧种相似相融、相近相亲的“姊妹”血缘,失落在秦地戏曲中的恰当地位。
  焦文斌先生对秦腔的血脉传承按地域作了划分:“秦地五路秦腔(东路同州梆子,西路西府秦腔,南路汉调桄桄,北路遏工腔、中路西安乱弹)。”(焦文斌《长安戏曲》)陕西省戏曲志主编鱼讯先生在省戏曲志总序中论及陕西戏剧的诞生和发展时更是反复论述:“随着秦腔逐渐走向成熟和发展的过程中,在以秦腔为龙头的带动下,陕西还有一批如阿宫腔、碗碗腔、弦板腔等小型剧种,也在逐渐孕育和形成。”他还说明其形成过程,一是“秦腔声腔不同流派和当地人的方言土语、生活习俗、欣赏趣味相结合,就逐步发展为各自独立剧种;如东路的同州梆子、四安乱弹、四府秦腔,陕南的汉调二黄、汉调桄桄,礼泉、富平的阿宫戏。”二是当地人民把几个剧种组织在一个班社里,让几个不同剧种在一个舞台演出,人称“风搅雪。”“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互相吸收、互相影响,不仅丰富提高了地方剧种创作、演出的水平,而且极大发展了各个剧种的风格和流派,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个性。”(鱼讯《陕西戏剧忘总序》)皮影时代的阿宫腔即是这样形成的。皮影著名艺人段天焕先生就是个阿宫腔、秦腔、眉户、碗碗腔等无所不精的“戏包袱”。这不仅对遏工腔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也是当时民间艺人生存的实际需要。
  “源自阿房宫”的错误不只颠倒了阿宫腔与秦腔的源流宗系,更不符合中国戏剧发展的历史真实。中国戏剧发展的脉络是自下而上,即源自民间、兴于民间、传于民间。宫廷戏剧只是统治者对民间艺术的娱乐需要和提高。卷帙浩繁、汗牛充栋的《二十四史》,其“艺文志”无一涉及戏曲作家作品,即可见统治者对戏曲的真实看法。戏剧史专家周贻白先生早年就对此作了明确论断:“中国戏剧之成为载歌载舞的高度综合,是出自中国人民的智慧,从民间的故事表演这条主线发展而来,绝不是发源于宫廷的歌舞而加上故事情节。”(周贻白《中国戏剧史讲座》)
  出 处:阿宫腔——最后的玉兰花/曾长安编著.—西安: 太白文艺出版社, 2010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