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文献书目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阿宫腔——最后的玉兰花》 四、阿宫腔的发展 3.改革前期(1976—1992)









1剧团二队演出《金鳞记》,陕西人民出版社发行年画;2《金鳞记》剧照;3《两家亲》演出说明书;4、5《三姑娘》参加省、市及西北荟萃演出说明书;6、7、8《两家亲》演出剧照;


  随着“四人帮”的垮台,文艺界逐渐开始解冻,被禁十多年的传统戏恢复上演,这是戏曲复苏的信号。人们像潮水似地拥向剧场看古装戏的上演,才子佳人、帝王将相如天外来客一样惊现在各地舞台上。阿宫腔又受到重视,1978年,富平县阿宫腔剧团团名恢复,并分为两个演出队,二队以演出阿宫腔为主。以编剧力量为主的县文艺创作组成立,王玉珊同志平反,任创作组组长。为了培养阿宫腔新人,富平剧校成立招生,三日内报名应试者达千余名。阿宫腔面临着新的繁荣复兴机遇。
  从1979年到1981年期间,剧团二队的学生先后排演了唱念做打并重的传统戏《白蛇传》《金鳞记》《女巡按》等剧目。新秀生气勃勃的演出,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好评。《白蛇传》在县人民剧院连演十几场,场场爆满,创出富平剧团演出纪录的历史之最。在省人民剧院上演时,受到省、市有关部门领导、专家的好评,并对阿宫腔在“文革”后很快培养新人,为这一优秀剧种注入新的活力的决策予以肯定和鼓励。陕西电视台、陕西广播电台为演出录制音像。《西安晚报》《陕西日报》都发表了鼓励创新、褒奖新人的评介文章。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金鳞记》年画四条屏。做工细腻、唱腔优雅的青年演员暴建玲参加了西北五省区“长安音乐会”,阿宫腔的特色演唱又一次受到热烈欢迎。一批新秀的崭露头角,令人惊喜。
  1983年创作演出的现代剧《两家亲》,是阿宫腔大胆起用新人的又一次尝试,在音乐、表演上都有新的探索。在渭南地区创作剧目会演中受到好评,被选调参加陕西省1983年新创作剧目展览演出。省委书记马文瑞等观看演出,中场休息时与演职人员见面座谈,热情鼓励阿宫腔的恢复演出。《两家亲》后又被省文化厅推荐参加1984年全国现代题材戏曲观摩演出。省、地文化部门分管戏曲的副厅长邹文林、艺术处长李旭东带领导演、舞美、灯光等专家深入剧团,具体帮助排练。特邀的艺术指导吴德、孙建章耐心帮助年轻演员分析角色,把握人物,使整个演出有了新的提高。县上分管的领导周俊彦、张恺义多次深入剧团,看望省、市支援排演的艺术家和演职人员。张恺义热情肯定阿宫腔是富平的文化特产,几乎每次演出都来现场观看,帮助解决剧团的实际困难。文化部艺术局专程来人到富平看了《两家亲》的演出,高兴地称赞“看了一出新戏,见了一批新人,听了一曲新音”。“看了后感到很高兴,感到不虚此行。这个戏是从生活中来的,生活的气息扑面而来,整个演出满台生气,这个剧种是有希望的。”20多年后的2006年8月,我在西安见到了当年看戏的林毓熙先生,他仍记得那场充满生气的演出,仍打听那些演员的状况,询问阿宫腔如今怎么样。
  《两家亲》的演出,使一批年轻演员宋彩萍、祝传东、柳小保、刘立萍、刘易云、赵学贤等在表演现代生活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为以后的艺术创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两家亲》的演出锻炼了一批新人,其后演出的现代戏《三姑娘》则是新老两代演员在阿宫腔表演艺术上成功的配合展示。老演员在艺术上的成熟与新秀的生气勃勃相得益彰,在陕西省首届艺术节开幕式首场演出即引起轰动,获得综合演出首枚金牌奖,剧本创作一等奖和导演、表演、音乐、舞美等13项奖励。《陕西日报》整版发表肖云儒写的《真是一台好戏》的评论文章,称其“清新、真切而自然。原装货,原声带。美。像正在来临的春天,温馨而有勃勃的生机”。陕西省艺术研究所出版专辑,讨沦《三姑娘》的创作及演出,陈孝英、叶涛等写了《戏曲喜剧表现现代生活前景广阔》《我看三姑娘》等文章。渭南地区艺术研究所在《渭南文化》发表一组文章,对该剧进行讨论。全国各类刊物发表评介文章二十余篇。作者在省艺术节创作座谈会作了题为“生活、思考、追求”的发言,特邀导演杨惠珍在《文化周报》发表谈导演《三姑娘》的体会文章,她特别强调在如何突出阿宫腔剧种特色,挖掘展示人物内心世界的努力和新老演员的创新提高。当年10月,《三姑娘》又被推荐参加首届中国艺术节西北荟萃演出。年底,被评为当年陕西文化十件大事之一。《三姑娘》的创新演出,使阿宫腔进入一个新的艺术创作天地。《三姑娘》的创新既打破了戏曲艺术封闭自足的系统,又避免了脱离生活和审美传统的新形式展览的生硬的横移。《三姑娘》的创新,表明民族传统形式反映当代生活具有活跃的生命力,也表明只有广泛地汲取各方面的艺术营养,特别是生活提供的营养,才能永葆青春。”(《陕西日报》1987年5月20日)
  1990年,阿宫腔又排演了现代戏《四季歌》。“这几个小小苍生,从一些简单、平凡的故事情节中,放射出深刻的思想光芒,爆发出了震撼人心的力量,具有十分诱人的艺术魅力。”(崔天民《优美动人的四季歌》,1992年6月13日《文化艺术报》)这个戏为演员的表演提供了较大的艺术空间,有展示人物多元心理的余地。被评为陕西省“五个一工程”优秀剧目奖,陕西省新剧目观摩演出优秀剧本创作奖。1992年4月,文化部来人在富平观看了《四季歌》的演出,后被选拔参加在山东淄博举办的“全国天下第一团优秀剧目展演”。有评论指出《四季歌》“继承发挥了阿宫腔剧种之长,准确地把握了该剧的基调、风格和节奏,或虚或实,或悲或喜,或含或露,或简或繁,将不同人物的性格、情感、命运刻画得细致入微,真切动人。在表演上,该剧荟萃了富平县剧团的老、中、青尖子和新秀,如饰演秋嫂的党碧侠,饰演石山的王明德,饰演月月的宋彩萍,饰演二石的王拴印,饰演张三的张建章等,他们功底扎实,表演娴熟认真,各显其长,或洒脱大方、或纯朴含蓄,为该剧的成功增添了不少声色。”(崔天民《文化艺术报》)
  这十多年正处于中国戏剧的活跃期,各种探索和创新的戏剧作品竞相争艳,阿宫腔在这一时期演出的剧目,在剧本、表演、音乐等方面的创作更趋成熟,在社会产生了较好的影响。新老演员党碧侠、王明德、雷天民、张建章、暴建玲、宋彩萍、王会丽、祝传东、唐小莉、刘易云、刘立萍、柳小保等都经历了自己艺术创作中的最好时期。惠存孝、魏建文对阿宫腔音乐的继承创新呕心沥血,精益求精,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舞美师潘桃青是苏州人,上个世纪50年代即来富平,是阿宫腔搬上舞台的主要剧目的舞美创作者。他那具有浓郁江南山水情调的舞美设计,为富平的观众所熟悉,更为细腻的阿宫腔增添了优雅之色。在几个现代戏的舞美设计中,认真探索,生动地展现了改革开放后的农村景象。总之,这一时期的阿宫腔,各方同心协力,艺术成就显著。在文艺解放、社会改革的大好机遇中,阿宫腔又创造了自己历史的第二次辉煌。
  出 处:阿宫腔——最后的玉兰花/曾长安编著.—西安: 太白文艺出版社, 2010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