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文献书目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阿宫腔——最后的玉兰花》 四、阿宫腔的发展 1.搬上大舞台初期(1958—1966)







1在太原演出《赵氏孤儿》,(左起:柏富荣、周正中、何福堂)(1961年);2在青岛市疗养院演出,领导接见并合影(1961年);3、4《槐树庄》剧照;5《红灯记》剧照(冯碧茹饰铁梅);6《红军鞋》剧照(冯碧茹、张建章演出);


  1958年,开始把“窝工”皮雕搬上大舞台,当时以演秦腔为主的富平剧团集中全团力量,初排《鸳鸯谱》《玉瓶赠金》两个阿宫腔传统剧目。起初,一切都在探索中,“大跃进”中的各行各业的人都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去面对一切,戏剧界也不例外。不过,比工农业上愈演愈烈的浮夸风,剧团的艺术工作者要冷静得多,不只在声腔、表演等方面有许多难题要一个个解决,还有个观众是否接受喜爱的市场问题,如何使听惯酣畅淋漓的秦腔观众对欲扬又折、翻高遏低的音乐唱腔乐于接受,是对搬上大舞台的阿宫腔最根本的考验。剧团请皮影老艺人段天焕先生作艺术指导,探索解决男女同声同调、舞台大乐队组合等问题。特别是唱腔的继承创新,既突出阿宫腔婉转细腻的剧种特色,又不失刚健清新的地域风格,给人有耳目一新、悦耳动心的新鲜感。艺术工作者的艰苦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1959年,又排演传统戏《锦香亭》《赵氏孤儿》等剧目,10月参加陕西省文艺团体庆祝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展览演出。1960年3月,陕西省新搬上舞台剧种会议在西安举行,富平剧团认真总结前几个剧目搬上舞台的经验教训,集中优势兵力,精心排演了《王魁负义》一剧。这已是阿宫腔皮影剧种搬上大舞台实践演出的第三年,各方面成功的探索实践在这个戏中愈臻完美,更有著名艺术家尚小云、封至模、李文宇的精心指导,使这个戏成为阿宫腔的优秀代表剧目一经演出,即引起轰动。大会连续发表卢恺《值得学习的演出》,田益荣《老树新花》,贾自立《阿宫腔王魁负义观后》,张生乐、刘裕中《谈敫桂英在打神告庙中的表演》等评论文章,对阿宫腔剧种搬上大舞台的成功探索予以热情肯定。对崭露头角的年轻演员刘宝琴、李珍珠、赵云侠等的表演技巧热情鼓励。4月,著名戏剧家田汉又到铜川看阿宫腔老艺人段天焕演出的《赠绨袍》《二度梅》,对段天焕的艺术才能称赞不已。11月,陕西省文化局安排阿宫腔剧团到周边省市巡回演出。先后到山西省的临汾、太原、大同,内蒙古呼和浩特,宁夏银川市,甘肃省兰州市等地演出。这次历时3个多月的演出,演出新排的阿宫腔剧目《王魁负义》《女巡按》《赵氏孤儿》等,使这一新搬上舞台的剧目和省外的观众见面,不但更广泛的宣传阿宫腔,也同各地的艺术剧种交流切磋,使其在不断的演出实践中迅速提高。这次演出共110多天,演出103场,观众达13万人次。《晋南日报》《太原日报》《山西日报》《呼和浩特报》《宁夏日报》《甘肃日报》《兰州广播》等报纸都发表了评论文章。称其“枯木逢春鲜花开”“枯木逢春,枝繁叶茂”“听起来犹如高山流水,波浪起伏,引人入胜。”《光明日报》在演出结束时发表综述《阿宫腔重放光芒》,充分肯定这次巡回演出的意义。《陕西日报》也接连发表《古树发青枝,艺坛出新人》《阿宫》等文章,对阿宫腔戏的创新演出和以刘宝琴、李珍珠为代表的一批新人予以热情赞扬。
  当年9月,根据陕西省文化厅的安排,阿宫腔和大荔碗碗腔组成“陕西省阿宫、碗碗腔演出团”赴京演出。尚小云先生到剧团住地送行讲话。从9月14日开始,先后在怀仁堂、国务院小礼堂、人民大会堂、民族宫礼堂、中直机关俱乐部、共青团中央礼堂、吉祥剧院等地演出阿宫腔《王魁负义》《女巡按》20场。9月12日,皮影老艺人段天焕在国务院小礼堂演出《张古董借妻》《屎巴牛招亲》《穰侯搜车》《淮河营》传统剧目,党和国家领导人陈毅、习仲勋及文艺界负责人周扬、矛盾、齐燕铭、曹禺等观看演出并接见演出团。《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北京日报》作了评价。中国剧协、北京市文联分别召开座谈会,著名戏剧家李超、郭汉城、范钧宏、吕骥等对阿宫腔搬上了大舞台予以热情肯定。这是国内专家首次对阿宫腔声腔艺术的探讨,对男女同调、乐队配置、表演技能及同秦腔、碗碗腔等秦声剧种的特色异同作了认真的艺术分析,对阿宫腔的发展提高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给《王魁负义》全剧录音,中国百代公司为敫桂英的表演者刘宝琴录制了《惊耗》唱片。
  北京演出后,演出团又应邀到山东济南、淄博、青岛等地演出。《大众日报》《淄博日报》《青岛日报》发表评论文章。青岛柳腔剧团称其“新颖可爱,十分亲切”,尤其“阿宫腔和柳腔,都具有高八度和低八度的特点,也有许多适宜抒情的特点。”(《青岛日报》1961年11月12日)
  11月17日演出团回到陕西,并向社会各界作了汇报演出。《陕西日报》《西安晚报》发表王烈写的《幸福·荣誉·收获》《让两朵戏剧新花开得更艳》,曼秋写的《既鲜明又含蓄》,马家骏写的《阿宫腔的断想》等文章,赞赏阿宫腔搬上大舞台的成功探索,肯定了《王魁负义》《女巡按》是优秀的艺术成果。
  阿宫腔从1958年开始搬上大舞台,到1961年进京汇报演出,仅三年时间,且是国家经济最困难时期,剧团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坚忍不拔,团结拼搏,努力探索,使阿宫腔这一皮影小剧种成功搬上大舞台,并成为社会各界充分肯定的艺术成果。也使富平剧团这个县级小剧团在不断的磨砺中开眼界、长见识、学本领,形成了严谨细致、精益求精的艺术风气。《王魁负义》《女巡按》成为优秀的保留剧目,有20多个省、市、县剧团来学习演出。一批20岁左右的年轻演员得到锻炼提高,成为阿宫腔以后发展的骨干力量。更令人意外的是,在全国经济最困难时期,剧团创下演出收入历史上的最好时期,并向县财政上交部分演出收入,真正达到了多年后戏剧界才提出的“出人出戏出效益”的目标。成为至今为人乐道、怀念不已的阿宫腔辉煌时期。
  这一辉煌时期的另一标志是现代戏演出的日趋活跃。虽然这一时期文艺界特别是戏剧界已是风雨满楼,批鬼戏神戏,批才子佳人、帝王将相戏,直至1964年全国传统戏被封停禁演。阿宫腔生机勃勃的探索发展从传统戏转向现代戏,试排了《争儿记》《杨立贝》《江姐》及小戏《两块六》《新媳妇》《应该管》等。这时的戏剧界,已从艺术的探索被迫转向直接为政治服务,为阶级斗争服务。戏曲工作者仍积极适应变化,使阿宫腔能在继续探索的路子上发展,也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杨立贝》《江姐》等优秀现代戏演遍富平城乡,杨立贝被压迫者的满腔悲愤,英雄江姐丰富感人的内心世界,通过细腻的阿宫腔得到充分展示,而小戏又以阿宫腔清新活泼的艺术个性,也同样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
  出 处:阿宫腔——最后的玉兰花/曾长安编著.—西安: 太白文艺出版社, 2010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