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文献书目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阿宫腔——最后的玉兰花》 四、阿宫腔的发展 4.改革后期(1993—2008)















1、2有关报刊评介《三姑娘》;3、4、5《三姑娘》演出剧照;6、7、8《四季歌》演出剧照;9《四季歌》演出说明书;10省文化厅原厅长霍绍亮接见《四季歌》演职人员;11县阿宫剧团在淄博参加开幕式大会;12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余巧云专程来富平指导阿宫腔招收学生工作。(1991年,左起:县政协原主席周志英,县委原副书记田即晓,余巧云,市艺术研究所导演侯振华);13地县有关领导看望特邀的艺术家。(1984年,前排左起:舞美设计尤宝成,原地区文化局副局长曹管敏,导演孙建章,原副县长张凯义。后排左起:县文化局副局长柳德成,原地区文化局艺术科科长秦义昌,编剧曾长安,地区艺术研究所副所长汪浔);14原渭南地区副专员、参加中国首届艺术节西北荟萃演出的渭南地区代表团团长贺桂梅(左)陪同《三姑娘》特邀导演杨惠珍游览五泉山公园;


  这一时期,中国戏剧经过解冻、探索、繁荣的过程之后,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艺术的需求更趋多元和时尚,戏曲人面临着新的考验和挑战,各大剧种在生存竞争中苦苦求索,奋力冲突。处于一隅的地方剧种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大都处于无力应付的劣势。阿宫腔也不可避免地进入徘徊期,十多年无大型剧目推出,重大艺术赛事已无力参与,由于代表剧目和有影响的艺术人才的缺失,即使有展示的机会,也难有新的突出表现。阿宫腔老艺人相继退休,上世纪70年代后期培养的中青年骨干如《金鳞记》《两家亲》《三姑娘》《四季歌》的演员几乎全部离开剧团。虽然还有人在呼吁阿宫腔的振兴,特别是在2006年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之后,人们有了新的希望。但由于剧种建设是一个长期投入的基本工程,在市场经济竞争、观众需求娱乐多样化、戏曲体制改革等方面有许多问题要探讨解决,要有大的改观还需时日。这是小剧种甚至戏剧界都面临的问题。
  就阿宫腔的剧种本身讲,阿宫腔的特色是音乐,不如合阳提线木偶的技巧展示、华县皮影从表演到雕刻工艺的转向,甚至老腔呐喊淋漓的情绪倾泻等,他们在无奈中找到了自我解救的一线生机。而阿宫腔的唱腔音乐如何在时尚追求的喧嚣中继承与革新,是一个较大的难题。徘徊复徘徊,悠悠望来者,许多有志于阿宫腔复兴的热心人,不甘于这种现状,也不只是停留在振兴的呼吁上,更不是浮躁地提出一些与整个戏剧界和社会改革现状脱离的要求。而是期待戏剧生存环境的改变,更期待戏剧人的生存状态有根本的转变,使这个行业参与多元化的社会竞争有一个共同的起跑线。就目前状况而言,确有许多难题需要解决。但所有转变应有自然发展、自我突破的基础。有人直接“抬扛”说,如果国家或某个集团愿投巨资于阿宫腔,我们现有的艺术力量能把这投资转化为市场欢迎的艺术成果吗?省上有关方面精品项目补助出台政策,我们应集中于精品的生产,来争取更多的实际支持,这才是问题的关键。竞争天下,你死我活,没有实力,艺术上就不会有生命力,生存的困境就不可能打破。
  回顾阿宫腔50年的历史,有许多经验值得总结,而使艺术团体始终保持旺盛的艺术创造力是个根本,具体可概括为剧目、演员和综合力量的利用。
  50年代,即有昆曲《十五贯》一个剧目救活一个剧种的说法,阿宫腔在不同历史阶段的艺术成就,首先是剧目选择的成功。阿宫腔100多年来的剧目不少,真正在舞台上存活下来的剧目不多,常常是人亡剧失,人去艺失。搬上大舞台后所演的几十个剧目,有影响的保留剧目屈指可数。而这几个剧目能留下的原因,是因所选剧目和剧种特点、剧团展现的力量基本对口,有艺术表现的空间,如最为人称赞的传统戏《王魁负义》,就是这个剧目唱做并重的表演要求和阿宫腔剧种委婉刚健的风格吻合,有了表演、音乐创造的余地。《白蛇传》《金鳞记》移植演出的剧团虽多,也有京剧及电影的上演,但它的风格适合阿宫腔表现,更适合新培养出的一批年轻演员生气勃勃地去全新展现。因此,在人们对传统戏解禁抱有极大的观赏热情,同时对技艺性有新期盼时,这两个剧目的上演就会令人耳目一新,惊喜不已。
  到80年代后演出的《两家亲》《三姑娘》《四季歌》,不仅喜剧风格和阿宫腔剧种传统的喜剧底蕴一脉相通,阿宫腔明快、婉转、清新的音乐风格更适宜于表现改革开放后农村的新气象,更适宜一个就处于这种农村改革环境中的农业大县的剧团来驾轻就熟地表现自己熟悉的生活。生活的熟悉,使演员完全融入创造人物的自由、生动境界,舞台呈现的戏剧场景是真实、质朴、可喜的关中农村生活,因此也就受到这个剧种流布地区的观众的欢迎。没有这些“合口对味”的剧目作为基础,艺术展现就会受到束缚,甚至使表现的努力失败。其实这是古今中外戏曲艺术早已有之的经验,四大名旦一生为戏,而他们的成名作、代表作,都是他们认真挑选适合自己表演条件的剧目,反复加工而推出的。近年许多国家、省、市院团不惜重金,征求剧本,甚至组织力量,定身打造,就是为使自己团队的艺术力量得到全面充分的展示。剧目选择对口,就是成功的一半,阿宫腔要走的第一步是适合现有力量的剧目建设。
  二是演员。演员是戏剧创造的主体,戏剧界历来是角儿的天下。就如当今追捧影视歌舞的明星一样,人们看戏,更看角儿,有些角儿因戏一炮走红,有些戏因角儿成为经典。阿宫腔皮影如果没有段天焕先生的技艺,就没有艺名“焕子娃”阿宫腔的传之久远。搬上大舞台后的阿宫腔,有一个明显的规律,每有新戏,必出新人。从大的阶段看,从1958年到60年代,正是50年代招收的戏曲演员的青春期,阿宫腔使他们有展示自我才艺的机缘,《王魁负义》《女巡按》使刘宝琴、李珍珠、赵云侠、周青茹、冯碧茹、高爱玲、王明德、雷天民、党碧侠、李淑贤、何绥林等脱颖而出。70年代后期演出的《杜鹃山》,使冯碧茹达到自己艺术演出的高峰。张建章、王明德等的艺术表现也更趋成熟。这个时期招收的学生,毕业时正赶上文艺解禁的春天,《白蛇传》《金鳞记》为这个团队的整体展现提供了用武之地,而暴建玲、唐仙会、李玉玲、张荣华、王惠利、唐小莉、刘易云等也各显其长,一开始即呈现出阿宫腔一代新人的发展优势。到80年代《两家亲》《三姑娘》《四季歌》的推出,更使新老两代演员的艺术潜能得以充分发挥,如雷天民、王明德、党碧侠、张建章等老演员充分展示了自己的艺术个性,年轻演员宋彩萍、祝传东、柳小保、刘易云、刘立萍、王拴印等以生气勃勃、本色纯真的表演大受欢迎,省、地文化部门的领导、专家都给予热情的肯定。他们指出:“这个剧团有一批新人,这批新人又有各自的艺术个性,这是这个剧种的希望。”
  出戏出人,同样从其他剧种的发展中可得到证明,每个剧种都有自己的代表人物,谈起某个剧种必然会熟悉地举出许多有代表性的演员。可惜的是阿宫腔对自己的演员特别是有代表性演员保护不够,他们因各种原因流向社会。“文革”后几期正式培养的学生中有发展前途的演员不少,每期留下几个,积累至今会是一支强有力的艺术力量。50年过去,阿宫腔依赖的还是当初搬上舞台时的人员,其断档缺传令人惊心!艺术是青春的事业,剧种传承是兴盛根本,老化停滞的人才隐患形成今日的后继无人,振兴无力。以致现在寻找一些演员的一份简历、一张剧照、一段唱腔,都是件很不容易的事。保护剧种,说简单点就是保护优秀演员,保护优秀艺术人才,薪火相传,人是根本,阿宫腔的复兴,首先应该是人才的保护和利用。
  除了剧目建设和人才保护,另一个成功的关键是综合力量的充分利用发挥。所谓综合力量,是指一个戏剧团体的艺术综合实力,它包括创作、导演、表演、音乐、舞美以至管理的整体水平。富平剧团有着比一般县级剧团较好的艺术力量,除了上面提到的一批演员外,还有创作、导演、音乐、舞美等方面的如王玉珊、惠存孝、杨远中、胡连壁、潘桃青、李生辉、魏建文、傅新元、张启信、白志明等一批在多次重要演出中发挥了骨干作用的艺术人才,他们的努力奉献,保证了阿宫腔艺术风格的完美体现和传承。
  应该特别提出的是每次攻关,都有省、市文化部门和有关专家的倾力相助。没有这个外在综合力量的支持,提高也是一句空话。一个县剧团的力量毕竟有限,仍以《王魁负义》为例,当这个剧目初演之后,即受到戏剧界、新闻界的广泛好评,其中几个在西安工作的富平籍的乡友田益荣、成新铭即热心写评介文章,省文化部门多次安排剧团在西安集中排导,并请尚小云、封至模等名师精心指导。看那时的《王魁负义》《女巡按》的说明书,编剧是全国著名戏剧家田汉、安娥、鱼讯、黄俊耀,艺术指导是陕西省戏曲剧院,首位导演是封至模,音乐有薛增录、舞美有蔡鹤汀,他们都是在自己门类称大师权威的人物,正是有了他们的一番心血,才有了经典的《王魁负义》《女巡按》。
  又如《两家亲》《三姑娘》《四季歌》几个参加省及国家级演出的剧目,也是在省、市、县文化部门的领导和专家集中力量协助下,专门邀请吴德、孙建章、杨惠珍、尤宝成、张长兴等方面的专家到剧团蹲点指导,这些剧目才能有所突破,登上新的台阶。我们应该感谢并铭记他们对阿宫腔发展提高的无私奉献。那时的人们追求事业,讲究操守,没有名利方面的斤斤计较。在排导《两家亲》时,著名演员吴德以自己在现代剧表演方面的细腻深刻和生活化引导启发演员,著名豫剧导演孙建章以睿智明快的喜剧风格画龙点睛,使全剧呈现出欢乐向上的时代气息。而话剧导演杨惠珍更是以自己对戏剧事业的热诚,为《三姑娘》的排导呕心沥血。她利用自己擅长的话剧细致的心理分析,帮助演员理解人物,刻画角色,连一个手势、眼神、站位都分析得清清楚楚。数月之间,她不讲条件,不计报酬,吃住在剧团,和演职人员克服各种困难,不仅提高了这个戏的艺术品位,也对演员表演技艺及今后的发展有引导作用。杨惠珍先后在《富平报》《文化周报》《陕西日报》《甘肃日报》《喜剧理论动态》等报刊发表文章,谈自己在导演《三姑娘》的感受和体会。她的导演作风和艺术追求,也得到艺术界的好评和肯定。《陕西日报》的评论文章指出,作者“这次和知名的话剧导演杨惠珍、设计尤宝成合作,这种民族化思想的开放结构更得到了强化。”“既用戏曲的程式来强化生活形态,又用话剧的体验来丰富人物内心,还注意消化各种现代艺术手法溶解在戏曲舞台中。”更令我难以忘记的是第二次请杨导演排《四季歌》,她仍是不讲条件,一连多日,把全剧细排数遍。当请她署导演名时,她再三坚持说这个戏是王明德、雷天民排导的,她只是做了辅导工作,不要署名。这就是一个老戏剧人的艺德风尚。令人遗憾的是2005年出版《三姑娘》音像带时,竟将一直位于首席的特邀导演杨惠珍的名字移到了后面。在负责出版的赵文琴送来录像带时,笔者曾当面质问,强烈批评这种欺世盗名的剽窃行为。这不仅是严重的违法侵权,更是艺德良心的沦丧。我们在急需时谦恭地请求于人,在事隔多年后又篡改史实,贪天之功,世道人心何止于此!我们应尊重杨惠珍对阿宫腔的贡献,每一个有艺术道德和良心的人不应该忘记她,更不应该抹杀她!也不能因此影响阿宫腔的声誉,影响社会对阿宫腔的支持。
  这种借用外力提高地方剧种竞争力的路子,阿宫腔是做得较早并大有成效的。这种艺术的开放意识,在多年后才被戏剧界广泛接受。而今即使是实力雄厚的省市院团,上演剧目也是放眼全国,尽量聘请名家高手,强强联合,取长补短,强化艺术竞争力。尽管这种做法还有许多需要探讨和完善的地方,但艺术上互相学习借鉴,各方力量相互交融竞争,却是现代艺术发展的方向。这种艺术上的交汇提高,不是自今开始,早在数百年前的明清之际,广阔的关中大地上的秦声艺人就“风搅雪”“两下锅”地进行着这种民间艺术交流,秦声戏剧也是在这种交融中提高发展,斗芬争艳。一批新的秦声地方戏包括阿宫腔就这样萌生。在现代信息飞速发展的今天,各种艺术的交流提高,更是自然而不可阻挡。青歌大赛兴起的原生态演唱,多是被国家院团这样包装、改编后推出。阿宫腔上世纪80年代的剧目成果,也证明了这一点。
  阿宫腔目前的综合实力趋于弱化,因此更需要以开放的心态,学习一切姊妹艺术的长处,借用一切力量,壮大自我。阿宫腔剧种虽是天下唯一,阿宫腔艺术不是天下第一,它应当将丰富的艺术成果为己所用,高起点,远视角,大珠小珠都落到阿宫腔这个玉盘里,从而丰富自我,提高自我,我们一定能听到更动听的杨柳新曲。
  出 处:阿宫腔——最后的玉兰花/曾长安编著.—西安: 太白文艺出版社, 2010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