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文献书目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华阴老腔》 第一部分 概述


  一、华阴老腔的历史源流
  华阴县,地处渭水之阳,华山之阴,西接古郑国京地——华州,东临古军事险冲(天下第一险)——潼关,位于八百里秦川的东沿。这里,黄河、渭水和洛河汇聚,形成了一个“三河口”古渡要镇,又有横贯我国东西的通衢大道,实乃水陆交通之枢纽,历代兵家必争之重地。老腔戏,就诞生在华阴县东部塬区的北沿双泉村一户姓张的大家庭里。
  老腔戏主要以皮影戏的舞台形式演出,有时也以坐唱的形式演出。随着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老腔戏演出越来越频繁,不管结婚、祝寿,还是丧葬、脱服,甚至订婚、做满月、搬迁、贺新房或迁墓移葬等,都要请台皮影戏表示庆贺或祭奠。在逢年过节、元宵灯会之际,有些单位甚至政府机关也请来皮影戏助兴,并举办皮影大会演。十多台皮影戏汇聚城区,昼夜灯火辉煌,乐鼓争鸣,盛况非凡!
  老腔戏和其他剧种一样活跃在民众之中,主要是戏文典雅而精练,意味无穷;声腔粗犷而质朴,激人振奋。这种刚柔兼并、宜风和俗的风格,自然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20世纪80年代,华阴就有七个老腔皮影戏班经常演出,还有两个积极筹备。这九个班社中,有五个青年班,四个老年班,其中三个属于家族班子,共计40余人。这些戏班除了在本县经常演出外,还到山西、河南、银川、商洛、潼关、华县、渭南、临潼、西安、大荔、合阳、蒲城、白水、澄城等地演出。有些久居在外的华阴籍人士,远离故土,怀念家乡,便采用录音带的方式,把老腔戏传播到了各地。还有人费尽周折把录音磁带带给在台湾的乡党。2000年后,这个古老剧种逐渐被人们认识,作为历史留给我们的一份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受到专家学者的极大关注。这个鲜为人知的古老戏种,迸射出了瑰丽的星辉。
  何谓“老腔”,说法有二:其一,与“时腔”(碗碗腔)相比,声腔粗俗而古老,可谓古老声腔之遗响,曰“老腔”。其二,湖北老河口的说书艺术,经一位叫孟儿的人,传留于华阴的泉店,在其他艺术的作用下,受到当地方言音韵及其民情风俗的同化,历经乡土文人的变革,方成此腔,因“老河口”一说,故谓“老腔”。
  华阴,古曰雍州。这里,山清水秀,竹密林茂,大部分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旺盛、物产丰富。西岳华山,风景迷人,形势奇峻,为五岳之宗、仙家之胜地。历代皇帝贵亲、巨贾、诸子百家,无不以朝拜祭祀华山为幸。县城东三里处的岳庙,就是汉武帝元光初年(公元前134年)朝山祭祀时所建的行宫——集灵宫。除此之外,历代所建的庙、寺、观、堂、亭、榭、园、野等,不计其数,并无一不设坛祭祀。这些设施,虽为上层统治者和神灵信奉者所享用,但却同时也为各种艺术的交流和发展打下了社会基础。“周制以血祭,祭五岳之一岁凡四祭”“乐用蕤宾,歌函钟,午大夏”。汉高祖“启奏滛祭”,新兴“乐奏六歌”(即云门、咸池、大磐、大夏、大汉、大武)。唐开元十八年(730年),玄宗祭岳庙时,“鹅鹳鱼丽兮雁行魿次,鸣笳疊鼓兮隐天动地,自朝及野兮千乘万骑”“歌采肴*(左镸右四)夏之节,奏文始五行之午”“其音也商,商为五音之纪”。正像华阴名儒王宏撰(1621—1702年)在《古诗述》中所说:“古自帝王朝庙以至闾巷士女,有歌、有引、有讴、有谣、有铬、有箴、有颂、有辞、有吟、有操,往往出于自然,比之天籁……”从这些描述中,可以窥视华阴自古以来设坛祭祀的种类之多、规模之大,歌舞诗词等艺术门类之全,达到了何等昌盛。
  《朱子诗传》中写道:“雍州土厚水深,甚民厚重质直,其音也商,其风也古”,“易以兴起而笃于仁义,以猛驱之,则其强毅果敢之资亦,足以强兵力农而成富强之业。”《天禄识余》,中写道,华阴“二月二日携鼓乐郊外,朝往暮回,谓之迎富”。《华阴县志》中写道:“了髻、聚坐、利作、女红每唱词曲,以警疲顿,其词不知起于何时作于何人,颇类古之歌谣,曲之发端有曰伊优儿亚者,人多不得其解……”《华阴县志》“民俗篇”中写道:“丧礼:至殡日到鼓吹,延僧道,拥导则戾于礼矣,甚且演设优伶尤为恶习,乾隆年陈文恪公抚陕西曾经严禁,一时敛息,近复如故矣。”
  以上所罗列种种习俗,今尤存在,并有过之,乃至电影、录像等,新的艺术形式和手段应有尽有,实为古风之遗传和发展,其根深蒂固之度,谁也禁不住。所以,老腔乃华阴古老声腔之遗响一说,是有一定道理的。
  老腔戏的故乡是今日硙峪里的双泉村,双泉的旧址就是泉店。古时,这里叫狼牙镇,东距黄河不盈十里。早在西汉时期,这里建有京师粮仓,并在北邻开凿了一条通往都城西京的人工运河。隋开皇三年(584年)又在此地建了永丰仓,并重新整修了这条运河,终日运送粮草。由于粮仓所在的原因,川道里设了许多水磨,自上而下几十里,靠着白龙涧和磨谷河的水力,终日响彻着隆隆的硙面声。因为华阴方言把磨面叫硙面,因此,这个峪道就被叫做“硙峪”了。
  据这里的老人讲,传说他们的祖先是从古城搬下来的,据考,这个“古城”就在今天粮仓遗址周围。由于西汉后的几个朝代都在这里扩建粮仓和屯兵设防,这里不仅成为后勤供应基地,而且还是重点军事营区,乃至今天仍留有城墙的遗墟。在历史变革中,这里成了军户后裔的群居点,军旅生活中的多种文娱形态(包括军鼓和声腔艺术)及其他文化遗风在这里得到了传承,因此,老腔是古老声腔之遗响一说是不无道理的。
  再看看史料中的其他记载。
  泉店镇的东侧,有座“法门寺”,居“南阜之中,背靠崇崖,前临大路,阜址左右,泉窦迸涌,清渠盘埭,绿树夹堤”,可谓是“洵招提之胜界”,此寺也不知何时所建。唐贞观元年(648年)、明朝初年(约1370年)均重修过。明万历年间,慈圣太后为华山道士高蓬头所建立报恩观,赐地五十五亩,观之基地五亩,万历二十六年十月动土至二十九年十月落成。时过七十载后,《杨端本重修报恩观募缘疏》中写道:“真人即于观静息养真,或闭关引导,而海内名公巨卿诸君子访道从真人游者,冠盖车骑,日填塞门,巷盖巍然一名胜区也。”在泉店镇南,建有汉太尉杨震(人称关西孔子)的讲学处,“震故后顺帝敕育贤宫”。到了万历四十年间,王九畴重修此宫,并更名为“四知书院”,“为士子讲学之所”。乾隆十年(1746年)陕西巡抚崔纪檄令立“四知书院”碑于故址。《南部新书》中写道:“泉店镇,县东二十里,介在潼华两郭之中,兼饶山水佳处,施舍排比,竹树周遮,茶烟洒帘,夹路相望,四达之墟也。”到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泉店仍为华阴名镇,设有“铺递司”一处,驻兵五名。华阴老腔能在这样一个交通便利、文化繁荣、经济发达的历史环境中孕育、繁衍和流传,亦在情理之中。
  华阴县60岁以上的老腔戏观众,常说到孟儿的老腔影子怎样怎样,但一细问,谁也没听过孟儿的演唱,没见过孟儿其人。孟儿,何许人也?据清时一位被称作康武举的对后辈的遗说,孟儿不是一个具体人的姓名,而是一个家族姓氏成员,历经几代而形成的一种习惯性俗称。
  传说孟儿是明朝中期人。多数人说他是流落在湖北老河口镇上的一个乞丐,后从艺说书谋生,来到陕西华阴泉店镇时,开设了专业说书场地,颇受各界赏识,艺业日以兴隆。一张姓大户人家,历代习文,家里也较富有,时常把孟儿请到家里说书,年长日久,彼此十分密切,孟儿以至成为张姓大家族中不可缺少的成员。这个大家庭的子孙们,由于长期听看,耳濡目染,自然也学会了许多。长者和文人们,更有兴于对此艺术的评说和探索,使孟儿的说书艺术不知不觉地融会了浓厚的地方色彩,逐渐形成了以唱为主、“说、念、唱”并具的原始声腔艺术。这时,主伴奏乐器——月琴,也因此改变着原来循字而音和节拍性伴奏的成分,发展到一定的旋律性。随着历史的推移,这种具有一定戏曲因素的说书形式,在“孟儿”和张家子孙们的共同探索、变革中,渐渐地得以完善和发展,不知不觉地形成了一种新的戏曲的声腔雏形。后来又采用了皮影表演形式,用这种新的声腔进行演唱。这就是华阴老腔影子戏的形成过程。
  随着说书艺术的变异和老腔皮影戏的形成,孟儿家族也历时了数代,后来出现了日趋绝后的迹象。由于张家文才们有兴于此种形式的艺术,不仅继承、变革了它,而且使其不断得以完善。
  老腔戏形成的整个过程,是在一个家庭内完成的,它的活动目的在于自编自改以求自赏自乐。形成之后,又一直局限在这个大家庭内从不对外,更不外传他人,所以,它是个名副其实的“家戏”。
  在封建社会,唱戏居下流之辈,与乐户(即吹龟兹的)同类。张家成员一直把老腔影子认作是变革的说书艺术,后来外界人们也经常说这是“隔亮子说书”。如此之说,并不能改变这门艺术的戏剧性质。传说,在清代同治年间,张家一叫珠儿的文才赴京应考,由于有人向地方官府告发,说此人是戏艺之辈,结果,珠儿被取消了应考资格。
  由于孟儿的几代成员一直依附于张家,与其共享共乐。张家也从始至终一直挂孟儿其名,以遮掩“戏艺之辈”的家辱。因此,虽然孟儿家族久已绝后,孟儿的“隔亮子说书”早已受到张家文才们的改良、接传、承替,但是,“孟儿的老腔影子”一说,一直流传至今。
  以上综述了老腔戏的称谓由来、老腔戏故乡的艺术土壤和老腔戏成因的史料记载,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剧种。老腔剧目,从现存的唱本来看,约有160多个,绝大多数是宋朝之前的以征战为主要内容的历史戏。其次,还有一些封神戏。另外还有富于情趣的生活小戏。唱本编写的历史年代,有新中国成立后配合各个时期任务的新编,有民国时期编写和改抄的历史本,有清朝宣统时的编抄本,有同治十年前后的编抄本,有嘉庆七年时的编抄本。较早的唱本是《空城计》,此本已陈旧残损,破封皮记写着“乾隆拾年三月初二日”,距今已有近300年的历史。剧本的出现,可以作为一个剧种的完善和发展到一个阶段的里程标记,它的形成期远非如此。如今,老腔戏中使用的惊木,乃为原始说书用的一种拍案惊兴的工具。
  可以初步推断:孟儿的说书艺术在明朝中期(约1500年)到了华阴泉店镇,并开始变革向戏曲演化,到了明朝后期(约1600年),已有了戏曲声腔的雏形,到了明末(约1640年),形成了老腔皮影戏,至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
  张氏家族继承演唱老腔影子有多少代,现已无人能说清楚。据张全生、张贵生、杨子恩,王振中、张凤君等许多艺人的回顾,可知道较早的张家戏班班主叫张坤儿,也就是所谓的头班子戏。此人在清光绪时正值中年,一直唱戏到中华民国七年。也就是说,距今140余年前,已经有了老腔职业戏班在活动。它冲破了“家戏”的束缚,走进了社会。但是,老腔仍以世袭观念长期支配,职业戏班,一不带外姓艺徒,二不将唱本传于他人。
  老腔戏的主人,虽然也想使这一艺术能招致广大民众喜爱并试图不断改革,但由于长期与外界隔绝,受着狭隘的宗族思想的束缚,因此,这一剧种很少得到新的艺术营养,虽然,职业戏班已走向社会,但长期被圈限在潼关以西、华州以东、渭河以南、华山以北,难以被外地民众所接受。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文化生活、精神享受的要求日益强烈,终于产生了爆炸性的力量,使老腔这个“私有财产”的“世袭制”得到了突破。1930年前后,张家戏班的张玉帅等五名成员,应邀在本县东部一村唱社戏,刹戏时,一名叫平娃的戏徒伙同四人,趁台上向下传递戏本混乱之机,盗走20多部老腔唱本。这一事件,周折反复,有的人因此而破产,有的人因此伤残身亡,但是老腔手抄唱本也从此在社会上开始流传。
  1950年,华阴县人民政府把分散在民间的时腔、老腔艺人组织起来,成立了华阴县革新皮影社,使老腔这一艺术从此进入了正轨。在这个艺术团体里,老腔的声腔艺术和表演艺术得到了不断地提高。1956年11月,老腔皮影戏参加了陕西省第一届皮影木偶观摩演出大会,荣获了三个演唱和表演奖;张全生艺人因对老腔戏的继承发展卓有成绩,荣获省文化局的荣誉奖牌一个。1957年,老腔戏《借赵云》在老艺人的各方协助下,由华阴剧团作了革新,搬上了大舞台,在西安参加了地方戏会演,受到观众和省局各级领导的好评。1983年4月,陕西省文化厅、音协陕西分会在临潼召开戏曲音乐集成编辑工作座谈会,把华阴老腔音乐作为《中国戏曲音乐集成·陕西卷》的一个分卷,着手安排整理工作。老腔这个不为外地民众所知的古老剧种,通过各种形式延流出省界,引起了各方的注意。近年,又有几个年轻的老腔戏社相继建立,依此下去,只要各级政府能始终如一地重视,老腔这一古老艺术还是大有希望的。
  出 处:华阴老腔/杨甫勋编著.—西安: 陕西人民出版社, 2011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