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文献书目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陕南端公》 第四章 陕南端公戏的道具























    
  陕南端公戏的彻末道具与其他戏剧相比较为特殊,主要有:神案(包括祭祀用的木雕与绘制的各种神像)、面具、疏表、牒文、彩楼、牌坊及旗、冠、衣、裙、角、卦、杖、令、牌、刀、鞭等。
  一、陕南端公戏的神案
  端公戏要设神坛,坛中所挂神案如“三清图”“三圣国”“功曹图”“东岳图”“南岳图”“王灵官图”“马元帅图”“司坛图”等以及所贴“像牌”“宗祖牌”等都要经过书写、绘画,其本身就是一种美术工艺;神坛中悬挂的各种牒文、章表如“土府门下疏文”“五岳天子疏文”“主坛门下疏文”等名目繁多的疏文,都有一定的格式,并都要折叠成长方形,长约50厘米,宽10厘米左右,内装表文,其鲜明的立体感,加上色彩的点缀,确实很特别。神坛周围要悬挂用黄、绿、白紫等颜色纸张剪成的“吊飞”,这是一种工艺剪纸,悬挂起来,整齐肃穆,增强了作法事的氛围。还有一些很精致的工艺彩扎,如用竹子编扎的彩楼牌坊“三清殿”(也叫“三宝龛”)等,这些工艺品,造型设计美观奇妙,具有装饰和观赏价值,是精湛的美术工艺品。
  二、陕南端公戏的面具
  陕南端公戏演出时,演员要佩戴面具。面具有“唐氏太婆”“土地公”“开路将军”“王灵官”“歪嘴秦童”“甘生”“押兵先师”“先锋小姐”“肖灾和尚”“梁山土地”“开山将”“掐时先生”“卜卦先师”“鞠躬老师”“幺儿媳妇”“乡约”“判官”“秦童”等100多种(各地叫法不一)。面具本身就是难得的美术工艺精品,并由此可见傩戏雕刻艺人技艺之精湛。
  陕南端公戏的面具是综合文化的产物,对民族历史、文化艺术、宗教信仰以及地方民族习俗等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研究价值。首先,面具是民族图腾学说的一种物证,傩坛中的傩公、傩母木雕神像,相传为伏羲和女娲,是兄妹成亲缔造人类的圣祖,与民间故事《开天辟地》同出一辙,由此不难看出各民族人民图腾宗祖的一致性。此外,人民群众心中的真善美、假丑恶都在面具塑造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其次,陕南端公戏的面具,是研究我国戏剧脸谱、美术雕塑工艺的宝贵资料。脸谱的一些传说故事,使我们获悉当今一些戏剧人物的各种脸谱都来自傩戏。从历史的发展来看,戏剧人物开始使用的是木雕脸壳,后来变为纸画脸谱、布画脸谱,最后发展到直接画在脸上,即现在的脸谱画妆法。由此可见,要研究中国戏剧的脸谱,必须认真研究木雕面具。陕南地区傩戏的面具,造型生动,人物特性有别,如先锋小姐的美丽、傩母的慈祥、和尚的虔诚、判官的威严、土地的诚实、甘生的默契、开山的勇猛以及牛头、马面的神奇等,在美术色彩上,各有不同的渲染法。其色调有对比、有调和、有热色、有冷色、有中性色,既有现实生活色彩,又有夸张虚构的浪漫色彩。为突出人物的个性特征,有的面具施色细腻,近似人的肤色,有的笔墨粗犷,轻描淡写,因人而制,所有人物脸谱、男女性别、大小年龄、职业官爵,触目而知。再次,陕南端公戏的面具是文物研究的好教材,在文物工作方面,它可以提供很多足以证信的资料,它自身的存在就是一件珍贵的文物、戏剧脸谱的活化石(如:城固苏村出土的青铜人兽面具)这是其一;其二,从陕南端公戏的面具来看,约有五六百年的历史,大多颜色不脱、无裂无蛀等,其中蕴藏着许多深奥的科学道理,值得深入研究(如西乡文化馆现存的端公面具)。
  傩戏的面具与一般面具戏里的面具是不同的。一般面具戏里的面具,是一种演员的化妆手段,而傩戏的面具则是作为神祗看待的。民谚里就有“戴上脸壳就为神,放下脸壳就是人”的说法。
  总之,陕南端公戏的面具是中国傩戏面具艺术中的瑰宝,充分反映了中华民族历史之久远、文化之灿烂。研究和继承面具艺术的优良传统,对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繁荣民间艺术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陕南端公戏的场景布置
  陕南端公戏是宗教色彩特别浓郁的剧种,其布景、道具与服装都充分体现了这一特色。陕南端公戏作为民间小戏,在布景、道具、服装方面的特点是短小、简朴、方便,保持了我国古代民间小圆场地演出“百戏”的特色。
  陕南端公戏的布置、道具和服饰的选用,虽然由于流派、演出时间、地点、经济支付能力不同而有繁有简,但都大同小异,在愿主家堂屋演出时,利用主人家的原有神案,另挂上傩堂神像图,图上画有道、释、儒三教的圣人头像,另有上百的各路神祗像,分列于三教教主之下。内外坛的活动区域,设有放脸壳的神柜及方桌1张,这是法师发号施令的地方。另有1张祭桌,上面放着各种祭品,傩公、傩母头像置放桌下,旁边是演员进出傩堂的路线;堂屋大门外安放1个打谷大斗,称为“八庙堂”,是演员活动的另一个区域,有时,还有搭建临时戏台的。
  陕南端公戏演出一般在愿主室内或院坝进行。堂屋演出以“香火”为背景,院坝演出则以大门为背景。演出要设置神案(祖师案),有的端公坛案前是一个竹扎的“三宝龛”的彩楼牌坊。三宝龛排楼内设有神案桌,供奉傩爷、傩母木雕神像,有的还把这两尊雕像置于盛有大米的碗中。此外,桌下还放有种种法器。神案桌下供着“翻坛祖师”的神像。神案的背后还挂着5张彩绘的条幅——“三清图”和“司法图”。供奉的主要是道教的3位尊神,以及众多的道、释、儒及民间诸神、傩坛祖师。在神案桌下放置傩戏面具。两旁则放置傩戏所用的道具。有的端公戏班布置时还要在堂屋中,上面挂11路花条,当中悬挂1个方盒,里面写有“发文”年月日,阳时、阴时的“文书”。上述布景,并非完全是为剧情需要而设置的,这种奇特的舞台布景,正是傩戏这种表演艺术拖着长长的宗教“尾巴”的例证,这对研究戏剧发生学是很有价值的。
  四、陕南端公戏的道具服装
  端公戏的道具服装,端公们把它概括为旗、冠、衣、裙、角、卦、杖、令、牌、水、刀、鞭等等。端公戏服饰简单,特别是正戏,保留巫师傩坛穿戴,服饰主要有法衣,一般为红、黄布制作。法扎也叫“法帽”,一般用布壳、纸壳或牛皮制作,上有雕刻的空心图案,“三清扎”正中画有“三清”神像,“五岳扎”则画有“五岳”神像。战裙(八卦裙),是用1块红布或8根布条制作的,中间开有叉口,便于交战时跳跃。马衣,是一种兵卒穿着的红色短褂,背心是白色日月(八卦或太极)图案。女绣花便衣,与当地妇女的服饰相同。傩戏里的武将,以穿战袍为主,上身为一种简单的彩绘铠甲,背上有一插袋,内插三角令旗4面、凤尾数支、马鞭1条,虽然简单,但仍不失威武。
  端公戏里使用的道具不多,且简陋短小,武将使用的刀、枪、剑、弓等均为木制,便于小场地表演,在外戏演出中偶尔根据剧情,也有较为精致的道具出现,如关羽使用的“青龙偃月”大刀,“钟馗戏判”中的斩妖剑之类。端公戏里所需的生活用品道具,均就地取材,无需置办。端公戏在道具服装选用方面,随意性很大,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没有严格的要求与规范。
  端公戏道具服饰的来源,充满着神秘色彩。据端公老艺人说:“三桥王母制裙子,大法先师制法衣,三清制皇帽(头扎),大道高尊制锣牌(牌带),祖师制司(师)刀、宝剑、水碗,吴杰大道制锣鼓、令牌、卦子、马鞭,吴童大人制神棍,金角大师制牛角”,并对道具服饰来源及用途都有交代。
  端公们给道具和服饰涂上一层宗教的神秘色彩,必然会在观众心理上产生一种肃穆感,产生一种独特的心理效应和剧场效果。端公戏演出时秩序井然,很少喧哗取闹,这大概与观众心理有关。端公戏道具蕴含着浓郁的神话色彩和宗教意识,承载着千古信息,值得研究。
  五、陕南端公戏面具的制作
  陕南端公戏面具的制作工艺较为复杂,用料也特别考究,陕南端公戏面具极少用硬杂木制作,最常用的木料为白杨、丁木和柳树等,因为这几种木料质地细腻、韧性强、不易开裂,雕刻起来既顺手又省力。硬杂木或容易开裂,或质地粗糙,或下刀不易,因而极少使用。据端公老艺人回忆,雕刻面具有选材、取样、画型、挖瓢、雕刻、打磨、油炸、上彩开光等8道主要工序。
  (1)选材。即用白杨或柳树为原料,这两种树木质地轻巧、不易开裂,并有“避邪”的功能。
  (2)取样。根据树木的形状,确定戏中人脸谱的长短,用锯裁好。尺寸大小不一,一般要比真人头稍大、稍宽、稍长。裁料时长度包括冠帽尺寸,面长为15~30厘米,面宽为12~15厘米。
  (3)画型。在确定了人物脸型的基础上,在材料上用笔勾画出脸谱的轮廓。
  (4)挖瓢。根据脸谱的轮廓形象施工,从背面开始把瓢形凹处挖好,制成瓢模坯形。
  (5)雕刻。模坯制成后,开始着手雕刻,按人头比例,用角刀、平刀、铣刀等逐步将眼、鼻、耳、口、眉、头饰等一一刻出来后进一步清理线条。
  (6)打磨。雕刻完后,就用瓷片、刮刀、粗细砂石等进行打磨,使之初步光滑。
  (7)油炸。为使面具保持长久不开裂、不变形,将打磨好的面具放入一定温度的桐油锅里炸,这是很关键的一步,既要用油炸透,又不能炸焦炸糊。
  (8)上彩、开光。待冷却后,再用粗细砂石打磨1次,搭均油色,然后用生漆、土红等调色上彩面,上光油抛光,最后装上须发即成。
  每道工序,要求一丝不苟。新制作的面具还要与老面具加以比较,使之更加逼真。
  由于傩戏面具的制作工艺比较复杂,雕刻精细,因此,所需工具也较多,且每一种工具都有特定的用途。常用的工具共有20多种。
  出 处:陕南端公/王继胜,王明新,王李云编著.—西安: 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9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