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文献书目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陕南端公》 第十九章 陕南端公戏的学习与交流 一、赣傩的表情




























     
  一、赣傩的表情
  神雨浇开民间花
  江西国际傩文化艺术周2005年6月12~16日在南昌市举行。众所周知,素有“火炉”之称的南昌市在6月上旬早早就进入盛夏了。艺术周开幕式的前几日,南昌街头还是“赤日炎炎似火烧”,无论按往年的经验推论,还是近日的天气预报,这几日都无雨。艺术周组委会早早地就为每个代表准备了一顶太阳帽。6月11日的接风酒会,依然是热气腾腾,无论天气还是人气。“热情得让人有些喘不过气”(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在接风酒会上的讲话),大家感叹着:“有场雨就好了”,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参加酒会的有来自日本、韩国、美国、澳大利亚及国内傩文化理论界的权威、学者、专家、教授,有的则是来自最偏僻的、最基层的傩艺术表演家,甚至有些根本就是“巫傩”的实践者。尤其是后一部分,他们本身就带有一种神秘色彩,本身就蕴藏着连他们自己也说不清楚的能量(在跳神时,他们有通神的能力),他们在交头接耳后(彼此虽不相熟,但他们能够相互识别)就郑重地向组委会负责人提出了要给出席开幕式的代表们准备雨衣的要求,而组委会领导心领神会,当即做了安排。
  12日的早晨,天气依然如故。从有空调的房间里出来,室内室外的温差还是很明显的。开幕式将在滕王阁前举行,代表们从驻地江西省委滨江宾馆按分派好的汽车依次上车,车内的空调也早早地打开了,每个车上有2名志愿者,这些来自江西师大的女才子们,青春、朝气、靓丽,英语说得和国语一样好,当有代表们怀着疑虑询问“为什么要发雨衣时”,其实她们也不清楚,只是再三告知代表们下车时一定要带上雨衣。
  开幕式在隆隆的礼炮声中开始,中、省、市领导一个接一个讲话。当讲话接近尾声,来自国内外的30多支表演队伍就要开始通过主席台时,记者们、代表们的照相机频频对准那些穿着五颜六色傩服,戴着七形八怪面具的表演者开始手忙脚乱地抢镜头时,太阳悄悄地隐去了,黑云渐渐拢来,豆大的雨点不经意地滴落下来,人们还未在意,当雨点越来越大、越来越急时,人们才纷纷展开雨衣,场面稍稍有些乱,雨骤然大起来了,主席台上,原本为遮阳搭的彩棚被大雨从中间撕裂时,讲话结束了,“踩街”表演宣布开始,表演队伍依次走过主席台,走向规定的街区。
  伴着阵阵锣鼓,伴着阵阵雨花,原本炎热的南昌街头气温忽然凉爽,大街上,人潮如流,秩序井然,雨时大时小,有时如柔丝有时如瓢泼,瓢泼的大雨也浇不透南昌人的热情。人们企盼已久,一场空前浩大、新鲜奇特、内容丰富,高水准并有“老外”参加的“踩街”表演拉开了江西国际傩文化艺术周的大幕,而恰到好处的“神雨”浇开了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之花。
  傩文化的魅力
  江西科技馆迎来了建馆以来一次盛大集会,这一天是2005年6月12日15时,可容纳600人的科学讲堂里,座无虚席,江西国际傩文化研讨会在这里开幕,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主持大会并发言。国际傩文化研讨会总共有4场报告会,有20多位著名学者做了大会发言(大部分代表在小组讨论会上发言)。会议虽然规定了每位发言者的时间,但超时间的发言并不使人乏味,演讲者引经据典,滔滔不绝,旁听者聚精会神,有滋有味。“老外”的发言有自动翻译机翻译,耳机里传出的叽哩咕噜的外语和翻译小姐略带甜味的断断续续的译讲也并不让人反感,就连日本国、韩国的学者那不太流利的汉语也能引人入胜。
  小组会上的发言,慷慨激昂者有之,娓娓动听者有之,笔记本电脑与大屏幕相结合的现代化的图文并茂的演讲更让人大开眼界、大饱耳福。时而活跃、时而肃穆的场面间或交替,尽管有的学者已年过七旬,尽管时值盛夏,尽管下午是“最易打瞌睡”的时候,可每个人都像开足了马力,铆足了劲,用“精力充沛”形容每一个人都不过分,与会者都奇怪:“怎么不瞌睡了?”更奇怪的是代表们一反温文尔雅的学者风度“鬼使神差”般地争着发言。最后,大家恍然大悟:这是傩文化的魅力。封闭了半个世纪的话题开放了,犹如尘封了多年的美酒开了罐,每个人都争着抢着要尝一口。
  傩文化被揭开了神秘的面纱,傩祭、傩仪、傩巫、傩神、傩鬼、傩坛、傩庙、傩舞、傩戏……擦去污浊之后庄重得让人眼睛发亮,让人精神振奋,当字里行间的“活化石”“活文化”“民间艺术的珍藏”“历史瑰宝”等字眼出现时,演讲者和听讲者都仿佛进入了一种新的境界,并感悟到了责任和抢救、保护、研究利用这些民间文化遗产的历史使命感!
  江西国际傩文化研究会的主办者说:中国傩文化,融会着宗教文化、民俗文化、民间艺术和农业文明,不仅体现出中国古代先民高扬生命的神性观念,也蕴涵着人类向自然学习,与灾害抗争,从而推动社会进步的智慧和创造力。这也许就是江西国际傩文化研讨会的魅力吧!
  石邮村人的自豪
  江西省抚州市南丰县石邮村,是江西国际傩文化艺术周田野考察活动的目的地。当考察车队即将出发之刻,先行到达石邮村的省文联领导打来电话,石邮村已聚集了近十万群众,正在全力疏散。当考察车队到达石邮村时至少还有上万名村民聚集在村外的沙滩、广场和道路两旁,就连村民的院落里和楼房的楼顶及阳台上都站满了人,下车后,急急忙忙的记者们和代表们,迅速把摄像机、照相机的镜头对准了各自的目标,考察的人捕捉的镜头是错落有致的村舍和热情的村民,而当地人的镜头却紧紧追寻着金发碧眼的“老外”和当今中国文化艺术界著名的“大腕”,镜头挤到一起时,大都会说“对不起”,或说“借个光”“请让个空”。
  石邮村的傩神庙能够在经历了“文革”劫难而保存完好,不能不说是个奇迹。当然,这和当年村民们的信仰与宗族威信是分不开的,据说,还留下了不少令人回味的故事。傩神庙虽然不大,但却保留了明代中期的建筑风格,保留下石邮村几百年的历史文化,保留下石邮村人千百年的宗教情绪和对傩文化的热情。
  石邮村的傩班,是石邮村人的骄傲。且不说飘洋过海的出国表演,单就时不时地招引国内外学者们来村考察,已足够外边的利民们羡慕的。村民们把自编的傩文化资料、新雕制的傩面具和当地的土特产摆摊出售,也可“捞一把外快”。
  石邮村人的傩班,按规定一直只有8个人,按进入傩神庙的顺序习惯称大伯、二伯……八伯。而管理傩班的却有32人,都是本村吴姓人氏,而参加傩班的人都是本村杂姓村民,因为,这是吴姓祖宗定下的规矩,是任何人不得更改的老规矩。还规定了傩班不允许在外过夜,不允许改变傩仪的程序,不允许增减表演的节目,傩班的人只能子承父业,不得外传,等等。也许正因为有了这些严格的规矩,才使今天的石邮村傩班得以保存下“较为原始的傩舞艺术”,也即是保留了原生态的傩文化。
  石邮村的傩班为考察团准备了一套较为全面、较为完整的傩仪表演,从傩神庙起坛,上香蜡摆供品,为傩神更衣、开箱、请傩面(神灵),三叩九拜,请示出傩,表演傩戏(按规定有8个节目),搜傩、圆傩,以及送神、封箱,等等。虽说是表演,但傩师们是认真的,是一丝不苟的,动作和套路是不虚的,尤其是傩师们的神情犹如神祇附体似的在傩面的掩饰下或威风八面,或狰狞可怖,或慈眉善目,或笑容可掬。搜傩时,组织者为了让考察团人人都得以见识或者从安全角度考虑,考察团人员分成3拨分散在3个家庭进行全套搜傩表演(本村规定:搜傩应在腊八起傩到正月十五圆傩),3个家庭的成员都很骄傲,手举燃香,摆着供品,极为虔诚地配合着傩班的表演。一切都按规矩进行,鞭炮声伴着火铳的轰鸣声可真是震耳欲聋,表演者戴着傩面,高举铁链、刀剑和火把(本应在夜里进行)逐屋进行,搜傩后主人家又赶快关闭已搜过的房间,一切程序均按规矩进行,表演和真的一样。
  这是个有着古老风俗和古老传统的村子,村民们朴实、祥和,老老实实,和和睦睦过着各自的日子。这里的吴姓是大族,还建有祠堂,祠堂虽说不很华丽,但质朴中透出尊贵。他们协助傩神庙里的“傩神”一起维持这个古老的村落,他们和村民们守望着故土,竭力不让传统的文明流失,也许因为有了“傩神”的守护,所以才有今天“石邮村的骄傲”和“石邮村人的自豪”。
  出 处:陕南端公/王继胜,王明新,王李云编著.—西安: 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9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