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文献书目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碗碗腔音乐》 第三章 碗碗腔主要乐器的基本演奏方法(2)





















  
  三、硬弦(二股弦)演奏法
  1.定弦音高及各音位置
  硬弦是五度定弦,外弦最高可定至小字二组的C2、d2、e2音之上,最低不能低于小字一组的g'、f'(我们常定在小字二组的#C上=A调3音)。内弦根据外弦相应地低五度。它的外弦用得较多,音区约在十度左右(3—5),内弦用得较少,只用五至七度(6—5)一般常用音区约十二度:6—3或5(为记谱方便,都一律移低八度记)。
  2.演奏姿势
  演奏者的左手食、中、无名指各戴一铁套,这是因为:
  (1)把位小,音与音之间距离短,铁套是圆的,压弦时接触弦的面积小。
  (2)弦粗,张力硬,如果用手指直接按弦,不易发声,也无共鸣,灵敏度极差。
  (3)演奏过程中,滑音用得极其频繁,如果用手指按弦,滑音,演奏者不但受不了也不易滑动。
  戴指铁套拉硬弦,音色特别明亮、清脆,这一点也属硬弦这一乐器的特色之一。演奏者左手虎口紧挨“千斤”处,1、2、3指并拢并成半握形,大拇指向上翘起,手指按弦时的位置要与弦成90度,力度不在指头,而是在第一关节处,使掌心直触琴杆,大、小臂自然下垂。右腿搭在左腿上,使琴底斜放于两腿之间。拉弓时,弓尾部向右上方抽;推弓时,弓头部向左下方穿。
  3.把位
  左手食指固定在外弦(3)音和5音上,中指在6音上,无名指在7音上(内弦的位置与外弦成纯5度关系),这是第一把位,也是基础把位,碗碗腔绝大部分曲调都在这个把位进行。手指分工:
  第二把位是在5音的上四度即:12345。食指固定在1音上,中指固定在2音上,无名指管三个音:3 4 5。这个把位用得少,而且只是用在过门音乐中的个别句子,如:(《二回南路》最后一句)
  第二把位的换把方法有两种:其一是用食指切把在5音的位置上。其二是用无名指硬往下滑把至的位置上。
  4.指法及技巧
  硬弦除两个空弦音外,其他十二个音,在演奏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有所滑动,滑动的幅度与曲调进行的速度成正比例,速度慢,幅度大;速度快,幅度小。大幅度滑动多在三、六、七、八度等。如下:
  以上这些滑动,不一定都是装饰音的性质,而是演奏者随意带出来的。当然,这个“随意”中却包含着浓郁的碗碗腔风格。有以下两种:
  (1)上滑音
  1、2、5、6、1这五个音,演奏中都是自它们的下方二度或三度滑向本位音。如:
  (2)下滑音
  “3、4、6、7”这四个音,多是由它上方的二度或三度滑向本位音。如:
  总之,硬弦上的滑音用得较为普遍,除上述的两个原则(速度、幅度)外,在实际演奏过程中,还有一个音符时值长与短的滑动幅度问题,不过那也属正比例,长则大,短则小。滑动是绝对的,不滑动是相对的,由演奏者自己掌握运用。但不论在什么样的曲调中,不论滑动幅度大与小,其各音上下滑动的基本规律不会有大的改变。
  (3)揉弦
  硬弦上只有两个音(4、7音)允许揉弦,其他各音一律不揉(如前月琴左手技巧所述,略)。揉弦方法是:左手食指在4、7音的位置上,快速上、下滚动(移动),滚动时的位置约一个音的1/4,花、苦的这两个音、高、低不同的游移性。完全要求演奏者随时用揉弦的方法去调节,它们的出现,既要突出,又要基本稳定。切记,千万不能有似是而非的不稳定感。艺人们把揉弦看为相互比较演奏技术高低的标准之一,很讲究,既要调节好音的高、低,又要悦耳动听,这一点是较难的技术之一。因为硬弦是高音乐器,声音特别尖锐,突出,演奏不好,就会给人们留下生硬、刺耳的感觉。
  以上三点(上、下滑音,揉弦)是硬弦演奏最关键的三个环节,也是体现碗碗腔风格、个性最要害的技巧。希爱好这一乐器的同志们,能重视它的基本功练习。
  5.弓法
  硬弦的弓法基本同其他民族弓弦乐器的弓法。如:拉弓、推弓、抖弓……符号也相同,下面着重介绍它在伴奏碗碗腔过程中的几种独特弓法。
  (1)拖弓
  这种弓法与曲调进行的速度成反比例,即:速度越快,弓子越慢,实际上等于或相当于一般弓弦乐器所用的连弓。这是因为,硬弦的弓子又粗又短,快速度中用分弓极不灵巧,因而在紧板、飞板中拖弓用得很普遍,既省力、又方便,每拍一弓或两拍一弓不等。如:
  (2)穿弓
  硬弦弓子短,不宜演奏慢速曲调,尤其最怕的是慢速度中的长音符,一个四分音符或一个二分音符。艺人们为填补它的这一不足,因之,凡在慢板、中板中所出现的上述情况(长音符)一律采取同音反复的办法,并以穿弓(分弓)来解决。此种弓法恰与曲调速度成反比例。即:速度越慢,时值越长,弓子穿得越勤。
  以上这样的例子很多,不一一列举。总之,硬弦在演奏中为了适应自己弓子短的缺陷,在音符稀少的曲调中,总是加花彩,用穿弓,这在碗碗腔音乐中是一特点。
  (3)窜弓
  此种弓法戏曲乐队的主奏弓弦乐器用得很是普遍,几乎每句曲调开始后的第二拍或第三拍都得用一次,凡是符点处,最容易使用,特点是:力度弱、极灵活。具体动作是:持弓子的右手腕、小幅度、快速前后抖动,弓向一般多是先推后拉。部位是在弓子的前端近尖处。用途:其一是演奏者为了倒换方向,其二是给曲调添加光彩。效果如下:
  (4)始拉终送弓法
  始拉终送弓主要是指弓向而言。
  全国所有的戏曲演奏家们都会使用,它是戏曲演奏中最基本的并带有常识性的弓法之一。其含义是:曲调开始用拉弓,曲调结束(包括乐句、乐段的结束)必须是用送弓(推弓)。这一点也是伴奏唱腔、演奏过门,或者单独奏曲子,都必须遵守的一项演奏者处理弓向的原则。此种弓法与歌曲演奏或纯器乐曲演奏时的弓向有很大不同,主要表现在强、弱拍弓向处理上,如下的一句旋律:如果是搞歌舞或搞器乐独奏者,他们的弓向很有可能把强拍都处理成拉弓如下:
  如果是戏曲演奏家们演奏时或者是碗碗腔、秦腔、莆剧、豫剧、京戏……的主奏乐器,他们有可能处理成为如下的弓向:
  上例的第二例中的弓向即为始拉终送,这种弓向也是戏曲,特别是碗碗腔硬弦在伴奏唱腔时的习惯弓向。这种弓法优点如下:
  A.在伴奏唱腔时,为了更好地配合演员的感情以及呼吸换气,而又不压住演唱者的行腔、吐字,因而把强拍让给演唱者。
  B.碗碗腔的很多过门音乐都是自弱拍开始,如:扬句子、闪板、紧板过门等都需要一定的力度,如果开始不用拉弓,力度是出不来的。
  C.用始拉终送的弓法,容易奏出曲调的句逗。如:慢板落板的弓向倒换与句逗的关系:
  总之,强弱倒置的弓向(句逗中强拍用推弓,弱拍用拉弓)是始拉终送弓法的特点,倒换弓向的问题,是随时用窜弓的办法来解决。
  四、板胡演奏法
  板胡在没有搬上大舞台前的皮影戏中,是戴着铁指套演奏的,内、外弦全用丝老弦,音量小、音色沙哑,在碗碗腔的三大件(月、硬、板)中起着承上启下的调和作用。自碗碗腔搬上大舞台后,由于弦的改变(银质板胡弦),因而引起了一系列的变化,除保留了原始演奏中的优点外,着重改变了左手的演奏方法,同时也取掉了铁指套。这样就使它的音色明亮、浑厚、音量增大,包腔能力增强,加上它特有的演奏方法,在目前碗碗腔三件乐器中更显得它的独特,技巧别致,风味丛生,刚柔婉约,韵意醇浓。演奏姿势及弓法基本同一般民族之弓弦乐器。以下着重介绍它的一些特殊把位及指法:
  1.板胡定弦及音高位置
  板胡在任何调性中,内、外弦关系(五度)52定弦形式不变。根据碗碗腔定调,一般多在:G、A、B、C四个调中浮动,外弦最高时也不过是小字一组的a音,内弦最低(G=1)时就是在小字组的d音。弦软、张力小是板胡演奏碗碗腔的一个特点。
  2.把位及指法
  拉奏碗碗腔的板胡,实际上只用两个把位,(5—5)是第一把位,(5—2)是第二把位,在演奏的过程中,演奏者的左手虎口始终握在千斤略下方第一把位的位置上,奏第二把位的音时,不是用换把(倒把)的方法,而是用伸指头,四指并拢压弦这两种方法,以达到换把的目的。下面分别予以介绍:
  (1)伸指头法
  食指自外弦的第一个“3音”处,可伸向:4音、5音的位置。
  中指自“4音”的位置,可伸向5音、6音的位置。
  无名指自“5音”的位置,可伸向6音、7音的位置。
  第四指自“6”音的位置,可伸向7音、1音的位置。
  这种伸指法按照现在一个音一个把位来说,正好属第二把位或第三把位。但,它左手虎口所处的位置,却仍在第一把位上,变动极小。
  (2)并指压弦
  在伸指的同时,就开始加力往下压弦,在原来各音的位置上,可压高大二度、小三度,根据需要。之所以四指并拢,就是为了压弦有力,揉弦方便。待回到第一把位后仍是原样。
  (3)以搂代揉
  碗碗腔板胡第一把位演奏指法,同一般民族弓弦乐器,只有下把位(高把位)才使用一种独特的以搂代揉的这种指法,艺人们称这种指法为“搂弦”,即:左手指同时用力往回收缩,使弦下凹弯曲,根据曲调进行之速度,以曲、张弦的形式来调整音的高低,并以快速的上、下闪动,起到揉弦的效果。这时各指位置完全同前面介绍的压弦的位置。
  以上的板胡指法(音符上的小汉字),在第一拍和第三拍中的“四”以下的所有音符都是第四指一个来完成的,它完成的方法就是以上介绍的压弦。第一拍的四指位置显然是在7音上,因为它最低,第三拍四指的位置显然在1音上,是四指上移后压、放的结果。上例的最后两拍,把位完全恢复到第一把位上来了。从指序上看,它的把位处理得很自然、很圆滑,没有换把的痕迹。
  上例曲调的第一拍和第二拍的指法完全是以搂弦的方法奏的,特别是第二拍,完全是曲、张的结果,闪动出来的。
  另外,这种指法,还得说明,四个手指的协助动作是很关键的,每个指头都得用一定的力度,仿佛是要握东西时那样统一协调,按照曲调各音顺序出现,方能达到圆润、自如。
  以上板胡的指法完全是以压代揉,其效果非常生动,似对话,颇有缠绵悱侧、悦耳动听之功力。板胡这样演奏的曲子不只是以上几例,还有如过山、板头、班草等等,都基本是以上几种演奏方法(伸、压、搂)。当然,在碗碗腔演奏中肯定是离不了滑音的,但板胡的滑音也基本上是包括在以上三种方法中,这里不再重复。
  总之板胡在伴奏碗碗腔中主要是起着调和、软化作用,因而柔和、圆润是它要着重练习的技术。碗碗腔给人们有细腻、抒情、婉转,能渗人肺腑,这与板胡的演奏方法是决然分不开的。目前,全国有很多种板胡以及它们的各种不同的演奏方法,像碗碗腔板胡如此的演奏方法,还是少见的,可谓之:纵横成家,独树一格。
  出 处:碗碗腔音乐/党晞光著.—西安: 陕西人民出版社, 2010  

您是第 位访客!